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藍鳳凰和東方不敗就這么大大方方地走了。 旁邊還有人感嘆,搞了半天東方不敗愛的不是令狐沖,而是藍鳳凰啊。 看看,從頭到尾東方不敗都沒看令狐沖一眼。 搞得人家令狐沖孤零零的,好不可憐。 哎哎哎,令狐沖顯然不甘心呢,還在追著她們跑,實在太有意思了。 高強一邊跑一邊喊:“哎……江海潮,你停下!” “干啥?” 可憐的高強都快跑斷氣了,指著花市的方向:“有外國人要買我們的花?!?/br> “買就是了?!苯3逼婀?,“這有啥好稀奇的?!?,不對,今天有記者過來了嗎?有的話趕緊去找,他們肯定樂意要這條新聞?!?/br> “沒。今天彩排而已,聯系的記者都是明天才能過來?!?/br> 那可真是遺憾極了。 江海潮只能退而求其次:“相機,想辦法弄個相機過來,到時候拍了照片,爭取上報紙?!?/br> 唉,如果能上電視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 畢竟大家都知道外國人很挑剔的,出口的東西標準都比國內使用的高。如果外國人都到他們湖港來買干花了,那代表他們的產品質量很高啊。 陶老師也覺得應該重視這事兒,立刻掉頭跟著一塊兒去干花市場,中途還碰上的楊桃他們。于是一群打扮的奇奇怪怪的家伙,就這么浩浩蕩蕩地殺去鮮花交易市場。 因為大家都跑到街上去看熱鬧了,這會兒市場里人不多。 看攤子爺爺滿臉茫然,是有外國人要過來買東西,小日本唄。講話嘰里呱啦的,跟十來年前到湖港服裝廠做生意的鬼子一模一樣。 不過人家要的不是干花,而是草結。 啥草結呢,就是楊婆奶用茭瓜葉子做出來的草結,搭配了菊花、松果還有染過色的狐貍尾草,就是個小擺設,掛在墻上還挺好看。 楊婆奶做了一批,擺在市場上賣掉了。 剛好夏天是茭瓜上市的旺季,她索性弄了一拖拉機的茭瓜葉子,在村里找了一群老太太一點兒編織。 這樣陸陸續續的,竟然也賣了上千塊。 老太太們都得意死了。 大家驚訝的不行,他們有這么多干花工藝品,日本鬼子竟然沒看上,反而選了草結,感覺就很微妙。 看攤子的爺爺倒是解釋了一句:“小日本說那個草結他們那邊什么用來著,好像還挺感興趣的樣子,想弄到日本去出口呢?!?/br> 可惜今天實在太忙了,到處找人找不到。 現在能做主的人來了,結果人家等不及,先出去了。 今天湖港人又這么多,還不曉得什么時候能碰上呢。 大家惋惜死了,這可是出口,能掙外匯呢。 對了,大姐你會不會給他便宜價呀。 周雪瑩快開心死了:“那你們這可是我們這里民間外貿第一人了啊,絕對能上新聞的。你就是少賺點錢都劃算?!?/br> “我瘋了,外國錢又不會特別香?!苯3焙苡性瓌t,“我才不可能給他便宜呢?!?/br> 不過吧,能掙外國錢的確是好事。有了外國錢就能夠進口那個做永生花的設備啦。 江海潮點點頭:“爺爺,你記一下。他再找我們的話,直接打電話吧?!?/br> 大家又浩浩蕩蕩地跟著回小學了,還要拿江海潮的畢業證呢。 陶老師拿出來的時候,弟弟meimei們全湊上去看了,原來小學畢業證書長這樣啊,還挺有意思哦。 大姐什么時候拍的照片,跟現在的樣子都有點不像了。 也難怪,大姐現在都快一米七五了,肯定有變化啦。 哈哈,今天大姐扮成東方不敗,街上的人都看傻了。 等到明天,絕對能夠轟動全場。 電話響了,是楊婆奶咆哮:“到底回不回來吃飯???” 嚇得大家趕緊跑。 大家嘻嘻哈哈往外走,夕陽已經沒了影兒,暮色蔥蔥郁郁,籠罩著大地。 前面的大街上,星星點點亮起來的是一盞盞的花燈。 真花燈哦,是他們做的水晶琉璃燈呢。 這么在街上亮著,真好看。 天上有沒有街市都不重要了,只要人間還有街市就好。 街邊的商店漸漸多了卡拉ok,這是用來試水的。畢竟卡拉ok房起碼要到秋天才能改造好,現在好歹用街頭卡拉ok帶帶人氣吧。 大家走到岔路口的時候,馮雪突然間想起來:“對了,我媽要跟你說呢,有人想加盟公主日記?!?/br> 到現在為止,“公主日記”只有兩家實體店,銷售大頭已經轉移到郵購上。 但因為電視投放平臺的局限,他們的衣服絕大部分消費人群集中在縣城。 馮mama覺得這樣不行,他們應該進一步挖掘大城市的銷售市場。 但問題是他們沒那么多人手,搞直營是不可能的,唯有加盟。 江海潮愣了下,點點頭:“我想想吧?!?/br> 她也不知道搞加盟店好不好,只有好好想想啦。 此時此刻,花燈在他們身后漸漸遠去,天上的星星越來越亮,螢火蟲點著燈籠在花草叢中飛舞。 江海潮看了眼自己手上的畢業證,哦,她已經小學畢業咯。 這可真是個美好的夏天的晚上。 小學雞畢業了,小學雞的故事也結束了。 嗯,此時此刻,是九月的第二個晚上。本來應該昨天就寫完的。但我拖延癥犯了。 有很多話想說,然而好像什么都不用說了。 早該放棄的文,被我拖拖拉拉寫了一百多萬字。 那就這樣吧。好輕松,不用糾結了。 沒有番外。 海潮以后會怎樣?九八年洪水會來,依然會有泄洪。她和她的小伙伴們奮斗的一切都被卷走了。 可以想象她絕對不會有王家壩精神,她只會憤怒,憤怒為什么他們又是被犧牲的對象。 嗯,很不正能量很不高大上,但這才是她。 所以,也許到此為止才是最好的。 今后她會走網店路線,算第一批電商。倒不是她多有遠見,而是她本來就吃到了電視銷售郵購的紅利。離開家鄉之后,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一個相類似的選項。 下一本應該開《穿書女配不替人養娃》,兩年半前寫了五章開頭,現在再看,我依然覺得挺有意思,應該能繼續寫下去。等我存稿十萬字再開坑啊。哈哈,其實這文也可以叫《當什么后媽,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