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室內種綠色植物 可吸收污染物
照片來源:自行隨拍 ----- 室內種綠色植物可吸收污染物 聯合新聞網更新日期:2006/08/1003:40記者:生活視窗 在室內種些綠色植物,不僅可以美化景觀,還能吸收污染物、改善空氣品質。環保署委託臺灣大學植物病理微生物系教授孫巖章調查發現,要吸收室內木質家具、地毯、黏膠發出的甲醛污染物,效果最好的植物就是山蘇等蕨類,及發財樹、黃金葛。 如果要增加室內的氧氣、減少二氧化碳,番薯葉、九層塔、彩葉草及香草類植物都很合適;但不管何種植物,一定要確保有充足的光照,才能發揮凈化空氣的效果。 ---------------------------------------------------------------------------- 室內植物凈化空氣蕃薯葉九層塔好吃又實用 更新日期:2006/08/0914:48 (中央社記者陳鈞凱臺北九日電) 不想室內空氣品質亂糟糟,多數人都知道可以養盆綠色植物來改善,但如何挑選適合的植物種類卻不是人人都清楚,專家建議,想減少室內二氧化碳,好吃又長得快的蕃薯葉、九層塔是首選;若要去除甲醛,蕨類或發財樹的效果也都不錯。 每人每天約有九成以上的時間,都在室內活動,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與否,部分研究更顯示,若人長期處在空氣不良的環境中,容易出現喉嚨乾澀,眼睛、鼻子過敏,或頭昏眼花、疲倦、咳嗽等「病態大樓癥候群」。 繼訂定「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細菌、懸浮微粒、臭氧及溫度等空氣污染物濃度進行規范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近與臺灣大學合作,針對國內常用的五十種室內植物,以落塵及二氧化碳兩項目,進行密閉建筑物內實際測定,未來將篩選出最適合室內種植的植物編成手冊,供民眾參考。 環保署空保處科長謝炳輝表示,只要選對室內植物,且將植物置于通風、有日照處,植物就可進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為氧氣,同時吸收甲醛,有助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根據國外研究更發現,室內植物在二十四小時內,可以排除百分之八十七的室內污染物。 不過室內植物種類琳瑯滿目,該怎么挑選才能達到最佳的凈化空氣功效呢?臺灣大學植物病理微生物學系教授孫巖章建議,如果想減少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長得快的綠色植物其實都挺適合,如彩葉草及蕃薯葉、九層塔、香草類植物。 至于甲醛,則可以種植各類的蕨類,如波士頓蕨、山蘇、蔓綠絨、黃金葛,或是俗稱「發財樹」的馬拉巴栗,孫巖章說,都可有效降低室內甲醛濃度達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 不過孫巖章強調,無論種植任何的植物,若想要凈化空氣中的污染物,一定要確保植物有充足的光照,民眾不妨使用太陽燈管,或是運用市售現成的生態箱來種植,好控制光照,達到最佳凈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