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418節
西支侖喘了一口氣,還好沒玩脫。 等等…… 始皇帝還沒放棄趙地封王之事? 總不能,始皇帝真…… 嗯?再等等? 馮去疾皺眉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 再回味一下始皇帝的話,馮去疾忽然想起來先前王綰的告誡。 “之所以關于立儲之奏一直留中不發,或許是為臣子的,有什么事情不能讓陛下感到滿意呢?” 信息關聯起來,馮去疾再看向哪怕再朝會之時依舊陪侍在始皇帝身邊,和始皇帝共坐一案的身影,忽的福至心靈開口說道:“陛下,若說趙地封王,以安趙人,臣認為有一位公子剛好合適?!?/br> 始皇帝瞄了一眼馮去疾,臉上終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卿不妨明言,縱然不對,亦可再議,而不該因言而告罪?!笔蓟实埸c了點頭。 “這位公子正在陛下的身邊??!”馮去疾聞聲笑著看向了趙泗。 趙泗聞聲露出“驚詫”之色,始皇帝也似有困惑,又看向趙泗,臉上似乎帶著猶豫。 馮去疾見狀也知道是到位了,因此趕忙勸諫:“陛下,小公子出于趙國宗室,舅舅是趙國宗室的族長,母親是趙國宗室族長的親meimei,父親又是大秦的長公子,論起來身份和血脈,當今絕無有比小公子的身份更能夠使趙人信服的,而在小公子身世大白之前,小公子就已經因功拜為上卿,統轄五谷園,航貿軍府,領羽林,開匠作局,身兼數任,卻井井有條,僅僅是治理趙地,以小公子的才能絕對足夠。 而論美德,小公子在和陛下相認之前,群臣都已經交口稱贊,出海歸來,概莫忠勇,后來出入朝堂,亦有賢臣載譽,待詔博士叔孫通贊其真君子。 不管是論身份的尊貴,還是才能的出眾,還是品德的高尚,能夠比得上小公子的都寥寥無幾,這樣的人如果還不足以封趙為王,讓趙地安定,又有什么人可以做到呢?” 趙泗一聽臉上笑容更甚。 雖然是商業吹捧,但是誰不喜歡馬屁? 倒是難為馮去疾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又要猜測始皇帝的意圖,又得組織這么一大段語言。 最關鍵的是,說的還言之有物……打住,趙泗克制了一下內心的sao動。 馬屁雖然好聽,但是自己萬萬不能當真。 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便宜老爹的立儲之事。 讓其他公子封王馮去疾肯定不會同意,但是讓自己封王那無疑是對扶蘇勢力的大加強,他一百個愿意。 什么分封制,什么郡縣制,都沒有立儲之事事大。 所謂制度,能改的嘛…… 始皇帝聞言,表情分外認真,聽完以后,佯裝皺眉斟酌,爾后又看向諸公開口:“果然?” “然!” 沒人愿意跟這個時候的立儲黨發生爭執,吃力不討好,還得罪人。 主要還是除了扶蘇沒有第二選項,耽誤了扶蘇立儲可沒地方遮風擋雨,就連明牌和扶蘇政見不合的李斯都向來避著這種事情,更何況其他人? 能參加小朝會的,都是老狐貍,心里都有一筆賬,因此一時之間眾正盈朝,趙泗封王,眾望所歸。 “既然諸卿皆以為然,那朕也只能破格應允,封趙泗為王,以盡快安撫人心,使趙地安定下來,可是大秦到底是以郡縣為根基,封王之事,只此一次,算作破例,不可循矩蹈舊?!?/br> 始皇帝同意了群臣的請求和建議,但是考慮到大秦是以郡縣制為根基,因此也和群臣約定了不能再出現這樣的事情。 嗯,給趙泗封王以后,順便又把封王的門給堵上了。 以后可不能再用這樣的借口再提封王之事了哦。 李斯聞聲,臉上也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 很好,沒有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馮去疾聞聲也心中大定! 好好好! 現在,豈不是到了乘勝追擊,議論立儲的時候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愛孫則計之長遠 現在! 始皇帝對趙泗的喜愛已經沒有任何爭議了。 就不說別的,哪怕是為了這個孫子,也沒有任何道理不立儲君。 馮去疾見始皇帝臉上已經露出滿意的笑容,因此起身開口直奔主題。 “陛下,臣有事要奏!”馮去疾上前執禮。 始皇帝聞聲點了點頭示意馮去疾開口。 “陛下少時繼位,使二十六年,方滅六國,一統天下,如今時局清晰,雖有小亂,卻不至于危害大局,天下之間,四海升平,指日可待,像六國余孽的叛亂,是不值一提的,如果非說什么事情是有危害的,那就是到現在大秦都還沒有冊立儲君,陛下已知天命,雖年富力強,但亦需思索身后之事,陛下曾言,欲使大秦萬世一系,故稱始,為皇帝,這個時候,正應該挑選才德兼備之人冊立儲君,才能夠讓朝堂更加穩定,天下更加信服,大秦國祚才能夠更加……”馮去疾開口就是一長串。 國無儲則人心難安,這是公認的事實。 倘若換個皇帝,拖這么久還不立儲朝臣早就已經開始和皇帝激情對噴了,哪還需要像馮去疾一般小心翼翼遣詞造句,生怕引起始皇帝不滿。 但始皇帝到底是不同于其他帝王的,因此馮去疾不敢火力全開,只能先夸,先把現在的局面說的欣欣向榮,在始皇帝的帶領下未來一片大好,再將立儲的事情單獨摘出來說。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如此也不至于讓始皇帝太過于不滿。 馮去疾自問自己說的已經很不錯了,而且也自認為時機已經合適了,偷偷觀摩始皇帝的神情,雖然有冕旒擋著,但也能夠感覺到始皇帝聽的很認真,馮去疾說完以后站定,心中大喜。 始皇帝聽完以后似乎在認真的思索考慮馮去疾的話,讓馮去疾心中愈發振奮。 卻不料,始皇帝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馮去疾的汗毛豎立了起來。 “馮大夫的意思是,朕五十多歲,老了,所以要盡早立下儲君,以免朝堂不穩?”始皇帝說話之間,情緒并無太多波動,但威勢自重。 “陛下,臣絕非此意!”馮去疾聞言立馬否認。 雖然他心里是這么想的,道理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他絕對不能承認。 “卿不必如此,朕非有問罪之意?!笔蓟实蹟[了擺手。 “近段日子,朕批閱奏折的時候,勸立儲君的奏疏越來越多了,可是現在天下的紛亂還沒有停止,朕不明白,這種時候朝堂公卿思索的難道不應該是讓天下盡快安定么?怎么勸立儲君的奏折越來越多了? 難道在這個時候立下儲君,天下就可以立刻安定么? 倘若如此,朕倒并不吝嗇現在立下儲君,但諸公都是智仁,須知此等事情非易事也。 朕只不過是擔心皇儲立下太早,儲君會心生懈怠,以致失德,缺少磨煉,故而未急立儲之事?!?/br> 始皇帝算是給了群臣一個交代。 作為,群臣請立趙泗為王的交代。 起碼也算是正面回應,而不是留中不發,起碼給了群臣一個自己會立儲的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件事。 主要是趙泗封王的事情太離譜了。 首先是打破了大秦一統以后定下來的規矩。 其次始皇帝給趙泗封王,幾乎擺明了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且是先有蘿卜的那種。 專門為了這點醋包了這盤餃子。 大家因為儲君之事,也都順著始皇帝,可是如今始皇帝輕描淡寫帶過,馮去疾可以接受,不代表性子烈的人就能夠接受。 譬如西支侖……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和戲耍群臣沒有任何區別。 馮去疾見西支侖眉頭緊皺,身子就要邁出去和始皇帝硬鋼,連忙不動聲色悄悄扯住了西支侖的袖子。 一個老頭,愣是爆發了小宇宙,讓西支侖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原地抖了一下沒出去。 馮去疾嚴肅的看了西支侖一眼搖了搖頭小聲開口:“大局為重!” 西支侖聞聲,眉頭皺的更高,臉上滿是不喜,但馮去疾抓的緊,西支侖掙了幾下愣是沒有掙脫,最終只得氣呼呼的別過腦袋。 馮去疾見狀這才舒了一口氣。 始皇帝是極有主見的,向來是說一不二。 既然已經表明了現在不會立,那今天說破天也定不下來。 別說西支侖上去硬鋼了,他就是辭官威脅,撞死在這朝堂之上也沒有半點卵用。 怕只怕,西支侖冒冒失失的,反而惹的始皇帝不喜,引起了反效果。 再怎么說,始皇帝今天也是給予了回應,起碼不算是全無所得,最起碼,聽了個響不是? 況且趙泗封王是好事,到底趙泗是長公子的兒子,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馮去疾不爽歸不爽,不至于生氣。 至于西支侖?這貨是孤臣,和馮去疾他們尿不到一個壺里。 他支持扶蘇立儲不代表他行事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扶蘇。 他支持扶蘇立儲出發點在于國,而馮去疾一行人,出發點在于己。 西支侖這個頭鐵的也被馮去疾拉住了,王翦李斯本來就不care扶蘇,因此今日朝會立儲之事,也就這么無疾而終。 趙泗封王,但扶蘇立儲終究還是沒立上。 因為彼此之間僵硬的氣氛,也沒人打破僵局,因此半天不到,這次小朝會也就倉促結束。 宮內復又剩下始皇帝于趙泗二人。 眾人散盡,始皇帝坐于案幾之上,看向一旁在自己身邊做的端正的趙泗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天不假年……” 實際上始皇帝確實很在乎權利。 或者說但凡雄主,沒有一個不在意權勢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