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第16章 蕭謹行:“鍛刀?” 云舒點頭,“兵器鍛造常以木炭作為燃料,但木炭貴重,且西州也沒有如此多的木料可以制得木炭?,F在有了煤,就可以建造鍛刀坊,以煤為燃料鍛刀?!?/br> 前幾天云舒就注意到西州軍的裝備已經有些陳舊,將士們的陌刀上甚至已經有了豁口。 大雍朝東南西北各處邊關守軍,加上各城以及京都守軍,共有幾十萬人。如此多的將士,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最新最精良的裝備。 不少兵士入伍領的鎧甲兵器,還是前面退伍的人留下的,一用就是十多二十年。 西州軍由蕭謹行統領,且蕭謹行的父親蕭丞相還能在朝中運作,即便如此,西州軍的軍備也用了至少五年以上。又因為之前收復西州之時,西州軍與突勒的大小戰斗多到數不清,兵器的磨損就更嚴重了。 這是蕭謹行的一塊心病。 他要求更換軍備的奏折,已經提交上去許久,卻至今沒有回復。不用想也知道,各處軍隊都在要求更換軍備,然而朝廷的匠作監根本來不及制作那么多。 所有人的奏折,都被壓著。 蕭謹行雖然被云舒說中了心中所想,但卻覺得這人更加可疑起來。他毫不客氣地坐下,找了個舒服放松的姿勢,挑了下眉問道: “殿下可知,私鑄兵器,那可是死罪?!?/br> 即便各封地的王爺擁有封地治理權,卻也沒有鑄造兵器的權利。大雍所有軍隊的兵器,都只能由朝廷的匠作監提供,這也是各處缺少軍備的根本原因。 但即使各處缺刀少甲的狀況日漸嚴重,朝廷也不可能放開政策,給地方上鑄造兵器的權利。對于帝王來說,那不是解決問題,那是給各地造反提供便利。 面對蕭謹行如此直白的指控,云舒不急不緩地回道: “蕭將軍說得哪里話,咱們哪里是私鑄兵器了,不過是將士們兵器毀損,日常修理維護罷了?!?/br> “況且本王只是提個建議罷了。畢竟西州軍是蕭將軍的部下,并不是本王的?!?/br> 云舒頓了一下,笑著將剩下的話說完,“若是蕭將軍小心謹慎,害怕朝廷責罰,不愿給將士們修繕兵器,那本王也沒有異議?!?/br> 云舒臉上的笑,直接將蕭謹行噎個半死。 龐農根本聽不明白兩人之間你來我往的交鋒,他只聽懂了一句,那就是夏王殿下想要給大伙兒修繕兵器,但是將軍不同意。 這還了得? 龐農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吼吼道: “將軍!先鋒營那邊多少刀都卷了刃了,朝廷的兵器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到。咱們三面受敵,可不能再等了呀?!?/br> 還不待蕭謹行說話,龐農就轉向了云舒,諂笑道:“殿下,咱這個鍛刀坊需要啥,您盡管吩咐,我立刻安排兄弟們去準備!” 蕭謹行:“……” 你他媽到底是誰的部下? 這個夏王剛來就要建鍛刀坊,雖然現在說的是為了西州軍,但是誰知道他有沒有別的心思? 你這么急吼吼往里鉆,也不怕掉進大坑里! 云舒卻沒回答龐農,而是繼續看向蕭謹行,牽起嘴角謙遜有禮地問道:“蕭將軍的意思呢?” 蕭謹行咬了咬后槽牙,即便這人有其他企圖,但目前來說這個鍛刀坊確實是對西州軍有利,他根本沒得選。 “殿下所言在理,咱們只是修繕兵器罷了??p縫補補又三年,想來朝廷也是支持我們的?!?/br> 見蕭謹行應下,云舒瞇了瞇眼,笑得親切無比,“自然,咱們就算想要額外制造兵器,也得有鐵才行?!?/br> 云舒此言倒是事實,西州缺的東西可太多了。就算有了鍛刀坊,他們也只能修復已有的兵器,沒法憑空變出東西來,總不能把吃飯的鐵鍋給煉了吧。 既然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云舒在蕭謹行說話之前,直接指定了鍛刀坊所建位置,就在第一條井渠西北方。 ——并不在西州城內。 這個選址,立即讓蕭謹行皺起了眉。 云舒在對方提出質疑前,直接解釋道: “北面現在數條井渠都在開挖,挖出來的土都堆積在外沒有處理?,F在有了煤,正好可以建磚窯,將這些黃土燒成磚。而燒出來的這些磚不光可以用來建房,還能用來建造各類作坊。 鍛刀坊需要用磚,鍛刀時需要用煤用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鍛刀坊都應當建在這個位置。 況且,你們有精通鍛刀的匠人嗎?” 最后一條,簡直是會心一擊。 蕭謹行還真的沒有專業的鍛刀鐵匠。西州城內的鐵匠最多只會打幾把菜刀,對于兵器的鍛造根本一竅不通。 但云舒從京都來的時候,讓呂長史尋了許多匠人,其中就包括從匠作監退下來的老匠人。 蕭謹行只好一退再退,點頭同意鍛刀坊的位置。 直到離開,蕭謹行才覺得不對,明明煤是他們發現的,怎么主動權全被云舒捏在了手里,回頭看著一臉喜滋滋模樣的龐農,蕭謹行氣得又踢了他屁股一腳。 龐農一臉委屈,不明白自己哪里又惹自家將軍生氣了。 “以后有什么事,先稟報給我!” 龐農揉了揉屁股,嘟噥著:“人家夏王殿下一來,又有水又有好兵器,您來西州都半年了,除了帶我們喝風,也沒給兄弟們弄啥好東西?!?/br> 蕭謹行氣得給龐農的屁股又來了兩腳,命令道:“點三千人,隨我出城?!?/br> 就在蕭謹行帶人出城時,云舒則帶人將龐農發現的那塊煤礦給圍了起來,隨后讓呂長史貼出告示。 各封地都會有各種徭役,例如挖河道等,這些都是無償的。但云舒讓呂長史張貼出的告示卻是雇傭,只要參與勞作的人,都可以領到薪酬。 百姓們還是第一次聽說參加朝廷的徭役可以得到酬勞,于是紛紛報名參加。 除了需要人挖煤外,還需要人運土,建磚窯,燒磚,建鍛刀坊…… 好在這年頭的薪酬很多都不是日結,出于對夏王殿下的信任,大家都接受了薪資月結,這也大大減少了云舒的壓力。 磚瓦窯是第一個建起來的。 燒磚在后世來說,并不算難事,但是在大雍用磚的地方卻并不算多。 因為燒磚需要極高的火溫,因此就需要用到大量木材,在造價方面就比石材要高出許多。 但不管是燒磚所用的木材,還是石材,在西州都不多見,所以在西州不管是房子還是城墻,都是用土坯建造的。 雖然云舒不懂燒磚,但好在來西州之前,讓呂長史網羅的匠人中就有燒磚的。 于是在磚窯建好后,很快就燒出了第一爐磚。 西州百姓從未見過青磚這種東西。 當他們第一次看見方方正正的青磚時,均是驚奇極了,還是原原州的那些百姓給他們解釋了磚塊的用途。 西州百姓驚奇道:“原來這東西還能用來蓋房子呀?摸起來干凈極了,一點灰都沒有!那你們以前住的房子,都是這種磚頭蓋出來的嗎?” 原原州百姓立即搖頭:“那哪能呀,這都是鄉紳老爺們才能用得起的貴重東西,我們哪住得起啊。我們也是住的土坯房或是石塊房?!?/br> 西州百姓的眼睛一點都不想離開那些從磚窯里搬出來,壘得整整齊齊的磚塊?!白≡谶@樣的房子里,該是什么樣的體驗??!” 原原州百姓咋舌,“你們可真敢啊,我做夢都不敢這么想!” 這些人就圍在附近,說的話剛好被交代完接下來的任務,從磚窯里出來的云舒聽了個正著。 云舒笑著說道:“你們以后都有機會住青磚房?!?/br> “真的?”說話的是那日去挖井渠的吳氏,她瞪著眼睛一臉的不敢置信。 她可不是那些沒見識的人。她家相公考上案首,去拜訪恩師的時候,她可是跟著去了的。 那位恩師曾是朝中三品官員,致仕回鄉后所住的房子就是用青磚和木材所建,屋里的鋪著的更是刻著花紋的青磚,干凈又漂亮,讓她看得都挪不開眼。 云舒見她感興趣,索性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日后此處會建很多的青磚瓦房,到時大家可以選擇購房入住?!?/br> 吳氏的臉瞬間垮了,“還要花錢買的呀!” 她家現在就她一個勞力,所有的家當加起來,只有記在王府賬上的一千多文工錢。要買那樣漂亮的房子,可要攢到猴年馬月??? 云舒想到她家里的那位,突然有了別的想法,他笑著說道: “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買,王府的在職官員,可根據官職大小分配住所,無需購買?!?/br> 吳氏卻并沒有覺得開心。 王府的官員跟她家有什么關系?他們又沒法在王府供職。 如果自家相公身體還健康,她倒是會慫恿他去,但是現在,唉,誰會要一個身有殘疾的人呢? 吳氏雖然感到喪氣,但她天生是個樂觀的人,沒過多久就把這個煩惱拋在了腦后。就算別人覺得她家相公無用,但是在她心中,她家相公永遠都是最好的。 吳氏性格潑辣,什么事都愛湊熱鬧,放工的時候,看到王府的人正在張貼新公告。 她不認識字看不懂公告,嚷著讓張貼的人讀給她聽。 同她一樣看熱鬧的還有不少人,全都起哄要聽聽夏王殿下又有什么新主意。 告示寫的通俗易懂,大家一聽就明白了。就在大家還在躊躇的時候,吳氏怪叫一聲,一陣風一樣地刮走了。 丁嘉禾正在家教兩個兒子功課,就聽到自己的妻子還未進門,就大聲嚷道:“阿禾,快,快去王府!” 自家妻子總是這幅風風火火的樣子,丁嘉禾已經習慣了,此刻倒了杯水給吳氏,讓她喝口水坐下慢慢說。 但吳氏哪坐得住,她接過水猛地灌了一口,來不及緩口氣就急著催促道:“阿禾,王府招人,什么人都招!列了長長的一串,除了要有一技之長的,還要有學識的!學識越高,官職越高,不論身份高低,也不論身體是否殘疾!” 丁嘉禾手中的書本掉落,神情有絲恍惚,“什么?” 吳氏猛地拍了一下丁嘉禾的胳膊,將人拍醒,“殿下招人當官呀!阿禾,你快去試試。你這么聰明,一定行的?!?/br> 丁嘉禾看了一眼缺了一只腳的左腿,訥訥道:“我……” 他因為斷腿,斷了仕途的路,回家后一直靠著吳氏養活,這么些年一直被人嘲笑。他已經很久不敢與人交流了。 吳氏卻根本不管他的傷感,“阿禾,當了官,咱們就有大房子住了,還是青磚蓋的!你一定要去,我相信你一定行的!” 吳氏的兩個兒子也都過了十歲,這會兒聽到父母的對話,也勸道:“爹,你就去試試吧?!?/br> “就是,就算聘不上,也沒什么損失不是?” 吳氏聽到兒子的話,也突然反應過來,自己給丈夫的壓力太大,于是改口道:“試試嘛,這會兒都護府外都已經排起了長隊,大家都能去試試,咱們也可以。要不我陪你一起去?!?/br> 丁嘉禾這才抬頭,看向妻子,“你去試什么?” 吳氏毫不在意地一仰頭,“殿下說了有一技之長也可以,我也去看看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