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媳婦兒對我圖謀不軌、小狗聽不到、邪門[懸疑]、耳聽熱潮、頂流影帝官宣了[ABO]、被馳總玩弄感情的小可憐[ABO]、乖慫嬌妻冷丈夫[八零]、我抓住了校霸的小尾巴、一枝火焰里、被獻給jian臣后
《一個朝代持續15年就滅亡,原因有哪些》 “下一位馬甲,我希望是詩歌方面的……詩歌比較短,我能快點‘考古’出來,證明除了華夏還有其他文化存在……” 席余燼從最實用的方面考慮。 他想到詩人泰戈爾,他的現代詩影響非常大。他雖然出生在印度,但更信奉的是泛神論,認為萬物皆有靈。其筆下人與自然有著奇妙的美感。 那么這個詩歌方向的馬甲,就叫做浮靈。 穹天和浮靈性格都沒有想好,只是個粗糙的殼子,但用到再添加也不遲。關鍵是兩位考古到的東西。 現在官方小說家的圈子里已經有四位馬甲。榮格、穹天、浮靈,還有老大余燼??捎酄a的“封筆”人設還要維持,所以大致上有三種風格。 “三種會不會太少了?!?/br> 席余燼時刻給自己留一手。他從頭到尾審視這三個馬甲一遍,發現一個大缺漏:這三個馬甲都太熱愛工作了。這不正常!怎么會有人工作不摸魚! 所以藍星辦公室內,還缺一位摸魚慣犯。 他創建了“earth:009”,寫上這位專職摸魚的青年,明幸。 明幸的考古方向是日式文學,沒有特別原因,就是比較熟悉而已?;蛟S因為老是看那些文字,他的文風也漸漸向那個方向靠攏。明幸的主頁只留下他寫的短句: “幸福就像人身上透明的罩子 我走在街上 被它們擠得紙片一般薄” 雖然生活態度很喪,但是一直在快樂摸魚啊,明幸。 藍星小說家辦公室正式開業! 長期出去外交的余燼,認真負責的榮格女士,暫時沒有詳細設定的穹天和浮靈,摸魚喪系青年明幸。大家要好好努力、勇攀高峰、再創佳績! 席余燼忽然想到要突出余燼與眾不同的身份,于是讓每個馬甲都轉發了余燼寫的心靈雞湯,附上留言。 “寫得很好[拇指][笑臉]” “點贊了[花束]” “好看,立刻轉發到朋友群分享[跳舞][跳舞]” 事實上心靈雞湯寫得沒什么內涵,可余燼是老大嘛。 尊重老大,是辦公室的潛規則! …… 伽諾回到潮平號,卸下他的盔甲。他深吸一口氣,整個人放松下來。他在離開黑市后不怎么開心,尤其是那幫生物對余燼釋放出惡意時。他護送余燼諾回來后,思來想去還是不太開心,偷偷潛入黑市飛船揍了對方一頓。 他不擔心會引發什么后果,這個宇宙時不時套麻袋揍人的事多了去了,反而成為件小事。 但他仍非常小心,絕不讓任何生物抓到藍星的小尾巴。 他在蟲族專精潛入,信息搜集,是優秀的偵察類戰士。實際上他的水平評估并不是同族里最強的。 可他在決定離開那一天,依舊成功把厄斯王甲從最優秀的戰士里強行奪走,裝載王甲,跳入了極不穩定的蟲洞,并且存活。從此伽諾便知道,不要相信基因數據。 逃出來后,他在宇宙中游蕩,緩慢地思考自己行為的意義,但一直沒有答案,大腦擁有許多知識,盔甲里有取之不竭的資料,可他的靈魂空白如紙張,這個世界復雜又擁擠。他像看一團纏繞的線,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解起。 直到…… “伽諾,你回來了?!毕酄a在光腦前忙活,“在潮平號上吹風舒服嗎?”他一直以為伽諾坐在船頂上。 伽諾不自然地點頭。 他還是第一次撒謊…… 揍完外星生物后他就趕緊回來了,就算有盔甲核心在余燼諾身邊,他還是親眼看見才放心。 現在,余燼諾身邊的四個小行星火力全開,在乒乒乓乓地碼字。 “我在當水軍?!毕酄a碼字的手頓了頓,解釋道,“我是在為我的人格而戰。我的人格明明懂得很多東西,可那群生物卻無視他們的成果。我不想放任其他生物污蔑我們,人格也是人!你能理解吧,伽諾?”他抬起頭,目光清澈而真摯。 伽諾像被瞬間擊中一樣,說話都有些不流暢:“我、我可以幫忙……” 伽諾真是太好忽悠了,要是遇到壞人可怎么辦啊…… 席余燼忍不住想。 出于某種不忍再騙的心理,席余燼僅讓伽諾圍觀一下臨時聊天室在說什么。 臨時聊天室,每個乘客都有一個昵稱,每42宇宙時可變更一次,且42宇宙時將徹底刪除一次聊天記錄。這種私密保障性讓乘客的聊天內容更加放肆。 大家當前話題時不時圍繞著藍星打轉,偶爾一兩個乘客出來諷刺一下藍星,沒有去過黑市的乘客不明所以,更多乘客在觀望。 忽然,一位乘客把自己的聊天記錄放出來。 “和榮格女士聊了聊,他們藍星文明的考古工作做得好細致。原來藍星文明的孤立行星時期是這樣子的?!?/br> 聊天記錄里,乘客似乎在談給《調查員檔案》投稿的事。這位乘客注意到榮格的行文措詞十分有特色,詢問是否藍星的特色。 -如果我未理解錯,我相信對死亡的浪漫理解是共性的,但我確實在我的考古工作中,從藍星久遠的文化長河里,找到了更好詮釋它的一面。所以我非常熱愛工作。 -一面? -您好,或許不是一面,而是一個鉆石外側跳躍著光點的一個棱面,但那足以讓我小聲驚呼,真美啊,請停一停。 -我還是不能理解 -我們藍星的考古工作已經到了孤立行星時期 -什么? -我們發現在那顆行星上,在數千年的時間里,就繁衍出成千上萬的文學流派。我們必須花費很大力氣區分它們。這也是我的辦公室伙伴一直在努力的事。 -成千上萬?等等,這太讓我驚訝了。榮格女士,我可以把這段聊天記錄向外傳播嗎?不可思議,我第一次和能考古到孤立行星期的文明交流!我實在太激動了。 -沒關系,這很可愛。我可以繼續說明嗎?我找到一種專注于烘托情緒的文學,它用詩意的美學,使人更沉浸于情緒的演變。它受到中世紀很多影響…… -中世紀? -是歐洲歷史文藝復興前的時期 -歐洲?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指代一個思想文化運動。歐洲是地球一個虛擬界限劃分出來的地域,還有亞洲、美洲,但那不是我的方向了。你如果有興趣,可以詢問我的同事。 -還有這么多? -而且很長,我研究的那段文學,只興盛了三百年左右。而整個歷史長河,有更多東西。 -怎么可能這么多! “不可能吧……” “成千上萬?是個虛詞嗎?” “有沒有具體例子,如果榮格能寫出和《與克圖爾特同行》不一樣的風格,我就相信?!杜c克圖爾特同行》也是運用措辭使讀者感受到不同的情緒。難道那什么哥特也是?” “不瞞你們說,我真的這么問了。榮格女士很慷慨地給我看了她的考試文章,《白色蠟燭》?!?/br> 《白色蠟燭》描述了一個住在古堡里的婦人。她在陰沉里的古堡里住得并不開心,每日的活動就是在草坪上散步,吃吃豌豆做的三餐。古堡里的角落總是莫名亮起一支白色蠟燭,火光不大,但是使得古堡煙霧繚繞。婦人都要暈過去了。 婦人總是對白色蠟燭生出一種恐懼,不敢靠近它,只能祈求它快點熄滅。她感覺生活在古堡里總是止不住心慌,每晚總有大門咿呀的開門聲,野獸般的悶哼聲,滴答的水聲。婦人懷疑是白色蠟燭的詛咒,因為白色蠟燭燃燒這么久,居然一點都沒變短。 一天她打開抽屜,發現一排排的白色蠟燭像尸體一樣整齊排列。她嚇了一跳,心慌地跑出大門。她很少出門,門外的世界對她來說太過陌生與不安。果然她一出門,就看見一只詭異的黑貓朝她發出凌厲凄慘的叫聲,仿佛一個嬰兒在哭喊。 仿佛某種預兆般,婦人再也忍不下這種生活了。她用盡她的力氣跑回房間,拿出尖銳的大剪刀,咔噠一聲剪斷了白色蠟燭的芯線。白色蠟燭熄滅了。 幾日后,古堡空無一人,路過的街坊則在閑談:“聽說了嗎,前幾日,一個精神分裂的婦人剪斷了她丈夫的喉嚨咧?!?/br> 臨時聊天室在夸榮格女士寫得真好。領航巨輪的部分乘客快速看完《白色蠟燭》,和同族拉出緊急會議。它們都是種族里的精英,擁有更好的文學鑒賞本領。 “雖然都是描寫恐懼,可派別確實截然不同?!?/br> 一位參加過黑市的乘客神情凝重地說。 “《與克圖爾克同行》更傾向于對未知的恐懼,這是基于一個冰冷的無情宇宙而存在的。而《白色蠟燭》更加探究人的內心情緒,更關注個體的命運,事情的真相反而是尋常的。它用文字讓我們體會到這些會被忽略的情緒變化……” “而且意象確實不同?!绷硪晃怀丝驼f,“意象的選擇是文學派別一個比較清晰的劃分??讼?,總是流膿的、黏膩的、冰冷的。而《白色蠟燭》卻顯然是吹著冷風的,更為柔和,還有點臨終般的溫暖,你們看古堡、蠟燭、束縛的黑裙,比起揮舞的觸手,不是更加的……美麗?!?/br> “所以,藍星的孤立行星時期確實存在一個哥特文學……” “難道不可能是藍星現存文學,然后拿出來裝作是考古資料騙我們的嗎?”一位新手怯生生地問。 “你的文學鑒賞課怎么學的!”乘客說道,“意象具有歷史性。如果是現在誕生的文學,怎么可能用‘石蠟制成的照明工具’當題目?還能編出里面的構造?就算退一萬步來講,這也證明藍星確實存在過一個過分古老的時期?!?/br> “別吵了?!庇钟幸晃怀丝驼f,“我找到了那個榮格的主頁,應該是鏡像網站,所以在船內也能登陸。你們看吧?!彼鼘⒐饽X屏幕放大分享。 榮格的個人主頁有許多外星生物聞所未聞的圖案。陰暗而華麗的花紋在視覺上完美詮釋了一種特殊的美感,放在地球,估計會有網友評價“又是一個哥特愛好者”。 一個意向能瞎編,一個短篇無法成為證據。 可從相互纏繞相互印證的點滴證據中,它們仿佛窺見了一個邏輯緊密的龐然巨物。能做得那么精巧的造物主只有一個,那就是歷史!生物們不寒而栗。 “那難道,藍星的孤立行星時期……真的存在那么多文化?” 作者有話說: *浮靈來自一位讀者,恰好能用上,感謝~ *文中相關文學鑒賞知識也是編的 第50章 新體系 臨時聊天室還在刷屏,宇宙生物們都對聊天記錄里的多種文化好奇極了,相互催促能和藍星搭上線的生物找多點資料,它們也想大開眼界一次。而某些生物則開始坐立不安。 不一會兒,真的有生物表示它有點人脈,大概摸清了藍星官方辦公室的結構,把藍星官方小說家的部分入職答卷拷貝了一份。 “誰來翻譯一下?” “藍星的入職考核關鍵詞是,用你的研究方向描述‘恐懼’?!?/br> “又是恐懼,還能怎么寫?我真想不出來?!?/br> “這個答卷人的名字叫做,明幸?” 明幸答卷的短篇題目是《葫蘆仙》。 故事講述一群大學生去鄉下過暑假。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鄉下只有有著枯黃的田地,狹窄的木屋,和一群散發著老人味的居民。但錢已經提前給了,大學生們只好憋屈地在這里住下幾天。好在鄉下的空氣還算干凈,他們便在晚上玩起試膽大會,一人分享一個自己看過的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