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書迷正在閱讀:長生燭、女主和女配私奔啦、十七歲你喜歡誰、狐嫁、小傻子、畢業前我覺醒了木系異能、小美人覺醒后逃不掉了、天帝之狐、奪命之愛、假清冷和偽禁欲閃婚后
別看都是女生,三個人放開吃了五盤rou。細算也不多,一盤三四兩。還是女生們一塊兒吃更自在,有男生在就不盡興。要是游俊寧在,她就開始跟你聊人性和動物性了,怎么區分兩者的不同?只要把一個女人扔到男人堆,把一個男人扔到女人堆,其中的微妙就出來了。 她們照例先聊游俊寧,話題打開后問蔡小蕙跟妝學得咋樣?蔡小蕙吃著rou說任重道遠,目前只是幫多娜打個下手,想要精進就要報更專業的化妝課。 張丹青說你報呀,學成了進劇組給藝人化妝也不錯。 蔡小蕙說我是有新聞理想的人,我要捍衛我的理想。她的理想是當一名調查記者,披露她們老家的黑煤窯,曝光塵肺病,再關注關注黑工廠的童工。 張丹青對她的理想不樂觀,先不說別的,就說目前有能力做這類新聞、也做成功的案例了了。且那些記者年齡幾乎都集中在三十歲左右。 孔多娜不以為然,她認為有理想的記者大多都是揮灑熱血的年輕人。她自己關注的兩則大新聞,都是記者跟蹤調查多年,只是稿發出來的時候他們都快禿頭了。 那倆人只顧在那兒笑,笑完張丹青問她,你對新聞又感興趣了? 孔多娜搖頭,看情況吧。從大二她就確認了自己對新聞興趣不大。高三那一年她處于一個思想混沌的階段,她mama醫療事故去世,醫院對這起事故的態度模棱兩可,期間產科又出現了一例產婦遽然死亡事件,民間開始陸陸續續傳這間醫院的背景和黑料。 她是在這種背景條件下選的新聞學。她自認為她能做點什么。當她入讀大學后,孔志愿跟她聊電話,不讓她執著于過往發生的事情,多關注當下多關愛自己。如果沒有發生以上的這些事件,她大概率會學理工。 但既然學了新聞,哪怕興趣不大,她也會竭力做到最好。個性使然,她認為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她就會適應著往前走。 張丹青是在學新聞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寫作興趣更大,她準備考文學院的研究生,只是糾結考哪所院校而已。她找孔多娜拿主意,她的家庭鼎力支持她去國外深造,但她個人興趣不大。實則是她想攛掇多娜也出國,有個伴她會更有安全感。 孔多娜沒想過出國,她認為國內環境挺好的。她也沒想要在學業上有更進一步地發展。她計劃畢業后做報刊或去電視臺的新聞部,做婚慶策劃也行,利于未來自己創業。許生輝的攝影學成,去當個攝影記者或在邵輝的工作室拍婚禮都可以,也利于未來創業。 她自己是這么規劃的,只是還沒有跟許生輝說,更沒有合適的時機跟邵輝提。自從入秋以來她就很少在工作室看見邵輝,傳言他正在轉型做 mv 導演。 說到許生輝,蔡小蕙隨口問他是不是在咱們學校旁聽???別的系有女生打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個模特也拍過廣告,再詳細的就不知道了。 孔多娜說沒有啊。 張丹青也聽說了,只是她沒在意。結合今天蔡小蕙的描述,她偏頭問多娜,他是不是沒跟你說呀? 孔多娜反問,他為什么不跟我說? 蔡小蕙心直口快,這有什么想不通的,你們倆學歷有懸殊嘛,他可能是想偷偷自學? 孔多娜沒放心上,問她,有多久了? 蔡小蕙看看張丹青,說有一個月了? 張丹青說有吧?我也沒太關注。 這茬兒很快就過去了,話題又回到各自的身上,理論課早學扎實了,就剩明年大四后的社會實踐了。有個別拔尖的,不是已經去電視臺就是開始寫新聞稿了??锥嗄扔芍宰?,急什么呢;張丹青一心考文學院的研究生更不著急;原本蔡小蕙手忙腳亂,見她們倆氣定神閑,她也稍稍有些安心。 三個人早吃好了,各自靠坐在位置上聊天。張丹青一貫天馬行空,她望著滿大廳的食客,說大家都長一個樣子好無聊,要是這個人頭上長雙觸角,那個人屁股后伸出條尾巴,另一個人背上扎對翅膀……打架的時候各顯神通,那才有意思呢! 孔多娜打個飽嗝兒,手掩著嘴一面剔牙一面觀察食客。觀察著觀察著她突然悟到了,說我對新聞興趣不大,是我認為自己的觀察和采寫能力一般,有意無意就扼制了這一塊兒。 蔡小蕙說你有點,你好像只要對一件事不感興趣,就能關閉雷達去忙別的。 孔多娜問,我這是優點缺點? 蔡小蕙說當然是優點,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張丹青說那不見得,這無形中也會阻礙個人發展。比如你認為國內環境挺好的,對國外沒興趣,是因為你沒有更寬廣的視野。接著問,你們家人在你們小時候跟你們灌輸過出國留學的概念嗎? 孔多娜和蔡小蕙搖頭。 張丹青說我從懂事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禮物就是科隆大教堂的拼圖,我姨娘移民到了柏林,我爸媽從小就跟我灌輸,我將來是要出國深造的。我姨娘跟我說,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發達,看他們國家的基建里有沒有照顧到殘障人士。如果國家層面照顧到,那么人民和社會層面自然也會集體意識到。 孔多娜忽然想到有,她讀高中那會兒因為堂哥說要去美國,她mama還鞭策她了一段。她深想了想,說我家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家里人覺得我能考到北京就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