(歷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制作游戲后成為創世神、領主游戲[基建種田]、穿成前任渣反派后翻車了、聯姻對象是反派BOSS、死對頭影后竟是我網戀女友、獨占柔弱公主后、與會長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隨口說的女朋友成真了、虐完女主死遁后我又回來了、穿書后和冤種美人相愛相殺
“但是僅秦律本身,不 至于背上逼反六國遺民的大黑鍋?!?/br> “因為在這其中,未必沒有秦律執行不到位的原因?!?/br> 李斯是當世法家大家,司法斷獄的廷尉。 周邈談到了秦律的缺陷,也肯定了秦律的完備,尚算公道在理,他聽了倒也沒生氣介意。 “綜上所述,對各地基層控制不足,源于擴張太快、消化不良,結果就導致政令不達、黔首離心?!?/br> “政令不達、黔首離心,正是是秦亡的原因之一?!?/br> 對各地基層控制不足,則是秦亡的征兆。 …… “關于秦亡的另外一些原因,有剛才說的秦律嚴苛。更還有徭役繁重的原因——這一點,我也沒什么可狡辯的?!?/br> “還有,在兼并六國后,依舊沒能停下擴張、與民生息,反而繼續征戰、大肆營建,空耗民力和國力?!?/br> 關于這一點,之前嬴政和蒙恬都已經知道了。 “北卻匈奴、五征百越,修長城、治馳道、建直道、開靈渠,還有修驪山皇陵,這些征戰和工程,極大地消耗了民力和國力?!?/br> 關于徭役繁重,周邈沒有狡辯的,但關于繼續擴張,他表示有話要說! “不過在兼并六國之后,大秦依舊繼續擴張,其實也是局勢所迫?!?/br> “因為大秦的軍功爵制度,它決定了大秦必須擴張,不停征戰,才能維持黔首的晉身通道的運行?!?/br> “兼并六國之后的大秦,就像一架下坡行駛的戰車。一旦急停,便會翻車,車毀人亡!” “無法可施,只能眼睜睜看著戰車往下沖,或許滑入深淵,或許在觸底后,還能再次攀升?!?/br> 軍功爵制不能停,不停便要繼續征戰。 征戰必有人丁傷亡,則必會加重黔首離心。 基層控制不足,就需治馳道,連接交通,以加強控制。但這又加重了徭役。 愈是控制不足,愈要用秦律約束,秦律就愈顯嚴苛。 人丁傷亡、徭役加重、秦律嚴苛,于是黔首離心。 黔首離心,則統治不穩; 統治不穩,則黔首進一步離心…… 一直沉默的隗狀開口:“如此,豈非無解?” 周邈無奈表示:“以現在的生產力、交通和運輸力來看,要想完全統治中原大地,是很難實現的?!?/br> 同樣一直沉默的王綰,也在此時開口:“這就是臣當初顧慮燕、齊、荊地偏遠,提出分封諸皇子前往的原因?!?/br> 提倡全面郡縣制的李斯,當即反駁:“如我當初所言:周文武王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疏遠,相攻擊如仇讎。分封,乃紛亂之始!” 對于王綰的說法,周邈也不由予以反駁。 開口先是一頓夸:“王丞相,陛下雄才偉略,千古一帝之首是也! 陛下所創封建帝制,沿用漫漫兩千年,郡縣制核心的集權思想,更是沿用到現代,并將一直沿用下去!” “陛下所建秦朝,是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陛下之功,無人可以超越!” 接著就擺事實、講道理,與王綰對線: “漢承秦制,吸取秦亡教訓,如王丞相所說的,采用了郡國并行制,將偏遠地方分封給諸皇子。但不也爆發了‘七王之亂’?” “即使與陛下同為千古一帝前三的漢武帝,最后也用了推恩令,將王國和侯國分割納入大漢郡縣管轄,才堪堪化解諸侯割據的困境?!?/br> 王綰胸中的一口氣xiele。 原來他一直緘默堅守的,歷史驗證結果只是:不過如此。 分封不對,郡縣不足,似乎已經無解。 一直以來,嬴政都只是聽一聽周邈的未來之言。 聽后僅作參考,諸事決斷,大多依舊如故。 因為周邈明顯的閱歷不足,讓他的稚嫩顯露無疑,這讓他的高談闊論也稍顯幼稚。 如果今日換做章臺宮中任何一員大臣,來闡述周邈這一席話,都會比他說得更煽動人心。 ——自然,因為兩千多時間的差距,周邈有著信息上的優勢。 所以,也不怪嬴政沒被周邈忽悠得言聽計從,僅僅是聽一聽,最終會自有取舍。 但現在,嬴政第一次向周邈問策:“對此,當如何化解?” 歷史上的始皇陛下,應當也深陷困局,一時無解,只有屢屢出巡以震懾天下。 且往前走,且尋求解法。 對于問策,周邈給出答 案:“世界是變化的,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時移世易,應當順應而變?!?/br> “既然大秦有問題,那一個個去解決就行了??偛荒茏尨笄囟蓝霭??” 章臺宮殿中的君臣,沒一人愿意大秦二世而亡。 所以人人皆是屏息凝神,等待周邈提出化解之法。 周邈開始歷數:“基層控制不足,就培養官吏,派駐地方軍,加強基層治理和控制?!?/br> “徭役繁重,空耗民力和國力,那就減少徭役?!?/br> “軍功爵制是絕佳的戰時制度,但大戰過后不再適用,那就改!” “關于軍功爵制,不能直接取消,那樣就堵塞了黔首向上的通道,后果會很嚴重?!?/br> “嘿嘿!”周邈突然嘿嘿一笑?!拔疫@里,有一‘科舉制’,可解軍功爵制的困境?!?/br> “科舉制與軍功爵制二者并行,一文一武兩條進身通道,既能保持軍隊活力和戰力,又能培養選拔出大量新官吏,一定程度解決基層控制不足的問題?!?/br> 至于科舉制與始皇陛下的愚民方針相背,周邈覺得不是問題。 就算到了科舉制巔峰的明清,百姓開智了嗎?民不愚了嗎?不,依舊一樣,和大秦黔首的情況沒多大本質區別。 科舉制,終究是少部分人的科舉制。 而且黔首開智,也不是洪水猛獸,沒什么可怕的。 周邈:“至于徭役繁重的問題,姑且先等等?;蛟S我的萬界基建系統,會有解題答案呢?” “如果沒有,那我們盡量減低徭役就是?!?/br> 嬴政和蒙恬是知情者,明白周邈所言基建系統或許會有解題答案的意思。 也覺得確有可能,可以先等等看。 其余人就顯得云籠霧罩了,若有所悟,又不甚明白。 李斯就敏銳地捕捉到關鍵信息—— 周邈不僅知曉未來,果然還另有神通,就是那‘萬界基建系統’! 嬴政問:“何謂科舉制?” 徭役的問題暫時擱置一邊,眼下先討論科舉制。 周邈:“說到科舉制,就要先說說造紙術了!” 嬴政:“……” 周邈簡直主打一個我行我素,強賣關子。 “因為造紙術是科舉制的基礎!準確地說,造紙術是知識廣泛傳播的基礎,知識的廣泛傳播是科舉制的基礎?!?/br> “因此,造紙術至關重要,可謂殺器。當然,附贈一個印刷術,就能進化成大殺器!” “是比開啟騎兵時代的馬鞍、馬鐙和馬蹄鐵三件套,還更大的大殺器!” 嬴政突然問:“朕還有多長壽命?” 蒙恬:……陛下? 不至于不至于!您一定能活到周邈講完造紙術和科舉制的時候! 蒙毅:大兄你??? 第12章 章臺宮現場歷史直播:嬴政問壽數 嬴政當然不是因為周邈話癆、愛賣關子,覺得可能活不到他說出造紙術和科舉制的時候了。 第一次覲見時,周邈曾大放厥詞談及秦亡原因,只是泛泛之談。今天深刻剖析中,才道出了真正原因。 周邈也曾多次說過‘駕崩早’,嬴政當時都未曾開口。 直至此刻,才終于問出他的壽命幾何。 “朕還有多長壽命?” 嬴政從來不信命不信天,他自信他可掌控乾坤,左右天下,能扭轉命運。 但當真正深刻認識到,大秦沉疴難治,若不求變圖存,將注定滅亡時。 嬴政也終于向后世之魂,詢問起了生死壽數。 只為確認他是否還有時間,去求變圖存,挽大秦于將傾。 周邈情商蒙昧,但本能直覺開始發揮作用。 他沒有直接回答始皇陛下壽數,而是先開口勸言: “陛下,你聽我說!方士不一定都是壞人,但方士煉制的丹藥,多半重金屬超標,等同毒藥!” “陛下,咱不修仙不服丹,那都是騙人的! ——英明神武、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之首的始皇帝陛下,一旦沾上修仙服丹,形象就會驟然蒙塵,給人以愚昧無知的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