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38節
甚至于剛剛回歸大秦的時候大字都不認識幾個。 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大秦,趙泗連發聲的資格都沒有。 主流的思想他一個不通一個不懂,對于大秦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發什么言談哪門子政。 趙泗雖然不懂,但是知道正視自己的缺陷,也有一顆向學之心,最近和王離一塊吃喝玩樂的同時,趙泗也沒忘了學習,最起碼蒙毅王離兩個白嫖的老師,讓趙泗目前大概認識了常見的通用字,不至于做一個睜眼瞎。 將東西送出,蒙毅并沒有離開的意思,而是看向趙泗繼續開口。 “帶我看看你所制的曲轅犁,大犁且不看,之前制的小犁可有留下?”蒙毅開口問道。 “留了沒?”趙泗戳了一下王離,趙泗又不是軍需官,軍營里弄出來東西那是軍方資產,鬼知道存哪里去? “留著的!”王離點了點頭,“我派人去軍匠之所取來?!?/br> 小曲轅犁并未存入府庫,不是什么大東西,留在軍匠之所以供研究參考。 “不必了,一道去一趟吧?!?/br> “我記得還有一些小東西,一道看看?!泵梢阏f的是王翦說的在趙泗主導下弄出來的一些實用小工具。 游標卡尺,鑿子銼子鉗子這些亂七八糟東西。 作為一個墨者,蒙毅對這些小玩意抱有天生的好奇心。 趙泗前世看的小說里,可沒少提到秦國獨一流的軍事生產技術和制度。 “據說秦朝已經有了分工協作的工作制度和流水線批量化生產的雛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壁w泗心中暗暗思索,內心充滿了期待。 第五十二章 趙泗需要一個合格的老師 到了地方之后趙泗才發現,這里的情況和自己想象的有點出入。 藍田大營只是屯兵之所,并非軍事生產中心。 故而此地軍匠多為隨軍軍匠,屬于一種兵種配置。 他們負責的也不過是日常武器鎧甲以及各種器械的維護和保養,同時還有一些為數不多的營建任務。 而藍田大營在大秦一統天下以后,軍事地位一降再降,人數也一減再減,早已不復曾經輝煌。 故而趙泗并沒有如想象中一般見到大秦的傳的神乎其神的大規模生產模式,也無緣得知大秦是否實行了分工協作的工作制度。 “此犁為何不用?又制大犁?”蒙毅指著短曲轅犁問道。 “效率太低……而且耕牛太貴?!壁w泗開口說道。 “使人負之!”蒙毅開口,自有士卒上前。 初時使一人負犁一人扶犁,一共兩個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拉的很慢,也很淺,雖然拉得動,但是人的力氣怎么可能比得上牛。 “再添一人?!泵梢汩_口。 三個人,兩個人拉犁,一個人扶犁,效果就好了很多,就是比較累。 蒙毅接下來又使人于不同的地界使用嘗試,后來士卒習慣了以后,反而只需要兩個人,一個人負責全力拉犁,一個人負責一邊拉犁一邊扶犁,極限狀態下兩個人就行。 蒙毅也做出了總結。 短曲轅犁確實可以使用人力拉動。 只不過一天下來肯定會疲憊至極。 理想狀態下就是兩個人一塊拉,一個人扶著。 放在三口之家,就是年輕的小兩口拉犁,年長的長輩或者稚童扶犁,耕種效率肯定比不上牛拉犁,但是也比使用耒耜耕種效率要高的多。 累人是挺累人,可是使用耒耜耕種也強不到哪里去,種地是要搶農時的,使用耒耜這種原始的耕種農具,為了搶農時,也說不上輕松,稍有懈怠,就會錯過最佳的耕種時間。 短曲轅犁推廣以后,耒耜這種較為原始的農具耕種方式就可以逐漸被淘汰了,對比起來,使用曲轅犁代替 耒耜還是利大于弊的。 “不錯!”蒙毅點了點頭,短曲轅犁造價比大犁低,又能用牛拉,又能用人拉,未來牛耕逐漸推廣普及以后,也不會浪費淘汰。 而且相比較于需要兩頭牛的長曲轅犁,短曲轅犁明顯更符合現今的實際情況。 關中以外的地區牛耕尚未普及開來,牛耕這玩意不是說普及就普及的,畢竟牛這玩意可不便宜,想要盡快普及牛耕,必須要有相應政策和官府的幫扶。 趙泗還以為曲轅犁不適合這個時代,蒙毅一來趙泗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思想不到位。 轉換個思路的問題,這個時代人真不比畜牲珍貴多少,甚至于這個時代很多人的生命都是明碼標價可以直接販賣的。 趙泗說不上來有什么感覺,畢竟是個現代人,有點復雜,但也沒有犯精神病想著人人平等。 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這個時代的百姓過的好一些是趙泗的極限了,他很有自知之明。 爾后蒙毅又試了趙泗主導研發的游標卡尺等小工具,發現都極為實用,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臨走之前還帶走了一批。 一行送走了蒙毅以后,趙泗才跟王離一塊回到住處。 趙泗迫不及待的打開錦盒,取出其中的竹簡。 《顯學》《五蠹》著作人,韓非。 韓非是個名人,趙泗當然知道,法家代表性人物之一。 沉下心看,只能說是頭暈眼花。 沒辦法,趙泗才剛接觸這個時代的書籍沒多久,會說話和會讀書是兩個概念。 之前蒙毅送給趙泗的《大圣》《鄒子》《鄒子始終》趙泗看的也是稀里糊涂。 光是斷句都是一個問題,更不用提里面涉及的典故。 趙泗也只是模糊的讀出,韓非似乎對墨家,儒家,縱橫家,商吏,游俠這些群體意見很大。 還提出了宰相必起于州郡,將軍必發于行伍。 至于其他的……只能說稀里糊涂。 “看得懂不?”趙泗抱著《顯學》找到了王離,目前趙泗認識的文化人還真不多,王離腦子有點直,人有點呆,但人畢竟是受過貴族教育的。 相比較于斷句和釋義都不通的趙泗,王離還是強了許多的。 “顯學?”王離一看,這玩意我看過啊。 然后搖了搖頭道:“學過,但是不懂?!?/br> “有沒有可能我是問你讀得下來不?”趙泗坐下來攤了攤手。 一涉及這個時代的書籍,趙泗底蘊不足的情況就會暴露無遺。 他看這玩意字是看得懂,讀起來卻和天書也差不多,更不用說其中的通假字和各種生僻典故,說白了趙泗連翻譯文章基本意思都做不到。 在這段日子里趙泗沒事也會拿著蒙毅送的書問一問王離,但是時間太短,成效太淺,趙泗需要的學習,是系統性的學習。 而以趙泗的文學基礎,他可能得跟著蒙童一塊學才行。 趙泗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最起碼這個時代讀書真的很重要,在這個時代,還不好好讀書,那可就真成了睜眼瞎了。 這個時代,因為竹簡記載東西有限的原因,文章都是精而簡,文學素養不夠,專業性比較強的書籍,就算認識字也跟看天書沒啥區別。 不過現在人在藍田,只有王離這么個老師能湊合著用,王離自己雖然受過貴族教育,但是教授他人的能力確實比較一般,不過條件有限,也沒什么辦法。 趙泗計劃是等到三種糧食出產,離開藍田大營以后,給自己請個老師直接從零開始學起。 趙泗古文功底可以說沒有,以《鄒子》《顯學》《五蠹》這樣的書籍當入門閱讀書籍確實有點夸張。 好在,最起碼常用字認得七七八八了,不至于還需要從識字開始。 “讀倒是讀的下來,不過其中意思我可不甚清楚?!蓖蹼x開口道。 趙泗點了點頭,聽著王離說的磕磕絆絆的,自己聽得也是磕磕絆絆,臉上滿是苦澀。 他需要一個合格的老師,很需要! 第五十三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和之前蒙毅所贈的《鄒子》《大圣》不同,始皇帝所贈的《顯學》《五蠹》思想明顯更加激進。 王離的成績雖然并不理想,但是給趙泗翻譯一下《顯學》《五蠹》照本宣科顯然并沒有太多問題。 當然,也就僅限于照本宣科,至于再想從王離這里學到點什么,那可就難了。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王離照本宣科。 大概意思就是儒墨兩家,一個一分為八,一個一分為三,孔墨死后,皆說自己才是孔墨真傳,可是孔墨已死,不可復生,誰能判斷這些學派的真假? 開篇直接火力拉滿,用詞也不算太過于晦澀難懂,偶遇一些生僻詞,有王離在旁解讀,趙泗也就勉強能夠結合上下文意思自己分析,關鍵還是出在斷句上,起碼王離的斷句水平還是有的,斷完句,沒有生僻字,沒有生僻典故,趙泗還是能夠大概理解其中意思的。 《顯學》開篇直接炮轟儒墨兩家,火力拉滿,毫無疑問直接把趙泗吸引住了。 結果后面的內容只能說更勁爆。 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 開篇炮轟現今儒墨分家亂象,接下來就直接把炮火上升到了儒墨兩家的祖師爺孔子和墨子身上。 孔子墨子皆稱得到堯舜之道,反正堯舜已經死了,你們就隨便說唄。 對于當前時代的儒家墨家而言,毫無疑問是騎臉輸出了。 “韓非言論竟如此激烈?”趙泗嘖嘖稱奇。 “這才哪到哪?”王離詫異的看了一眼趙泗。 他是讀過《顯學》《五蠹》的,這兩篇文章可以說是流傳最為廣泛,火力最為兇猛,看的人最多,主要是韓非子罵的狠,看熱鬧不嫌事大。 “只是有點意外~~”趙泗笑著搖了搖頭。 主要是后世歷朝歷代,孔子的光環越來越大,孔家甚至王朝傾覆我不倒,喜迎王師入中原。 孔子不管是歷朝歷代,都被尊為至圣先師,韓非的話毫無疑問是大逆不道的,畢竟后世儒生已經將孔孟所說的每一句話奉為圭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