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 這下,輪到原本正因為自己早年的狂妄事件,要在還不知道這一點的韓信張良陳平三人面前曝光而感到些許微妙的劉邦發出疑問了。 ——后世人怎么做到這么解讀的??? “……應該是因為陛下后來成了皇帝,就有人以為陛下從一開始就是算無遺漏的吧?!?/br> 作為在場除了劉邦以外唯一知道細節的人,蕭丞相這話說得都覺得艱難。 他那時候,有一說一,雖然確實看好劉邦,但后世人都說了,是一種接近平等的交朋友的態度。 要他為劉邦娶老婆這件事勞心勞力,合伙騙,不,按照這后世人給出的說法,簡直就是在強迫吧!強迫一個外地來的可能有頭有臉的人物把女兒嫁給劉邦? 蕭相:……我覺得我丟不起這個臉(閉眼)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首先來盤一下這個說法的邏輯。 這個說法的前提,首先是建立在呂家在沛縣沒有根基,而劉邦的勢力在沛縣足以被稱為地頭蛇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說是呂家的根基,那么確實因為時日較短而沒有深扎進去??墒莿e忘了一個因素,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呂公和沛縣縣令相交頗深??! 呂公在沛縣犯愁一時打不開名聲? 沛縣縣令干脆把蕭何都借出去讓他好好辦宴會,果不其然借著蕭何的名聲吸引來了一批人物,使得呂家的這場喬遷儀式辦得極其有派頭:又是官府官吏親自主持,又是各路豪杰前來慶賀,場面之盛大,給錢給得少都不配上座的。 這名聲和影響力難道不就一下子鋪開了嗎? 其次,劉邦在沛縣真的算得上是地頭蛇嗎? 感謝這個說法的提出者對劉邦的厚愛。但是在我們之前的一通分析下來之后,相信大家應該也能明白,這種誤解基本上是因為劉邦最后當上了皇帝而產生的貸款地位。 劉邦當初當游俠的時候,就稱不上沛縣的大哥,得兄事王陵。當上小吏之后,頭頂的上司更多。泗水亭雖然交通便利,但甚至都不在沛縣中心地帶。他想要來參加這個宴會,趕來都稱得上一句姍姍來遲。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硬要說劉邦能娶到呂雉,靠的是什么利益交換的話……說實話我真覺得有點勉強。畢竟要融入當地,沛縣縣令難道不好嗎?選個小年輕不好嗎?】 “……實話實說就是,我甚至不缺老婆?!?/br> 劉季忍了很久的難以言說,此刻終于勉強組織出了一個突破口:“我要是真的特別想要個老婆,我為什么不把曹氏娶回家???” 曹氏好歹還給他生了個兒子呢,這要是想成家的人,早就干脆把曹氏帶回去了。 他為什么要在完全不認識呂雉的情況下,要和那呂公達成什么利益交換娶他女兒??? 【那么把這個猜測放在一邊,我們繼續來看賀錢萬的始末,其本質也就跟著清晰起來了。 它就是劉邦一時興起,打算再好好戲弄一把這些沛縣小吏的一個樂子而已。以他狂悖的個性來看,其實沒什么可以奇怪的地方。 呂家到底在沛縣之前聲名不顯,這場宴會辦得盛大除了自己家底以外,主要借的是蕭何的名頭——但蕭何誰啊,他兄弟??!有蕭何在,他耍耍這幫小吏怎么了? 所以宴會上蕭何要急匆匆替幫他解釋,也是真的被這時不時得搞出點什么麻煩來的冤種弟兄整怕了:這要是都是自己人,蕭何隨便也就幫他抹過去了。 但是呂公是沛縣縣令的老朋友??!這要是不提前打個招呼,人家后來發現事情不對,轉頭記恨上劉邦,讓縣令給他穿小鞋怎么辦!】 話講到這里,哪怕整個賀錢萬的具體過程還沒出來,韓信也猜出來真相了。 他神情有點復雜地看向劉邦,一派欲言又止的猶豫。 這要是實打實地給了萬錢賀禮,怎么會說發現事情不對呢? ——很顯然是劉邦在詐騙??! “……陛下能面不改色,很有大家風范?!?/br> 反正兵不厭詐嘛,會打仗的劉邦,也會使詐,這很正常,對吧…… 張良陳平:韓將軍啊,你大可不必這么努力為陛下粉飾的。 你要是大大方方地說他詐騙,這男人也就毫不羞恥地承認了。甚至還能反過來吹噓一波自己,說這是聰明才智,天授的“政治才能”。 你在這替他努力挽尊的話,反倒就有一種讓劉邦也跟著尷尬起來的氛圍了。 【說句老實話啊,這個招呼打出來,確實也就基本代表著蕭何和劉邦很熟了。 但這真的不像是兩人聯合施壓,或者不經意間就展露出劉邦的能力什么的。 我個人感覺,更像是蕭何在委婉地用自己為呂家傳播名聲而換來的人情,希望呂公不要因此為難作為他熟人,卻在呂公的宴會上整了這一出的劉邦??! 他真的,我哭死?!?/br> 劉季跟著學舌,伸手攬住蕭何的肩:“你真的,我哭死?!?/br> “……你下次少弄出點這些意外就行?!?/br> 蕭何沉默了許久,最后還是只能無奈地嘆氣:在這光幕一出之后,他和劉季的關系更是被捆綁地深入了一層,以后就是不想幫襯劉季,自己心底那關就過不去。 蕭何難道就真的不想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一代名相,名留青史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