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382節
“秦國之所以和匈奴交戰難道不是因為老單于南下擅自挑釁?現在匈奴輸了是技不如人,秦國也并未對匈奴趕盡殺絕,反而允許匈奴人繼續在河西之地放牧,還準許和匈奴販賣糧種,食鹽這樣珍貴的東西,而東胡和月氏歷來和匈奴有仇怨,昔日單于在月氏為質子遭遇的事情你們難道忘記了么?” 有仇秦者,自有親秦者。 站在匈奴的立場上,秦國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但是秦國的吃相起碼是好的,而且最起碼沒有趕盡殺絕。 但是在和月氏以及東胡交戰的歷史上,不知道多少部落被趕盡殺絕,女人被搶走,男人被殺死,甚至高過車輪的孩子都一個不留。 這就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本質差距。 草原,物產貧瘠,因此相對于比較少的資源自然是流向勝利者,于是只有徹頭徹尾的殺戮才能夠讓資源變得充足。 人太多了,草原養活不了那么多人,因此匈奴月氏東胡雖然也互有姻親,但是血海深仇絕對也不少。 而農耕文明物產豐富,自然也不必趕盡殺絕,相反某種意義上大秦一直在積極吸納親近秦國的部落。 因為草原養活不了他們,秦國卻養活的了他們,對于親秦者,秦國是愿意吸收和同化他們的,畢竟草原雖然貧瘠,但是太廣袤了,而且這地方偏僻,移民困難,能多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匈奴有很多部落都極度親秦,有些部落甚至已經主動派遣部族的貴族前往秦國新修建的城池居住。 匈奴是和秦國最早簽訂盟約的,也是和秦國打的最久的,同時也是距離秦國重城最近的,更不用說秦國占據河西以后又在河西重新修建新城,匈奴還被秦國允許在河西之地放牧…… 真就是沒離多遠。 不管是哪里從來都不缺乏幕強的人。 “可是秦國只帶了一萬人馬,而東胡和月氏的兵力加起來有三十多萬,匈奴本部的控弦之士加起來也不過十萬,秦國自顧不暇,匈奴又如何應對東胡和月氏?”又有人問道。 是啊,一萬人馬,還是太少了一些…… 東胡和月氏的壓迫感雖然不如秦國,但是人數上的碾壓卻是實打實的。 “依我看,不如避其鋒芒,以作觀攬……” “你懂甚?豈不聞假道伐虢之故事?” “假道伐虢是甚么?” …… 賬下,冒頓的部下爭論不休,冒頓一言不發,皺眉沉思。 就在爭吵不休,部下七嘴八舌的想要冒頓拿個主意的時候,忽有士卒高呼。 “單于!東胡王派遣的使者來了?” 冒頓聞言眉頭微微皺起,看向賬內部下,有部下適時開口。 “單于,我覺得在這里爭來爭去沒什么用,秦國的使者已經來了,東胡王的使者也來了,我猜東胡王應該是知道了秦國發兵的事情,想要拉攏匈奴,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召見東胡王的使者,來看看東胡和月氏究竟是怎么樣的打算?” 大家一聽是這么個道理。 爭來爭去也爭不出來個結果,先看看唄。 東胡給的條件更好也說不定呢。 冒頓有些心煩意亂,沉吟片刻以后選擇聽從部下的建議召見東胡的使者再做決定。 他當然不是秦國的忠犬,之所以更加傾向于秦國,是因為東胡和月氏對匈奴的爭斗是生存之爭,而對于秦國…… 有一件很悲哀的事實。 遼闊的草原里有很大一部分疆土,是被秦國視為無意義的地方。 是的,秦國看不上,就算看上,也不會像東胡和月氏一般那么迫切。 匈奴勢小,經歷了連翻失敗以后,人口只有四十余萬,冒頓不得不謹慎應對。 不消片刻,東胡王的使者來到了大帳之內。 “我是東胡王派遣的使者烏奪,見過匈奴的單于!”東胡使者烏奪向冒頓微微行禮。 冒頓點了點頭看向烏奪開口問道:“之前東胡和月氏派遣使者來邀請我攻打秦國,我已經回絕了這個請求,你們為何還要再來呢?” 烏奪聞聲笑了一下開口說道:“自然還是為了邀請匈奴合兵進攻秦國的事情啊?!?/br> 冒頓搖了搖頭說道:“秦國有兩千萬人戶,帶甲之師百萬有余,像這樣的國家是不可力敵的,匈奴在隴西多次受挫,東胡在代郡也沒少吃苦頭,這樣的道理我想東胡王不會不明白?!?/br> 烏奪嗤笑了一下開口說道:“可是秦國即將發生內亂了,難道面對這樣的情況,單于都不敢鼓起勇氣向秦國發兵,奪回被秦國占領的河套和河西之地么?” “秦國不可力敵,我不愿為之?!泵邦D搖了搖頭。 “單于是因為父親的戰敗而被秦國嚇破了膽子么?”烏奪嗤笑了一下開口問道。 冒頓聞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轉眼又消失不見,只是搖了搖頭說道:“匈奴只有四十余萬人,頃刻之間就有滅國之禍,我不能做這樣的事情?!?/br> “王上在派我出使的時候早就預料到了這樣的事情,匈奴凋僻,先后丟失了河套和河西之地,現在連奪回祖先的土地都不敢了么? 秦國內亂在即,東胡和月氏已經簽訂了盟約,控弦之士合計有四十萬之盛,秦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抵擋的,東胡王愿意派遣兵馬幫匈奴把河西和河套之地奪回來還給匈奴,這樣的事情您難道還不愿意么?”烏奪開口問道。 “河套和河西水草豐潤,東胡王怎么會愿意這樣幫助我,把豐潤的草場送給匈奴呢?”冒頓開口反問。 “河套和河西在匈奴這里,奪下來不還給匈奴東胡也不能占據,再說了,秦國即將內亂,草原上再豐茂的草場難道還比得上秦國的城池更加富碩么?”烏奪笑著搖了搖頭。 “那這樣一來,我需要為東胡王做些什么呢?”冒頓順勢開口問道。 “等到秦國內亂,單于只需要牽制住上郡的兵馬,把秦國派遣出來的一萬援軍吃下即可,東胡和月氏的大軍則會從代郡南下,吸引秦國的兵力,到了這個時候,秦國自顧不暇,四十萬控弦之士南下,至于單于,不管是想要奪回河套河西,還是跟隨東胡和月氏的腳步南下,都是可以的事情?!睘鯅Z開口說道。 毫無疑問,這一次出使比上一次出使更有誠意。 上一次東胡使者前來,是邀請冒頓帶領大軍在代郡附近和東胡和月氏合兵。 代郡附近那是東胡的地盤,擺明了就是要把匈奴騙出去殺,冒頓當然不會干這種傻事。 而這一次,東胡王步連魁則讓匈奴從上郡附近牽制,東胡和月氏則火力全開,從代郡進攻秦國。 上郡一代是匈奴的地盤,東胡和月氏是從代郡進攻,給冒頓留的空間很大。 就算是東胡和月氏打算合兵吞并匈奴,也是客場作戰,匈奴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實在打不過還有跑路的余地。 安全方面確實已經很高了,東胡誠意還是有的。 冒頓點了點頭有些心動…… 烏奪見狀,笑著開口說道:“您如果愿意的話,請不要泄露接見我們的消息,東胡王也愿意和單于一起在蒼天的見證之下簽訂盟約,不過在簽訂盟約之前,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br> “東胡王既然愿意誠心合作,有什么樣的要求盡管說吧,只要是我能夠做到的我一定會盡力去做?!泵邦D點了點頭。 “是這樣的,東胡和匈奴中間這塊荒蕪的土地您應該知道,這種地方長不出來水草,又沒有什么水源,牛羊牲畜都無法繁衍生息,王上希望單于能夠把這塊土地當作禮物送給他,作為交換,東胡也愿意派兵幫助匈奴奪回河西和河套之地?!睘鯅Z自然的開口說道。 一塊荒蕪的土地,他說的理所當然。 不止他說的理所當然,包括冒頓的部下都覺得理所當然。 這樣的條件很中肯啊,用一塊沒什么價值長不出來水草的偏遠土地換取東胡幫助匈奴出兵,這很劃得來。 于是冒頓的部下開口勸說冒頓。 “單于,這里是無人居住的荒蕪之地,送給東胡王也沒有什么?!?/br> “這里確實長不出來什么水草,部族們經過這里往往都會繞開這里,牛羊在里面是不能存活的……” 先前東胡王向冒頓索要千里馬的時候,群臣反對,冒頓力排眾議。 后來東胡王又向冒頓索要他最愛的妻子閼氏,群臣因此而震怒,認為東胡欺人太甚,于是建議冒頓呼叫秦爹,和東胡做上一場,冒頓忍了,并且把自己的妻子送給了東胡王。 這一次東胡索要土地,群臣反而認為沒什么了。 這一塊土地有千里之大,說起來不小。 可是千里,放在草原上卻不值一提。 更不用說匈奴是游牧民族……長不出來水草不能放牧的土地,對于游牧民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那里之所以屬于匈奴,也只是因為東胡懶得派兵進攻。 匈奴在那里壓根就沒有部落,更不用說駐兵了。 然而,面對同樣的索要,群臣卻截然相反的態度,冒頓的眉頭卻深深的皺了起來。 他沉眉,看向開口向自己索要土地的東胡使者,臉上,是那么的理所當然。 想來,東胡王,在騎著自己父親心愛的千里馬,抱著自己心愛的女人,向自己索要土地的神情,也是這么理所當然吧。 冒頓的手,默默的握住了腰間的彎刀! 第八十九章 撲朔迷離,身份線索。 冒頓忍下了即將發作的情緒,看向東胡使者擺了擺手道:“你們的誠意我已經知道了,請你先稍作歇息,我會和部下認真商議一下這件事情?!?/br> 烏奪聞聲點了點頭,施施然的告退。 在他看來,這場談判已經水到渠成。 畢竟秦國只出了一萬兵馬,匈奴和秦國合兵想要抵擋住大月氏和東胡的聯兵可謂是難上加難,而冒頓又是送馬又是送女人,膽小無能之輩,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敢保護,在這種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又怎么敢和東胡作對呢? 東胡使者烏奪走后,冒頓看向賬下群臣開口說道:“東胡王的使者已經說清楚了,你們怎么看待?” 賬下群臣聞聲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一次他們更加傾向于東胡。 畢竟東胡人多勢眾,而秦國眼看內亂將起,匈奴沒必要為大秦打生打死。 化外蠻夷,本就少廉寡恥,所謂盟友關系在他們眼中不過一張廢紙。 況且秦國和匈奴之間又不算什么友好邦國,匈奴是被秦國揍成這樣的。 有人建議按兵不動,以圖后事,有人建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東胡月氏一同起兵,趁亂奪回河西河套之地。 寥寥幾個已經被秦國徹底吸收的部族建議聯合大秦抵擋東胡月氏的聲音就顯得微不足道。 “可是在聯兵之前,東胡要求匈奴割讓千里之地?!泵邦D皺了皺眉頭開口說道。 “草原何其廣袤?千里之地又算得了什么?況且匈奴擇水草而居,像這樣不能放牧的土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毙倥挠屹t王開口說道。 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不同,對土地的執念并不是很重,他們游牧而居,在諾大的草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故鄉。 右賢王開口,賬下贊同聲云起。 唯有曾經送寶馬送女人看起來懦弱膽怯無能畏懼東胡王的冒頓臉上的戾氣卻越來越重。 直至賬內人聲鼎沸紛紛贊同拋棄大秦之時,冒頓一腳踹翻了案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