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船機動性太差,難以應對多方進攻。在翃都軍火銃的沖擊下,大船的重要部分毀損,行動越來越慢。帶隊的將領們抓住機會,攀上敵軍的大船。一陣戰斗后,大船上的兵士們皆化為刀下俘虜。 敵軍前軍已敗。 “竟是這種作戰方式?”敵軍將領看在眼中,依然神色冷靜。了解到這一作戰方式的優勢后,敵軍將領也下令將大船聚集,一起發動攻擊。 攻勢忽然逆轉。 翃都軍急忙后撤。 敵軍將領見此情景,臨時決定要讓大船一齊行動,乘勝追擊。 身邊一個副將順勢提議:“將軍,各船的行進速度不同,不若我們用鐵索將它們連接起來,這樣更平穩,也更有威懾?!?/br> 敵軍將領欣然應允。不多時,鐵索連環的船隊聚集在一起,綿延數十里。 此策確實有效。敵軍的船只太大,連在一起更是如山一般難以撼動。翃都軍派出多只戰船輪番進攻,都被打敗。 梅長君站在一艘船上,看著嚴峻的形勢,眸色微沉。 敵我差距太大,再這樣下去,翃都只能全軍覆沒。 站在她身側的裴夕舟同樣看著前方烏泱泱一片的戰船,若有所思。 “這情形……”裴夕舟低聲道,“我似乎在古籍上見過?!?/br> 梅長君側頭望來,星眸微亮。 在這樣的目光下,裴夕舟凝神思索,片刻后笑道:“可用火攻?!?/br> “現在敵我差距懸殊,即便我們的士兵不計性命,也難以攻破相連在一起的大船。強攻無望,只能另辟蹊徑。不用刀劍,而借火勢?!?/br> 梅長君點點頭,判斷道:“他們戰船連接得極為緊密,一處著火,各處皆燃。再加上今日無雪,天寒而干,此策確實可行?!?/br> 消息立即傳到了顧珩所在的主船上。他思索片刻,當即下令,命數十條船載滿火藥,并組織士兵cao縱船只。 翃都的火器庫被搬空了,堪堪湊齊所需的一切。 萬事具備。 但翃都軍這邊仍面臨著一個最終的難題。 沒風。 第39章 猶折梅花帶雪歸(四) 風遲遲沒有來。 翃都軍苦苦支撐, 局勢越來越危險。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翃都僅剩的兩名副將一左一右站在顧珩身邊,相視一眼。 “將軍,無風, 便借人力!” 顧珩有些遲疑。 “再拖下去,戰損更是不知幾何!將軍,我們清楚手下的兵, 我們都是愿意的?!?/br> 顧珩看著幾乎被血染紅的水面,沉默地點了點頭。 火船出發了。 沒有外力推動, 火船都等到十分靠近敵方戰船時才燃起。為了真正接觸到對方的大船, 除了用來點火的船只, 還有許多載著士兵以作干擾的小船。 此策終于生效。 敵軍的大船由鐵索相連,一旦短時間內無法擺脫火船,便只能陷入火海。 火船上傳來蒼涼卻充滿殺伐之氣的尺八聲,在一片喊殺聲和嘯聲中, 顯得格外清晰。 總攻的時間到了。 時近黃昏,天際殘陽如血,濃重的紅光落在眾人眼中, 士兵們根本分不清夕陽亦或血光。 他們的四周是無邊的濤聲,濤聲的盡頭是在火中墜落的戰船。 血水共長天一色。 直到掛在水邊亭子檐角上的夕陽一縷一縷地收盡。 瀧灣的一曲紅波,也漸次朦朧而平靜起來。 此戰, 大勝。 亦是慘勝。 沉淪多時的翃都終于迎來了今春的第一片火紅的霞光。 大戰過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立碑祭奠。 翃都眾人在瀧灣邊擇了一塊傍山臨水的地,將所有將士的衣冠骨灰收在一處。 從守城的第一日, 到出城決戰的最后一個黃昏, 許多將士的尸骨皆尋不到了。 但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被清晰地、一筆一劃地刻在一塊塊石碑上。 祭天這日, 顧珩帶著翃都剩余的將領在墳前拜下,梅長君帶著那日遇見的小姑娘, 裴夕舟帶著城中許多自愿入前線的百姓,還有所有墳中人的親友、街坊、每一個被他們守護的百姓,都跟在后頭浩浩蕩蕩地拜下。 瀧灣熙熙攘攘,墳前寂靜無聲。 眾人極其沉默地做完了所有祭奠的事項,然后靜靜地看著碑前隨風搖曳的火光。 一個略有些稚嫩的哭聲隱約響起。 這一聲仿佛是一個信號,讓許多壓抑的聲音有了釋放的出口。 哭聲一層蓋過一層。 瀧灣大地上,回蕩著一曲低沉而哀切的挽歌。 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在一片絢爛的日光中,突有濃云壓境,細密的冷雨夾著雪花落下。 一個綁著繃帶的士兵望著天空:“是他們也哭出來了嗎?” “是他們也哭出來了!” 百姓們紛紛抬頭,站在飄飛的冷雨中,嘴中呢喃不輕地呼喊著。 有幾位拄著拐杖的老人重重地點了點頭,滿是皺紋的臉上漫著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蒼老的聲音不大,顫顫巍巍地落在了眾人耳畔:“哭出來就好了……” 追妻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