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2節
“耕戰六國皆以為重,唯秦一統,我認為,蓋因為秦強于君,強于吏,強于法!” “秦國罰重,六國罰輕,秦國賞輕,六國賞重。 可秦國罰重,庶民重臣一視同仁。不會多上一分!六國罰輕,貴族輕而庶民重。 秦國賞輕,庶民功勞亦不會少上半分,六國賞重,卻是貴族重而庶民輕。 秦以首論功,三日不能論功,當地縣吏就要受到責問,七日不能論功就要受到責罰,六國亦有軍功爵制,可殺敵以后,功勞或被侵吞,或遲遲不能發放。蓋因為秦國吏清法明,雖重罰輕賞,但黎庶亦分毫不少?!?/br> “而六國,并非無雄主,雄主在位,能臣輔佐,六國先后皆有霸業。 但雄主之后,亦有昏君,唯秦代代雄主,六國只求割據霸業,唯有秦君以求一統,故秦勝六國亦勝在君?!壁w泗發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些日子讀書并非沒有收獲。趙泗對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一點自己的認知。 秦國,邊陲之國也! 耕戰之重,也并非秦國最先。 秦朝先天條件并不是很好,六國很早之前就相繼提出過重耕重戰的軍功爵制度,并非是商鞅變法以后才出現。 六國也先后因為變法吃到過紅利,成就過一番霸業,秦國絕非先驅。 秦國玩的這一套,其實也是前人之惠,但為何唯有秦國并不是成就一番霸業,而是一統天下? 趙泗認為,問題就出在吏,法,君上面。 首先秦朝對于律法的普及不遺余力。 其次秦朝的吏員隊伍龐大而且業務能力熟練。 最后就是秦朝的君王能夠不遺余力的貫徹。 不管是軍功爵也好,還是律法也好,能夠落在實處才是真的。 六國在亡國的時候依舊有論功行賞的條例,但是并不能落在實處,侵占功勞,拖延論功,基本上名存實亡。 只有吏員素質夠高,業務能力夠熟練,律法普及的夠好,法律條文足夠明朗,君王不遺余力的貫徹,才能夠完美的達成。 “秦國之法,并非什么新鮮東西,商君重耕重戰,集六國之大成,秦國變法,亦是效六國之變法。 為何秦國能夠一統天下,而六國只能有幾十年的霸業。 為何秦國可以效仿六國,六國卻無法效仿秦國?”趙泗沉吟。 “六國變法,人亡政息罷了…… 唯秦國變法,商君雖故,秦法卻未息!六國變法,不過是割開外皮換了一副皮囊,能夠年輕一時,幾十年以后依舊要老去,唯有秦國變法,是割開皮rou,剜了五臟六腑,深入內里,上下滌清!”趙泗眼中帶著沉重。 “我認為,變法就是割rou!”趙泗發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家送來的法家書籍很多很多。 關于商君變法之時的動蕩,說是割rou并不為過。 彼時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怨聲載道。 連坐,酷刑!上至公卿,下至黎庶,幾乎都不能幸免! 秦國的奴隸數量也因此空前暴漲,先后的變故,舊貴族和黎庶的反抗,秦國甚至差點亡于變法! 商君是真狠,拿起來刀子是硬捅! 貴族上至太子師贏虔,秦王的親兄弟,都不能幸免 至于下面的黎庶,商鞅下手更狠,動輒連坐極刑,反正在那個時期黎庶根本做不到如人一般活著。 趙泗哪怕已經盡量很客觀的看待,但是依舊難以接受其中手段。 這種割rou的劇痛,不是誰都有能力,有魄力去承受的。 變法圖強,例子就在那里擺著,唯有秦國推陳出新。 始皇帝躺在搖椅之上,晃晃悠悠,第一時間并沒有說話。 過了許久,始皇帝忽然開口。 “照你說,朕一統天下,蓋因為奮六世之余烈?”聲音比較平靜,臉上甚至還帶著一些笑容。 事實上這就是始皇帝的原話,昔年瑯琊參議論功之時,始皇帝自己也說自己一統天下是奮六世之余烈。 “是!”趙泗點了點頭。 趙泗耿直的回答使始皇帝偏過頭來看向趙泗,臉上還帶著笑容。 始皇帝并不覺得冒犯,他并不是一個喜歡被拍馬屁的人。 事實上始皇帝自己也認為,自己能夠一統天下,前人功不可沒,自己充其量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罷了。 始皇帝是一個自信到甚至自負的君王,但他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把功勞歸于自己,事實上始皇帝從來都不屑抹殺前人的功勞。 “朕之功何在?”始皇帝笑瞇瞇的看著趙泗。 一旁的王離聽著這熟悉的話,瞬間想起了始皇帝一統天下以后瑯琊海上的參議。 那一年,始皇帝是何等意氣風發! 于海上宴請了許多重量級人物。 有諸子百家的代表,亦有上了年紀但功勛赫赫的老古董。還有王離這個年幼的吉祥物。 始皇帝當初也是這么問的。 彼時,天底下金字塔頂端的人齊聚大船之上。 參議始皇帝功德! 那時王離年幼,雖是軍功世家,但也是仗著大父王翦才得以登船,根本排不上號。 熟悉的問題,當初王離囁嚅不已,哪怕現在,王離都不知該如何準確的回答。 這個問題在這樣的場合,看起來似乎是始皇帝的笑談。 趙泗,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七十二章 大一統自此而始 “一統!” 趙泗給出了回答! 始皇帝臉上帶著笑意看著趙泗:“不是奮六世之余烈?” “天下一統是奮六世之余烈,人心一統才是陛下之功!”趙泗開口。 “秦國歷代先君,宿命不忘,天下紛爭千百年,人心思安,而天下唯秦獨強,周朝國運已盡,秦國合該取而代之,此乃必然,陛下無非是加快了進程。故一統天下,是奮六世之余烈?!壁w泗開口道。 “然而人心一統,全賴陛下之功!”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陛下為天下先,前無古人也,為萬世開先河!”趙泗開口道。 以往的趙泗的思維只是一個現代人的思維,故而提起來始皇帝的功績,只知道一統天下。 說起來現代人都知道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這五件事。 而現在,在看過大量書籍以后,趙泗才明白其中之難處。 難在沒有前人可以借鑒,這五件事每一件都是前無古人。 最關鍵的是,始皇帝這五件事,都沒有做錯,至少放眼千秋萬代,沒有做錯,正因為秦始皇,中華才形成了對大一統的認同感。 車同軌書同文暫且不提,行同倫,這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衣食住行風俗習慣,乃至于日常生活的瑣瑣碎碎,都要統一。 這是在強行建立統一的認同感,讓以前的齊楚燕韓趙魏全部摒棄自己的習俗。 相比較于其他四件事,這是最難做的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大秦一統,非以武,而以制!非一統天下,而是一統人心?!?/br> “一統天下易,一統人心難!” “夏商周之一統,不能和陛下相提并論?!壁w泗認真的開口回答。 始皇帝最重要的功績,就在于此! 代周而立,不過是必然發展過程罷了,秦國終究會一統天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秦始皇充其量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往后,千世萬世,天下一統,自此而始?!壁w泗臉上帶著毫不掩飾的贊譽。 中原一統幾千年,本就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天下再怎么紛爭,人心思念一統安定,是歐洲羨慕不來的。 所有的所有都在于始皇帝的鋪墊。 秦雖二世而亡,但自秦以后,歷朝歷代,歷代人杰無不以一統為己任,百姓也無不以一統為安定,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 哪怕經過兩晉時期的幾百年南北分割,南宋時期的南北分離,最終還是歸于一統。 這對于歐洲而言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秦朝雖然二世而亡,但自秦以后每一個大一統王朝,都算得上是秦朝的延續,每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都是站在秦始皇鋪好的根基之上。 后世紛亂時期,車同軌亂了,度量衡亂了,貨幣也亂了。 但書同文,行同倫,始皇帝鋪墊的根基還在,人心就是認可天下大一統思想的。 我們寫著一樣的字,有著大差不差的行為邏輯和倫常道德觀念。 這就是讓西方羨慕到流口水的認同感。 “哦?”始皇帝微微側目,本來躺平的身子從躺椅上微微直了一些。 “一統天下,比不上一統人心?”始皇帝重復了一下趙泗的話,臉上的笑容緩緩收斂。 趙泗點頭重復。 “換一個人繼位,或許也能一統天下,但絕不可能一統人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