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書迷正在閱讀:風流皇女她只想躺平(女尊)、穿書人設是我的炸裂網名、[原神同人] 提瓦特社死日常、[綜漫] 芥川與敦的奇妙冒險、[綜漫] 夏目家的平靜生活、[hp同人] 五年阿茲卡班三年紐蒙迦德、[HP同人] 蛇院雙煞、一生懸命、我們真的只是兄弟、怪物他只想做個好人2
會稽郡,薛郡兩地的黔首的確因為秦始皇和贏今歌的‘入駐’而好過了許多,一開始是先建造了曬鹽場,錄用了一批工人,差不多是在每家每戶的挑選。 而且還不能有大jian大惡,犯過罪的人,黔首們沖著那高工價去的,聽說,咸陽那邊也就10枚秦半兩一天而已,我們這里可是12枚秦半兩一天! 那不得趕緊去的,生怕被人撿了便宜。 沒被選上的黔首失望至極,可誰知道,華安公主派來的管事說,他們招收工人,同樣也是12秦半兩一天。 興奮,我們比咸陽城的黔首過得還要好了??? 事實上……咸陽城的工人也已經漲價了,而且,除了工錢外,每年還有年禮和年終獎,再加上平時公主高興時下發的獎金…… 咳咳,這些,他們心知肚明就好! 只知道,工錢為12枚秦半兩一天,多干幾天,都能買一石糧食了!必須去!選我選我! 修建工坊時雇傭了人,有專門收購魚,蝦,海帶的工坊,又有專門腌制它們的工坊,還不止一家。 養豬場,養雞鴨鵝的工坊也一并向他們郡縣落成,rou食是消耗品,吃了就沒了。 所以,根本無需嫌多,除此之外,鴨絨和鵝絨也收購起來,建造工坊,專門負責分類,清洗,絨毛用于制作羽絨服,鵝絨被等,較為堅硬的羽毛制作成羽毛筆…… 此外,在郡與郡的大道上,修建了一條特地通往工坊的道路。 工價不低,大家不是當工人,就是去打魚來賣。 確保一家一戶最起碼有一名工人,勉強維持生計,那負責帶路的楚人,還挖到了在山上‘隱居’的小部落。 下山干活,工錢日結,還能去商鋪里購買來自大秦的新奇玩意兒。 “聽說了嗎?上面打算給我們這里修建學堂,讓孩子去讀書,等讀成出來,能當個小管事兒呢!”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我娘家的侄子的表兄,就在隔壁九江郡,離咱這兒不是很遠的隔壁縣城啊,讀書優秀的,還能推舉去咸陽呢!” “啥?去咸陽?為什么?” “這不是華安公主的學堂嗎?能去咸陽學習幾年,就能考咸陽學宮了,從咸陽學宮出來直接當官呢!” “什么?還能當官?這,這,這,我家孩子怎么才能進學堂啊?有什么條件啊?” “聽說,要背熟那本什么《始皇語錄》,可難著呢!就像前幾年咱們背那秦律一樣?!?/br> 一個個在互相傳播, “諾,我親戚家有個工人特別勤奮能干,都被獎勵了本語錄,哎喲,他家孩子就幸福了,指不定到時候一開學堂,就能考進去了?!?/br> “可,這束脩我們也給不起啊!”愁眉苦臉,錢不夠,供養不起呢! “不用給錢的,都說是賞賜了!” “什么?不用給錢?那不行,我家孩子也要考進去!什么語錄來著?” 從長沙郡,九江郡到會稽郡,薛郡,都打算建立學堂。 贏今歌表示, “阿父,我們是有錢,但沒那么多老師啊啊!” “不難,你之前不是培育了不少學生嗎?調過去就是了?!鼻厥蓟屎芟嘈炮A今歌的能力,如果這點兒都做不好,還當什么秦二世? “的確,我在內史郡的幾個縣城,南陽郡和三川郡都設立了學堂,只教導過一兩年,恐怕不夠用吧?” 包括南蓮前往的北地郡,隴西郡也開設了學堂,在這方面,贏今歌耗費了不少資金。 除了那本《始皇語錄》外,學習的課程都與她公主府名下的學堂差不多,還有王成專門教育過的那些學生,對華安公主可忠誠著呢。 自然也孜孜不倦的將自己這個思想傳授給他們的學生,可時間畢竟太短…… “不急,總要給予他們學習秦話與背書的時間?!鼻厥蓟室稽c兒也不擔心,等過一兩年啊,就可以了。 “今歌,莫要忘了我們老秦人的舊土之地,巴蜀二郡也位于我大秦南端?!鼻厥蓟侍嵝蚜艘痪?。 整個大秦,北地與隴西二郡,已經在發展起來,不管是養豬還是雞鴨鵝,又或者是學堂,造紙工坊,高產糧食,皆有。 更別提是內含咸陽的內史郡,更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今歌的絕大多數產業,特別是暴利產業,都在內史郡。 漢中郡接連著內史郡,有些工坊都已經跨越到他們郡縣去了,再加上來往便利,商販走動快。 唯有巴蜀…… “阿父,這不是剛起步嘛,總要因地制宜,而且,其他郡縣有的,我們也給了,不是嗎?”那不是種出的高產糧食,第二代三代絕大多數往巴蜀地區去了嗎? 像現在的造紙工藝,都過了三四年的時光,很多地方都有紙張售賣,這不是已經在各地建立起造紙廠了嘛。 秦始皇還打算將造紙工藝高價賣出,只要數量多了,價格就肯定打下來不少。 現在各地建造學堂,需要的用紙量就高了,那些商家可以選擇薄利多銷嘛。 帶著這個心思的秦始皇,的確賣出去不少份兒,那得來的金錢,砸向了匈奴之地。 畢竟曬鹽的工坊在起步,已經能看到掙錢的苗頭,自然無需自己再砸錢了。 對越地的開發,也是為了接近南越之地,打探南越的情況,同時又傳播秦話。 大秦很多地方,都是講方言,這一點,秦始皇與贏今歌都能料想得到,推廣秦話,任重而道遠,是一個歷時很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