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414節
今既血已融骨,即為祖宗所述,小公子確系宗室嫡系。 祖宗遺骨受小公子血所玉化,概祖宗以此而言,小公子,人之珍美,天生富貴也!” 嬴傳沒有太多經驗,但并不妨礙他在這方面就是權威。 況且本身就是干這玩意的,本身自己不信恐怕時間久了也要信上三分,先祖遺骨玉化,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而始皇帝對趙泗的重視和喜愛更不用多說,嬴傳自然而然就根據自己所知說出了這樣的一番結論。 公子泗! 人之珍美,天生富貴! 始皇帝聞聲,臉上露出了笑容,唯有一邊的趙泗聽的云里霧里。 他當然不信這一套,眼下出現了這么反常識的一幕,趙泗也只能把結果歸咎在自己的身體在璞玉光環的改造之下已經徹底的異于常人。 下意識的,趙泗就開始好奇,這玩意,給人喝了,會有什么效果? 不會能延壽吧…… 當然,現在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 融骨認親獲得了大圓滿成功,更不用說還出現了此等奇景,有族老背書,趙泗的宗室身份在這一刻終于是真正意義上的板上釘釘了。 那么接下來自然而然就是認祖歸宗了…… 趙泗打從出生就漂泊在外,從未祭拜過祖宗先祖,至于祖宗更是沒有見過趙泗這個遺失在外的孩子。 而在古人的觀念之中,人rou體的死亡并不代表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祠堂排位香火還在,祖宗也就還活著,于生者同在。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趙泗的身份確定以后,也應該把這個在外面長大的孩子帶到祖宗面前去看一看,認一認。 這一次,是始皇帝和扶蘇于趙泗一同。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趙泗是始皇帝這一脈的,要拜也應該先拜嫡系先祖。 不過在這種場合下始皇帝這個爺爺兼大秦皇帝也算是小輩,面對祖宗排位始皇帝也得乖乖行禮。 趙泗跟隨在始皇帝和長公子扶蘇身后,一個一個參拜,一個一個上香。 在這一刻,就好像香火供奉之下的那些排位并非是冰冷的木頭,好像每個人都還活生生的坐在那里,而始皇帝扮演著一個既是長輩又是晚輩的角色,將自己的孫子一個一個帶到他們面前,讓他們瞧個新鮮。 簡單祭拜以后,就算是認祖歸宗了。 當然,這并沒有結束。 現在拜的是靈位。 之后趙泗還得鄭重其事的祭祖。 說白了,現在是電話通知一下。 趙泗準備好了,還得親自登門拜訪,去給祖宗們問安。 至于登門拜訪,自然就是親至陵寢祭祖祭祀了。 這么一想,陰森森的感覺自然而然也就沒了,反而充滿了特殊時代下人們對家的期盼。 這里有的并不僅僅只是嚴肅和沉悶,就像現在,始皇帝臉上是帶著笑容的。 而嬴傳則在趙泗認祖歸宗結束以后,鄭重其事的焚香祭祖,請出族譜。 爾后,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嬴泗的名字寫在了族譜之上。 是的,嬴泗。 從現在開始,趙泗既可以被稱為趙泗,也可以被稱為嬴泗。 值得一提的是,趙泗還有一個和他名字同音的老祖宗。 如果按照孔老夫子那一套,自然就要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然而這一套真正意義上嚴格實施得等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 況且趙泗的名字其實是同音不同字,并沒有太多避諱,歷史上和先祖同音的皇帝雖然比較少,但還真不是沒有。 趙泗之前還擔心這個問題,擔心自己會因為避諱的原因而改名,而現在卻是大可不必擔心了,因為他的名字已經被宗室記錄在冊。 始皇帝看著嬴泗二字落于宗族譜序之上,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又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畢恭畢敬一副人模狗樣的趙泗,臉上的笑容更甚。 誰能想到,自家的好圣孫,就連融骨認親認祖歸宗之時都有異象? 人之珍美,天生富貴! 端是祥瑞! 況且,始皇帝掌握的,還有嬴傳這些族老不曾掌握的信息。 譬如自家的好圣孫,是能夠提升糧食畝產令三牲六畜變異,其豢養的琥珀端可稱之為祥瑞。 然而祥瑞的并非高產的五谷和三牲六畜以及琥珀,實為自家的好圣孫。 所以,說這番話的嬴傳或許內心都不敢確定。 但始皇帝,卻已經完全篤定堅信!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來當趙王如何? 融骨認親和認祖歸宗是私底下進行的,但是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趙泗……嬴泗的名字被正式收錄族譜,這樣的大消息依舊不可抑制的傳播開來。 現在的天下很亂,咸陽的輿論話題很多,但是在這一刻還是被這個重磅消息給壓住了。 歸根結底在于趙泗的地位太過于特殊。 倘若他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私生子,那或許并不會引起什么轟動。 但趙泗在認祖歸宗之前,就已經是始皇帝最親近的臣子,其地位諾大的朝堂更是無人能比,出入宮禁都無需通稟…… 而最關鍵的是,他還是長公子扶蘇的兒子。 同時,他的母親出自于趙國宗室族長的親meimei,雖是私生子,但是論出身也同樣尊貴。 而且! 現在趙泗起居歇息皆在皇宮,居住的還是始皇帝的舊居。 雖說隔代親,可哪有這個親近的道理? 趙泗就算沒有正式成婚,可也是二十多歲的大小伙了,要知道扶蘇可是十三歲就被始皇帝打發出宮單獨居住,而除了趙泗之外,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孫子能夠在皇宮之中居住。 更不用說始皇帝現在每天處理朝堂政務,都會帶著趙泗,和趙泗同坐一案。 這一點,三公九卿都可以認證。 更不用說趙泗得到的批語,人之珍美,天生富貴,這樣帶有幾分玄幻色彩的評語被始皇帝親自認可,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都可以看出來始皇帝愛孫之心切。 因此…… 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扶蘇的門客以及支持者共聚一堂,為此刻的大好局面而歡呼喝彩。 這次宴會,由資歷最高的在野右相王綰召開。 其次有馮去疾,白應,龔休…… 三公來其二,九卿來其五,更有老氏族出身之人…… 說是半個朝堂也不為過。 嗯……值得一提的是,長公子扶蘇并不在邀請的行列。 畢竟他們要討論的事情是立儲之事,這種事情不論如何,長公子扶蘇到底是要避嫌的。 況且長公子扶蘇向來比較有主見,不是一個愿意被cao控的人,誰也不希望在現在的大好局面之下因為扶蘇的原因出現什么變故。 所謂宴會,宴會是其次,主要是為了達成一致。 即立儲! 在場諸人意見不一,但是也都認可現在的局面一片向好,因此最終王綰拍板決定,準備開始扶蘇歸咸陽以后的第一次嘗試。 于是…… 陪同始皇帝處理奏折的趙泗,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了這樣的奏折。 “嗯?有朝臣認為現在大秦儲君遲遲未立,長此以往,恐怕人心不穩,大父……”趙泗看向始皇帝輕聲開口。 奏折很長,從很多個角度分析了不立儲君的危害,還舉了很多例子,恐怕足足有小兩千字,趙泗通篇看下來都覺得挺有道理,不過趙泗還是果斷的縮略了其中的繁瑣之言,將主要信息帶給了始皇帝。 “拿來看看?!笔蓟实凵焓?,趙泗將奏折遞過去。 始皇帝定睛看去,許久才看完。 “你認為這奏折寫的如何?”始皇帝開口說道。 “言之有理有據,是不錯的諫言?!壁w泗開口說道。 “確實不錯……”始皇帝點了點頭。 這與其說是奏折,不如說是諫言,御史專門就是干這個的。 “像這樣的奏折如何批閱?”趙泗開口問道。 始皇帝簡單的批筆然后示意趙泗蓋印。 “如果遇到這種事情,不怎么要緊的情況下,只需要告訴臣子你已經看過了便是,不一定所有奏折都需要一一答復,處事者,先理急,后定大事,這樣的事情只能排外第三位?!笔蓟实坶_口說道。 趙泗點頭。 現在燕趙之地的秦軍進展順利,但是總體來說混亂還是不可避免,大秦正在經歷陣痛,因此這樣的事情還真排不上號。 立儲這事吧,趙泗也不知道始皇帝咋想的。 歷史上大秦二世而亡其實和始皇帝遲遲沒有立儲脫不開關系。 扶蘇被拖得時間太久了,始皇帝遲遲不表態,本就人心浮動,再加上始皇帝或許是出于某種原因,故意寵幸胡亥,都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假象,扶蘇未必是始皇帝定下來的儲君,因此才給了胡亥和趙高的可乘之機。 倘若始皇帝早早定下來扶蘇的儲君之位,胡亥哪還有機會和扶蘇競爭,支持者數量都不在一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