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483節
穢人和秦國的裝備代差太大了…… 眾所周知,科技水平低下的那一方,攻城是個大問題。 歷朝歷代蠻夷入主中原城池淪陷大多是傳檄而定,而并非城池本身不夠堅固,是為人心淪喪。 而李信……很顯然不會軟弱的將城池拱手讓人。 況且李信除了輸給項燕的一場以外,并沒有太多敗績,本身能夠被始皇帝推到臺前和老成派奪權,李信本身的軍事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哪怕他選擇了堅守不出放棄了他最大的優點,但是其出色的軍事cao養也不是穢人能夠碰瓷的。 而張良……治國出謀劃策玩弄政治人心或許是一流,但他的軍事水平顯然不是他的強項。 最起碼到不了碾壓李信甚至做到帶著裝備奇差無比,成分復雜,政令難以統一,各懷私心的穢人而取勝的地步。 況且,秦國天下大亂僅僅是表相。 而實際上鬧騰了一整年秦國壓根沒有多少郡縣淪陷,聲勢浩大,但是其實只是敗壞了地方,受苦的是庶人,行政系統或許有些混亂,但是軍事系統和通訊系統后勤系統一直都在強有力的運轉。 所以,李信在有充足后勤,以逸待勞占據重城的情況下,張良縱然智計百出也難以突破李信的防線。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 天下各地的叛亂陸續被平定,長期的沒有進展讓張良的話語權大大的降低,同時高夷真番箕子朝鮮等國占便宜的心思也越來越弱。 而隨著始皇帝頒布大赦天下,最后的反抗地區楚國已經徹底平定的消息傳到張良的耳朵里的時候,張良知道…… 一切都完了…… 他是一個睿智之人,因此秦國的滅亡之禍他一直都看在眼里。 他知道秦國是注定滅亡的,如果秦國不做出改變的話。 偏偏,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這輛不斷加速正在走向失控的馬車,詭異的開始放慢了速度,逐漸平穩了下來。 而最糟糕的事情是,駕馭戰車的始皇帝,不再揮鞭子催促戰馬繼續加速了。 轟! 張良一把推翻案幾,剛剛匯總出來頭緒的戰報散落了一地。 沒什么可匯報的了,當秦王大赦天下的那一刻,秦國就已經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天下都已經安定了,秦國的內部已經徹底平穩了。 所謂的穢人雜七雜八的聯兵,不過是跳梁小丑,在天下尚且沒有安定并且繞開長城的情況下都不能突破秦國的防線,更何況是如今天下已經徹底平定秦國已經可以騰出手來的現在? 沒有任何機會了……張良盡管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但他也心知肚明。 “趙政!” 張良深吸了一口氣,心中翻起來驚濤駭浪! 可惡! 為什么! 為什么! 秦王不是向來自負于自己出色的駕馭戰車的技術么? 他不是從來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敗和事物的客觀規律么? 像這樣一個王,他不應該從始至終都堅信著自己永遠不會失敗,永遠都走在通向正確的道路之上么? 是啊,他一直都是這樣,不斷的加速,駕駛著名為大秦的戰車各種排水渠過彎,各種炫技! 是啊,天底下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王了!他確實是獨一檔的存在! 畢竟能夠像他這樣濫用民力,卻維持著國家不曾動搖的王,放眼歷史恐怕都是獨一檔。 可是為什么? 你不是還沒有失敗么? 你不是一直在成功么? 為什么不繼續超速行駛了? 為什么不揮動你的馬鞭了? 是啊……超速狀態下,只能一直成功,一旦失敗一次,就是粉身碎骨。 可是秦王的速度已經降下來了…… 就目前而言,哪怕是車真的散架了,也不會有什么風險了。 有什么事情,都可以不急不緩地停下來修一修了。 所謂的遷王陵令,看似是自取滅亡之舉,可是仔細一想,這不正是停下來檢查維修戰車么? 不過是扔掉了一些已經僵硬腐朽充滿了危險的廢棄零件罷了。 張良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決策的錯誤究竟出在哪里。 原來,已經晚了…… 從始皇帝頒布遷王陵令的那一刻,就已經晚了。 在自己看這是自己最后的機會,實際上在頒布遷王陵令的那一刻,始皇帝已經宣告了最終勝利。 是啊,像這樣的人,如果不是自信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又如何會自信滿滿地頒布這樣的政令? “先生……箕準現在已經……”衛寇入內,見到一地亂相臉上帶著詫異。 衛寇,燕國人…… 燕國全盛時期,曾經占據真番以及箕子朝鮮為屬地,并且設置官吏,修筑了邊防要塞。 秦滅燕以后,箕子朝鮮真番高夷等地就成為了遼東郡以外的國家,獨立于中原以外。 因為燕國一些抵抗勢力不容于秦,于是逃亡到了箕子朝鮮的地盤。 他們大約數千人,著蠻夷服飾而度日……畢竟燕國曾經欺負過箕子朝鮮等蠻夷,因此哪怕逃到了秦國境外也沒那么好立足。 作為曾經的征服者,燕國貴族對于普通蠻夷用的是純粹的物理輸出,因此箕子朝鮮的民眾普遍對燕人抵抗情緒很重。 所以這數千人過的并不是很好。 后來衛寇的兒子衛滿建議衛寇,去以燕國貴族的身份主動求見箕子朝鮮的君主,向其稱臣納貢,允許他們居住在箕子朝鮮的西部,收攏中原的亡命之徒為朝鮮的藩屬,以抵御秦國的入侵。 因為秦國也確實有擴張領土需要,在滅燕以后組織過一次對箕子朝鮮的進攻。 因此箕子朝鮮的君王箕準認為確實有這個必要。 同時,底層人不喜歡燕國貴族…… 但是箕準作為曾經的被征服者……作為燕國附庸的日子里,他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仰視燕國貴族。 而如今燕國的貴族穿著蠻夷的服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并且委屈的侍奉著他,會給他帶來一種極大的滿足和心理成就,再加上衛寇衛滿父子口才確實不錯,于是箕準準許了他們的請求,并且任命衛寇為博士,十分寵幸衛寇,將箕子朝鮮西部方圓數百里的土地封給了衛寇父子,讓衛寇的兒子衛滿守護箕子朝鮮的西部。 如今張良聯絡箕子朝鮮,負責和張良接頭的正是箕準的寵臣衛寇。 而從方才衛寇直呼箕子朝鮮君王的名字來看,很顯然他對這位好心收留他們的君王并不是很尊重。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衛滿經營朝鮮西部,羽翼漸豐以后,就來了一波以下克上,一舉攻占了箕子朝鮮的王城,爾后自立為王,建立衛氏朝鮮。 強盛時期真番林屯等地都隸屬于衛氏朝鮮,方圓千里都是衛氏朝鮮的地盤。 嗯……還沒離開因為太跳的原因,被漢武帝給滅掉了。 而很顯然,這是從一開始就謀劃好的事情。 高貴的燕國貴族,怎么可能真的愿意屈居蠻夷之下? 而覆滅了他們的秦國和秦始皇,對于衛寇而言,自然也是有著國仇家恨。 因此在張良聯絡箕子朝鮮,得知秦國的現狀以后,衛寇就極力的促成箕子朝鮮和張良的合作。 只可惜…… 那個殘暴的秦王再次取得了勝利。 時隔多年,喪家之犬毅然渡海,那個王和他的國家依舊是如此的不可戰勝。 因為一直沒有進展的原因,哪怕再怎么寵幸衛寇,箕準也不可能繼續折騰下去,尤其是再得知秦國的內亂已經逐步平定以后,箕準已經開始勒令衛寇收兵歸國。 他之所以入內,就是為了告訴張良這個壞消息。 “這是怎么回事?”衛寇看著一地狼藉開口問道。 “秦國的內亂已經定了,兄今日前來,恐怕也是頂不住國內壓力了吧?”張良慘笑了一下開口問道。 “嗯……箕準已經知道了此地戰局,兄無能,不能再為你拖延時間了?!毙l寇嘆了一口氣。 衛寇從一開始就在瞞報謊報,才給張良拖了這么長時間,讓箕準一直難以決定撤兵。 然而紙包不住火,這么長時間,終究無法隱瞞了。 “錯在我,而非在兄?!睆埩紦u了搖頭。 “真的沒有機會了么?”衛寇復又問了一句。 張良搖了搖頭…… “沒了……” 張良的家世很高,畢竟是韓國國相之后。 二者同為流離失所,同樣不容于秦國,同樣對于秦國有著深仇大恨,因此雖然結交時間很短,但是卻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可惜,這次嘗試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你現在還有什么打算?除了箕子朝鮮以外,真番臨屯高夷我看都已經開始撤兵,僅憑這些穢人恐怕難以抵擋秦國的大軍…… 接下來以秦王的為人,恐怕會大肆通緝你,日后天下之大,再無你容身之地,倘若和穢人一同躲進深山,恐怕也……”衛寇開口問道。 “兄想讓我和你一塊回箕子朝鮮吧?”張良搖頭失笑。 衛寇點了點頭:“箕準昏庸,穢人智短,如今藩屬之地,我兒子衛滿已經經營多年,如果能夠得到先生的幫助,覆朝鮮而代指日可待,屆時未嘗不能再圖謀從遼東西進,光復舊國……” 張良聞聲搖頭失笑開口問道:“那這樣一來,您又應該如何平息箕準的怒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