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290節
但還是那句話,地方越遠,律令就越像是一紙空文。 如這放在楚國都算偏南的地帶,基本上人流匯集之地必有攤販。 明碼標價是沒有的,契券也是沒有的,稅也是收不上來的。 趙泗和李斯之所以單獨外出就是因為附近有鄉集舉行,李斯打算親自看一看秦國政令在最偏遠地方的執行效果,趙泗則是壓根沒見過這個時代的鄉間市集,純粹來湊湊熱鬧。 鄉間市集多于空曠之地舉行,沿途道路前來參加市集的鄉民比比皆是。 市集攤位一般人是搶不到的,便有人沿著周邊通往市集的道路擺攤。 大部分都是賣漆具,陶器,竹筐,耕具等日用品的,賣吃的的不多,而且經濟水平在這里擺著,秦朝也不可能像宋朝一樣各類吃食攤販一股腦的鋪開。 其中也有擺著相面攤子的,地上面鋪了一張草席,上面擺著幾個龜殼。 “方士也要吃飯過活啊,他們又要修煉,又要采藥,不事生產,無力維生,學問高的就去給達官貴人算命,學問低的就在市井集子給人相面唄?!崩钏剐α艘幌?。 “徐福盧生是方士,這群人也是方士,其實沒甚么不同,昔年陛下為求長生,我亦多次諫言……只是陛下一直拒之不受?!崩钏箛@了一口氣。 能力出眾,或者說騙人本領比較強的,忽悠皇帝,能力差一些的忽悠貴胄,再差一些的忽悠百姓,所有行業都同樣如此。 事實上從始皇帝開始追逐長生的時候,一些事情就開始變的不可控了起來。 好在趙泗的歸來改變了這一切,才使得事情沒有愈演愈烈。 李斯不是沒勸過始皇帝,始皇帝那是真不聽啊。 “是嘛?我覺得陛下還挺好勸的?!壁w泗笑了一下好奇的看著相面攤子。 …… 被趙泗平白噎了一句的李斯愣是過了許久才緩過來勁,瞧著趙泗正盯著相面攤子開口說道:“等到駕攆回轉會途經河內郡,河內郡溫城縣縣令許望有一女生有神異,善于相人,你要是想相面的話倒是可以去看看?!?/br> “許負吧?”趙泗聞聲笑了一下。 許負的名字他當然知道,能夠名留青史的女性就那么多,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且名留青史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許負毋庸置疑就是其中之一。 “哪來的許負?是許莫負!”李斯看了趙泗一眼。 “那是我記錯了……”趙泗被李斯這么一提醒才想起來,現在始皇帝沒有中途去世,許負現在官方的名字應該還叫許莫負,當然,私底下有沒有偷偷改名就不好說了。 “李相還信這個?”趙泗好奇的看著李斯。 “信,只是其中真假駁雜,難以分辨,與其信命,倒不如信己了?!崩钏箵u了搖頭。 “其實像是徐福盧生之流,說是騙子也不妥當,其實也真有神異之處,若沒有半分手段,又如何能夠取信陛下? 但是所謂長生天命,我卻不認為他們能夠干涉,包括所謂的算命相人,在我看來也無非就是窺見了一絲蹤跡,趨利避害而已。 人能夠通過燕雀低飛而推測出來或有驟雨來襲,他們也未嘗不能通過一些手段推測出未來吉兇,可是我不認為事物的發展會以人的意志來轉移?!崩钏箵u了搖頭。 “可能吧……不過事物的發生未必就是一成不變?!壁w泗笑了笑。 這種東西還真不好說,扶桑祖龍徐福反正現在已經涼透了,盧生如今不見蹤影,許負……黃石公……你說這些人真的能推測出來天命嘛? 按照后世的各種傳聞和歷史記載,這些奇人異士早早就推算出了大秦將亡的命運比天下人都提前做出了選擇。 徐福提前跑路扶桑躲避兵災自立為王。 盧生消失不見隱匿行蹤。 許莫負改名許負勸導父親偷靠劉邦,十九封侯。 黃石公傳韜略于張良,傳易經相面之術于許莫負,《太公韜略》《素書》《心器密旨》…… 在民間風聞之中更是于大名鼎鼎的鬼谷子比肩。 孺子可教的故事更是流傳了幾千年為人津津樂道。 趙泗和這群特殊群體沒有任何接觸,但是現在問題來了。 這群據說號稱可以窺見天命的特殊群體,現在是什么感想呢? “蒼天的意志不以人而轉移,可是洪澇發生的時候人可以治水,為了應對野獸人會團結起來用兵戈來抵抗。 自上古至今,人們從漁獵到耕種才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大禹治水以后,才使得天下豐收。 倘若一味的趨利避害,那也就沒有這些故事了,野獸多了就跑,洪水來了又要跑,發生了什么災難就要躲避,又如何成就這泱泱華夏?”趙泗道。 如果按照趨利避害的邏輯,那也不用發展什么科技,也不用和大自然做什么斗爭了,跑就完了。 “李相認為事物不會以人的意志來轉移,但我認為人卻未必不能應對事物的發生,天有其理,人有其命,人定勝天!”回味前后幾千年的歷史,趙泗發出感慨。 “人如何能勝天耶?”李斯搖頭失笑。 “我說的并不是人一定能勝天,而是人在面對災禍的時候要帶著人定勝天的信念?!壁w泗也搖了搖頭。 李斯聞聲看向趙泗,沉默良久,終究沒有再挑刺。 “這樣說的話,那幫子人和你恐怕是尿不到一個壺里了?!崩钏箵u頭。 二者并肩而行,沿途朝著鄉野市集走去。 隨著越發靠近市集,來往的路人越來越多,道路兩旁的攤販也多了起來。 時不時有人停下來詢問商品,道路也變的越來越擁擠阻塞。 “這陶碗怎么賣?”趙泗隨意拿起來一個陶碗開口問道。 “直一錢也!”攤販見有顧客開口,當即作價。 趙泗點了點頭掏出來一枚秦錢遞給攤販,攤販一看卻連連擺手。 “不收秦錢?”趙泗皺眉。 “不是不收,要是秦錢的話一錢五個陶碗,楚錢一錢一個碗?!睌傌満眯拈_口解釋。 “既然如此你找我錢便是,何故不收?!壁w泗復又開口問道。 “往來置買多以物易之,實在是找不開?!睌傌溨噶酥笖傋右贿?,糧食也有,還有其他的漆具麻布。 趙泗還以為這是賣陶碗的攤販的其他商品,現在看來,原來是他收的買東西的錢。 “你看,我這里攏共就收了三枚楚錢,卻是找不開你的一個半兩錢的?!睌傌湐偭藬偸?。 “這種事情你不說我也不知道,你人還怪好的嘞?!壁w泗聞聲起了興趣蹲下身子將秦半兩按在攤販手心。 “且權當我一錢買你一個碗,不過我須得耽誤你的生意,問你一些事情,作為補償,你這鋪子上的其他東西,我便一并作市價給你收了,你看如何?”趙泗開口問道。 攤販聞聲兩眼泛光! 一塊打包賣了對于一個擺攤的攤販來說誘惑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方還沒有壓價,以市價打包! “貴人有什么事情盡管問就是了,就是……就是……”攤販話說一半,有些扭捏,似乎是不太好開口。 “就是什么?”趙泗略帶好奇的開口問道。 “待會貴人采買剩下的貨物,能否以秦半兩算錢?還權當一個秦半兩抵五個楚錢……”攤販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 趙泗聞聲看向李斯,果不其然,只見李斯的臉上滿是苦笑。 好消息:秦朝的官方貨幣就是帝國的最邊緣地帶購買力也很充足。 壞消息:秦朝官方貨幣在這種偏遠地帶嚴重稀缺。 第一百三十章 錢荒的大秦 “我看庶人采買貨物大多是以物易物,為甚么不用錢來購買呢?”趙泗開口問道。 “沒錢啊,有錢的也不來這里?!睌傌湏u了搖頭覺得趙泗問的問題略顯奇怪。 “秦朝已下律令,凡販賣購買,除了半兩錢以外不能用其他錢,為甚么還在用楚錢?”趙泗又開口問道。 “這……”攤販撓了撓頭。 “市面上沒幾個秦錢啊……沒秦錢自是只能用楚錢了?!?/br> “同樣都是一錢,為什么一秦錢能當五楚錢呢?”趙泗再開口問道。 “楚錢差啊……”攤販開口說道。 說著攤販將楚錢遞給趙泗,趙泗接過楚錢細細摩挲,又和自己揣的秦半兩做了對比,不管是做工還是成色還是重量差得都不是一星半點。 “楚國素來荒蠻,又缺能工巧匠,鑄不出來刀錢布錢和環錢,故多制貝幣……”李斯開口在一旁補充解釋到。 刀幣就是形似刀劍的貨幣,形狀各有不同,像是齊燕趙的官方貨幣就是刀幣。 而布幣也不是布匹貨幣,而是形似鏟子的貨幣。 環錢就是圓形貨幣,秦魏兩國用的就是環錢,最初是圓形圓孔,后來秦朝一統貨幣,改為圓形方孔,每枚銅錢重半兩,上面也寫著半兩,故稱秦半兩。 而貝幣就是形狀似貝殼一樣的貨幣,主要在楚國流通,后世多稱其為蟻鼻錢。 因為鑄造水平原因,楚國的蟻鼻錢比較輕,大概只有秦半兩的三分之一重,而且質量特別差,用料比較駁雜,故而楚錢一直以來都是在經濟鏈的最底端。 趙泗點了點頭摸索著手中的蟻鼻錢陷入了深思,良久才開口問道:“秦國屢發秦半兩于各地,為何到了這里秦半兩卻罕見于世?那秦半兩又去了哪里?” “自是被高門大戶藏了去了??!”攤販一臉理所當然的開口說道。 “你平時采買東西都是用什么支付?”趙泗開口問道。 “亦多以物易物,我擅制陶器,通常會用陶器和人置換物品?!睌傌滈_口說道。 “以物易物,卻沒有定價,這樣不會麻煩么?”趙泗再問。 “有甚么麻煩,無非就是講講價嘛,大家都覺得差不多了就成?!睌傌溁氐?。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以物易物,你是愿意花時間來相互討價還價以物易物,如果不能以物易物,你就會用蟻鼻錢來付錢,那如果對方不收蟻鼻錢只收秦半兩呢?”趙泗開口問到。 “那就不買,換一家去?!睌傌湶患偎妓鞯拈_口說道。 “假如這個東西你必須要買呢?”趙泗復又開口問道。 “哪有這么假如的……”攤販一臉無奈。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現特殊情況,你是不愿意用秦半兩買東西的對吧?!壁w泗說道。 攤販點了點頭。 “秦半兩哪里都能收,但想要出可就沒那么容易了,別說秦半兩,就是蟻鼻錢,但凡成色好一點的,都得壓到最后不得不花的時候才會花,您看,我用秦半兩甚么都能買到,但我若是采買漆具陶器這種東西,一枚秦半兩就是一枚秦半兩,又不能作兩錢用,我自然是不愿意掏半兩錢出來的?!睌傌湠榱俗约旱拇笊膺€是耐著性子給趙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