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這,這還是真的……” 他把最后半句話咽回喉嚨口,只在心中慢慢補充完那后半句: 天不助蜀漢,豈不命哉痛哉? 【在還定三秦的時候,漢水是連同隴西和鄂西的通暢水道,舟楫便利。 漢軍出陳倉之前,必須要沿西漢水攻擊雍軍控制的下辨和西縣。其軍事意圖,一方面是佯攻偽裝聲勢,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封鎖漢水通道,方便漢軍的糧草和兵員運輸,同時防止隴西雍軍順流而下背刺漢軍。 可是這樣的水道,卻在公元前186年,也就是高后二年,發生的武都大地震中,因為地震引起的山崩地裂而被截斷為西漢水和漢水兩條河,貫通的水路交通自此被切斷。 等到后來地形進一步發生變化,西漢水南流進入四川,成為了嘉陵江上游的水源;而漢水也失去了自己的支流,河道縮短,水量減少,通航條件急劇惡化。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還定三秦的故事才徹底成為了絕唱,后來諸葛武侯的幾次北伐無功而返,多少也有幾分這樣的原因。但那是后話,我們扯回楚漢?!?/br> “高后二年?” 來不及繼續沉浸在對后世子孫回天無力的淡淡傷感之中,時間線突然被拉近的警鐘一下子敲響在漢初人的耳邊。 幾人面色鄭重起來,根據先前后世人給出的幾個時間節點,很快就算出了那公元前186年距離現在到底還有幾年。 “還有十六年?那武都地震竟然都能讓河水改道,威力應該不輕吧?” 想到漢初天下如今的殘破,再想到其后竟然還要再經歷呂雉文景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勉強恢復到足以大規模反擊匈奴的國力,劉邦眼前就感覺快要一黑。 這天災人禍怎么就不肯稍微停歇下來呢? 張良也在嘆息,一邊蹙緊了眉感覺有些頭痛:“就算提前告知了我們,人力又如何去扭轉天意呢?” “又不能使那地震不會發生,亦不知曉具體的時間,不能讓那方百姓提前避開。就算朝廷為事后賑災做了預先的準備,又何嘗不是于事無補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br> 最后是蕭相開口,嘆著氣的,尾音在室內最后靜默淡去。 — 劉季:我是高帝,那我夫人就肯定是高后咯? 他摸了摸頭發,感覺后世人這論述還真就和他們的認識差了太多的信息量。大部分在它口中屬于常識的內容,他們現在還需要連猜帶蒙。 劉季:看起來未來的我還真就把朝政交給了妻子了。 這日后不得多拉攏安撫,增進一下關系? 【整個楚漢之爭的過程其實相當復雜,但是礙于篇幅以及本篇主旨的問題,在此我們不多加贅述?!?/br> 劉季&蕭何:? 原本安安分分老老實實聽著后世人講述,頂多心里跟著吐槽幾句的兩人,在聽見這一句話的時候直接愣在了當地,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現了什么問題。 “不是?不是說要講我和漢初三杰之間的故事嗎?” 劉季直接第一個心態微崩,他都等著后世人幫他降低建國難度這么久了。 ——結果你給他來個這出? 劉季:好荒謬,好離譜,能不能細說??! 細說——??! 蕭何的表情也是跟著麻木的,畢竟他這么聽下來,一直以為前面全是前搖,就等著后面楚漢戰爭上重頭戲了。 誰知道是前后都是重點,就楚漢戰爭本體不是??? “這也不算后世人偏題,確實是大部分都是你和我們三個人之間的事情呢……” 蕭何面無表情:就是完全規避掉了他們最想要知道的部分呢。 兩個人在心中此刻達成了無聲的一致: ——什么茍天幕,離譜。 【我們大概只要知道,在還定三秦之后,劉邦把韓信留在關中地區,一方面和章邯展開了長期對峙,一方面清掃北地的殘敵,重新修繕秦帝國邊疆的要塞,防止匈奴騎兵趁著秦末之亂南下sao擾。 他和蕭何兩人在此期間,一人主軍一人主政,文武合作,努力穩定并維護了蜀漢關中地區這一漢王國的國本之地,使得劉邦可以再無后顧之憂地東進親征楚國。 但是劉邦集團在攻下西楚的都城彭城之后,由于心態上的自大與失衡,同時軍隊體積過于龐大,超出了作為主帥的劉邦的能力范圍,于是六十萬大軍被項羽以三萬楚軍擊敗,不得不敗退而逃。 隨后,在漢軍盟友紛紛背漢投楚的前提下,劉邦聽取了張良讓韓信獨當一面的意見,將韓信放出去開辟了北方戰場,自己在滎陽一帶和項羽展開了長期對峙,讓彭越、劉賈、盧綰開辟了敵后戰場,英布在南方幫忙sao擾等等。 堪稱四面開花,多面伐楚,用堅壁固守的方式消磨楚軍,用后方sao擾和開辟側面戰場的方式分離楚軍,用剪除羽翼的方式削弱楚軍,一直讓項羽疲于奔命,在五年的消耗戰中喪失了大部分的國土,失去了幾乎全部的盟國。 于是最后迎來了在垓下的決戰?!?/br> 劉季和蕭何兩人堪稱將自己的記憶力發揮到了極致,也顧不得什么姿態,齊刷刷地蹲在地上,用手指竭盡全力地簡要記錄下一些未來關鍵的節點,甚至都分不出什么心神來對未來做出得體的反應了。 被項羽用幾萬人打六十萬結果輸了?輸了就輸了,你覺得這把他們還會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