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180節
季成,再怎么說也是郎官,終于有了打聽趙泗消息的渠道。 趙泗的事跡是比較透明的,百官之中知道的人還是很多的。 季成很快就知道了兄長沒有歸家的緣由。 出海的時候,遇上了海暴,傷了腦袋,喪失了記憶。 季成覺得,兄長之所以改名叫趙泗,恐怕也是因為忘了之前自己姓什么。 可是現在呢…… 自己突然被拔升為議郎。 是因為想起來了么? 那么,為何兄長甚至一言不留,而又匆匆離去呢? 是因為……當年的事情么? 第二十六章 豐收太多的凡爾賽! 季成再次陷入了迷?!?/br> 兄長季泗代替自己頂役,季成是近期才知道的。 作為受益者,他無權去責備任何一個人,但是他也切切實實的失去了一直保護著自己的兄長。 季成太想太想再叫一聲大兄了。 可是……心有虧欠,他又該如何應對?他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他只是希望,兄長,還能記得自己這個弟弟。 還能記得,這個家! 季成消沉的心思,并不能影響在場文武百官的興奮。 百官在右相王綰的帶領下熟練的開始祭祀天地。 嗯……為什么這么熟練呢? 百官幸福之間帶著一些麻木開始收割谷物,以前遇見這種祥瑞,儀式感必須拉滿。 至于現在,百官們只想跳過繁瑣的儀式直接看看產量。 不是不開心了,只是已經開心的有些麻木。 禮樂聲起,文武百官再次庫庫磕頭。 和之前相比,這次磕頭明顯沒那么實誠了,百官也不在因為幸福而感慨哭泣。 士卒們在王綰發號施令之下,邁入田地進行收割。 熱火朝天的耕田之內,百官林立,連帶著季成都有些期待的看著田地。 哎嘿,這些東西,是兄長種出來的。 雖然還未相認,但是季成,也與有榮焉! 這就是自己的兄長??! 等待許久,谷物終于收割完畢。 百官不復從前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詢問畝產情況。 得到的結果在預料之內,依舊值得令人振奮。 黃米,畝產四石六斗! 水稻,畝產六石四斗。 大豆,畝產四石七斗。 麻也豐收了,只不過這玩意產量提高好像不是很大。 總的來說,除了用來紡織的麻以外,黃米,水稻,大豆,產量都普遍翻了一倍還多。 當然,現在計算的是未脫殼的產量,脫殼以后,應該會有一定的產量浮動,不過這個時代的黔首也沒那個資格吃精飯,不脫殼計算產量也算不上錯。 “豐收!大豐收!” 文武百官再次對著山川河澤酷酷磕頭。 趙泗走了,不然現在也得老實跪在這磕頭如搗蒜。 “說來也怪……聞聽產量,分明已經翻了一倍,我竟然并沒有覺得有多特殊?!币粋€官員笑著開口道。 “是嘞是嘞,之前有紅薯土豆玉米畝產幾千斤的仙糧,前面稷又已經豐收過,這一年下來,倒是沒少祭拜天地,后面還有小麥,那個時候張御史恐怕只會覺得儀禮繁瑣……” 百官們相互帶著笑容互相攀談。 豐收總是最能撫慰人心,人人臉上都帶著豐收的喜悅,只不過在也不至于像以前一樣大驚小怪了,他們笑著交流自己的心態變化,頗有一種凡爾賽之感。 “豐收過甚,百官竟已不知喜了!”馮劫笑著看向王綰打趣。 “哈哈……看的多了就是如此,總有一天,天下黎庶,見到此等產量,也只道是尋???!”王綰撫著花白的胡子眼中帶著幾分唏噓。 “不僅如此,說不得產量若是只有三四石,人們還要感慨今年欠收了呢……” 盡管……開心的已經有些麻木,但是不可否認,這片地里,種的正是大秦的未來。 …… 而另一邊,東郡,始皇帝駕攆停留之所在。 李斯在依舊在嚴格審查東郡上下官吏。 頓弱則是埋著頭酷酷抓人。 頓弱的能力是值得信賴的,若不然始皇帝也不至于將如此重任交給頓弱。 然而這次涉及太廣太深,已經不僅僅是刺王殺駕的問題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東郡太守乾墨是沒問題的,他不是壞,只是單純的蠢。 當然,因為他的蠢,也將他徹徹底底的釘死,再也沒有了起復的可能。 一郡主官不作為,不行駛自己的權利,這份權利卻并不會消失,而是分散轉移到了其他人的手中。 官吏和地方貴族相互勾結…… 東郡的問題太大了,大到民間交易的貨幣大多數用的還是魏國銅錢,甚至是以物易物。 至于秦錢,則被貴族們囤積了起來。 沒辦法,秦錢保值又值錢。 土地兼并更不用提,大秦目前實行的土地政策是私有制,一夫百畝的土地政策。 即一戶百畝田,當然這一百畝并非定數,而是一個大概的平均值,視良田下田而上下浮動,但是李斯在核查土地情況的時候發現,這個平均值已經降到了六十多畝…… 東郡從納入大秦統治施行一夫百畝的土地政策到現在才過去了多久? 整個東郡,從上到下的官吏,恐怕沒幾個是干凈的。 李斯第一時間下令封存了東郡下轄各處的賬冊,同時緊急從關中開始抽調吏員。 而頓弱,則嘎嘎抓人。 管你是刺客同黨還是敗壞法制,頓弱才不介意多抓幾個人。 于是短短十幾天過去,東郡官員被當場免職九人,吏員被當場免職一百多人,東郡各地的牢獄人滿成災。 畢竟是始皇帝在后面背書,背后還有隨行百官維持東郡政府的運轉,頓弱壓根不用擔心抓人太多導致行政癱瘓。 于是頓弱做了一個決定,緊急征調民夫修建牢獄。 若是地方官員,可能還要擔心犯了眾怒引起行政癱瘓等等風險。 頓弱是中央官,始皇帝還在這里坐鎮呢。 別說行政癱瘓,就是東郡反了,也能夠頃刻鎮壓。 始皇帝隨行的文武百官可不會缺少能夠領兵的將領。 “可惜,大魚沒幾個……”李斯皺了皺眉頭。 果然和趙泗預料的一模一樣,真正的大貴族,是不會違法亂紀的,他們只會利用法律。 這才是大貴族最可怕的地方,他們嚴格遵守秦律,不留下半點把柄,可是卻是貨真價實的蛀蟲。 這次東郡鬧的風風雨雨,但是有幾家,居然不惹半點塵埃。 “陳家啊……” 李斯默默的在遷貴令之上寫下東郡陳家四個大字。 沒關系,不能順手抄家,那就以后跟著遷貴令愉快的搬家吧。 東郡不需要這么有錢而且聲望這么大的貴族,天下,也不需要。 李斯一邊抄家一邊記小本本,而始皇帝忠誠的馭手趙泗,卻還在床上趴著。 實際上,十幾天時間過去,趙泗的腰已經沒有那么疼了。 但是,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因為夏無且的叮囑,趙泗只能百無聊賴的繼續趴在床上。 李斯倒是過來了幾次,只不過大部分時間都是抽空過來笑話一下趙泗,后來趙泗干脆選擇了閉門不見。 其他官員也拜訪了幾次,趙泗一一回絕。 好在,自己的小伙伴王離因為被撤職也閑的無聊,沒事就過來跟趙泗八卦八卦最近發生了什么事情,讓趙泗能夠不那么無聊。 至于始皇帝……一次都沒來。 不過,趙泗的病房和始皇帝睡覺的地方,就隔了一面墻。 東郡……沒有行宮,始皇帝的駕攆是臨時選擇長期停留,不可能現修一座,只能征用政府建筑用以駕攆安置。 這種時候,內外之分就沒那么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