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知青宿舍 第9節
南方的餃子按份賣,一份有十個,他還想點個菜的話,肯定吃不下。 許淑寧倒不是很挑食,點點頭說:“行?!?/br> 好一會,幾個人點的菜依次上來。 梁孟津菜往啃白米飯的郭永年跟前一推,說:“郭哥,待會還得麻煩你件事?!?/br> 郭永年本身就樂于助人,也不拘泥于什么自尊。 他性格大大咧咧的,動筷子說:“盡管的?!?/br> 說真的,他在知青宿舍里人人都喜歡,許淑寧也道:“餃子好吃,你嘗一個吧?!?/br> 郭永年不大好意思拒絕女孩子,說:“那就一個?!?/br> 他一人吃一口過去,就著自己那兩碗飯直打嗝,只覺得個把月來仿佛沒吃過飯。 大家都差不多,像陳傳文才真的叫走不動。 他連百貨商店都不想去,找了塊大石頭坐下來說:“回去的時候叫我就行?!?/br> 許淑寧其實也想挨著他坐下來,但考慮到這千里迢迢的,不去看看實在浪費。 這年頭買東西反正是看運氣,趕上供應足的話票收得不那么多,或者有可能不要票。 像今天居然有羊毛線,估計是冬天里的庫存。 她毫不猶豫買下來,琢磨著自己用不上還能織好給她哥寄過去。 掏錢的動作快,齊晴雨不得多看她一眼,心想居然這么闊,平??煽床怀?,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不過許淑寧也只買這一樣而已,加起來沒有在副食品柜臺前的齊家兄妹花錢多。 畢竟她剛收到家里的補給沒多久,尤其她出嫁的大姐許淑云,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大盒子餅干。 鐵盒子裝的,放著沒那么容易壞,夠她一天一塊吃好一陣。 那不僅是糧食,還是她的家。 第9章 矛盾 但離故鄉千萬里,此刻紅山大隊才是家。 畢竟知青們連戶口都遷走,以后再回去只能管自己叫探親。 當然,回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為人口流動管得嚴。 許淑寧反正是做好幾年之內不動的心理準備,想把宿舍當做長居之所來布置。 因此男女生一分開住,她就張羅著弄張床。 知青宿舍原來有一間半的屋子,出于勤儉節約,大家在半的基礎上建起小房間和廚房。 地方不大,自然是人數更少的女同志來住。 齊晴雨和許淑寧的東西和雙人床搬進去后,就只剩下兩邊的過道。 這種情況下,還要再放張床,齊晴雨是不大樂意的,她道:“咱倆睡也不擠啊,還不如放張桌子?!?/br> 不管干什么都方便。 但許淑寧更愿意自己睡。 她夜里只要想到旁邊有人就繃著,躺得跟木頭差不多,夜里連身都不翻,白天的精神一直跟不上。 昏昏欲睡,這活怎么干,反正她是快受不了,已經苦之久矣,但聽得出什么意思,想想還是說:“兩張床都挨著墻放,中間應該可以放小桌?!?/br> 放是沒問題,但肯定特別窄,齊晴雨撇撇嘴說:“隨你?!?/br> 反正誰出的主意誰買。 許淑寧本來就打算自己出錢,但用的最節約的辦法,在圓木上頭釘著塊木板,人能躺上去就行。 她做得還特別小,靠著墻放可憐巴巴的樣子。 齊晴雨看看自己的,心想好端端的怎么變成占便宜了。 她不太喜歡這個樣子,床擺進去以后就沉默。 許淑寧鋪著床,把自己的行李全踢到床底,心里覺得很挺好,這樣萬一木板塌了還有東西墊著。 齊晴雨也在整理床。 之前地方不夠,兩個人睡覺的時候都是底下壓著棉被,把自己裹起來。 現在寬敞起來,天氣也漸熱,夜里雖然還是風大,厚被子卻已經用不上。 她收拾著東西,進出的時候踹了腳搪瓷盆。 咚的一聲,在安靜的房間里有些刺耳。 許淑寧手上一頓,還是在床邊拉上簾子。 她靠的是里墻,這樣就有一米寬兩米多長的小空間,床尾還有個小架子。 說是架子,也是簡單的清水板而已,碰上去一手刺。 扎手沒關系,用一段時間就會磨平,反正許淑寧暫時是實用為主。 她數著最后的十三塊六毛二,慶幸暫時沒什么大花銷,把錢分好幾份藏在行李里,抱著搪瓷盆要去洗漱。 蹲在下水口的還有梁孟津,他滿嘴泡沫吐掉說:“弄好了沒?” 許淑寧點點頭,也問他說:“你們呢?” 男生宿舍也添了張床,變成三張并排放著,四個男生睡大通鋪。 這樣一來,他們的房間還是大,另一部分還是用作餐廳,吃飯用的桌子仍舊擺著。 沒辦法,地方太窄,廚房里灶臺一搭,另一邊放上柴火水缸已經很滿。 不過大家都無所謂,反而有種總算收拾好的感覺。 知青宿舍現在是大變樣,有門有窗的,漏水的縫隙也被重新填補過,空缺的院墻扎著籬笆,角落處的棚子里,豬在柵欄中哼哼唧唧,雞鴨們伸長脖子想去啄剛長出來的青菜們。 許淑寧揮揮手把它們趕回籠子里,期待著有蛋吃的那天。 她想起來就餓了,趕在肚子叫起來之前趕快回房間。 屋里已經一片黑,她摸索著鎖好門長舒口氣。 窸窸窣窣鉆進被窩里,很快眼睛一閉睡過去。 這一覺睡得好,起得也早,因為第二天輪到她做飯。 知青宿舍現在排了班,哪天誰干什么活都有數。 她先燒水,這才開始給地瓜削皮,切成塊和小麥粉一起放進鍋里煮。 這個烹飪方法是本地人教的,不過他們一直沒有刀,甚至連小麥粉都沒有,還是最近才能吃上。 如此一來,再炒大鍋的菜就行。 不過菜里只有幾滴油,為了不糊鍋還得加多多的水,吃起來跟菜湯其實沒兩樣。 味道嘛就那樣,淡得人疑心是水,但勉強能讓人填到八分飽。 許淑寧上工之前再吃塊餅干,多喝水就差不多。 她回味著香甜,還算有活力地去田里。 四月里,是紅山大隊種早稻的日子。 許淑寧穿著橡膠鞋往水里一踩,還是感覺到冰涼。 她忍不住打個噴嚏,笨拙地彎著腰前進,心里覺得一早上的時間都快過去,抬頭看太陽才升起。 勞動讓人覺得每一天都漫長,有時候她都以為自己下鄉已經好幾年,莫名地嘆口氣,站起來捶著腰。 她記得以前奶奶都說小孩子沒有腰,老太太要是知道她都開始腰疼,估摸著嘀嘀咕咕又是一堆偏方。 哪像現在,一點不舒服都只能扛著。 大隊長狠抓生產,尤其是農忙的點,輕易不許誰偷懶,連陳傳文都不敢省力氣,畢竟他下個月的糧還沒到手。 雖然那是補貼,到底握在大隊長的手里,他的權利還不少,只說開介紹信就是大事。 這年頭,隊員們去公社買東西也得出示,更別提他們還希望著可以回家看看。 大家再辛苦,也得按照隊里的安排來,只是抱怨總是免不了。 還有半小時才下工,許淑寧回宿舍先做午飯。 她才把鍋端到桌上,一大幫子人就進來。 也不知道短短的時間里發生什么,齊晴雨眼眶紅紅的。 許淑寧不免問道:“怎么了?” 齊晴雨抽抽噎噎的,還是她哥代答道:“螞蝗咬了?!?/br> 許淑寧想起那種柔軟的觸感就抖起來,感同身受道:“防不勝防?!?/br> 因為知青們的裝備已經算很好,起碼不用赤足踩在稻田里,現在才被咬其實都算是幸運。 但這種話,是不能當著齊晴雨的面說的。 齊陽明都不敢在meimei的心窩上戳,吃完飯把她今天要做的喂家畜的活都攬過來。 雞和鴨都好辦,一把麩皮和切碎的爛菜葉子就行。 但豬就金貴了,還額外給它弄了個地瓜,只盼著快點能出欄。 和剛抱回來的時候相比,豬仔明顯長開了。 許淑寧空下來還特意去看,叮囑它說:“記得多長點油?!?/br> 豬哪里聽得懂,有得選的話它估計不想任人宰割,自顧自埋著頭哼哧哼哧的。 可這樣的生活,又有點讓人羨慕的悠閑。 許淑寧甩甩手看一眼太陽又去上工,心想什么時候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