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成為手冢女友的千層套路、[綜漫] 論魔法杖的自我素養、[綜漫] 琴酒物語、[HP同人] 向著你的軌跡、[娛樂圈同人] 姐妹,搞桃浦嗎、[hp] 帶壞好學生的一百種方式、[綜漫] 太宰與小宮山、第一侍衛[綜武俠]、[綜漫] 奇怪的劇情設定增加了、[火影同人] 火影女裝忽悠斑,柱間不放過我
林貌很和氣的說: “如果大師不相信,在下也可以為此作保,絕不叫大師空走一趟?!?/br> 玄奘法師當然不會不信,但沉吟許久之后,還是沒有立刻應下。 “請施主容貧僧再思索一日?!彼従彽?。 林貌頷首:“那是自然。在下明日依舊在此恭候?!?/br> · 待到玄奘法師告辭而去,忍耐已久的貍花貓終于從草叢中跳出,奮力以尾巴抽打林貌的手臂,以此表示對大手子口出妄言的不滿。 不過,抽了幾尾巴之后,陛下又迅速恢復冷靜,擺脫了被本能約束的愚蠢舉動,重新躍到了石頭上。 “你便這么看好這玄奘和尚?”他哼道。 “至尊何出此言!這怎么能說是’看好‘?這只能說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绷置惭杆俳妻q,以皇帝陛下將來的話堵皇帝陛下而今的嘴:“再說,至尊難道不想經略天竺么?經略天竺,首在得人;而今朝野之中,難道還有比玄奘大師更為合適的人選?” 至尊想了一想,一時竟無法反駁。隋唐一脈相承,對外經略的絕對重心都在于漠北突厥,最多偶爾兼顧西域小國,當然不會留意萬里之遙的天竺。數十年一以貫之的漠視,朝中連知曉天竺方位的臣子都未必能有多少,更談不上什么出使的使節了。 當然吧,朝廷真要求賢,總能搜刮到人才。但以而今的形勢論,這些使節出訪小國,恐怕橫暴兇蠻之處,就真要與昔日的漢使相差無幾了…… 今上不是孝武皇帝,一般沒有滅國后砍人腦袋做京觀的愛好,因此思來想去,竟真還是玄奘出馬,更為穩妥。 一念及此,陛下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又出聲發問: “你特意叫朕到這里,不是為了要洞開兩界的’門‘么?如今僅與玄奘交談數次,便算了結了?” 不錯,皇帝日理萬機,國事繁雜,之所以愿意抽出這大半日的功夫在此消磨,正是因為大手子信誓旦旦的保證——林貌曾向陛下轉述過魏征魏相公的說法,并曾信誓旦旦的擔保,只要借助玄奘這位歷史上的“大乘天”、“解脫天”,那么溝通兩界的“門”就能進一步拓寬,從此無需仙丹的輔助,也能自由往來,再無阻礙。 這當然是無大不大的事情,值得陛下傾注心血,翹首以待。但以而今的局勢看,又哪里有一點打開’門‘的影子? 林貌微笑:“陛下何必如此急迫?大乘天也好、開’門‘也罷,都不是外力可以強迫,必得要玄奘法師心甘情愿,由心而生出妙悟,才能無往不利、克成大功……” 開悟這種事情,當然是不能假借外力。要是玄奘法師并不愿意做這溝通中西的“大乘天”,那即使林貌再如何勸說,也是無可奈何的。 “那他會同意么?” “當然?!绷置猜暤溃骸靶蚀髱熆刹粌H僅只是精通佛理的高僧,人家能從大唐孤身跋涉千里,安然無恙的抵達天竺,那人情世故之練達嫻熟,思路之深邃高明,可不是尋常能比的。他不會拒絕圣天子的好意?!?/br> ……若以史實而論,玄奘大師千辛萬苦返回大唐之后,首要的工作也并不是翻譯他視若珍寶的經文,而是忙著以各種比喻歌頌皇帝陛下,稱頌他為“握乾符,清四海,德籠九域,仁被八區”的轉輪圣王,又傾盡心血,仔細纂修《大唐西域記》,不敢稍有怠慢。 至于法師為何要在大唐經略西域的當口寫這《大唐西域記》么……那就很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 玄奘法師的選擇并沒有什么離奇。在深思一夜之后,他如期到達五行山腳,向林貌求取皇帝陛下的御書。 林貌問他:“大師已經下定決心,要做中原的使節,架通雙方的橋梁了么?” 玄奘合掌:“善哉!貧僧誠惶誠恐?!?/br> 林貌點一點頭,自袖中取出書信,在貍花貓陛下見證之下,親手交付給了玄奘法師。 兩人手指稍一接觸,彼此卻均是一顫——在玄奘法師親口允諾,愿意承擔此溝通兩界的職責之后,某種“概念”便由此誕生;璀璨的功業足以凝結為尋常法術所不能抵達的力量,當往來中西的大乘天佇立于另一個世界的門戶之前,全新的效力由此激發,并最終達成了意料不到的結果—— 仿佛有強風自頭頂吹拂而過,有無名而沉默的偉力自地殼中涌動而上,悄無聲息改變了一切。僅僅在剎那之間,林貌、玄奘法師,乃至服下仙丹的貍花貓陛下,便于心中生出了同樣的明悟: ——’門‘開了。 當然,世界似乎并沒有因此生出什么變化。五行山腳依舊是一片沉靜而柔和的模樣。但林貌左右觀望片刻,卻上前一步,將手按在了山壁之上。 “原來如此?!彼p聲道。 在原著中,五行山又名兩界山。那么,這座釋尊手掌所化就的高山,分隔的又是哪兩個世界呢? 他的手掌仔細過撫摸山壁上的青苔,隔著草木與釋尊的手掌合一。仙丹那微妙而怪異的力量在他的經脈中涌動,終于為某種奇妙的引力牽引,源源不斷注入這渾厚的石壁——當大乘天立下此莫大誓愿之后,佛道兩門的法力便由此而合一,激發出無可思議的偉大奇跡。 當日饋送仙丹時所預步的種種伏筆,終于功德圓滿達成了最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