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最強的老婆是魔法少女、[綜漫] 二次元劇本沙雕化、[網王同人] 手冢君與我、[名柯同人] 坐標柯學世界,家人們撈我一把、[綜漫] 異議!法庭禁止劇本組、社恐喪尸也要被迫修羅場、克系世界眷屬收集法則、馴化儲君后我辭官了、仙尊他不想送助攻、詭異降臨
——大漢最終滅亡了。 劉徹卻似乎并沒有惱怒:“秦朝取代周朝,我大漢取代秦朝,若是將來有什么如高祖一般的人物出現取代大漢,可能便是天命如此了吧!” 氣氛一時冷凝,主父偃在同僚瘋狂地使眼色下,硬著頭皮對劉徹說道:“圣上,天音既然告訴我們后世的發展,那定有天人的意圖。私以為如果我們如果能從中看出道理,以之為鑒,大漢就必能代代相傳,直至萬世了?!?/br> 劉徹笑了。 “武帝,武帝,不知是我大漢哪位皇帝啊?!眲亻L嘆道。 群臣附和,氣氛一時和樂。而不敢說話的臣下心中卻有了一個恐怖的猜想:這會不會是當代帝王呢? ——畢竟,只有當代帝王,才談得上什么道理、警示,如果是多少代之后帝王的事跡,天人給他們看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被派出未央宮的衛士這時也急匆匆地趕回來了,給他們帶來一個還算好的消息:天幕只有未央宮范圍內的人能夠看到,出了未央宮,天依然是天,地仍然是地。大漢最尊貴的君臣默契地同時舒了一口氣,還好還好,不需要在領受神跡的同時處理各地因此產生的動亂。 天幕暗了下去,所有人——從萬人之上的帝王到看守宮殿的衛士——都知道,當天幕再次亮起,就有什么東西永遠地改變了。 風云將起。 第2章 欲抑先揚 天幕上出現了新的畫面。同時一道溫和的聲音響起。 【漢武帝劉徹,稱得上是一位千古一帝。 他初即位時,漢朝剛剛經過文帝、景帝的修養生息,國力已相當厚實。 他執政時,手下有一批優秀的臣子。文有主父偃、桑弘羊、張湯等能臣干吏;武有衛青、霍去病等將星熠熠,可以說是君明臣賢。 在劉徹執政前期,政治上實行推恩令等手段,有效地集中了中央權力;經濟上實行鹽鐵官營等,是最早關于經濟的調控措施;軍事上北擊匈奴,鞏固邊防,開辟絲綢之路,將大漢之名遠揚千里?!?/br> 天音說出第一句話時,許多臣子便眼前一黑,恨不能立時便暈倒下去。 劉徹??!漢武帝是劉徹??! 就是他們眼前的這個人??! 他們竟然要和圣上一起,聽天人評價圣上的得失! 不過聽著聽著,大臣也漸漸冷靜下來。畢竟……天音說的似乎都是贊賞? 尤其是天音提到的那些臣子。主父偃松了一口氣;年輕的桑弘羊兩眼發亮,恨不能立刻便做出一番大事業;張湯剛剛把朝代歌從地上謄刻到衛士送來的竹簡上,聽到天音提他的名字,一個手抖就把筆刀掉在了地上。 還好是夸贊。 衛青近十年來一直陪侍劉徹左右,他出身騎奴,得到寵信的方式在這個時代看來又不那么光彩:“以幸進”——因為陳皇后對衛子夫的爭風吃醋被圣上所知所用。雖然衛青本人頗有才干,但奴隸出身讓他在這個重視門閥的時代多次被人攻訐。 對衛青來說,謹慎地保全自身,成為家人和宮中jiejie的依靠,再報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就是現在的他所能想到的全部了。 所以他在朝堂上謙虛謹慎,用兵時力求勝利。衛青想,他活著,就能撐起衛家;他死了,也得給衛家留下點什么。 至于什么青史留名?也許少年時的他還曾在午夜夢回時幻想一下,但成長起來的衛青早已不敢再想這樣的美事。要知道,雖然去年他領兵追擊匈奴直搗龍城,取得豐厚戰果,但是朝堂依舊有許多反對他的聲音。 騎奴、騎奴…… 這樣的他,天音說,他是名將?衛青經過戰爭洗禮的神經敏銳地察覺到不停有人用余光打量他,有些目光帶著感嘆和驚訝,有些目光卻暗藏惡意。 可是衛青的心卻松下來了,不是因為他是天人口中的“名將”,而是因為天人說,霍去病也是將星! 他今年才十歲出頭的小侄子,去病,在不遠的將來也會率領大軍,百戰百勝嗎? 衛青想,那么就算他早死也不怕了。 【在漢武一朝最鼎盛的時刻,衛青霍去病將匈奴遠遠驅逐,使匈奴唱著“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歌遠遁。 在漢武一朝最鼎盛的時刻,大漢子民始終保持著自信昂揚的精神。這種精神從此刻在了民族的骨骼中,在血脈中一代代流傳下來,使得千載之后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仍自稱“漢人”。 他的曾孫漢宣帝劉詢評價他“功德茂盛,不能盡宣”,算是對這位帝王的蓋棺論定。 但是,在這些繁華錦繡的喧嘩背后,衰弱的暗影也在帝國的隱晦處悄悄滋生?!?/br> “好!好??!六畜不蕃息——嫁婦無顏色!”劉徹悠然地重復著,“六畜不蕃息,嫁婦無顏色??!” 劉徹猛地轉過頭,銳利的眼神看向衛青:“聽到了嗎?去病以后也是個大將軍!” 衛青與有榮焉地笑起來:“等去病長大了,自然也當為圣上開疆拓土?!?/br> 跟在天子身后的群臣也哄然叫好,湊著趣恭喜天子又得一位將才。 這廂君臣和樂,公孫敖、公孫賀和李廣的臉色卻不怎么好看。去年的戰斗中,衛青從上谷郡出兵,公孫敖從代郡出兵,公孫賀從云中郡出兵,李廣從雁門郡出兵。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只有衛青取得了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