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娘,吃完飯,我和重山去把杏子摘回來吧?!背燥垥r月笙突然想起種土豆的那塊地邊上有一顆杏子樹,上次收土豆時看了,結得還挺多,挨挨擠擠的,地上已經掉了些。 “也行,摘了還能去鎮上賣幾個錢?!?/br> “娘,往年杏子你們是怎么賣的???”月笙家里沒有杏子樹,青山村好像也不多,月笙對這個確還真不清楚。 “河對岸有好幾個村子產杏子,加上杏子本身有點酸,就不怎么值錢了,往年都是賣一文錢兩斤,還不一定好賣。不過能賺一點是一點,你們也別摘太多?!?/br> “要不我們做成蜜煎再賣吧?” “蜜煎?你是說鋪子里賣的那種?” “嗯,就是那種,我看鎮上最便宜的蜜煎也要三四文錢一兩,初春時我爹給我買過一回櫻桃煎,要五文錢一兩。雖說價格不便宜,但我看買的人還是多呢?!?/br> “你腦子靈活,手也巧,就按著你說的來,娘給你幫忙?!?/br> “好!”月笙笑得眉眼彎彎,這種不管自己想做什么,都能得到支持的感覺真的太好了。 吃過午飯,陳秀云留在家收收洗洗,月笙和重山一人背了個背簍,提著個籮筐就去了地里摘杏子。 地上已經掉了不少杏子,還有許多鳥雀和蜜蜂在樹間飛來飛去。 “嫂嫂,你就在樹下摘,我爬到樹上去?!?/br> 杏子樹不算特別高,外皮粗糙,枝枝丫丫也比較多,看著不是很難爬。村里的男娃幾乎都會爬樹,月笙也就沒制止,“那你當心些,在樹上要站穩當了,還要小心別被蜂子蟄了,籃子滿了就喊我接?!?/br> “嗯?!崩钪厣綉寺?,就用嘴叼著竹籃,雙手抱住樹干,手腳并用,猴兒似地三兩下就爬到了樹上。 杏子樹雖然不算太高,但枝葉散得遠,杏子也結得多,枝條都壓彎了。兩個人跑了四趟才弄完,而且還是舍了那些個被蟲啃了、爛了的之后的。 黃澄澄的杏子堆了一院子。 “都摘完了?”陳秀云招呼兩人喝水。 “嗯,全摘回來了?!?/br> “接下來要怎么弄?” “今天是來不及了,先把這些杏子分一分吧。那些熟透了變軟了的揀出來明天帶去鎮上看看有沒有人買,還有些硬的就留下來做蜜煎?!?/br> 于是一家人又開始分揀杏子,月笙一邊挑揀一邊跟陳秀云說話:“娘,明早我們出攤后,若是您沒什么事兒,就幫著把做蜜煎的杏子用水洗一下晾干?!?/br> “我能有什么事兒,你盡管放心,娘保證洗得干干凈凈的?!北粌合眿D安排了活兒,陳秀云不僅沒惱,反倒笑得更開心了。家里的孩子們每天都在辛苦干活、努力賺錢,她卻幫不上什么忙,每月還要花費六七百個銅板,她心里也愁?,F下能幫著做些事兒,她可不就高興了嘛。 傍晚下工回來的李輕舟,背著一網兜的魚一進院子就看到了堆成小山的杏子。 他側頭問走在一旁的月笙:“這是都摘回來了?是要拿去賣?” 月笙幫著李輕舟把魚放進院里的石缸養著,“嗯,不過不直接賣,我準備做成蜜煎再賣,還有里面的杏仁打算做些山藥杏仁糕?!?/br> 李輕舟不太懂這些,但他家夫郎又聰慧又手巧,說出來的法子定然是能成的。他不假思索地點頭,“那是不是還要準備些其他東西?” “嗯,是要買些糖、山藥、糯米粉、紅棗什么的,還要刻幾個模子出來做糕點?!?/br> “行,山藥、糖什么的去鎮上買,紅棗我等會兒去大伯家問問,他家有棗樹,每年都曬了有紅棗。他家若是沒有我就上別人家看看,比在鎮上買要便宜。模子你看要什么樣的,我去老木匠那兒定幾個就行?!?/br> “要個桃花的,再要個兔子的吧,吃了晚飯再去吧,也不急這一會兒。今天做工怎么樣?” “挺好的,主人家要修個蓮池,我們就幫著挖土、運土,每日能結八十文工錢,中午還有倆饅頭?!?/br> 月笙知道這活兒絕沒有男人說得那么輕松,但他知道李輕舟是不想讓家里人擔心,也就沒戳穿,只說:“那你這幾日就不要起那么早幫著打魚丸了,我們幾個也能忙得過來,稍微晚點兒出攤也不要緊?!?/br> “不用,我……”李輕舟一見月笙開始瞪他,忙改了口,“好好好,我早上多躺會兒?!?/br> 繼而又傻笑起來,月笙這是心疼自己呢,嘿嘿。 用過晚飯,李輕舟先去村東的老木匠那兒定了兩個小模具,回來時又花了十五文錢從他大伯家提回來二十多斤大紅棗。 第二日,月笙三人擺完攤就去逛了鋪子。最后買了三十斤的糖,兩斤糯米粉,五斤山藥。其中糖是最貴的,店鋪里最便宜的飴糖也要三十文一斤,優質的蔗糖則要六十文一斤,這也是為什么蜜煎能賣那么貴的原因。一來是果子都只有當季才有,二來便是做蜜煎時都會加糖或者蜂蜜。但時下大部分人都喜甜,糖、蜜餞、糕點一類帶了甜味兒的東西都比較好賣,不然月笙也不會想著做蜜煎和糕點。不過月笙沒有選那最貴的蔗糖,而是挑了那價格靠中間的,一斤四十文,三十斤原本是要一兩二錢,他跟老板還價后少了五十文。糯米粉八文一斤,山藥五文一斤,最后一共花了一兩一錢零九十一文。 回到家中,陳秀云已經把杏子都洗好那了曬萁裝好瀝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