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光靠義賣真的不行。哪有那么多東西能拿出來賣呀? 連她媽都懶得再騙她,直言不諱,沒幾個人會對小學生的手工活感興趣。人家真想行善,干嘛不直接撒錢給叫花子? 可把她給慪死了。 江海潮幫她出主意:“你們干嘛不把報名費提高到5塊錢?兩塊錢夠干點啥?現在什么都漲價了?!?/br> 周雪瑩猶猶豫豫:“那,那會不會把報名的人都推到你們那兒去了?我跟你講,我不是嫉妒你們啊,我們這兒也很熱鬧的。我是怕去的人太多,你們接待不了,到時候反而鬧矛盾?!?/br> 江海潮信誓旦旦地保證:“肯定不會。你想,從市區到我們湖港鎮,坐車起碼都要兩個小時,來回一趟路費多少錢?再加上吃飯住宿的花銷,5塊錢怎么可能架得???再說,在你們那兒比賽多方便啊,當場來當場走,揮一揮衣袖都不帶走一片云彩?!?/br> 其實現在湖港鎮的卡拉ok大賽掙錢的大頭已經不是比賽本身,而是以此帶動的農家樂。 跟實小實在不能放在一處比。 周雪瑩也明白這點,當真羨慕嫉妒恨。她也想弄各種小吃過來賣,可他們學校家長沒這個精力呀。外面的小商小販他們也不敢放進學校,萬一吃出事情來算誰的? 于是她參賽費想漲,也想接幫江海潮批貨的活,好歹賺點勞務費。 她都琢磨好了,批完之后她直接坐公交車去縣里步行街。 江海潮斷然拒絕:“不行,我看了我才知道要買哪些?!?/br> 周雪瑩不肯上當:“你肯定心里有數吧,你就告訴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吧?!?/br> 江海潮頭疼,不得不放出殺手锏:“你不行的,你不會還價。我要的量多,會很虧的。 ” 周雪瑩泄氣,她還真不會還價。 江海潮生怕她再纏上來,趕緊找借口:“行啦,你已經幫我大忙了。下回你要是有空,我們一塊去逛好了?!?/br> 那不可能,現在周雪瑩可忙了,她禮拜天也要上輔導班的。 結束了這通電話,電話機也沒能歇著,因為江海潮還要打給小妹。 以前她怕meimei從宿舍里跑出來接電話不方便,所以沒事兒不敢打電話。 現在曉得他們宿舍就有電話機,那不打才浪費呢。 小伙伴們也對海音在一中的生活充滿了好奇。 當聽說老師認為海音一天到晚學習,不利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去,下午放學還組織他們出去逛街時,高強情真意切地流下了羨慕的淚。 天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比珠穆朗瑪峰和那個什么什么海溝還要大呀。 為什么沒有人意識到他也是青蔥少年,需要自由,需要藍天? 海音自告奮勇:“大姐,你想要什么樣的?我給你去市場上看了,到時候過來就能買?!?/br> 江海潮大喜過望。 對呀,海音雖然對美不敏感,但她腦袋跟照相機一樣,看過的東西就能直接印下來,絕對不會搞錯。 有她幫忙,放假的時候楊桃他們過去直接買就行。 江海潮終于可以抽出身去羽絨服廠考察,下訂單了。光讓家公爺爺和婆奶奶過去,她可真不放心。 哎呀呀,他們家海音可真能干,關鍵時候特頂用。 海音對大姐要去羽絨服廠考察,充滿了好奇:“大姐,你去考察什么內容???羽絨服要怎么看好壞?” 江海潮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沒賣過羽絨服呀,去年臘月mama拿回來的衣服里就沒有羽絨服。 她支支吾吾:“那個,不鉆毛的?!?/br> 海音沒聽出來大姐的心虛,繼續興致勃勃:“那廠里該看什么呀?看生產設備還是看工人?” 她的小腦袋瓜里裝著十萬個為什么,問的底氣不足的大姐直接落荒而逃。 海音小小的腦袋,大大的疑惑:“大姐,那為什么非得你自己去呢?家公爺爺和婆奶奶帶上服裝廠的人過去,不是更好嗎?” 最起碼的,服裝廠的人曉得衣服生產的流程。哪怕把衣服里揣的棉花變成羽絨,那大概的方向還是一樣的呀。 小伙伴們聽得深以為然,全都對著江海潮點頭。 當胸一拳,噎得江海潮半句話都說不出來,做慣了老大的人卡殼了。 她的確太看得起她自己了。在考察羽絨服廠方面,她不僅不具備任何優勢,而且和大人比起來,她是真正的弱雞呀。 她還不放心家公爺爺和婆奶奶呢。 到底是誰給了她勇氣,讓她這么飄? 第142章 要去省臺了(捉蟲) 最后去羽絨服廠考察的人是家公爺爺和以前服裝廠的副廠長。那會兒鄉鎮企業正紅火的時候,服裝廠的廠長負責接待各路領導外加跑訂單,工廠的管理全歸副廠長負責。 結果是后來廠子關門了,廠長發揮專長,繼續去當干部了。副廠長沒事做,還是高大媽看在以前的交情上,讓他幫忙看著祠堂里的機器設備,好歹是個進項。 這會兒要去考察羽絨服廠,他可算是能發揮點余光余熱了。 以前社辦廠是沒生產過羽絨服,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會兒,廠里其實考慮過上羽絨服的。 一則他們有地利優勢,圩區水多,本地人吃鴨蛋也吃鴨,鎮上當時就想搞個大型的養鴨場,退掉的鴨毛用來做羽絨服。 二則那會兒羽絨服是時新貨,出口創外匯的熱門產品,在東歐和俄羅斯(一開始是蘇聯)市場上很受歡迎。那邊人自己生產跟不上,中國貨進去特別好賣。 占著如此天時地利的條件,社辦廠是想摩拳擦掌大干一場。為這個,他這個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天南地北地跑了好幾家知名的羽絨服廠去實地考察。后來廠里還問信用社貸了款,準備用來購買設備。 可惜的是,國際風云瞬息萬變。 92年那會兒俄羅斯市場上還特別歡迎中國羽絨服,但假冒偽劣產品太厲害,往所謂的羽絨服里揣雞毛都算仁心仁義的,缺德的連雞毛都舍不得用,直接拿稻草和麻袋毛代替。 名聲壞了,93年羽絨服再擺出去,人家老毛子看都不看一眼了。你把人當傻子,人瘋了再捧你臭腳? 市場一出問題,鎮政府順勢把服裝廠的貸款拿去自己花了,廠子原本的訂單也斷了,新生產線更不可能上馬。 于是生產羽絨服什么的,便淪為飄蕩在風中的往事不可說。 高大媽在服裝加工點一說要找人去考察習絨服廠的事,他立刻舉手報名。 旁人見狀也沒和他爭的。 畢竟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是做衣服和檢驗衣服的。對管理一竅不通去了也白搭不說,關鍵是跑出去—趟缺—天工,那得少掙三四十塊,太虧了。 高大媽一看,立刻拍大腿同意。 對,考察就是領導該干的活兒,哪怕這只是個連縫紉機都不會修,現在只能看大門的前領導。 考察隊伍名單確立,江海潮也不是啥都沒干。 她發揮蚊子腿上也要刮下二兩rou的葛朗臺精神,硬是打電話給前臺jiejie,拿兩百塊的報酬當誘餌,讓人硬著頭皮又跑回實際上已經關門就等著房租到期被大廈管理方掃地出門的伊人坊服裝公司,把公司之前的合作對象資料全都傳真過來,好看看服裝公司到底是怎么選擇合作服裝廠的。 前臺jiejie原本不樂意,江海潮把報酬從200漲到300后,她便心動了。這已經抵得上她一個月的工資,她下一份工作還沒著落呢。 高強在旁邊羨慕:“班長,你對她也太大方了。我們都自己找到羽絨服廠了?!?/br> 說來真是慪得慌。 “伊人坊”服裝公司以前想合作的羽絨服廠就是建城的那家。 原本號稱自己完全不曉得的前臺jiejie聽了人家廠的名字,竟然恍然大悟一般:“哦,就是那家,我曉得了,9月份開會的時候講過?!?/br> 小學生們簡直要氣炸肺。 你早說呀。 你早點說了廠名,至于我們折騰大半天,又是托人又是問,白浪費這么多時間才圈定意向合作對象嗎? 你早點說了,我們也不白受馮總的氣。 前臺jiejie還委屈呢。她咋記得,這又不是她負責的工作范圍,她早忘光了。 江海潮立刻安撫她,表態沒事,只要她把資料都傳真過來就行。 實在是好說話的不像話。 現在對著傳真機吐出的一張張資料,江海潮也是滿臉撿到寶的興奮。 她拍著手里的紙,雙眼放光:“咱們這個冬天就靠它了!” 她指著上面的名單給大家看:“這是他們以前合作針織衫的,以后我們毛衣也能做了?!?/br> 別小看毛衣這種單品,春秋冬三季都能穿,應用范圍可廣了。 大家越看越興奮,后來跟著集體嘿嘿嘿。 哎呀,300塊錢花的不虧。以后他們按圖索驥,能賣的東西可包羅萬象了。 小伙伴們樂呵完之后,開始真情實感地擔憂。 他們下訂單的話,衣服能賣得掉嗎? 肯代工的廠子起步價格不低,上次紅星服裝廠一開口就是一款1000件。這才逼著他們自己動手找人做衣服。 江海潮咬咬牙:“先看看再說吧?!?/br> 如果帽子戲法和自助化妝推出后能夠達到預期,那他們才能考慮下一步推種類更繁多的新款。 馮mama的速度很快,禮拜一才敲定的帽子方案,禮拜三縣電視臺播出的節目,就給模特編了兩個松松散散的麻花辮,然后搭配粉色貝雷帽。接著她又示范了三款其他簡單的編發,配著帽子還都挺好看。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都緊張地盯著看店里的銷售情況。 反饋回來的結果喜憂參半。 帽子對顧客的吸引力的確不小,最近到店里的客人80%以上都選擇簡單的編發配上一款帽子。貝雷帽應該是因為上過電視的緣故,在所有的帽子里最受歡迎。其次才是毛線帽。 但化妝部分,jiejie們的反應跟江海潮他們設想的完全不同。從頭到尾都沒人拒絕被改妝。相反的,四個人當中起碼有三個人會嘗試自己先化妝,然后她們當中大部分又會把妝洗掉,讓店里重新給她們畫。 搞了半天,jiejie們是把服裝店當成免費練化妝的地方了。 粉底液和遮瑕膏還有口紅眉筆消耗了不少,店里化妝的工作量卻沒減少多少。 馮mama只好自我安慰:“化妝品賣的還不錯?!?/br> 這話說的真戳小學生們的心窩子呀。除了馮雪之外,其他人實在難以感同身受的歡欣鼓舞。 江海潮保持樂觀主義精神:“沒事兒,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家知道公主日記能自己化妝,肯定來的更多??土髁可先チ?,衣服當然賣得更好?!?/br> 可就像無數商業大佬哀嚎過的那樣,所有的生意人都在琢磨消費者的想法,但誰也沒辦法真正猜到他們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