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所以為什么會有這樣離譜的說法,多一天少一天又怎么了? ——在某些地方詭異樸素的老中人,壓根沒想過有文明能夠干出來特意把一個月份用皇帝的尊稱冠名,并且為了彰顯皇帝的身份,不惜把自己此前規定好的大小月間隔分布的規律一齊打破,就為了讓皇帝的出生月能夠成為大月的事情呢。 【屋大維同志本人雖然作為養子繼承制的直接受益者——他其實是凱撒的甥孫,和凱撒差了輩分。后者五十六歲被刺殺身亡,他繼承養父遺產的時候才年僅十九歲——但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在共和國里當著實際皇帝的硬核狠人,他沒想過皇位世襲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里提一嘴,在羅馬的概念里,他的皇帝(奧古斯都)和中國的皇帝并不能全然等同。因為在前者的觀念里頭,他們固執地認為“國王”,就是□□和暴君的代表,相當于中國傳統定義里頭的紂桀之君一樣,是用來罵人的。 于是羅馬的帝制是個神奇的玩意呢? 全靠屋大維自己給自己捏了個“奧古斯都”的頭銜:誒,咱不好明面上說咱要當king,要當emperor,咱就自稱一個普普通通augustus,連imperator(最高統帥,后可譯為皇帝)都是元老院冊封給我的——咱可是羅馬清清白白的第一“公民”啊,誰說我是“國王”了? 咱老羅馬正紫旗人從祖上就沒有“國王”的傳統?。ㄕ鹇暎耆雎酝跽甏四??!?/br> 屋大維的cao作確實挺sao的,值得不少人都為他神奇的腦回路側目,感嘆這人不愧是“羅馬”這一能和華夏相提并論的文明概念的帝制開創者。始皇帝當初捏吧捏吧搞出來個皇帝頭銜,從此幾千年成為了中國野心家們的最高追求。 屋大維為了規避“國王”可能帶來的負面政治影響,創造出的“奧古斯都”成為了羅馬貫徹始末的最高權威。 所以——“后世人這辨析得還不如不辨析?!?/br> 不管他們的稱呼有什么樣的更易,但是其誕生的本質,不都是一種最高權力的象征嗎? 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嬴政敲了敲桌面。 比起這個稱謂,更重要的問題是—— — “共和國是什么?” 劉徹直接發問,可惜的是周遭沒有人能解答,甚至連天幕也沒回應他的疑惑。 于是又是孝武皇帝一人的自說自話回響在內室之中,梳理著腦海中閃現的思緒。 “周厲王暴戾無能,百姓反之,出奔彘。請召穆﹑周定二公共同執政,故稱共和,定其為共和元年……” “所以,是取得共和的共同執政一意?既然聽后世人的意思,感覺帝制和它甚至有所沖突的樣子?!?/br> 劉徹挑起了眉,興致盎然:“能夠從大多數既得利益者手中奪來權力,自立為帝……他挺能耐的嘛?!?/br> 雖然肯定有父——養父的鋪墊和支持作用啦,但是劉徹自己就是站在前輩基礎上更創輝煌的一代人,當然不會看不起這種情狀下,被繼承者和繼承者兩邊都存在的作用。 真有意思。既然后來的漢朝都能知道羅馬的信息,稱呼它為大秦了,那么是不是代表從漢朝到羅馬的距離,并沒有超出他們這個時代的局限呢? 既然它稍晚一點的五賢帝時期和東漢對標——那現在呢,現在會不會是那個奧古斯都的時代? 【從這個點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出他的小心機。 事實上,作為羅馬人眼中“風度翩翩,儀容端莊,并且處事機警,悟性很高,能斷大事,是極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的奧古斯都,當他將要去世的時候,帝國已然注定不能走回共和國的道路了。 他的統治,尚且能很狡猾地被稱作一句“開明□□”,夾在貴族民主制和真正意義上的帝制之間起個過渡作用。 但當所有人都允許他為自己的權力尋找繼承人的時候——凱撒當年都不能將自己的權力、地位、職位留給奧古斯都,只能給他留下自己的姓氏和財產,并且用自己的財產以奧古斯都的名義散出去,給對方用金錢買名聲,鋪平政治道路——事實上的皇位繼承制的選擇就已然擺在他的面前。 那奧古斯都想不想皇位世襲呢? 廢話,哥們都要求全國上下所有軍隊必須且唯一效忠“奧古斯都”,將槍桿子抓緊在手里,并且在行省大搞元首崇拜了,你說他想要干什么? 也就是因為羅馬的“國情在此”,他不好意思跟當年高祖一樣來個白馬之盟,說什么“非尤里烏斯而元首者,天下共擊之”,要不然大家早知道他心里什么想法了?!?/br> “咳咳咳咳——!” 本來正喝著小酒的劉邦,差點沒因為后世人突如其來的一句白馬之盟給嗆死。 當然,他這個經過了天幕劇透,于是不少事情被按下了加速鍵的時代,其實是沒有白馬之盟這種東西的存在的。 因為當初天幕在百官面前的揭露實在太直白了,直白到是個人都能聽明白劉邦不想冊封異姓王的心思,相當于代替他來了一次“宣誓”。 但這并不妨礙他將后世人魔改的版本還原成自己原定未來會說的模樣,繼而在共處一室的漢初三杰 陳平的熟悉的組合面前,露出了訕訕然的尷尬笑來。 當然,主要還是對著韓信。 盡管早就已經辭去異姓王爵之位,并且對于它并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留戀,依舊不妨礙韓大將軍對著劉邦就是一個帶著點諷刺意味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