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節
另外馮雪所說的利息不準,9.16%是九六年上半年的標準,到九六年八月份就下調為7.47%。待到97年10月份,這個數字再度下降為5.67% 第178章 趕鴨子上架 江海潮是這樣想的,500萬蓋一個鮮鮮花批發市場,對標的是1萬畝的產量。 既然他們湖港鎮沒那么多錢用來種花,那就把交易市場蓋小點好了。對標2000畝花田的出產量,總可以了吧。 如此一來,投資一百多萬就能搞定戰斗。 馮mama嚇了一跳,她沒想到兩個小妹頭嘀嘀咕咕一通,就要把家底給掏空了。 四十萬,哪怕她丈夫月入過萬,這對她家來講也絕對是筆不小的開支。 他們這么胡來的話,丈夫肯定有意見。 馮雪卻氣呼呼:“媽,你當爸爸把工資全都交給你,他就沒錢了嗎?他的小金庫里全是錢?!?/br> 哼哼,真當她是小孩不知道啊,他們這些海船多多少少都會占走私的便宜,跑一趟分到的錢比一年的工資獎金都高。 江海潮自覺攪風攪雨可以,但不能挑動人家的家庭矛盾,所以她勸馮雪:“要不你再想想?” “沒啥好想的?!瘪T雪特別豪邁,“我爸就是那種人,能用錢解決的事兒,他手上只要有那錢,那都不叫事兒?!?/br> 就是吃準了這點,她爺爺奶奶那邊的人沒少花她爸的錢。她作為親閨女,多花點怎么啦?再說她這是花錢嗎?這分明叫投資。 馮mama拿女兒沒辦法,但更多的是她對婆家也有怨氣。既然這錢不花了還不知道便宜誰呢,那她家就是拿來打水漂又怎樣,圖她閨女高興! 江海潮聽得目瞪口呆,她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夠任性了,沒想到一山還比一山高。 到底是底子厚,家里有礦,經得起造呀。 不過人家如此干脆利落,壓力就傳到江海潮這邊了。 當然不是掏錢的問題,家公爺爺和婆奶奶默認誰掙的錢歸誰管,直接由著她造。 她的壓力在于100多萬呢,還有40萬是人家給的;那必須得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啊。 想到這里她連花店都顧不上守著了,直接全權委托給海音,她自己得回湖港鎮跑先切花批發市場的事。 早飯桌上,她一宣布此事,高強直接跳起腳來。 開玩笑,當大姐的人怎么能如此不負責任,把嬌小柔弱又乖巧的海音一個人丟在花店,天底下就沒這么不負責任的jiejie! 江海潮懵逼了,花店就在步行街上啊,扯一嗓子,服裝店聽得清清楚楚。這怎么叫把一個人丟在店里呢? 再說海音都10歲了,又不是三歲的娃娃,還要牽著手啊。 高強卻堅持,不能讓海音一個人看店,為此她甚至主動放棄了去市里賣衣服拿提成的好機會,要求留下來陪著小meimei。 江海潮琢磨著這兩天花市應該挺旺盛的,索性痛快點頭,行吧,剛好有個勞動力幫忙搬花,也算物盡其用。 至于她自己,當然得跟著修慶哥哥送菜的車回湖港鎮。 唐教授還在各個村之間奔波呢,好不容易回鎮政府吃頓便餐,還碰上江海潮過來逮人,真是苦不堪言。 他聽著小妹頭說要見鮮切花批發市場,不由得暗自叫苦,這孩子怎么就不聽勸,非得心這么大呢? 那可是500萬的交易呀。上哪兒找這么一大筆錢去? “不要一萬畝的,要兩千畝就可以了。1/5就是100萬?!苯3毖劬﹂W閃發亮,“錢不夠的話,我們想辦法問信用社貸款,你就說能搞不能搞吧?!?/br> 唐教授其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呀,他又不搞建筑學,他的專業是花卉種植。 但他必須得提醒小學生,“這事可不好辦。你想想看,交通是個大問題不說,還有建筑用地的審批?,F在國家政策很嚴的,農業用地不能輕易改變用途?!?/br> 江海潮不假思索:“我這屬于農產品的深加工,也是農業呢?!?/br>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 盧爸爸在旁邊聽著一老一小講話,插了句嘴:“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我們鎮上有很多空廠房,完全可以利用起來?!?/br> 說到這里,他甚至覺得這個交易市場完全不需要上百萬的投資。因為廠房的特點決定了它們高高大大的,比一般房子的室內高度高多了,可以直接被改造成市場使用。 江海潮聽的眼睛一亮沒錯啊,目前鎮上還在開工的工廠少的可憐,好多廠房都閑置下來了。其中老被單廠被改造成了服裝廠還在使用,而原先的服裝廠變成了農家樂篝火晚會及卡拉ok大賽的固定場地。剩下的可還鐵將軍把門呢。 而且大概是因為集聚效應,就好像村里的房子蓋在一處一樣,鎮上的工廠也集中在一片區域。 如果它們一個個改造起來,這邊專門賣月季,那邊專門賣滿天星,再來一個地方,呦呦,是馬蹄蓮,那邊還有百合呢。 人家來一趟湖港鎮,不說直接把花店要的花包圓了,起碼搞個七八種。如果沒這個批發市場,就意味著人家起碼跑四五個地方才能把這些花湊齊。兩相一比較,他們的優勢非常顯著啊。 現在改成一大一小的目光看著老的。 唐教授承受不起他們的期待,簡直要落荒而逃。 好在他雖然不是10項全能,但他人脈廣啊,而且一個電話就能搖來人。 被他搖過來的是他的老朋友韓教授,省城的政協委員,回回開兩會時都要提交他那份建議在省城建設鮮切花批發市場的主。 可惜政府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到現在他的提案還只是提案而已。 什么時候能提上日程?那真是神仙都說不清楚。 如果不是為了解心里的這份饞,他也不會大年初六跑到這偏僻的鄉下小鎮來,幫人做市場評估,看能不能在這兒建起一座新鮮花交易市場。 當聽說這里才剛剛開始搞鮮花種植,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三個月時,唐教授當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尤其是之前他們賣的都是盆花,從來沒賣過鮮切花,就要搞鮮切花市場。 這種行為,唐教授實在不曉得該如何評價。 他只能無語的看著自己的老朋友,你一個人發瘋就好,為什么還得大過年的把自己也給拉上。 唐教授怕他當場跑路,自己的面子沒地方擱,趕緊死命拽著人,暫時放棄了為人師表的良知,各種蠱惑老友:“你就把它當成個試驗看看呀。如果真能搞起來,你不就積攢了經驗,下次再交提案的時候,你就能拿它當現成的例子用了?!?/br> 韓教授用力地瞪他:“這里都搞起來了,那還有省城什么事兒?” 哪怕這里各方面條件距離省城都相當遙遠,只要人家先搶占了市場,人家就占據先機,死活都不會松開嘴,放棄這塊rou。 唐教授懟他:“那你省城也要能蓋得起來鮮切花市場啊。今年推明年明年推后年,我看推到你退休了都未必有戲。到今天為止連個規劃都沒有?!?/br> 韓教授一噎,他能說什么呢?他得到的最新的說法是要先讓省農墾先發展鮮花種植業,達到年供應量5,000萬支的標準以后再考慮建立鮮切花交易市場。 否則市場空著也是白浪費。 其實他真的忍不住在心里罵罵咧咧。 搞市場經濟,就不能用計劃經濟的頭腦去想問題。 比方說北京1992年的時候,只在天壇有一處花卉交易市場,銷售額為1,800萬支。 等第二處和第三處交易市場建立起來,1994年北京鮮切花的交易額就飆升到了5,000萬支,還帶動了河北等地的鮮花種植,以供應北京花市批發的需求。 這種事情是相互促進的,銷售市場有需求,你把交易市場建起來,自然就會有大量的鮮花涌入。 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需求決定供應。 等你的花種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看看人家的鄉下的小妹頭,才叫有魄力哩,鮮切花的影子都沒有,都已經想好了要建交易市場了。 省城要是有這勁頭,現在鮮切花交易市場的份額絕對已經上升到3,000萬支以上。 唐教授趁機拖著他說好話:“來都來了,順便看看唄?!?/br> 鄉下雖然啥條件都沒有,但有一點強,就是流程簡單。 想干點啥事兒,當家作主的,直接拍板就行。 比方說湖港鎮吧,鎮長就特別開明,屬于做生意的最喜歡的那種官,啥都不伸手,只要你把該交的錢交了就行。 現在這個別說影子,連圖紙都沒一張的鮮切花交易市場,鎮領導班子的態度也是一致的:想用廠房???可以,記得把租金給交了。 反正廠房空著也是空著,能拿出來掙點錢當然好。 鎮長的想法要更進一步,這把廠房改造成花卉交易市場,哪怕只是粉刷一番,也得需要建筑工是吧。這不就是現成的工作崗位,解決了農村閑置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嘛。 再說市場蓋起來了,得有人管吧。不說大家租攤位的事,哪怕是在里面維持繼續打掃衛生,也得請人手,這又是送上門的工作崗位。 而作為致力于發展農家樂的湖港鎮一把手,他一直苦惱自己這邊沒什么東西能拿出手好勾引住游客。 篝火晚會天冷的時候搞搞還挺有意思的,可等過了五一,晚上都熱的吃不消時,大家自己都天天啟動燒烤模式,有必要跑過來再圍著火堆來什么篝火晚會嗎? 可有了鮮切花交易市場就不一樣了啊。大家跑過來看看花,看看草,心情多好啊。 對了,聽農科站的人說,今年過去咨詢8424瓜種植的人也特別多。農民不傻,看到家公爺爺種植8424花賣了錢,自然也想有樣學樣。 冬閑田種完了一茬蔬菜,開春翻耕完了就可以利用起來了。 而且農科站的技術員去外面學習時,掌握了個新技術,在麥田里套種西瓜。 五月份,麥收前一個月在田里套種西瓜。收割麥子的時候留高茬,就可以在盛夏時節充當西瓜的涼床,通風透氣特別好。打完麥子的秸稈不拖走,直接還田,就變成的西瓜拖藤、開花、結果時的涼床。 如此一來,瓜藤不落地、結瓜不沾土,西瓜就能安穩地度過本地的三伏天,在大批西瓜下市之后上市,賣出高價來。 別說農民了,鎮長作為湖港鎮的父母官聽了都心動,已經決定先試試了。 至于之前麥田沒留下西瓜套裝的空間怎么辦?嗐,這根本不是事兒。清明前后的青麥仁蒸一蒸,炒一炒,是難得的美味。 間斷地割下這些青麥,不就留下地方種西瓜了嗎? 所以現在鎮長感覺前途一片光明,除了掏不出之外,其他方面他全力支持搞這個鮮花交易市場。 他對著從省城遠道而來的大學教授分外熱情,一口一個專家,一口一個拜托你們了,弄得韓教授頭昏眼花,愣是沒好意思抬腳走人,唯有硬著頭皮去考察廠房。 當他聽到老被單廠里傳來的機器聲響時,他狠狠地吃了一驚。 這才大年初六啊,訂單得多成什么樣,才逼得大家連年都顧不上過,急急忙忙過來上班。 江海潮露出了微妙的笑容:“上班好幾天了,初四就開工了,年前他們一直忙到了臘月二十九?!?/br> 這事兒連唐教授都不知道,頓時肅然起敬。 趕工期代表工廠效益好啊,證明這兒的人能掙到錢。 而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一個地方有錢,這里的人才好打交道。 否則窮怕了的人看到一頭肥羊都會往死里宰,恨不得把人骨頭渣子都榨出來,不利于長遠發展。 這也是建設鮮切花交易市場的軟條件。人家批發商從外地過來進花,要是你們這兒拼了老命宰客,人家吃過虧以后就再也不會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