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何芳蘭自是沒拒絕,順路而已。 路上一直不說話也有些尷尬,何芳蘭還時不時和李輕舟說兩句,“李船夫”也變成了“輕舟”。 月笙走在何芳蘭另一側,一直沒開口,但這也已經讓李輕舟很滿足了。 到了rou鋪上,李輕舟花了二十文割了兩斤邊角rou。聽聞何芳蘭和月笙要先回去,又表示自己也要回家,正好一道。于是李輕舟的滿足又持續了很久...... -------------------- 第3章 ================= 李輕舟背了一條魚、兩斤rou,哼著小曲回到了家中,嘴角就一直沒放下來過。 晚飯做了茄子燒rou和炒嫩南瓜,飯是番薯和糙米一起煮的。李輕舟一邊吃一邊嘿嘿傻笑,重山和嫣嫣偷偷看了他好幾次都沒被發覺。 “輕舟,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兒嗎?你從回來就一直很高興?!标愋阍瓶戳擞挚?,還是沒忍住。 “咳咳,沒啥,就是好久沒吃rou了,我高興?!崩钶p舟忙收斂了笑意,又轉移話題,“我看田里的莊稼差不多該收了,我再跑兩天就開始收谷子,等地里的活兒忙完我打算去縣里看看能不能找個活計,到時候我讓福貴幫著看顧下?!?/br> 李輕舟的爹李成峰共兄弟姊妹四人,上頭有大哥李成林,下頭還有兩個meimei李紅梅和李紅蓮,都已經嫁到了外村。李輕舟爺奶去了之后,他爹和大伯就分了家。李福貴就是李成林的大兒子,已經成家了,有個三歲的兒子李小虎。兩家離得不遠,屋前屋后就幾步路的功夫。 陳秀云直覺兒子并不是為了那幾塊rou高興,但她怕問多了惹人煩,也就沒追問,而是順著李輕舟的話說:“家里的事兒你不用cao心,倒是你,一個人在外面做活要當心......” 李輕舟家地不多,五畝水田并六畝旱地。水田不必說,自是全種的谷子,旱地就種的比較雜了——黃豆、粟米、番薯、玉米什么的都種的有些,除了番薯稍晚些,其他也都可以陸陸續續收了。地雖不多,但勞動力也少,就他和李重山兩人能做活,陳秀云和李嫣只能幫忙送送水、煮煮飯。好在后面大伯家忙得快,李成林父子倆來幫了兩天忙。 收割、脫粒、晾曬、裝倉,如此忙活下來也差不多花了小半個月。時下糧食產量不高,一畝地差不多能產兩石左右,但這些還不能全到農戶肚里,還得拿出一部分交稅。 大雍朝最主要的稅有田稅和人丁稅。田稅實行兩稅制,分夏秋兩次交,夏不過六月,秋不過十一月。秋稅以糧為主,一畝地收一斗梁,水田就交谷子,旱地就交麥子。而夏稅則多以錢為主,一畝地約七十五文。人丁稅就高了,但好在只針對二十至六十歲的男子,一人一年交三百五十文,和秋稅一起。不過年過十八未滿三十的女子和小哥兒若是還未出嫁,還需得多交兩百文的稅。 收完糧,又去鎮上交完稅,李輕舟才啟程去了縣里。接下來有一段時間的農閑,一般這時候鎮上、縣里招工的就比較多,村里的青壯漢子也都會趁著機會去賺點錢。 從清河鎮上去縣里坐牛車要花八文錢,李輕舟舍不得,就走著去,同村的還有兩個年輕人同行,也不怕。這樣走了兩天兩夜才終于到了縣里,找活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在縣城里轉了一圈,才終于找了個合適的——縣里的一位富戶要修宅院,需要一些幫忙搬砂漿、抬石塊的苦力,主人家出手比較闊綽,前三日試工,七十文一天。做得好能留下來繼續做,工錢也漲到八十文一天,沒地方可住夜間還能宿在柴房里。李輕舟本就長得高大,常年撐船勞作,身板結實,手臂上有一層鼓鼓囊囊的肌rou,一看就有一把子力氣,不出意料地被選上了。 一連做了十五天,得了一兩多銀子。李輕舟摩挲著兜里的一兩碎銀,心里卻依然有著緊迫感。雖說江家剛剛退婚,沒那么快就重新定下人家,但江家條件好,想跟他家結親的大有人在。他知道以他的情況,想要娶那人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rou”,但他還是想拼一把,他要抓緊時間多攢些錢才行。之后李輕舟又四處找了些活,零零碎碎賺了有三四兩銀子。 天氣漸漸冷了,招工的人也少了,李輕舟便沒再到處跑,又專心撐起了他的船。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臘月間。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明天就是小年了,江大柱準備今日出最后一次攤,再就等到正月初五才開門了。 鎮上已經有了過年的氣氛,不少商鋪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街上人來人往,老百姓們節儉了一年,到了年關,再困難的也要多少置辦些年貨。 錦書也已放了假,月笙在rou攤幫了一會兒忙,就被江大柱夫婦趕著去逛街了。 每年這時候東街那邊都有舞龍舞獅、玩雜耍的,月笙便牽著錦書,向著東街走去。一路上有不少賣小食的,兩人走走停停,到了東街時,果見圍了許多人,喝彩聲、驚呼聲不斷。 兩人轉悠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找了個人相對少些的角落,月笙身量高,還能透過縫隙看個一二,錦書就慘了,根本看不到。 “要不我抱著你看吧?” “月......江小哥?” 錦書還在糾結,月笙卻突聽有人說話,一抬頭就見一高大俊朗的男子,肩上坐了個大眼睛的羊角辮小姑娘——正是那船夫李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