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65節
小稚奴這小家伙,真是好玩緊了,這一天不見,心里可是想念的厲害。 始皇帝對小稚奴的喜愛是無以復加的,尤其是在湯泉親自證明了小稚奴確實也繼承了趙泗能夠讓糧食增產的奇妙能力以后。 很顯然,這位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娃娃,在始皇帝心中已經坐穩了儲君之位。 第二百二十六章 時光流逝 扶蘇和始皇帝的父子關系極為矛盾。 一方面扶蘇不認可始皇帝的種種行為和思想以及政策,另一方面,扶蘇又渴望得到始皇帝的肯定。 在始皇帝主動進行轉變以后其實父子之間的矛盾已經飛速消融,但是人也不可能突然就親近起來。 始皇帝本意是想拉個壯丁,但其行為背后何嘗不是逐漸的對扶蘇的能力表示了認可和肯定。 而扶蘇……又何嘗不是想要讓自己的父親真正意義上的認可自己? 于是,始皇帝的拉壯丁計劃沒有任何阻礙就成功了。 相比較于滑頭憊懶的趙泗,扶蘇的優點還是很多的,老實,聽話,能力還可以,最關鍵的是臉皮沒趙泗那么厚。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自然是暢通無阻,大秦的政事在趙泗度假以后,朝著扶蘇而傾斜。 然而扶蘇所能做的其實并不多,主要還是因為大秦目前的國策已經定下來了,而且相比較于以前的國策,扶蘇本人也很認可大秦目前的政策,除了偶爾會蹦出來想要給宗室的兄弟姐妹們提升一下待遇的想法,在國策方面扶蘇和始皇帝乃至于趙泗,三代人難得的達成了一致。 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力斷金! 當一個帝國的統治者以及繼承人和下一個繼承人三者的政治目的保持了高度統一以后,其帶來的結果就是,政策的推動是沒有任何人能夠質疑和動搖的。 于是轟轟烈烈的變法行動正式開始…… 朝會公開頒布新秦律以后,秦國以其完備的驛站系統和出色的消息傳遞速度,用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將大秦新的政令傳達到了大秦的各個郡縣。 當然,僅僅是通知到了,真正落實下來,百姓認可和接受,并且新秦律順利實施所需要的時間不會太短。 盡管新秦律是放松束縛,然而百姓容易接受放松束縛,官吏卻很難短時間從舊有的角色之中脫離出來。 畢竟以前的他們掌握了生殺予奪的大權,盡管這權利并不來源于他們,但是舊秦律廢棄,也意味著他們的權力大幅度削弱。 倒不是權力范圍削弱,而是懲罰力度削弱。 同樣的,新秦律要求的是以黔首為本,而非舊有的馭民之術,思想轉變起來也是頗為困難。 于是一時之間,天下風云激蕩…… 朝堂之上,舊吏之死已成定局,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不發動大清洗的前提下,想要將行政體系內官吏的思想徹底轉變過來,很顯然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 就算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落實,就算舊有的官吏體系思想轉變還頗為困難。 但是,僅僅是舊秦律廢棄,新秦律頒布,就值得天下震動了! 而與此同時,天下各地的廢奴運動也隨著始皇帝重新回到咸陽以后飛速進行。 新秦律沒有頒布之前,廢奴令就已經頒布,然而除了關中地區行駛的頗為順利以外,關外地區的推行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 地方官府態度有些曖昧和觀望,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廢除奴隸也是在削弱地方官府的調集能力。 廢奴令出自趙泗之手,而非始皇帝之手,茲事體大,未嘗沒有回轉的可能。 地方官府態度曖昧,政治前進緩慢,相應的地方上畜養奴隸的豪強和世家自然而然也有所推脫。 說白了,地方上并沒有反動中央的底氣,最起碼目前是沒有的,但廢奴又實打實損傷了地方的利益。 趙泗畢竟不是一把手,有觀望的態度其實可以理解。 然而始皇帝回來了,外加上新秦律順利頒布,舊秦律廢棄。 舊秦律本就是地方官府以及世家大族最大的底氣之一。 現在舊秦律都已經廢了,新秦律也已經頒布,大秦有了新的思想指導…… 而且還是太孫牽頭,始皇帝親自通過的新秦律。 因為沒有發動大清洗的原因,新法頒布以后實際上是沒有經歷血于火來鑄就威嚴的。 在這種敏感時期,誰也不知道廢奴令的進展緩慢會不會成為導火索。 都是為官,政治智商低的活不下去,看的明白的不在少數,因此新秦律頒布以后原本遲緩的廢奴令進展可以以飛速來形容。 而那些看不明白風向變化的最起碼也會跟風,至于連跟風都不會的……那死了也是白死。 于是,相比較于行政效率高效廉潔的關中地區,地方上的政治進行速度明顯慢了一個輪回,當然,新消息的告示貼的倒還算是及時,最起碼還沒有發生咸陽頒布政令,過了整整一年才傳遞到地方的情況。 廢奴…… 也就意味著大秦在冊的人口數量將會大幅度增加。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短短一個月時間,各地郡縣加起來,陸陸續續的總和新人口增加了五百萬之巨。 新增人口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也沒那么多。 最起碼這五百萬人口是填不滿南北邊疆的胃口的。 大秦的實際人口有三千萬,但這三千萬人口,有足足兩千多萬,是里外中原的。 而以如今大秦的疆土來看,占據了大量人口的中原,實際上面積還不足大秦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是的……就算南北邊疆的胃口得到滿足,航貿軍府的胃口也得不到滿足。 實際上航貿軍府早就對這么多新人口饞的流口水了。 大秦的開疆擴土可不僅僅在于南北邊疆。 只不過相比較于隴西和嶺南的戰爭開擴,航貿軍府因為吃了第一只螃蟹,實在是沒有什么競爭對手和壓力。 但不代表航貿軍府開擴的土地少了…… 整個近海領域,彎彎,新羅,百濟,本子,后世的近海島嶼基本上都被大秦插了旗。 嚴格意義上來說,整個東南近海的島嶼全部是大秦的領土之內。 暫且不提目前有很多島嶼還處于鳥不拉屎的尷尬情況,單單是扶桑容納個幾百萬人口都不是問題。 航貿軍府已經提了不止一次了,只要能夠要過來三百萬人口,人家是能夠用人頭擔保外五年之內對扶桑以及彎彎等大島完成初步開發,二十年之內保證將此三島開擴成海外沃土。 信不信暫且不提,趙泗還是給壓住了。 不是趙泗不注重航貿軍府,實在是航貿軍府目前的戰斗力已經足夠,海外的體系也能夠有效運行。 相比較之下,趙泗并不急著開發海外,對海外他的重視主要集中在技術的更新和迭代。 目前大秦的航海技術有點尷尬,很能打,但是卻不夠先進,最起碼目前是撐不起一個龐大的殖民體系的。 這樣一來,倒不如集中起來先把內陸板塊完完全全的消化,形成一個整體。 秦國終究是一個以陸地為主的國家,最起碼短期來說是如此。 五百萬人口很多,但是又不夠多,因為到了這一步釋奴已經進入了尾聲。 總計釋放奴隸七百多萬,這玩意只此一次,畢竟這是現實,不是游戲,戶籍之外的人口并不是無限刷新。 通過釋奴法令以及清查黑戶可能還能再弄出來一兩百萬人口,但也就這樣了,最肥的一波已經沒了,以后想要人口增長只能通過鼓勵生育來實現。 目前的大秦是沒有人口壓力的,準確來說在未來五十年之內,大秦估計都不會有人口壓力。 糧食產量實在是太高了,而且最關鍵的是耕作技術還有顯著的提升空間。 精耕細作發展到極致全國的糧食平均畝產還能提升和一兩百斤。 再加上畝產爆棚的紅薯和土豆…… 僅僅是秦國本土,在不過分降低國民的生活質量之下,也能夠養活最起碼兩個億的人口。 如果再考慮到對海外的規劃…… 三千萬人口,甚至連趙泗計劃的零頭都沒有。 關中因為開放酒市七天一片歡騰,老秦人們歡呼雀躍。 整個大秦,廢奴也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之中,新法典已傳至天下各郡縣。 大秦的一切皆在欣欣向榮,然而孔雀國卻并非如此。 李信好用奇兵,有些急功近利,但那是以前的李信。 伐楚一戰之后,李信的作戰風格只能用一個穩來形容,穩的令人惡心。 面對穢人以及箕子朝鮮李信都能在占據優勢和絕對主動的情況下和對方玩到撤兵。 更何況是大秦戰略處于劣勢的征討孔雀國的海上遠征? 事實上孔雀國并非對大秦一無所知。 巨車王是昏庸之君,孔雀國也即將衰落,但一個國家的衰落絕不是因為沒有賢人。 事實上,越是瀕臨衰弱的國家,其賢人能臣的誕生比例就會越大,只不過jian佞當道,主君昏庸,人不得用而已。 巨車王昏了頭非要和大秦進行武力較量,臣子們不能違背,但也依舊涌現出來了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 首先是秦國的使者得到了保護,并沒有被暴怒的巨車王處死。 其次,孔雀國方面也積極搜尋關于秦國的情報,老大要開戰,別管能不能打該不該打,事到如今只能進行戰略準備。 然而關于秦國的情報實在是太少,確實有干臣驚訝于大秦的動員能力和遠征能力,意識到秦國絕對孔雀國輕易拿捏的對象。 然而比起來這些忠言,巨車王更喜歡聽的是秦國不自量力彈指可破,至于所謂的海上優勢也微乎其微。 情報搜集到了是一回事,能不能傳到巨車王耳朵里是令一回事,巨車王愛不愛聽也是一回事,巨車王信真話還是假話才是關鍵。 而很顯然,巨車王更愿意相信孔雀國天下無敵。 室利羅在這種情況下被趕鴨子上架。 事實上室利羅是一個有一定能力的統帥,最開始室利羅提議的戰略部署是等待秦國主動出擊,放棄沿海防線,示敵以弱,誘敵深入,主打陸地優勢,最后殲而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