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木炭沒有煤炭耐燒,但比木柴強得多,還可以利用現有收集好的木柴來實驗。 回到洞xue中烤會火暖暖身,趙飛宇先把小樹砍成柴火放好,就去拿了兩個籮筐,一個裝擴充洞xue挖出來的土,一個裝砍好的木柴,在附近找個空地搭建碳窖。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農村奶奶家,村里就有個磚建的碳窖,建國前修建而成,村里李姓的大爺年輕時候就靠一手燒碳的技術聞名村內外。后來工業制碳,大爺也被迫失業轉行賣紅薯去了,只偶爾燒一些自家用。 趙飛宇小時候躲貓貓去碳窖里呆過,也親眼看見過燒碳的全過程。雖然年代久遠,但還依稀記得一些的細節,比如要有一個點火口和一個排煙口,燒到合適的時機要把所有口都封死。 再按照書上所說的,木炭就是木頭不完全燃燒的產物。趙飛宇覺得燒制出木炭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希望這不是他的錯覺。 最簡易的辦法讓木頭不完全燃燒,就是木頭露天燒著燒著,澆一盆水或者蓋一盆土上去,成碳率極低。最好的辦法,則是建立一個用磚砌成的碳窖,但難度較大。 趙飛宇折中考慮,準備實驗性質的搭一次性小型碳窖。先取三根長的木棍插進土里,圍著這三根木棍放置柴火,搭出三個三角形的木柴堆。 接著趙飛宇把濕泥土糊上去,頂部留下一個煙道,底部留下一個點火口。等泥土干了,就從進火口點火。 三個一次性小土窖,趙飛宇在不同的時間進行了封窖。但最后冷卻打開時,三個都燒得很失敗,不僅大部分木頭都完全燃燒了,還里外不均勻。 趙飛宇疑惑:“難道是濕土把木材也弄濕了,造成的燃燒不均勻?” 于是第二次嘗試時,他搭好木頭,又鋪了一層干草在上面,才糊的泥巴。中途有個土窖因為燒制出現了裂縫,他怕氧氣進入還趕緊拿土把縫給補上。 三個土窖頂部冒出縷縷輕煙,畫面詭異的讓趙飛宇想到一個詞——墳頭冒煙…… 而且煙的顏色還不一樣,一會冒藍煙,一會冒青煙,一會又是無色的。趙飛宇在煙霧顏色不同的狀態,各封了一個窖。 這次依舊不盡人意,但青煙時封窖,燒制成功的木炭卻是最多的,可見祖墳冒青煙說明風水好要發財,呸,土窖冒青煙說明木頭進行了不完全燃燒。 第三次嘗試,趙飛宇在“祖墳”剛冒青煙時,“祖墳”青煙冒得正好時,“祖墳”青煙冒完開始冒無色煙時分別封了窖。 這次勉勉強強,最后一窖產出的木炭最多,可是底部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燒過頭了,木炭發軟易斷,頂部則是還沒燒成。 燒制木炭真是個技術活,趙飛宇頭禿?,F在的成果并不讓他滿意,這樣的成功率和木炭質量,還不如直接燒木柴劃算。 楚鷹最近熱衷于狩獵,捕了一頭狍子后,他又去抓了只野豬?;貋砭涂吹蕉磝ue外面的雌性在做奇奇怪怪的事情,堆了九個土堆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他把野豬往冰柜旁邊一扔,就來找趙飛宇“入庫”。 楚鷹言簡意賅:“野豬?!?/br> 正在思考怎么解決困境的趙飛宇,聞言一驚,這東西力氣可不小別把他們東西弄壞了:“野豬在哪?” 楚鷹:“我抓的?!?/br> 趙飛宇氣得嘴角抽抽:“也不說清楚,我還以為家里來野豬了?!?/br> 楚鷹的視線忍不住往土窖上飄:“你在做什么?” 趙飛宇苦惱的撓撓頭:“就是把木頭燒制后,變成比木頭更耐燒的木炭?!?/br> 燒過的木頭竟然比沒燒過的更耐燒,真是難以理解。不過楚鷹并不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這個“雌性”說的每一句話都應驗了,雖然他覺得對方的失憶很奇怪,總是忘記最基本的東西,反而記得這些奇奇怪怪的事。 用手指在土窖上一戳,土窖光榮的裂開一個大洞,楚鷹迅速把手藏起來裝作無事發生。 還沒瞎的趙飛宇:“……” “你干嘛給它戳個洞……” 楚鷹:“上面本來就有兩個洞?!?/br> 和楚鷹交流多了,趙飛宇已經能順利讀懂他話外的意思,本來就有兩個洞所以再戳一個也不影響是吧。 對啊,為什么不能多開洞?為什么一定要從下面燒,從上面往下燒不是和更合適他現在的情況嗎! “你可真是個大聰明!”沖上去給楚鷹一個喜悅的擁抱后,有了新想法的趙飛宇迅速搭建起他的新窖。 以為自己會被罵,快要開口說對不起的楚鷹莫名和“雌性”來了一次臉紅心跳的親密接觸。 面對面肢體接觸的感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楚鷹呆愣在原地,久久無法回神。 這次趙飛宇做了一個大一點的土窖,與之前幾次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在底部開了八個通氣口,在頂部開了一個進火口。底部進氧,氣流上升,火焰就會往下逆向燃燒。 從頂部點燃后,等到頂部冒青煙,他就趴下順著每個通風口看,哪一個通風口燒起來他就把那個口糊上,八個口都糊上了他再把頂部糊上。 這一切做完后,天色已晚。趙飛宇準備明天帶著大家一起開窖,順便展示下木炭的妙用,引起山雀們的興趣,主動學習怎么燒碳。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半夜開始下雪了。 第16章 第一場暴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