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說完,下意識看向袁政,等著對方反駁。 前戶部尚書,現工部尚書袁政抬了抬眼皮,半點沒吭聲。 老皇帝反應過來:這人調任了。 也就是說,他現在可以隨便支配內庫和國庫了! 老皇帝頓時激動起來。 “咳咳,我們國內如今有多少礦場?此前都是將朝廷無力開采的礦場讓民間承買,現在也應當歸于朝廷了?” 搞錢搞錢! 許多官員都看向袁尚書。 這是他之前搞出來的政策。 因為大多數開國皇帝治下,國力還沒起來,很多地方屬于有心無力。 比如礦場,朝廷暫無過多人力去開發,袁尚書就建議把它承包給民間,等礦挖出后,官府抽取其中百分之二十,并且擁有優先購買權,其余的均歸業主所有。 而且,官方發現礦場后,便開展買撲——也就是公開競標拍賣,想獲得礦場開發權的人,先繳納三百貫定金,然后任由其叫價,價高者得。沒有拍到的,可以退定金。但是付了定金不叫價的,定金不退,還有處罰。 袁尚書安安靜靜地站在原地,好像老皇帝說的政策和他無關。 那、那就…… 百官遲疑著:“可以一試?!?/br> 現在開國三十五年了,又有倭島的礦支撐,如今國庫也豐裕了,應該問題不大吧? 老皇帝:“關于朝廷接下來的行動,你們有什么想法?正好可以趁此時說一說?!?/br> ——老板大方給經費了?。?! 各個部門精神一震,立刻就有十幾個官員不約而同站了出來。 金部司郎中:“陛下!每年發舶時節,市舶司若能設宴犒勞一番蕃商、海商,所需費用不滿二百余貫,卻可帶動更多的蕃商來大夏貿易。也能激勵海商出海?!?/br> 老皇帝:“才二百余貫,準了!” 金部司郎中:“謝陛下!” 工部侍郎:“陛下!如今京師居不易,可否在官地上建官屋,供與百姓居住——屋子可以破漏一些,但每間屋子每個月只收租金五百文,以顯陛下仁慈?!?/br> 建屋子又得撥出一筆錢。 老皇帝:“行!既然是利民之舉,這個也準了!” 百官:“?。?!” 蕪湖?。?! 那我們繼續啦! 作者有話說: 老皇帝激動自己能管錢這段 我閨蜜說:老皇帝看起來像妻管嚴被管了一輩子然后老婆死了() 我: (⊙o⊙) 后來,她看完整章 她:我錯了,這明明是一群熊孩子死了媽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 以及,如果國家有技能樹,老朱肯定是狂點農業那一類的。 有大臣讓他開銀場,他:“銀場之弊,利于官者少,損于民者多,不可開?!?/br> 然后。 你以為報產量就行了嘛,沒有的事。 廣平府吏王允道說:“磁州臨水鎮地產鐵,元時嘗于此置鐵冶都提舉司,總轄沙窩等八冶,爐丁萬五千,戶歲收鐵百余萬斤,請如舊置爐冶鐵?!?/br> 老朱表示:“今各冶鐵數尚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是又欲驅萬五千家于鐵冶之中也?!比缓?,將王允道“杖之,流海外” () 所以,導致我一直懷疑,穿越者跟他說倭國那邊有銀礦,他真的會愿意攻打嗎() * 在明王朝統治早期,明廷規定用糧食來呈交土地稅,全國稅額總說接近2950萬石。在理論上,2950萬石永遠是最高限額。在整個明王朝統治時期,都不應該突破此限額?;径惵式洺O陆?,很少上升。 在2950萬石中,有1200萬石由地方政府支配,作為官俸、行政費、撫恤金和養老金之類、賑濟費、官府學校費和地方糧倉儲存費。另外800萬石,主要在政府花費 ——《中華族群的進化》 * 南畿、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米麥共四百馀萬石 ——《明史》 * 給民間承包礦場,參考宋朝: 即許雇募人工采打,或召人戶開采,應一行用度以至燈油之類,并許召保借支官錢應副,候烹采到寶貨,先行還官外,余充課利 ——《宋會要輯稿》 諸處新坑有用官錢令坑戶開發去處,若至礦寶浩瀚,還納官錢了當外,有礦寶,除填納,不問多少,并系元管開發新坑戶賣錢入己,顯屬僥幸。今相度諸路坑場,如有坑戶系用官錢開發坑垅,若遇礦寶,除填納官錢了當外,有剩錢分給施行 ——《續資治通鑒長編》 (順便,大宋除了承包礦場,還承包了鹽井、鹽場、酒坊、醋坊、茶園、茶場、礬場、坑冶、河渡、集中屠宰場等等) * 設宴犒勞即將揚帆出海的蕃商、海商這個: 或遇發船眾多及進貢之國并至,量增添錢數,亦不滿二百余貫,費用不多,所悅者眾 ——《宋會要輯稿》 * 第177章 臥槽!老皇帝讓武官隨便搬他的私庫! 皇帝經費大放送。 包括只是武官們那些關于火器的奇思妙想,也撥了不少經費來給他們實施。 而袁尚書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一句反對的話,看表情也看不出來他是贊同還是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