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68節
王翦,作為吉祥物,大秦唯一的徹侯,超然于朝堂的特殊存在,第一個參議論功,王離驚訝的發現,自家大父居然幾乎完全把趙泗給略過,開口天命,閉口祥瑞,近乎全然不提趙泗之功。 王離心下訝異,大父王翦的參議可謂離譜,幾乎完全把趙泗給透明化,趙泗二字出現的次數只不過廖廖兩次。 “照著我說……” 王離耳邊又響起來父親王賁的聲音,爾后父親王賁出列,和王翦如出一轍,全然不提趙泗,只是一味將功勞歸于天命在秦,只是略微肯定了趙泗不負王命矢志歸秦之事。 王離雖有逆骨,也不敢跟大父和父親二人對著干,心中雖有疑惑,卻也將之前準備好大吹特吹的腹稿揉碎,全然換了一套如同父親大父一般的說辭。 群臣繼續參議…… 有王翦定下基調起了頭,大家伙也干脆樂呵呵的跟著徹侯一塊拍始皇帝的馬屁。 夸趙泗和夸始皇帝這個選擇題,誰不會做? 于是,參議論功在王翦的引導之下,巧妙的繞開了趙泗,趙泗的名字雖然避不開,但是很顯然已經不再是參議核心。 王離心中有惑,輕聲開口。 “大父!” 王翦看了一眼王離笑著搖了搖頭,示意王離不用說話。 孫兒王離,還是太過年輕,實際上……夸的多少又有什么關系呢? 群臣大為夸贊,最終結果無非也就是趙泗名聲大噪,但是不管是夸贊還是忽略,落在實處的賞賜的決定權在始皇帝手中。 只是王翦起了頭,拍起來馬屁就走了偏,最終李斯不得不親自下場將話題重新引回趙泗身上,這才讓接下來的論功環節得以繼續進行。 李斯不偏不倚的評價了趙泗的功勞,沒有少說一點,也沒有多說半分,可以說是整場參議唯一一個話題核心在趙泗身上的人。 “祥瑞入秦,大夫趙泗,功不可沒!”李斯做出了總結。 始皇帝微微點頭,臉上帶著笑意。 不管是王翦的表現,還是李斯的表現,都讓始皇帝很滿意。 “既然如此,詔大夫趙泗,入殿!”始皇帝點頭。 “詔大夫趙泗,入殿參見!”趙高渾厚的聲音響起。 爾后宮人一個接一個唱奏! “請大夫入殿參見!”偏殿之內,宮人輕聲開口,趙泗已經整裝待發,聞唱奏之聲,趕忙起立,整理衣冠以后,忙不迭失的朝著大殿而去。 殿外,天色已經完全黑暗,月明星稀,天高氣爽,趙泗無心賞景,于燈火之下踏入大殿躬身行禮。 “臣,趙泗,參見陛下!” 言罷,干脆利落的于門口附近躬身行禮! 始皇帝臉帶笑意看著人模狗樣的趙泗開口:“且近前來!” “近王前聽奏!”趙高渾厚的聲音再次響起,趙泗這才能往前幾步,走到群臣核心之處,于王前聽奏。 趙泗站定,趙高得到始皇帝示意,這才捧起詔書宣讀。 “甘三十六年……巴拉巴拉……” 大概意思就是,始皇帝三十六年,趙泗于瑯琊歸秦,大概講了一下事情經過。 趙泗不關心這個,他關心自己的賞賜究竟能有多少。 而很顯然,始皇帝的詔書廢話也不多,肯定了趙泗的功勞,說清楚了三種新糧的產量以后,直接就是對船員們的封賞。 “凡歸秦之士,皆爵加三級,賞十金,錦三匹,田五頃,宅兩處,健牛兩頭?!?/br> 趙泗聞之心下略安,好在,跟隨自己歸來的船員們的功勞也落在了實處,沒有被忽視。 眼下船員們人手公士爵,爵加三級,就是不更,以后再也不用服更卒之役,還有良田宅院健牛金錦,可以說直接從白身變為小康家庭,若能僥幸再上一級爵位,頃刻之間就能夠變成人上人,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階級轉變。 此等賞賜不可謂不豐厚,要知道跟隨趙泗歸來的船員可足足有四百多人,光是田地都要賞賜出去足足兩千頃。當然,規模這么龐大的田產賞賜,多半不會落在關中就是了。 而接下來,就是趙泗自己的賞賜,趙泗打起精神,滿懷期待。 連帶著大部分官員也都滿懷好奇打起精神,畢竟趙泗的功勞可不太好衡量。 “賜宅十處,食邑一千戶,賞千金,錦百匹,隸臣妾各三十,賜爵右庶長,加官侍郎!” 趙高話音落下,趙泗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 現在他對大秦的爵位可不再是一竅不通了。 右庶長這個爵位是什么概念?王離,大秦最大的三代,現在才是區區左庶長罷了。 趙泗之前的爵位是大夫,和右庶長足足差了六級,而且這不是爵位加了多少級能夠概述的,而是完成了階級跨越。 士,大夫,卿! 秦雖然是二十級爵制度,但實際內核依舊是士,大夫,卿,侯的四級體系。 士,為敢戰之卒,著鎧之士,為政可為小吏。 大夫,最低可為軍官,最高可為一軍將領,為政則可為一縣主官。 卿,最低也是一軍主將,最高可以獨自主導負責一場戰役,為政可為三公九卿,下放地方亦可掌管一郡事物。 至于侯……實際上秦朝的侯就是更高等級的卿,蓋因為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制,最多給食邑,不可能給封地,所以更多是榮譽性質。 秦朝爵位的等級體系有點像修仙小說。 同級別爵位上升很容易,譬如大夫這個階段,三級跳屢見不鮮。 卿這個階段,五級連跳直接封侯的都有。 但是從士到大夫,從大夫到卿,這種就差臨門一腳的級別想要晉升卻很難很難。 從士到大夫的門檻最嚴,基本上大部分黎庶戰場因功封爵一輩子也只能在士這個階段上下起伏。 如果有幸突破大夫門檻,還要面臨從大夫到卿這個門檻。 其實本質上,秦雖有軍功爵制度,但是依舊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黔首完成從白身到卿的階級跨越。 本質上只不過是把如今的四等分體系給分為二十等分,看似有所提升,實際原地打轉。 理論上來說,趙泗,是第一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黔首,一個非貴族后裔的白身,直升右庶長。 而這,僅僅是其次罷了! 最令人關注的,還是趙泗侍郎的官位。 郎中令分四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 這四種都可以統稱為郎官,侍郎算是二等郎官,在往上升一級就是郎中,郎中再往上就是九卿。 郎中令的職責很雜,很多,宮前近侍,議論朝政,權利有大有小,不以等級,而以王前親近來區分。 一般來說郎官如果不能熬到郎中亦或者郎中令,最終的結果就是外放。 像侍郎這個二級郎官,外放一般都是郡部起手了,當然,能不能外放那就得看始皇帝能不能想起來有你這個人了。 但是毫無疑問,趙泗被始皇帝欽點侍郎,簡在帝心無需多疑,未來前途可謂一片坦蕩,擺明了就是要帶在身邊侍奉左右親近培養。 雖然朝堂之中比趙泗官職高者不在少數,但是面對郎官這等王前親近之官,尤其是趙泗這等欽點侍郎,須得天生矮上三分。 最關鍵的是郎中令屬官出身,相當于黃埔出身,雖是王前親近之職,卻不是幸進媚上。 趙泗只要保持簡在帝心,日后不管是外放主持一地軍政大權,還是換部門主政于朝堂攪動風云的,都可謂是水到渠成。 趙泗自己對于這個結果也很意外,他本以為自己應該是從議郎或者中郎做起。如此賞賜已經出乎預料,趙泗趕忙躬身謝恩。 實際上,蒙毅最開始的提議是左庶長之爵和議郎之官。 左庶長,剛好跨過卿這個門檻,但是是最低級別的卿,不那么惹眼,上升空間大。 議郎,郎官之中微末之流,卻亦可王前親近。 只不過始皇帝最終又把爵位和官位往上多拔了兩下。 實際上也不算多,這功勞要是實打實的算在趙泗身上,封侯也不為過,問題是趙泗接不住。 若非趙泗確實根基淺薄學問也不到家,以始皇帝的性格,直接拔為上卿也亦無不可。 始皇帝用人向來都突出一個大膽。 為此自然吃過虧,但是大多數得到的結果都足夠令人滿意。 趙泗于群臣之下站定,臉上的喜悅絲毫不加掩飾,始皇帝暗自點頭。 官位暫且不提,趙泗沒那個能力接官,他也沒有政績,侍郎算是抬舉趙泗了。 但是爵位,是實打實的被刻意壓制了。 而眼下趙泗的喜悅絲毫不加掩飾,始皇帝能夠感覺出來,趙泗對于爵位的定級沒有一絲一毫不滿。 這很好,最起碼能說明這小子不是貪得無厭之人。 實際上……趙泗并不會覺的始皇帝給的爵位低了。 要知道,歷史上陳振龍冒死帶回紅薯朝廷可是屁都沒有表示,最后也只是后人感念功德為其樹碑立像。 眼下,已經算得上是功德圓滿…… 賞賜完趙泗,感謝完始皇帝,基本上參議論功也已經結束。 伴隨著群臣恭送,始皇帝退去,一日之事也終于結束。 群臣呼啦啦的踏出大殿,王離第一時間湊到趙泗身前開口:“恭喜啊,趙庶長!” “嘖,爵位比我還高一級!”王離興致沖沖的把住趙泗的臂膀一臉興奮。 “哪能跟你比啊……”趙泗擺了擺手,王離這小子回頭可是要繼承徹侯的。 “話不能如此說,你如今可算是史無前例?!泵梢阕陨砗笈牧伺内w泗的肩膀。 蒙毅向來都對趙泗觀感不錯,雖然趙泗一無軍功二無政績,但是勝在為人踏實好學,行事正派,相處起來全無不適,而且確確實實帶回來了很多好消息。 眼下趙泗為侍郎,是郎中令屬官,蒙毅是郎中令上卿,趙泗日后就算得上是蒙毅的下屬。 “陛下圣恩……”趙泗擺了擺手。 這事不值得大書特書,他現在確確實實是大秦歷史上唯一一個從真正意義上的黔首完成到卿階級的跨越的史無前例的第一人。這一點上,確實沒人能跟趙泗相比,而且可以預見的是,趙泗未來的前途依舊是一片光明。 但是平白無故拿出來說卻是不能,反而會制造隔閡,畢竟只有趙泗一個黔首出身,若掛在嘴邊,多少有些不合群。 “明日記得備好官服,于宮中應值,不得延誤!”蒙毅笑了笑囑咐一句和趙泗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