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門開見月】
胡平依舊用他那穩健的臺風繼續匯報:「門后的過堂大約是十米二乘以十一米三乘以三米八的寬、深、高。原本再上一層放砂石、箭簇這些阻絕物的空間,我們不敢動,所以也不確定上面的空間有多大,猜測大概與下面的空間相當?幸好方文玲先提醒了我們,地面的石板有翻板機關,我們就照著方文玲教的左三右二左二右三的前進步驟,避開了殺人坑和觸動上層坍塌的機關。我想,我必須要代表考古隊全體隊員再向您致最高敬意。因為你的提醒,讓我們沒有一個人受到傷害。謝謝你!」 胡平說完,神情肅穆地立正站好,對方文玲又深深地鞠了個躬。方文玲倒是很高興地坦然接受了胡平的這最高敬意。 「今年,在承載阻絕物的上層石板下面,我們已經用h型鋼加強了負重能量,目前應該是穩定安全的。地面也鋪好了鋼板,機關確保不會被觸動了。這個過堂果然就是為了防范不正常侵入所做的機關房,現在想想,還真是有那么些后怕,如果我們貿然闖進去,后果不敢想像??!」 胡平平復了心情,又繼續說:「雖然后室更大,可能因為要藏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才把部分的良渚玉器和青銅器擺放在這個過堂的左側唄?」 等方文玲點過頭之后,胡平也繼續說:「后室規??删痛罅?,寬有十七米至十九米七,深有三十八米馀,高約有三米一。用約一米多的隔墻,分成了前、中、后三進,中央用約莫二米五寬、二米三高的走道貫通,所以有六個儲藏小區。但讓我們不懂的是,這么大規模的工程,必然耗費很多人力,可是深入地下百米,通道相對狹窄,卻只有單一出入口,你們是如何換氣的?」 方文玲想了想答道:「我們楚國早就有豐富的開礦經驗,銅礦、金礦、銀礦、鐵礦大部分都要進入地下開採的,使用鼓風機打氣進入地底的技術原來就很成熟。而且,我們一般是在入冬之后,才投入主要人力,做這些開鑿石窟、石室的工作?,F在想起來,冬天已經沒有農事可做,所以人力充沛,再來是冬天石窟內外的空氣溫差大,對流也比較快一些吧?」 胡平聽了方文玲的解釋后,繼續匯報,「文物取出以后,經過清點,青銅器有九十七件,幾乎件件均有銘文,銘文三千馀字,有部份年代可追至春秋,甚至于西周,似乎有意將楚國的歷史大事,作個交待傳承。目前譯文的工作才展開,相信必然可以提供楚國歷史,甚至于春秋戰國各個大小國家非常多的歷史材料,成果之高已可預期。這批青銅器工藝精湛,紋飾不求繁巧,但不論大鼎小爵均器型雄偉、厚重,器足粗壯、中實,完全沒有省料的作法,可以感覺到楚國的泱泱大國風范,資源的豐沛?!?/br> 胡平喝口茶,又說:「玉器分成夏、商、周三代與史前兩個部分,其中細分類為戰國的玉器就達到三百馀件,春秋的也有兩百多件,件件精美,三分之二為楚式風格的玉器,品類達十六種。其他的風格差距較大,可能都是各國的饋贈,或者是戰利品?!毫间疚幕坏挠衿饕灿幸磺兮偶?,長度超過二十厘米的琮就有二百六十七件,璧也有一百八十多件,大部份都是黃綠透亮、質地堅韌,屬于良渚古玉中較高級的玉種,應該是楚國滅了越國后的戰利品?!?/br> 「其他還有很多雜寶,其中大金餅就已達六萬八千九百三十公斤。不論二千多年前或者是今天,這些寶物都可對一個國家的復興起到很大的作用?!?/br> 胡平一口氣把文物清典情形大致說了一遍,然后就盯著方文玲瞧。 「不對!還有其他的東西,寶劍呢?金子也應該不只這些?你們沒找到嗎?」方文玲皺起眉頭問。 「哈哈!過癮??!」看來胡平就是在等方文玲這樣的反應,他興奮地把兩隻手在胸前搓啊搓的,好像他手中握著塊寶貝似的。 「如果以后都能找到像方文玲這樣的…這樣的『顧問』,咱們中國文物考古大業還有什么坎兒過不了的???」胡平依舊自顧自地在那邊自high。 這一下,反而讓記憶有限的嚴道文有些弄不清胡平葫蘆里是在賣什么藥了。 「你倒是快說??!別在那邊故弄懸虛?!狗轿牧嵊行┏敛蛔饬?。 可胡平還是一副捉弄的表情,左看看搞不清楚狀況的嚴道文,右看看已快進入「氣急敗壞」境界的方文玲,似乎在享受著那「天下人俱愚癡,唯我胡平獨知」的快感。 看著方文玲已經眼冒火星,好好一個典雅賢慧的淑女快要變成了罵街的潑婦,「好啦!好啦!我說!」,胡平似乎捨不得地收歛起玩笑的嘴臉,恢復剛才的臺風繼續說著,「確實,我們在『后室』中發現了十八把寶劍,把把精美。也發現了十二萬馀方的金版,大部份都鈐印了『郢爰』二字,少部份鈐印的是『陳爰』,總重八萬六千三百六十公斤?!?/br> 「我走了以后,你們沒再用過『復金』嗎?」這回換嚴道文質疑了。 「你還記得我們派到江東,在會稽、廣陵行走的『賈人』嗎?」方文玲看著嚴道文「似知非知」的表情,心想自己老公這些方面的記憶大概沒恢復多少。 「我們山越派出去的賈人,明里暗地的從事鹽啊、木材啊、石材、糧食、銅鐵的買賣,這樣既可以方便行走各地,也間接控制了各地的重要資源。而且,他們很快都賺了大錢,生意越作越大,不只可持續支應我們『山越』的食糧、平日所用,后續也累積了很龐大的復國資源。在你走了的第二年,我大楚終于被暴秦所滅,于是我多派了個任務給賈人,就是暗地里連絡舊楚散在各地的抗秦勢力,并且支持、組織這些勢力投入復國大業。嬴政死后,項梁、項羽、周文、召平及其他抗秦勢力的成軍,或多或少都是靠我們『山越』持續支持人力與物資的,這些全都是靠賈人在各地展現的實力和無私的貢獻。所以,你離開后,我們自然就用不到這批先王給我們的『復金』了?!?/br> 方文玲說著、說著,又想起前世丈夫蒙放出山北去,迎救項燕不成,身受重傷失蹤,自己除了天天巴望著奇跡出現,總希望那天蒙放能安然歸來?;谶@個微渺的期待,即使世道炎涼,她也勉強、艱辛地活著,自己獨力撐持著整個「山越」的種種,不免前世的情緒又冒了上來,看著嚴道文的眼睛頓時紅了。 嚴道文心領神會,手伸了過去,緊緊地握著方文玲的手,輕輕地說著:「我不是在這兒了嗎?」 看著方文玲一時沒法跳開悲戚的情緒,嚴道文突然說:「晚上觀賞的『徽韻』,其中不是有個「一巴掌」橋段?原來,皖南一帶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這種硬是要求年輕子弟循著新安江,東去江蘇、浙江發展,發達以后回饋鄉里的風俗,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山越』就已經派賈人這么做了,還延續到現在。很有意思!真說不清楚心里面是什么感覺?!?/br> 胡平站在那里,腦袋又是一陣暈眩,怎么又是今夕是何夕???原來,派人至江南營生,掙錢回饋家鄉的「徽文化傳統」在那時候就有了?胡平乾脆坐回椅子,沉淀一下自己的心緒。 等大家心情都穩定了下來,胡平才開口轉了個方向,「方文玲,你知道那些寶劍的由來嗎?」 方文玲扶著頭回想,「不大記得了,好像是在我們剛安頓好復山的時候,令尹春申君特地繞道送過來很多物資,要我們好好的保管。其中一個部份,就是這些先王特別選出來的劍?!?/br> 「你曾檢視過那些劍嗎?」胡平的眼睛又放光了,原本后靠的坐姿,立即變成雙手撐著扶手,前傾上半身,眼睛盯著方文玲。 嚴道文很不喜歡胡平這樣充滿攻擊意味的態度,左手有意無意地在胡平與方文玲之間劃了一道弧形,似乎是想幫方文玲化解胡平的攻擊一樣,說道:「有什么就說吧!時候也不早了?!?/br> 胡平也警覺了自己的小失態,立刻把手放下,收回眼神。 但方文玲卻接著說:「我不喜歡兵器,所以我沒有去碰那些劍,倒是蒙放對其中幾把很是欣賞,甚至于好像…好像到了尊敬的境地,就像崇拜鬼神一樣?!拐f著,看看嚴道文。 「有嗎?我怎么沒印象?」嚴道文兩手一攤,一副無知的樣子。 方文玲接著說:「我只對一把有印象,當時令尹好像特別揭開一個漆器劍匣,拿出的那把劍叫『工』什么…什么『工…布』的,說是先王重金聘請越國名匠打造的?!?/br> 「沒錯!就是這把神劍!」胡平又恢復了興奮莫名的神態,「您倆兒可知道?這把『工布』可是『越絕書-外傳』記載的三把寶劍之一?是楚王請越國名匠干將、歐冶子所鑄造的,其他兩把是『龍淵』、『泰阿』,兩位知道這有什么意義嗎?」胡平急不可待地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 方文玲、嚴道文互看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不知道!」。 「啊~~!這就是我們考古工作者最高的境界了!怎么說呢?」胡平極力想要把自己心中的感動完整地表達出來。 「你們可能不能體會,我們這些搞文物考古的,不論溽暑寒冬,整天跟泥巴、死人骨頭為伍,搞得這么苦,圖的是什么?老實說,之前我還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br> 胡平頓了頓,繼續說道,「經過這次,我可以這么說唄!我們總是在期待,田野科學考古出來的文物能印證文史的記載,也讓文史說明了出土文物的價值。所以,當你發現親手挖掘出來的文物,可以直接印證像『越絕書』這樣的古史記載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已經接近神的境界了!尤其還是名劍『工布』這種神器。這輩子值啦!這輩子值啦!」 胡平實在忍不住興奮地跳起來,雙手握拳高舉著,下巴也高高地抬著,閉著眼,慢慢地轉著圈,似乎仍舊陶醉在那時候的崇榮里。 方文玲、嚴道文兩人又對看了一眼,心想,「不過就是我們曾經過手的東西嘛!干嘛興奮的像中了『威力彩』一樣?」 嚴道文不得不打斷胡平的自high,問道:「你說三把神劍都在29號窟的小石室里面嗎?」 「呃!不是,只有『工布』?!购胶懿磺樵傅匕亚榫w拉回現實,睜開眼回應,「那『工布』真是漂亮??!上手很沉,主要是這把劍經過鋼材不斷地反覆翻折鍛打。那劍身上顯現出來的暗紋如波浪交匯,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映光反射的光影,就像洶涌波濤、淼淼激流,非常神奇。劍格和劍把都是用青銅澆鑄,再細工打磨紋飾。劍格的兩端均雕琢龍頭,雄壯威猛,中間鑲嵌一塊3.2公分乘以2.1公分的和闐青玉,讓整把劍不只閃耀著寶劍的森森寒光,也因為這塊和闐玉,添增了王家的貴氣。其他十七把劍也各有特色,有兩把是鋼劍,劍身韌度極高,完全無銹斑,仍然鋒利的吹紙可破,劍格、劍首都是和闐青玉雕琢的,非常完整,可能是『對劍』,判斷應該是戰國后期的精品。其他的應該就早些,有的應該是春秋時代的,這些劍的劍身都是二次鑄造,先鑄劍脊,再鑄劍鋒,劍脊銅合金的錫含量較低,取其堅韌;劍鋒銅合金的錫成份較高,取其硬與利,方便砍殺?!?/br> 三個人就這樣聊到兩點多,話題一下子探討文物的精緻作工與審美觀,一會兒又回到洞窟工程精良,以及剛施工完妥的安全穩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