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既是誤會說清楚了便好,人寨主可以領回去。只是本官希望你們能夠明白乾州歸順大昭,你們都是我大昭的子民。日后有什么怨情就衙門申冤便可,再像今天這樣舉兵放箭挑釁,被有心人利用當成亂民匪首,苗疆只會再次生靈涂炭,血流成河。有什么事是不能坐下來好好說,為民當受以教化,打打殺殺的成何體統?!?/br> 哲秀秀聞言,頗有不解道:“不知大人說的放箭挑釁是什么意思,我苗兵沒有命令根本不會擅自行動?!?/br> 陸清河:“你們沒有放箭?” 怎么會,城樓上明明從林子中射上來了數只箭矢的! 哲秀秀:“巴東,去查一下是誰擅自放箭了?!?/br> 身后的白頭少年應了是,打馬奔回退守至田埂之下的苗兵。 陸清河也意識到可能有問題,命令何玉前往林中查看。 銀鈴下馬趁機跑回哲秀秀身邊,糯唧唧喊了聲師父。 “看我回去不打斷的你的腿!” 哲秀秀低聲罵道,避著陸清河暗暗揪了把小姑娘的胳膊。力道狠,面上卻還是給她留了臉面。 沒一會兒前去查看的巴東和何玉兩人同時從松林回來,兩人也認出了對方,但未作反應面無表情的回來。 巴東拱手道:“回寨主,沒有兄弟放箭,大家的箭筒都是齊的?!?/br> 而何玉卻伸手向陸清河遞了只銀制圈耳,不同于尋常苗家姑娘耳飾的精致繁復。只是一個尋尋常常的圈耳,時常在苗家漢子的左耳上出現。便如此時巴東乃至哲秀秀身后的眾男子皆在耳上戴的圈耳。 顯然他懷疑哲秀秀有意包庇,在裝糊涂,箭矢就是苗人放的。 陸清河看了眼面色已經有些難看的哲秀秀,卻笑道: “不過一只圈耳而已,本官相信不是苗人放的箭。既然誤會已說清,寨主就把你這小徒領回去吧?!?/br> 聽見這話,銀鈴和哲秀秀同時驚訝的抬頭看馬上的人。幾乎就是證據確鑿,苗人圍攻縣城,放箭挑釁朝廷,他竟然還相信她們? 陸清河卻什么也沒解釋,從馬上翻下來伸手向何玉要了一直穩穩放在包袱里的小挎包,親手掛在小姑娘的脖子上。 頗為得意又溫柔道:“這次本大人大人有大量,不同你計較了。跟師父回去吧,以后常來乾州城里玩?!?/br> 銀鈴聽著心里怪怪的,好像自己是什么頑劣之徒,教化不了她的老夫子只能頭疼讓師父來領她回家一般。 作者有話要說: 小陸大人沒有懷疑是苗人放箭挑釁,是取得苗人信任和女主信任的開端! 第10章 二心 沒想到竟然全須全尾的脫身了,陸清河反身回城的身影走遠,銀鈴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跟著師父還時不時的回頭看,以防那廝突然殺個回馬槍。 但城門關上了他依舊還是沒有回來,倒是又爬上了城樓。站在樓上看著那跟火龍半的隊伍蜿蜒在官道上,然后別入小路穿入山林間。 “何玉,如何乾州各苗寨還掌控得有那么大一只隊伍?要實行改土歸流,真正成為大昭的百姓,民就不能掌軍的?!?/br> 陸清河憂心道。 何玉:“當年平定巴氏土司內亂,朝廷趁機一舉廢除乾州土司制,改任流官治理乾州。平亂的時幾股勢力較大的苗寨軍隊其實已經解散了,哪知才幾年過去竟都聚集在了哲秀秀的手底下。這些人平時一個個打獵為生,戰時完全不遜于朝廷里的士兵?!?/br> 陸清河:“沒辦法,在朝廷討不到吃的,過活不下去,寨民就只能重抄舊業聚集到了哲秀秀的手下,回到了山里過起了半民半匪的生活??磥泶舜问虑橛行┘?,咱們到了乾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將民心重新凝聚起來,而凝聚民心首要就是清理冤獄,整頓官場?!?/br> “是,不過大人....” 何玉擔憂看著遠處盤旋在山間的火龍猶豫了幾分道: “屬下看這里面也不完全是官逼民反的無辜百姓,只怕當年的巴勢余孽又死灰復燃了。而且銀鈴姑娘生在苗疆竟能夠提前得知您的身份,在斜坡寨埋伏咱們??梢娺@些余孽已經和朝中jian人相勾結,散播謠言激起民變,使邊疆百姓和朝廷離心離德?!?/br> “嗯,走吧,先回縣衙?!?/br> 陸清河轉身走下城樓,從懷里掏出一只箭頭來,“看看,能看出什么來?” 何玉接過手指摸著那鋒利鷹嘴鉤箭頭,忽然就想起了銀鈴抵在自己身后的東西。 是她將箭頭撿走了,為何? 身正不怕影子邪,堂堂正正的話,為什么要將箭頭偷偷撿走,她在心虛什么? “回大人,這箭頭非中原形制,而是特殊于苗寨鷹嘴彎箭。箭頭鉤如彎月,一旦射中獵物便難以逃脫。山中獵人常用來捕獵,還有這鴟梟鳥箭羽當是矮寨的標志。雖說是矮寨的箭,但不好說是不是他們射出來,又或許是擦槍走火無心之失?!?/br> 無意中他有替苗人辯解之意。 “還有呢?” 兩人下至城樓腳,不緊不慢的朝官署去。他們出去那半響的功夫楊翰已收了兵,界面上就只剩下了幾個尋街的士兵。 陸清河再問,何玉搖了搖頭,將箭頭重新遞給他,“其他屬下就看不出來了?!?/br> “是嗎?” 劍眉輕輕一挑,負手前行面色如常,陸清河說話的聲音卻是多幾分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