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是,他們可供參考的前任太子孫登的身邊確實圍繞了一大圈以之為中心的勢力。 但是不要因果顛倒??! 孫登是因為他是孫權的愛子、長子、早早選定的繼承人,他身上寄托著孫權加強孫家和淮泗實力之間聯系的愿景。他是先是太子,才被孫權安排了一堆輔佐的勢力。 而不是因為他的勢力足夠強大,所以才會成為太子??! 怎么說呢,孫和孫霸兄弟兩,簡直是將歷代奪嫡的大雷都踩了個遍,最終迎來個兩敗俱傷的結局也實屬常理。 結黨營私,在自己當皇帝的親爹還活得好好的并且掌握著自己生殺大權的前提下,在朝中瘋狂籠絡士人為自己造勢。 ——愛新覺羅·胤禩為你點贊?!?/br> 孫權:…… 謝謝,已經提前開始感受到一種心肌梗死的窒息感了。 他深吸了幾口氣,將心口一瞬間爆發出來的怒氣咽下,反復提醒自己這兩個不肖子都還沒有出生,不要因為自己沒有犯下的錯誤而懲罰自己的身體。 ——估計未來也不會有了。他絕對不會給兒子再起這兩個名字了。 【很多人認為二宮之爭是孫權老年糊涂的結果,重點論述都會放在魯王孫霸和其背后的全公主孫大虎,啊,孫魯班的野心身上。 將孫和粉飾得宛如什么小白花一樣,覺得全是孫霸和孫魯班兩人的污蔑,孫權因為偏心而逐漸對孫和失去耐心云云。 我只能說,孫和真的是撞大運,才能碰上自己兒子竟然能夠在自己沒有當上皇帝的前提下坐上皇位了。 怎么說呢,個人評價,孫皓真的是給自己親爹貼了很多金,甚至不惜因此踩一腳親爺爺。 你從他竟然給孫和這樣一個人追謚文皇帝,也可以看出他對親爹的愛了——曹丕都不舍得把文這個謚號給曹cao呢!】 曹cao:…… 給子桓在心中再默默記上一筆。 確認了,真的就是這個兒子舍不得謚號(咬牙) — 孫權:為什么還有大虎的事情在?? 他的好女兒啊,你未來怎么摻和進去這種聽起來就挺腥風血雨的事情里面去了? ……該不會這件事背后還有他的授意吧。 想到這里,孫權難免有些遲疑一愣。 后世人目前說的,那二宮斗好像主要問題在他兒子身上一樣。 可是既然大虎都參與進去了,那么…… 孫權有些驚疑不定地猶豫許久,最終還是有些心虛氣短地承認了自己心底一個突然冒出的想法: 也很有可能,有他為了分化江東士族,所以樹起兩個兒子當靶子,讓他們相互內斗以消磨江東士族實力的因素在……? 咿! 他搖搖頭,把這個想法從腦海中扔出去。 孫權:就算是真的這樣想的,他也不能這么承認。畢竟如果真相如此,戳穿之后確實比較尷尬。 【孫和留下的記錄不算多,其中有幾條被粉飾的程度真的挺明顯的。 首先是寵愛冠絕諸子,孫登臨死之前還要推薦他當太子。有些營銷號干脆直接因此寫孫登后期不如孫和受寵,感覺自己被忽視,最后干脆想讓保全子嗣云云。 ……至于嗎?孫和的寵愛那能和孫登比嗎? 寵姬(這點甚至都有點存疑)的兒子,從小又比較聰明懂事。孫和受寵的概率確實(可能)挺大的吧。但是要說冠絕諸子,甚至超過孫登就簡直荒謬了。 因為孫登從出生到去世,分明一直都是他親爹孫權的心肝大寶貝?!?/br> 劉徹:…… 被后世人無心點到了的孝武皇帝神色有些微妙。 唔,建議還是不要拿出身說話。 誰最受寵,還是主要看個人成長是不是符合親爹意向的。 特殊情況請特殊分析,謝謝。 【舉個最簡單直白的例子: 稱帝之后不久,孫權就從武昌東巡回建業了。為了預防蜀漢可能有的軍事動向,他把當時身為太子的孫登和他手底下一班人留在了武昌。 這倒不是什么特別愛重的表現。 因為東吳的權力和政治中心,在孫權時期一直是跟著孫權本人而轉移的。孫登相當于因此而遠離了權力中心,并且身邊也多出了是儀這種,自他爹十八歲起就開始追隨他爹的近臣作為監視。 害,當皇帝的控制一下太子的權力和勢力,多少人都干過類似的事情。小事,也沒必要因此就覺得孫登失寵云云?!?/br> 曹cao:對啊。 權力的中心,是只能把握在最高統治者手上的。若是一個國家存在兩個中心,那分裂和內斗的現象豈不會激增? 哪有當皇帝的,會心甘情愿把手頭上的權力分割出去的?這甚至不牽扯什么人性利益與欲望,單純從理智和維護國家統一的角度出發,為了維護朝堂穩定,他都不可能這么干。 頗為認同的曹cao點著頭,感覺自己看江對岸的吳主有順眼了幾分,惺惺相惜的同時,那種自己兒子怎么不能更清醒一點的惋惜也冒了出來。 但是他還是有點天真了,孫權接下來給他開了開眼界。 【畢竟人孫登在武昌過得還挺狂野的,他甚至敢直接指使手底下人上疏,請求親爹大力重用自己看好的,自己勢力中的十一個人。 ——額,甚至是直接說了,這是太子的意思,希望孫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