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
2012年4月2日,北京 又是個霧霾的日子,胡平被這骯臟的空氣弄得很不舒服,戴著口罩進到國安部的會議室,發現還是上星期的原班人馬。 第四局爬梳從臺灣各個渠道海撈來的種種材料,整理出嚴道文和方文玲有幾項重點訊息。 嚴道文,一九八三年生,三十歲,臺北市人,臺北輔仁大學經濟系本科生畢業,目前在臺北車站前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手頭小有積蓄,居住在臺北市信義路上的水晶大廈,這些都是繼承自其亡父。目前與其弟嚴道武同住。 嚴道文大約在二零零七年開始接觸古文物,目前從他開的博客和博文觀察,他的古玉器收藏已經有一定的數量,而且不乏到代的古玉,收藏以戰國及西漢時期的玉器為主,本身對古玉器的知識也具備一定的基礎。 從嚴道文的博文判斷,龍形玉帶勾應該在他手里。 嚴道文消費大宗為書籍。網絡上能找到的消費紀錄,幾乎都是買書,種類為財經投資與古文物收藏。其他只有小額的服裝及雜支,看起來是個生活很單純的年輕人。 總的來說,這嚴道文生性保守,消遣就是讀書,興趣可能是收藏與研究古文物。但近半年對網絡游戲發生興趣,第四局干員推測他是迷上了游戲中的熊靈兒這個程式管理員,檢視了他們的對話,與會的人均接受此判斷。 而方文玲的情況則相對特別一些。 方文玲一九八四年生,28歲,臺灣臺中市人,現在居住在臺北市內湖區星云街175號住宅大樓的一個單位里。 讓大家詫異的,是方文玲居然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游戲設計系」二零零七年畢業的本科生。她是在臺灣出生成長的,小學畢業12歲的時候,隨父親到大陸就學。 其父親于一九八六年于天津市設立了機械廠,經營了二十年,在二零零六年轉手給工廠的干部,還保留了部分的股份。這二十年的發展,除了趕上中國改革開放最紅火的期間,后期也正好與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后的新興市場復甦重疊上,所以工廠規模和獲利是年年翻倍的成長,應該賺了不少的錢。 二零零七年方文玲回到臺灣,在臺北的一個電腦游戲設計公司工作。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年底該游戲公司就撐不過去??磥硎怯煞轿牧岬母赣H出資,頂下了這個游戲公司,改名「鴻來數碼科技公司」,由原來的干部繼續經營,而方文玲則出任設計總監,這幾年的營運,可說漸入佳境。 從「戰國再策」這游戲的製作發行名單來看,方文玲應該是這款游戲的設計製作人。所以,就算她沒擁有鳳形玉帶勾,起碼她對于鳳形玉帶勾也是知情的。最少,她應該親眼見過此鳳形玉帶勾。 可是,分析嚴道文在「戰國再策」的交友與聊天室的情況之后,發現有些特別的現象。 嚴道文在「戰國再策」的角色蒙天放,游戲中的交友還算單純。游戲中他有一個朋友叫「白道」,從ip位址可以判斷應該就是嚴道文的弟弟嚴道武。偶而,還是由嚴道武在cao作蒙天放的角色,嚴道武代cao蒙天放的時候,也是蓄意在找熊靈兒搭訕,兩兄弟似乎都對同一個游戲角色感興趣? 此外,蒙天放在游戲中只有一個叫「青蘋果」的好友,似乎對于隱身在蒙天放這游戲角色背后的嚴道文很有興趣,經常藉由游戲之中的狀況或臺灣當地發生的事件,從各個層面詢問嚴道文的看法,看起來是想了解嚴道文的心思、想法和人格特質。但是,嚴道文對這個小meimei卻相對冷淡,對話言簡意賅,沒用過什么帶感情的字眼。 奇怪的是,cao縱這青蘋果的ip位址,卻跟熊靈兒一樣,是從鴻來數碼的「程式管控服務器」中出來的。簡言之,cao作這青蘋果的絕非一般玩家,似乎也是鴻來數碼暗底派的程式管理員,而且主要目的可能就是刺探嚴道文。 這嚴道文有這么重要嗎?從蒙天放的級數、裝備、技能這些個層面來看,蒙天放勉勉強強只能算是剛剛脫離歪瓜劣棗的階段,這道行至于要動用到專人伺候嗎?探員們大膽地推測,除非,這青蘋果是方文玲的另一個分身?而且,這個方文玲或許知道嚴道文的身份,對這嚴道文也有特定的企圖。 最令人不解的事,仍舊是安徽壽縣李三古堆大墓前兩年才出土了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后期楚國王宮竹簡,前兩個月才釋譯出的簡文中提到在修筑復山的「靈兒蒙放」,跟現代的「戰國再策」網絡游戲中的熊靈兒、蒙天放兩個角色名字怎么會如此接近?而這兩個角色現在又攪和在一起?又提到鳳形玉帶勾牽涉到一個大秘密?這是從哪個角度都沒辦法解釋的。 大伙兒一陣議論后,那副局長跟葉向東都傾向一個講法,就是「到臺灣走一趟」。 這句話說得容易,但是牽扯到的,可不只是到臺灣旅行、參加個學術研討會這么簡單。 首要確定的是這趟行動的目標是甚么?取回兩個玉帶勾?如果收藏者不愿意配合呢?用國家民族大義勸說?還是利誘?如果都不行呢?那就只有用……? 國家民族大義?臺灣年輕這一代對「中國」的認同感已經大不如前了,用「說服」這方法大家都認為成功機會不大。 利誘?多少銀子才夠?政府對在市場上徵集古文物的獎金都有個頂,瞧嚴道文和方文玲的家底都不差,能起到打動他們意愿的數兒,那可不是筆小數字囉?況且,國家的政策對于文物徵集是保守的,非不得已不會採取這種花大錢當冤大頭的作法,以免間接鼓勵了文物走私。那這利誘,恐怕搞不出多少的誘惑力唄? 研究到最后,就只剩下「用強」的這條路??墒菑姷缴冻潭??不論死傷?不計后果?如果事敗被張揚出來,對于「和平解放臺灣」長期部署的傷害,恐怕難以估計,不知道要倒退幾年?相信中央領導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還真沒有一條路是康莊大道??? 大家也都知道,如果由正式渠道向臺灣方面要求協助,除了曠日廢時之外,萬一玉帶勾的收藏家還是拒絕了,那真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啦!因為,臺灣當局和民間如果都知道了此事,那之后任何傷害兩岸人民感情的事兒是絕對不能干的。如果不能干那些檯面下的事兒,不是連所有的后路都斷了? 最后,終于擠出了個結論,只有先做非正式的接觸,探探這對玉帶勾的收藏家是啥態度?再做后續的因應,如此才是最有彈性的作法??蛇@非正式的接觸要怎么進行?由何人來執行? 那譽副局長更陷入了掙扎。雖然,開啟花山迷窟29號窟藏寶室這項目,不是國安部的業務??墒?,若要儘快從臺灣取得這兩個玉帶勾,除非臺灣方面能夠完全配合,否則此次行動就少不得要動用國安部在臺灣的各種資源了。 不用想也知道,所謂國安部在臺的資源,主要就是派在臺灣的特工,他們都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安置成功的。如果貿然行動,造成潛伏的特工曝光,劃得來嗎?這責任又由誰來承擔? 顧慮雖多,但那譽知道這臺灣之行,國安部勢必不能置身事外了,也只好協助大家盡量弄出個草擬的行動方針,其相關重點如下: 一、國家文物局派出個懂行的專家,以文物研究學者身分與玉帶勾的藏家接觸。 二、仍然先以國家民族大義勸說對方。如若不成,再談徵集,了解對方出讓的意愿,以及可接受的金額?;鼐┖?,再上報請示是否採用徵集方式? 三、如果對方執意不肯出讓,也要維持雙方友好關係,且盡量收集材料,再做后續行動的打算。 四、國安部派人全程協助,保護雙方,讓此對玉帶勾能安全、完整、迅速地回歸祖國。 五、此項目由國家文物局為主,國安部為輔,共同繕具「行動計畫書」,會辦國臺辦,呈中央外事領導小組審批。 會談結束,送走了葉向東他們,那譽副局長也召集了另一批干部,對于行動先做前期部署。 原則上,安排個資淺的特工負責本案,以免身分曝光,影響臺灣的情報佈建。對于嚴道文和方文玲,先採遠端監控,勿打草驚蛇。等行動方針獲得批準了,再確定特工的授權與行動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