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經一夜風雨,蒼白的文字,患上了鄉愁??啥嗄陙黼y得歸家的我,不免有些慚愧了,因為我盡只記得故鄉那些零星的容顏了。 ——題記 大山 山連著山是故鄉最大的特色。大山就像一個偉岸的男子,總是將故鄉的人們緊緊的包裹在懷中,并且伸出碩大的雙臂,連綿,連綿地努力駛向遠方。仿佛是擔心他的任何一個兒子,會因為淘氣而從他懷中溜走,遭到山外人的欺負一樣,永遠也不愿將山里的人們釋放,總用著那顆自私的心將人們包裹起來。因為大山的阻隔,外面的人是很少進來的,山里人也總是很少出去??呻m然這樣,山里人并不咒罵大山,因為在大山的保護下,山里人總能找到生存的方式。大山使人們養成了恬靜的生話習慣,盡管在這里擁有著貧困,可山里人總是很樸素、很熱情很積極的看待著每日的生話,用心感謝著賜予他們生命的父親。 溪流 故鄉那條澄清的溪流,總是因彎彎曲曲的形態而顯得美麗極了,她就像纏繞在嫦娥腰際的那條玉帶一樣,總是顯出溫柔的姿態。至于彎曲的形態,全是因為大山的緣故了,她是繞著山勢而流經故鄉的。如果說大山是山里人的爸爸,那我敢保證這溪流就該是他們的mama了。記得在每個清晨的河邊總是堆滿了人,其中大多是有著歡快心情的女子,來到河邊綄洗,當然也有和我一樣曾年輕的兒童陪著mama或jiejie來河邊嬉戲的。溪流是孩子們理想的游樂場所,可她更是大山人民的血液,正是她那無私奉獻給人們的乳漿養育著山里人。有人說:生命是水做的,我想那么我勤勞的故鄉人民,便全身水的化身了,因為他們那水一般的氣質,在現在繁忙的都市是難得找到了的。 村莊 村莊是躺在大山與溪流中的襁褓,是山里人用勤勞與汗水在大自然里造就的生命傳奇。在她的四周總記載著,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歡樂以及他們的憂愁。如果說誰要想充分了解山村,我敢說故鄉那高高低低的錯落有致的村莊定是最好的鑒定品了。她依山而建,在父親強壯的胸腔中生根發芽;她親臨溪流,成了像水流一樣婉約女子之外,更多了一份精致與脫俗。在山間,在溪谷,到處都可以找尋到她的蹤跡,她的存在同時也意味著山里人的存在。她是世世代代鄉人的依托,在那里也總會存有故鄉人愛的寄托。正是由于那份寄托與思念,所以不論山里人身在何處也總會想著回到故鄉。在那里或許還存在著貧窮與困苦,但是誰又能夠拋棄生他養他的mama呢? 田地 記憶中故鄉的田地,要么是沿河谷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要么就是依山勢成階梯狀的分布開去。田地是山里人從大山中開墾出來的,誰又曾想過那該是怎樣的驚天巨力,才能創造出今日生機四溢的田園呢?故鄉的田地,能夠賦予山里人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食物,因而可以想象山里人該是多么的愛著她呀。她是山里人賴以生存的土地,但是山里人都知道如果誰不用心去培植她的話,生活便也是無法繼續的了。因而山里人大都養成了勤勞與勇毅的品質,也正是因為他們那份勤勞,故鄉的未來才得以延續,由于那份勇毅的開拓精神,故鄉未來的美好生活才得以發展。我喜歡故鄉的田地,因為她養育了我。 山路 故鄉的山路雖比不上長城的雄偉,蘇州園林的精致,但也算得上是鬼斧神工的杰作了,它是在逶迤的大山中開發出來的,是用以連接山里山外的通道。由于受山勢的緣故,山路也是彎彎曲曲的伸向遠方,連接著山里和山外,連接著大山中彼此互不相鄰的村莊?;蛟S彎曲本就是故鄉的特色,也是她美的所在。記得當初祖父說過這山路便是山里人的希望了,當初還年輕并不太能領會其中的含義,可現在從彎曲的山路走出來的我,終于明白了那句話的真實意味。如若不是山路的存在,故鄉的貧窮將永無止境的困擾著她的兒女,文明也將在山外止步了。我是沿著山路一步一步走出大山的,可我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希望山路能變得開闊些,多走出些如我一般或比我優秀的青年。 集市 在故鄉的一個較開闊的地界,人們在那里造就了一個熱鬧的場所——集市。當然說得更確切些,它該是幾條山路在交叉處造就出來的產物了。故鄉的集市有個特點,它不像城里的市場與街道,每天都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人來人往。她只在特定的時間段,才開放的供山里人買賣物品的地方。那特定的時間段不知是山里人何時約定好了的,只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便存在了。它就好像是生死契約一樣,總是長久的維系下去,仿佛永遠也不會停止。還記得,趕集的日子是分每月的2日或7日,那天只要是家里活計不是很忙的話,山里人都會相約去趕集的,可是若在山里人較繁忙的日子,集市也頂多是個稱謂了,因為山里人更喜歡樸實地創造,樸實的存在,因而有經驗的商人總是挑好了日子才去賣東西的。 廟會 我的故鄉是美麗的侗族人民聚居地,所以特色文化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了。其中趕廟會便是很有家鄉特色的文化之一,它是比趕集更熱鬧的場所,當地人不論年老年少都有趕廟會的習俗。它就好像是山里人的精神寄托一樣,使得侗族文化得以延續下去。記得每逢拜廟,廟會上總是可以看見上活潑潑的少男少女們的身影,因為廟會每年度有一個山歌選秀大賽,每個村莊都要將本村最好的歌者帶來與其他村的比一比。如果唱的好的話,獎勵和姻緣是很多的,它能培養年輕人的自信與熱情的品質,所以孩子們的父母,每年都希望將兒女們送來這里,讓他們長長見識。記得當初我也曾參加過廟會的歌手比賽,雖然沒能贏得哪位姑娘的芳心,但如今我依然思念故鄉獨特的文化和風俗。 夜已深了,我所能記起故鄉的總只是零星的片段,可現在的故鄉怎么樣了呢?她是否已經改變以前貧窮的面貌了呢?還有我日夜思念的親人,身體是否依然康???廟會上識得的女孩,是不是還在等著我的來臨,或已經是別人的妻了呢? 今夜,我真的想家了,思念故鄉了,可我還能從曾走過的那條美麗而彎曲的山路,再走回她的懷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