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金枝 第143節
進宮朝賀看似風光,可外命婦們半夜就要起來梳妝打扮,五鼓便要出門,一通折騰下來別提多受罪。 能進宮的外命婦有誥命在身,有交際的機會,這種場合對她們來說甘之如飴??煽芄媚镏皇且粋€小姑娘,在母后已對她印象一般的情況下,進宮能有什么好處? 純粹受罪罷了,萬一惹了哪個不快,反是禍端。 太后睨一眼女兒:“哀家覺得合適,難道還有人會嚼舌?” “女兒不是這個意思?!闭殃栭L公主忍耐垂眼。 興元帝見母親與meimei之間氣氛不佳,忙打圓場:“確實不算什么事,既然母后想見寇姑娘,明日一早打發人去少卿府說一聲就是了?!?/br> 昭陽長公主橫了兄長一眼,不好再說什么。 淑妃笑道:“妾也對寇姑娘有耳聞。聽說寇姑娘從外祖家搬出去開書局,書局生意特別好,人們都夸寇姑娘是經商奇才呢?!?/br> 太后一聽,眼中閃過嫌棄之色,澹澹道:“那哀家更好奇了?!?/br> 淑妃彎唇。 昭陽長公主眼神冷下來。 皇嫂能力出眾,不遜男兒,不是什么低眉順眼的性子。母后不喜皇嫂,連帶不喜有本事的女孩子。淑妃這話聽著在夸獎寇姑娘,實則是給寇姑娘挖坑。 寇姑娘什么時候得罪淑妃的? 莫非還是因為固昌伯世子被責罰,奈何不了她,遷怒到寇姑娘身上? 昭陽長公主思索著這些,決定明日好好護著寇姑娘。 少卿府這邊,天還黑漆漆一片,老夫人就起來了。 整個少卿府,有資格入宮朝賀的只有老夫人與段少卿。 好在老夫人上了年紀,覺少了許多,雖然大半夜就折騰著梳妝,倒不覺太難受,只是有些迷湖。 這份迷湖,在接到前頭的報信時,徹底清醒了。 宮中來人傳話,讓老夫人攜寇姑娘一同進宮。 “快去晚晴居給表姑娘送信!”老夫人急忙吩咐。 這事太突然了,若因此耽擱了進宮時間,可了不得。 辛柚是被急促的喚聲喊醒的。 “姑娘,快醒醒?!?/br> 辛柚睜開眼,立刻坐了起來:“怎么了?” 小蓮也是懵的:“說是讓您隨老夫人一起進宮朝賀?!?/br> 辛柚眼里沒了朦朧睡意,翻身下床:“取一套妃紅的裙襖,一支鑲紅寶的金簪,其他首飾不必準備” 收拾的工夫,如意堂那邊又來了人催,唯恐耽擱了出門。 辛柚打扮妥當,系上朱紅團花的斗篷,去了如意堂。 老夫人剛剛收拾好,見辛柚進來,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一番,松了口氣:“還算妥當。怎么連個耳墜子都不戴?” “戴多了,怕不合適?!?/br> 老夫人一想也是,未出閣的小姑娘本就不必滿頭珠翠,有支金簪足夠了。 “走吧。到了宮中,不該看的別看,不該說的別說” 少卿府的大門打開,鞭炮噼里啪啦響著,帶來新年的喜慶。 辛柚隨老夫人上了轎子,鳴鑼開道,往皇宮而去。 到達皇城時,天還是黑的,但宮城處處張燈結彩,車馬不斷,與白日沒有什么區別。 文武百官在前殿朝賀,外命婦則去了后宮。 辛柚一路走,收獲了無數驚訝的目光。 也不怪旁人震驚,在清一色穿著朝服的命婦中,一身常服的少女委實顯眼了些。 這些夫人頻頻交換眼神,低聲議論著一群誥命夫人中為何混進一個小姑娘。 這就是捐了五萬兩銀的那位寇姑娘? 知道少女身份后,夫人們神色更復雜了。 雖然老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皇家不至于吧? 接下來按著儀程給太后拜了年,給淑妃拜了年,等到宴席開始,夫人們稍稍放松下來,借著歌舞樂聲的遮掩能好好議論一下了。 “太仆寺少卿段家老夫人可在?”太后坐在最上頭,眼睛往下掃。 舉箸的夫人們手一頓,低語也停了。 一旁宮人忙道:“回稟太后,段家老夫人的坐席在大殿門口處?!?/br> 京中五品以上誥命有資格在元旦這日進宮朝賀,段少卿是四品官,老夫人便是四品恭人,沒坐到大殿外頭去已經不錯了。 “請段家老夫人帶她外孫女上前來?!碧蟮?。 隨著宮人傳報,老夫人帶著辛柚一步步從殿門處走向大殿的最里端,激動拜倒:“臣婦見過太后,祝太后百事如意?!?/br> 往年的正旦朝賀,太后也會與一些夫人敘話,但她這種快要坐到大殿外頭去的別說有這種機會,能看清太后的臉就不錯了。 今年是沾了外孫女的光? “老夫人不必多禮?!碧髮戏蛉藳]什么興趣,視線落在辛柚身上,“這就是寇姑娘吧?抬起頭來讓哀家瞧瞧?!?/br> 第194章 惡意 擺滿了席面的大殿中,這一刻針落可聞。有資格出席宴會的嬪妃,朝服赴宴的外命婦,穿著嶄新紅衣的宮人,都懷著或好奇、或審視的心思,看向低著頭的少女。 極少數見過辛柚的也就罷了,這些絕大多數沒見過的,都在想:寇姑娘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物,在京中做出這么多引人矚目的事來。 這其中,首輔夫人朱老夫人睜大一雙眼,瞧得最仔細。 自從朱老夫人懷疑孫兒可能喜歡寇姑娘,就打發人去查探。這一查可了不得,國子監那些學生居然堅信寇姑娘是神算,問就是不世出的那種,只有他們知道。 這姑娘不僅把錢不當錢,還裝神弄鬼! 朱老夫人自持身份,不好去青松書局,今日正好有機會看一看。 萬眾矚目中,辛柚抬起了頭。 太后看清辛柚模樣,眼里閃過詫異之色。 竟然真的和昭陽很像! 短暫的驚訝后,太后并沒有因為眼前少女與女兒長得像生出愛屋及烏的情緒,反而因為昨日淑妃的話,很有些膈應。 又是開書局,又是捐款赴皇子主持的宴會,一個小姑娘這是想干什么? 若是放在亂世,是不是也要像那個女人一樣不懂順,不懂孝,只知攪風攪雨了? 在太后看來,這樣的女子委實可惡。 “真是生了好模樣?!碧笮π?,視線轉向老夫人,“令外孫女多大了?” 老夫人忙道:“過了這個年,十七了?!?/br> “十七歲,那也該談婚論嫁了,不知有沒有說人家?” 老夫人心里一沉,不敢扯謊:“還沒有說親?!?/br> 夫人們交換著眼神,心道莫非太后要給寇姑娘做媒? 太后給挑的親事定然錯不了,這位寇姑娘還真是青云直上啊。 “這樣啊?!碧笮Σ[瞇看著辛柚,“哀家瞧著這孩子就喜歡,既然尚未說親,回頭哀家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兒郎。老夫人覺得如何?” 老夫人還能說什么,只能謝恩:“多謝太后恩典?!?/br> 辛柚跟著拜倒。 “老夫人落座吧,等會兒菜該涼了?!?/br> 老夫人再次拜謝,帶著辛柚向殿門口的坐席走去。 老夫人來的時候滿心激動,每一步都仿佛踩在開滿鮮花的春徑上,往回走的時候腳步卻越來越沉。 被太后點名召見的風光終是虛的,打亂了她對外孫女親事的安排,才是結結實實的打擊。 有太后這番話,她就不能做主青青的婚事了。 老夫人心里難受,卻有不少命婦羨慕不已,特別是品級低的。 那些國公府、宰相府的姑娘就罷了,沒有太后垂青也不愁嫁。她們這種四五品官員家的姑娘,往門當戶對中找也就這樣了,怎比得了太后做媒。 少卿府真是好運啊。 一片羨慕中,昭陽長公主默默留意太后,心漸漸沉了。 盡管和母親合不來,可知母莫若女,母后對寇姑娘根本沒好感。 母后說這番話是什么目的?給寇姑娘指一門糟糕的親事? 不能。 母后在這種場合發了話,要是指的親事不好,掃的是自己的面子。 那是想做什么呢——昭陽長公主握著酒杯的手一緊,想到了一種可能。 母后在這些外命婦面前說了這話,以后就沒有府上去向寇姑娘提親了,因為太后發話要給寇姑娘指婚。 可要是母后“忘了”呢? 少卿府老夫人平時沒有見母后的機會,朝賀這種場合也不可能問出口,這么拖上三年五載甚至更久,別說沒人敢問到母后面前來,真要有人問起,母后說一句年紀大了忘了,誰敢質疑? 而寇姑娘就被耽誤了。 昭陽長公主想到這一層,心中惱火。 母后這樣對一個初次見面的小姑娘,太過分了。 再想到當年母親不顧她死活,執意要把她嫁給一個年紀不小的土財主,昭陽長公主自嘲勾了勾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