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她拍拍手上沾染的灰塵,整理了一下鬢邊發髻和衣裙,收拾停當后就成了那個賢淑柔順,什么都不會的趙三娘子,在池邊照了照自己的模樣,趙三娘子這才滿意離開。 留在原處的馮逸仙抱著樹干腿腳發麻,喊得喉嚨干啞也不見有人來救自己,正渾身疲憊,忽地聽見有些嗡嗡的聲音就在自己附近。 他抱著樹干,十分小心地挪動腦袋尋找聲音來源,猛地便瞧見在自己右上角的樹枝上正垂掛著一個足有腦袋大的馬蜂窩,幾只黑黃相間的馬蜂在蜂窩間巡衛,個個屁股上都帶著毒針。 馮逸仙一個哆嗦,險些從樹上晃下去。 殺千刀的!哪個聰明的大馬蜂想到要在這里安家的! 真是天要亡他! “救!命!” “三——弟——!你在哪里?”聽見了些微的呼救聲,馮憫尋了過來。 馮逸仙嗷地一下叫喚起來,哭爹喊娘,淚流滿面地大喊:“二哥!二哥!快來救我!這里有馬蜂窩?。?!” * 馮先生攜著一冊書進入學堂。 先掃了一圈,見謝源正端正地坐在堂中,嘴角便揚起了一絲微笑,視線一挪,看見旁邊還有一姑娘正笑嘻嘻朝他揮手,圓圓的杏眼瞇成了兩彎月牙。 馮先生笑意僵在臉上,腦中下意識地想起了那只耀武揚威的大王八。 嘖,煩心! 馮先生扭開臉,不想看見這丫頭。 已經開始上課,馮獻先念了一遍書,村中學童們坐在蒲團上,搖頭晃腦地跟著念誦。 馮獻不是刻板的教書夫子性子,在讓村童認了字后,便隨意撿起書中一問道:“勤者敏德義,世人濟其貧??捎腥酥朗鞘裁匆馑??” 古往今來,不論是誰,最怕的便是課上提問。馮獻甫一停頓,眾人便齊齊噤聲,鴉雀無聲。 他抬眼一望,在眾多垂下的腦袋中一眼看到了端正坐著的謝源:“謝源,你來回答?!?/br> 眾人長出一口氣。 馮先生是個挑剔刻薄的先生,心中暗笑,也不知道這謝源怎么這么倒霉,一開始的就引起了馮先生的注意。 謝源站起身,略一思索后,少年清亮的嗓音便在竹屋中響起。 “勤者敏于德義,世人濟其貧。儉者淡于貨利,而世人假儉以飾其吝。[1]” “勤勉之人應當提高自身修養,可世人大多勤勉于銅錢。勤儉之人應當不看重利益,可世人大多以儉來掩飾自己的吝嗇?!?/br> 私塾中一片安靜,眾人都怔住了,睜大眼睛詫異地望著他,這謝源肚子里有點貨啊。 馮先生滿意點頭:“文中內容先前學過?” “方才讀了一遍?!?/br> 嚯!這話可不輕! 屋里但凡是識字啟蒙過的人都瞪圓眼睛看著謝源。 只讀了一遍,便能通曉其意?!正常來講,第一遍都是要先生帶領著讀一遍,然后再進行一字一句的釋義,讓學生背下來,之后再進行理解引用。 可這謝源,居然直接讀了一遍就會了? 眾人目光怪異,視線看向馮獻,準備等他勃然大怒,卻不成想馮獻唇畔含笑,滿臉的欣賞,居然就信了這么離譜的謊話。 此時,眾人都有些恍惚。 難道謝源給馮先生灌了什么迷魂藥? 馮獻含笑令他坐下,忽而謝源再次開口。 “然民之所求不過三餐溫飽,七尺臥地。利者,民生之基,基不固而棟宇不堅。棟宇不堅,卻以君子之行求諸于民,亦為假德以飾其猖狂?!?/br> 馮先生明顯地怔愣了一下,轉身盯向謝源:“這是你自己的想法?” 沈喬從旁觀看,馮獻臉上的欣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靜的審視。 謝源輕輕垂下頭,默默不語。 馮獻所提問的這句是古人對勤勉于勤儉的釋義名句。 從這句話來看,希望眾人能重視德行,輕名利,不要用君子處事原則掩飾自己追名逐利的本質。 他是一個正統的儒學捍衛者。 而自己卻用書中之義引申出了更大的論題,不要用德義掩飾剝削本性,求利才是人之本心。 這樣的引申是狠狠打了一眾儒夫子的臉,堪稱離經叛道! 沈喬在底下悄悄地拉住他的手,默默搖頭。 可謝源眼神沒有絲毫動搖地道:“是?!?/br> 沈喬瞪著眼睛,詫異地看著他。 不論是在京城,還是在小小的竹溪村,他的觀點始終都和正統思想相左。 重商,輕農。 馮獻那雙眼睛打量著謝源。 機敏大膽,胸藏乾坤,出身干凈,背后不沾染任何勢力。 馮獻實則并沒有因他的觀點生氣。 他沉默了一會,忽而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2]。你方才說的,已經違背了君子持身的德行?!?/br> “禪宗有句話說:饑來吃飯倦來眠。先生難道不知'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這句話嗎?” 兩人一來一往,謝源對答如流,只有私塾里的學生遭了殃。 他們根本就聽不懂在說什么! 只知道什么子曰,乙曰……能聽懂每個字,但字所包含的意思卻完全不懂。 想要理解,就需要有大量的學識積累。 有村里孩童在地下咋咋呼呼地嘀咕:“這到底是誰???怎么這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