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123節
至于現在的官鹽,去買,賣多少買多少,盡量延緩官鹽降價的消息傳遞四方?!?/br> “秦國寓價于稅,賣六十三錢,成本肯定更低,成本低到這個地步,要么是發現了大鹽礦,要么就是有了新的制鹽的路子?!贝廾粼谖輧弱獠?,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 和秦國,玩硬的是指定行不通。 別說一個崔家,就是整個齊國有名有姓的貴族加起來都未必夠秦國打,人家是真有掀桌子的能力的。 “父親,秦國最近于瑯琊,邯鄲一帶廣征徭役,發于鹽田,會不會和這次官鹽降價有關?”崔景開口問道。 “這樣,再派人想辦法打探,看看秦國是不是有什么新的制鹽法子?!贝廾舭櫭奸_口。 秦國在沿海地區廣征徭役發于鹽田這件事崔家早就有所耳聞,畢竟崔家是這里的坐地虎,只是秦國征徭役已經成了常態,哪年不大征徭役的?故而各家也都沒放在心上。 可是現在看來,其中必有蹊蹺。 “倘若是新的制鹽法子……那崔家不至于斷了根基?!贝廾魢@了一口氣。 “婢女養的!”崔敏又罵了一句。 “父親放心,倘若只是有了新的制鹽法子,就算秦國再怎么嚴防死守,最多花個一年半載,咱們就能得到消息?!贝蘧鞍参苛艘痪?。 這話說的不假,崔家是齊國的頂級豪強,上下都有人,而且制鹽免不了大量征發徭役,不可能密不透風,畢竟崔家才是這里的坐地虎。 “況且就算失了制鹽之事,家中積財甚廣,良田萬頃……” “光是降了官鹽價格,可拿捏不住咱們?!?/br> 雖然私鹽一直是崔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作為頂級貴族,崔家的經濟來源又怎么可能如此單一? 這么多年的累積,他們的田產是按頃計算,他們的商鋪商品遍布瑯琊一帶,他們幾乎把握了這一代所有的商品傾銷,崔家的奴隸高達幾千人,佃農奴隸手工業者,服務于崔家的人手加起來超過幾萬人。 而被崔家名望籠罩的人口,高達數十萬人。 崔家,可是打從齊國建立就存在的頂級貴族,雖然田氏代齊之時遭受重創,但是屹立至今,依舊不容小覷。 和崔家有姻親的貴族遍布整個齊國地區乃至于天下,崔家的政治人脈甚至可以上達九卿,在瑯琊一帶,大量的吏員都是崔家的門客出身。 崔家光是供養的死士門客都有幾百人之多,更不用說已經從崔家走出去的人。 他們下至地方,上至官衙…… 哪怕私鹽生意沒了,也依舊可以活的很好,更何況,秦國也防不住崔家竊取機密。 “秦國是他趙政的,可是瑯琊,是崔家的!” …… 而另一邊的東海地界…… 滄海君的府邸之內。 滄海君和張良相對而坐。 “子房,這便是秦國傳說畝產高達千斤的仙種了?!?/br> 滄海君笑瞇瞇的掏出三樣物事。 “此乃玉米,據說畝產有九百多斤,這是紅薯,畝產高達六千斤,這是土豆,畝產高達兩三千斤?!睖婧>樕蠋еθ?。 “嬴政倒真真是走了大運,穢人匯集于海外,也沒見過這般奇物,便是糧種耕具食鹽兵器都得我來幫他們采買,嬴政只是派遣徐福出海,就能得此仙糧……”滄海君語氣之中帶著幾分感慨。 “誰又能想到,徐福滯留扶桑,卻又有一個趙泗奪船歸來,歸來也就算了,還帶回來這等仙糧?!?/br> 張良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看著面前坑坑洼洼的三種新糧。 說實話,除了玉米賣相稍微好一些,紅薯和土豆土不啦嘰,壓根跟仙糧也不沾邊。 “糧種滄海君弄來了多少?”張良將玉米土豆紅薯一一放在手上盤玩以后開口問道。 “三成……東海一帶送來的糧種我只能拿到三成?!睖婧>龂@了一口氣。 “這畢竟是畝產幾千斤的糧種,各家都搶著要,各家都有人脈,實在分不出來太多,我盡力采買,攏共也才拿下來兩百多斤種子?!?/br> 張良點了點頭…… 他是不懷疑各家貴族對于仙種的眼熱的。 貴族嘛,都是見便宜就想占的主。 秦國三種仙糧出產,轟動天下,朝堂定策推廣地方,各家貴族都等的迫不及待了。 一批糧種分發地方,最先拿到仙糧糧種的肯定不是黔首。 得等著各家貴族優先分好了,才能余下來一成的種子分撥黔首。 貴族,也是民嘛…… 這仙糧,給誰種又不是種? 推廣給貴族,就不算推廣了么?貴族為納稅??! 官府的業績指標也只是推廣仙糧罷了,又沒有明文規定非要讓黔首種上,再說了,各郡縣所撥糧種,也就幾千斤,就算分發下去也不夠。 “鹽價降了?!睆埩汲烈髁似毯筇痤^看向滄海君。 “如今東海一帶鹽價只有八十六錢,比私鹽價格都低,滄海君可以多采買一些官鹽,販于穢人,至于這些糧種,就白送了吧?!睆埩汲烈髌涕_口。 “這兩百斤糧種可是廢了大力氣……”滄海君聞言一愣。 他的國家已經覆滅了,滄海君雖然是穢人出身,但是隨著在中原的日子越來越多,逐漸被中原貴族所接納,還混上了滄海君的名頭,滄海君心里已經不把自己當成穢人,而把遷移海外的穢人當成自己牟利的工具,融入中原貴族圈子的敲門磚。 所謂的復國,所謂的大仇,在滄海君心里越來越遙遠,只不過反秦,罵秦,是貴族圈子里的政治正確。 實事求是的說,滄海君以前的國家只有一萬多穢人,生活貧困潦倒,只能漁獵為生,他說是穢人君長,其實和部落首領沒甚么區別,大秦沒有覆滅他們的時候,滄海君也是夾縫求生。 現在反而混的越發風生水起,得到了中原貴族的接納,滄海君又能打通和海外穢人的溝通渠道。 現在的滄海君,早已經不再是當初矢志復國的滄海君了。 “滄海君于穢人口中,多有賢名,滄海君在海內立足,靠的也是海外的穢人,鹽鐵糧種耕具販賣是生意,糧種,卻是命根子?!睆埩忌钌畹乜戳艘谎蹨婧>?。 “滄海君,您是穢人君長,以前是,現在也是,以前不是沒有人想繞開滄海君和穢人交易,價格未嘗不比滄海君更加低廉,為什么穢人只認您滄海君呢?”張良認真的開口。 滄海君聞言,沉默半晌開口道:“成,我聽子房的?!?/br> 張良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后繼續開口:“近段日子,盡量想辦法多采買一些武器鎧甲……” “武器鎧甲可不好弄,價格也不是穢人能夠承受的,穢人貧瘠你是知道的,就算我能弄來大量武器鎧甲,他們也買不起?!睖婧>櫭奸_口。 “子房何故有此建議?” 張良沉默片刻抬頭開口:“未雨綢繆吧……” “秦國官鹽價格,忽然降的比私鹽都低,三種畝產高達千斤的新糧分撥地方,但是賦稅卻沒有提高的意思……我總覺得秦國可能有其他動作?!?/br> “秦國內患不光在于貴胄,更在于民憤,徭役不止,賦稅二十倍于古,律令繁雜,輕罪重刑,疲民弱民,索民之財,可是如今卻忽然改了性子……不對黔首開刀了……” “但是秦國會放下刀子么?滄海君?” “這一刀不朝著黔首,又會朝著誰呢?” 滄海君聞言心中大驚,他歷來相信張良的判斷力,張良的話已經說的夠明顯了。 秦國忽然改了性子,給小民一線生機,有畝產幾千斤的糧食都不趁機提高賦稅壓榨黔首。 以虎狼之秦的性子,這把刀,不落在黔首身上,那就是落在別處。 如今秦國已無外患,那么這把刀…… “我知道了!這段時間,我會盡力多采買一些鎧甲武器?!睖婧>J真點頭。 “海外穢人,若有紛爭,滄海君也要費心調停,如今得了新糧,滄海君盡量也多派一些人手,讓他們學會耕種,幫助他們……讓他們學會耕種,學會禮儀,而不是日日紛爭不斷。如今秦國覆滅六國,又發布新黔首攜兵令,貴族之間,各有齷齪……天底下有機會統帥百萬之眾的,只有滄海君一人?!睆埩颊J真的說道。 滄海君一直在盡力往中原貴族圈子里面鉆,張良看的一清二楚,張良也太清楚六國舊貴的德行了。 可是現在……并非以前了??! 滄海君聞言認真點了點頭,商討許久以后才走出屋子。 只剩下張良,重重的合上竹簡發出一聲長嘆。 “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啊……”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斯和始皇帝的愛恨情仇 張良游歷四方,又幸得奇人教導,早已經不是當初空有一腔血勇的莽夫了。 當今之秦,其憂在民憤民怨。 天底下恨秦之人不知幾何,上百萬的官奴隸,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就是壓在黔首身上的大山。 這股憤怒足以毀天滅地,反倒是貴族之間,各有心思齷齪,嘴里罵的震天響,卻一個個選擇了妥協。 貴族,從來都沒有被逼迫到生死邊緣,反倒是黔首,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只是黔首的聲音微乎其微,沒有人代替他們發聲。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只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讓大部分貴族能夠統一陣線的時機,振臂一呼,就是天下大震! 那個時候,復國才有那么一絲絲微小的機會。 可是現在,秦國好像忽然轉了性子。 發了新糧,卻沒有提高賦稅徭役的意思。 鹽價還降的比私鹽更加低廉,鎖在黔首脖子上的繩索忽然莫名其妙的松了幾分,這讓張良感到惶恐,也是張良所不能預料的事情。 “秦國的官鹽憑什么賣的這么低?” 張良不是不知道制鹽產鹽的流程,成本就實打實的在哪里擺著,秦國的官鹽按照常理來說,連成本都顧不上…… “秦國,不是寓價于稅么?” 張良以舊有的思維去觀察一切,卻完全沒有想到,這是技術帶來的革新,是生產力的提高,直接摧毀了這一切,這是權謀計策所不能顧慮到的地方,而恰恰是這一點,讓張良莫名其妙的感到不安。 …… 而另一邊的沛縣…… 樊噲叩動了劉邦的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