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102節
尤其是例行的早朝會,這是用來辦公處理公務的時間。 待諸公卿一一匯報完畢,始皇帝這才開口。 “如今齊地以曬鹽而替煮鹽,產鹽大大提升,成本也有所下降,食鹽有所寬裕,這鹽價,該不該降,諸卿可有想法?”始皇帝將案前的奏折一一合攏,疊于案幾一側,宛若嘮家常一般開口發問。 第一個開口的是右相王綰…… 雖然右相王綰已經沒有什么實權,但是涉及這種公務詢問,自然還是要按照職位高低來排序。 王綰就是個活稀泥的,東拉西扯了好一會,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 降價有降價的好處,不降價有不降價的好處。到最后也沒有實際表態。 “陛下,臣以為,不該降,也不能降!” 李斯皺眉看了一眼王綰上前開口。 “使民餓民知耕之重,使民弱民知戰之重,使民相富,則國弱,使民相貧,則國強?!崩钏归_口做出解釋。 在大秦,對于法家,這就是老生常談了。 法家的馭民五術的根本建立在,在法家的認知當中,一國的財富是固定且相對的。 即國富民貧,民富國貧的相對理論。 國家貧窮到一定地步就會產生危機,不能掌握天下,政令不再通達,外敵會趁機欺凌,野心家會趁機亂政。 老生常談的說法,也算是大秦目前的政治正確了。 李斯是實權左相,大秦目前又以法家為根基所在,故而反對之聲并不多,有人贊同,有人選擇中立。 直至輪到蒙毅…… “左相之言有失偏頗……”蒙毅站定搖了搖頭。 “貧生盜,富生安,蘇秦能佩六國相印,只使三頃良田?!泵梢惆櫭奸_口。 蒙毅之后,各郎官博士闡述各自的想法,其中支持李斯的占大多數,支持蒙毅的寥寥無幾。 不過倒也沒有引發激烈的辯論,大家都是安靜闡述自己的看法。 直至諸卿全部說完,始皇帝偏頭看向趙泗。 趙泗知道這是輪到了自己,躬身出列。 “該降,也得降!”趙泗認真的開口。 “當初在藍田的時候制鹽……我記得很清楚?!?/br> 趙泗當時讓士卒找一些不能吃的鹽來,他們帶回來的是石頭,是畜牲才會舔食的鹽石頭。 趙泗說他要的是不能吃,含重金屬毒素,雜質眾多的鹵鹽礦。 趙泗記得很清楚。 “那鹽能吃,鹽石頭才不能吃!” 是的,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趙泗錯了。 趙泗要的是不能吃的鹽,那黑乎乎的全是重金屬毒素和雜質的鹽是能吃的,并且民間黎庶廣泛食用。 這甚至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常識。 在那一瞬間,那股撲面而來的沉重和悲哀是趙泗一直所逃避的事情,他想要做些什么。 制鹽,費勁千辛萬苦帶回來紅薯土豆和玉米,本質上就是為了改變這種事實。 就像地方志理所當然的寫下,大饑,人相食。 就像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鹵鹽能吃。 “趙侍郎說笑了,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崩钏箵u頭笑了笑。 趙泗的發言在三公九卿面前顯得幼稚,鹵鹽當然能吃,這是常識。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人不吃鹽不能活,可是那么多人,哪能人人吃得上質量上乘的形鹽? 李斯也并非沒有吃過鹵鹽,他不是天生就是大秦的左相的,李斯還知道,普通黔首甚至連鹵鹽都沒得吃,得吃醋布,那種黑乎乎的,放在水里涮出來發酸發苦的東西。 “自古如此,便對么?” 趙泗抬頭……目光灼灼而看向李斯。 其實一直以來趙泗都在回避這些問題。 大秦一統六國,締造了華夏大一統的先河。 始皇帝雄才偉略,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不管是大秦還是始皇帝,在趙泗心中都帶著濾鏡,哪怕遇到哪些他這個現代人無法接受乃至于無法直視的事情,趙泗也只會刻意的回避。 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始皇帝乃至于朝堂的袞袞諸公都明白這些道理,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人微言輕無法更改,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在這種涉及國事,涉及天下,他沒有資格開口發言。 自大秦以后,便是大一統之盛事! 始皇帝的一生也無需懷疑。 他們已經足夠輝煌,趙泗根本無法肯定自己的思維到底是不是空中樓閣。 可是不可否認的一點就,趙泗,永遠也做不到視黔首為資源,為貨幣。 玩游戲的時候他是p社戰犯,可這是現實。 “大秦如今的徭役,多逾百萬……”趙泗嘆聲開口。 “這也是自古以來!” 是的,哪怕現在大秦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服勞役,做官奴隸,但是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也是理所當然。 對于秦國來說這是老藝術傳統了。 自商君變法以后就是如此,否則秦國何以從邊陲之地爭霸天下? 虎狼之秦,西戎之國,化外蠻夷,真以為這些是中原對于秦國的敬稱么?關中從來都不是一片沃土。 這是秦人用幾代人開渠改河開墾耕種才帶來的結果,真正河土肥沃的地方是兩洛之地,是周天子故土。 李斯笑了笑,沒有說話,只是看著趙泗。 始皇帝饒有趣味的看著趙泗,意味不明。 他倒是沒想到趙泗藏在骨子里居然是悲天憫人。 “使惡小民而善大民,臣認為并非妥當之舉?!壁w泗開口說道。 “官鹽寓價于稅,故而私鹽橫行,難以管控,尤其是六國舊地?!壁w泗開口,再次復述昨天對始皇帝說的話。 “我想說的并非是打擊私鹽,而是想問,究竟是誰在販賣私鹽,誰在于秦爭利,誰又能于民爭利?” 實際上,除了極個別被重點針對的貴族以外,秦國并未清洗六國貴族,也并沒有剝奪他們的爵位和財富,只是對于武器裝備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秦律規定,新黔首公乘以上挾毋過三劍,公大夫、官大夫得帶劍者,挾毋過各二劍,大夫以下得帶劍者,毋過一劍,皆毋得挾它兵,過令者,以新黔首挾兵令論之。(出自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新黔首挾兵令》) 何為新黔首?即收服六國之新貴族也。 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可都是高爵! 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后,并沒有采取某些人臆想的“革命性措施”,對“六國舊貴族”進行“剝奪”,反而認可了“新黔首”在新朝的貴族身份。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項家能夠在起事之初快速的拉出來三千江東子弟兵,為何能夠在當地還擁有廣泛的財富和權勢以及地位。 甚至于大秦治理地方都需要依賴他們…… 趙泗要問的就是這些。 誰!在阻撓大秦行同倫車同軌書同文,誰又在曲解大秦的律法,妖魔化大秦的律令。 陳勝吳廣所謂的失期則斬,根據睡虎地秦簡已經證明是虛傳。 那么為何跟隨陳勝吳廣的役夫會相信,誰又在破壞大秦的形象? 誰在販賣私鹽?誰在生產私鹽? 或者說,誰有能力做這些事情? “誰在服役?誰在戍邊,誰在納糧,誰在歪曲秦律,誰在販賣私鹽?誰在摸黑大秦,抹黑陛下?” 自古以來? 自古以來就是苦一苦黎庶,來向貴族階級妥協就是對的么? 始皇帝饒有趣味的看了一眼趙泗,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李斯剛剛想要開口,卻被始皇帝制止。 “降價吧……新鹽價格由蒙毅和李斯你二人重新擬訂?!?/br> 始皇帝終止了這次談話。 嗯……剩下的話,可不能讓趙泗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了。 第一百三十章 趙泗的提議,遷六國舊貴入關中! 事實上,李斯并沒有急…… 他也犯不著和趙泗置氣,在這種問題上爭論。 一切最終還是要取決于始皇帝的意思,李斯屹立至今,三公唯有李斯權利尚在,他并非不能容忍和他意見相左之人。 最起碼,趙泗不管說什么,也影響不到李斯的地位和權勢。 也影響不了大秦以法為本的事實。 朝會結束,照例陪同始皇帝運動吃飯以后,始皇帝于案幾之前坐定,饒有興趣的看著趙泗開口道:“說說吧……” 趙泗一愣,他還以為朝會之事已經完了,他確實準備了一肚子腹稿,眼下鹽價已降,老毛病再次發作,故而也就止于腹中。 “陛下,臣……這淺薄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