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成為手冢女友的千層套路、[綜漫] 論魔法杖的自我素養、[綜漫] 琴酒物語、[HP同人] 向著你的軌跡、[娛樂圈同人] 姐妹,搞桃浦嗎、[hp] 帶壞好學生的一百種方式、[綜漫] 太宰與小宮山、第一侍衛[綜武俠]、[綜漫] 奇怪的劇情設定增加了、[火影同人] 火影女裝忽悠斑,柱間不放過我
這么多事務纏身,忙得腳都快打腦后勺了,再聽到房相公這施施然休假的態度,那當然是氣不打一處來。長孫氏環顧四周無人,立刻脫口抱怨: “再這么著,在下也只能吃顆金丹了!” 你要再吃金丹,政事堂就全甩給我和魏征唄?杜如晦無語至極,默默瞥他一眼。 不過,抱怨之后,長孫相公思路敏捷,立刻意識到這是向同僚甩鍋的好機會。他立刻拉住杜公衣袖,熱情發問: “杜公可有門路尋得藥王孫思邈么?” 杜如晦皺一皺眉:“聽說李淳風與藥王頗有交情,應該可以見上一面。難不成是有誰不適么?” 長孫無忌嘆一口氣,從袖中抽出一張絹帛,小心展開。絹帛上寥寥數筆,恰恰勾勒出一株細長的小草,枝干分岔,葉呈卵圓狀,上有短淺的柔毛。 “陛下昨日召見,賜給我這副絹畫,命我查一查畫上的藥物?!遍L孫無忌低聲道:“我問過幾位太醫了,都說是神農本草中的‘荊芥’,但并無甚出奇的藥效。我思來想去,還是想問問孫藥王,看這藥草有何不同……” 杜如晦仔細端詳,只見絹帛上勾勒清晰,筆法飄逸,正是陛下親筆。 “圣上為何會留意這區區的小草?” 長孫無忌稍稍尷尬,躊躇片刻,才小聲開口: “陛下說,這也不是他想留意,純粹是因為太子與長樂公主都對草藥感興趣,才讓我這做舅舅的找找看……” 說到此處,即使城府深沉如長孫無忌,也不覺微微露出了苦笑: 他這做舅舅的,怎么還從來沒聽說公主與太子對草藥有興趣呢? -------------------- 李承乾李麗質:是的,我們對貓薄荷特別有興趣。 大概下周三入v。 順便打滾求收藏預收,《被皇帝偷看心聲日志后》~ 在與狗比系統簽下了一份無良合同后,穆祺被送到了古代。 好消息是,系統為他預備的殼子是當朝國公的世子,金尊玉貴,生在架空王朝的頂點。 壞消息是,此時皇帝癡迷煉丹,清流濁流彼此纏斗,上昏下貪國勢巔微,王朝也混不了幾十年了。 更壞的消息是,根據狗比系統擬定的合同,穆祺必須在這個時代大展身手,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否則便不能返回。 面對領導給予的小小重任,僅僅只是普通嘴炮水平的穆祺終于麻了: ……毀滅吧,趕緊的。 在反復抗爭無果后,完全躺平的穆祺終于徹底擺爛,不但拒絕與系統合作,還在上交的工作日志中瘋狂吐槽垃圾話: 【今天又是進宮哐哐磕大頭,爺真是麻了——老壁燈煉了這么多年丹,怎么還不駕崩爆金幣???】 【早上五點居然就要上朝,媽的晦氣。而且清流黨許閣老您是怎么有臉攻擊政敵侵占民田的呀?您老家里那幾萬畝水灌良田是天上掉的嗎?惡心心?!?/br> 【奶奶的昨天剛吐槽了清流,今天必須打濁流的臉!巡一年鹽居然只巡回一百萬兩銀子,也就是老道士煉丹煉得腦子都瓦特了,不然好歹也得效法祖宗剝他幾百張皮呀!】 【聽說老壁燈皇帝修了幾十年不近女色,不知道是真是假?這么說起來,后代同人把他和他奶兄弟湊cp,倒也正?!?/br> 穆祺每晚酣暢淋漓一通臭罵,將垃圾傾倒給系統后倒頭便睡,再不顧及其他。 不過,穆祺似乎忘了,他分配的這個狗比系統,在信息隱私上可是從來都不能保證的…… · 皇帝潛心方術,閉關于密室,清修多日之后,終于感動上蒼。某日室內光焰萬丈,自半空掉下了一本冊子,上書四個大字《工作日記》 皇帝如獲至寶,洗沐焚香后恭敬翻開,仔細閱讀上天的啟示: 【六月十一日晚,照例每日一問:都磕了這么多重金屬了,龍座上的老壁燈怎么還能活?】 皇帝的笑容僵住了。 · 六月十二日,宮中驟然生出驚變。據傳,皇帝于此日驅逐宮中所有道士,重懲巡鹽使者,抄沒一切家產,剝皮實草,以警后人。 當日,躺平于家中的穆祺百無聊賴,卻忽然聽到了久違的提示音: “咦,任務進度條怎么自己動了?” · 本文又名《躺平寫日記也能強國嗎》、《咦這進度條怎么又漲了》 本文背景架空。 第18章 邪魔 冬天里本來就清閑無事,大家聽了族老的分派,都愿意出來做些事情。于是村中分為三波,一波編網一波捕魚,一波則上山挖掘礦鹽,順便就在岸邊筑起爐灶,燒火煉鹽——大王不是吩咐了,在捕魚時要燃起火把,吸引魚群嗎?現在徹夜的燒火煉鹽,正是一舉兩得。 在有足夠食物的激勵下,勞動人民的熱情是無窮無盡的。村民們不過嘗試了幾次,很快便能將流刺網編得又快又好,精致又牢靠;煉鹽的技術也是逐步提高,效率大大提升。 當舉村勞作時,岸上的人燒火煉鹽,河中的人拉網取魚,看著辛苦得來的收獲如此豐碩,村民大多都是笑容滿面,樂不可支。甚至有的人想起了逃難前久遠的回憶,居然清一清喉嚨,領著大家大聲對起了山歌來。 捕魚的人唱,煉鹽的人便和;煉鹽的人提頭,拉魚的人便跟上。這樣你來我往、你應我和,真正是歌聲嘹亮、好不熱鬧。不但是勞作的村民們大聲歌唱,身心舒泰、不覺疲憊,就連留在村中的老弱們都趁著天色晴朗留了出來,站在河邊悄悄的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