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什么,我會作夢作到睡眠不足啊……) 昨天夜里,云沖波睡得非常差,感覺上,似乎就一直沒能“睡熟”,始終在“半夢半醒”之間。 夢境是前所未有的混亂,云沖波捧著腦袋想了很久,才大致理清自己的思路,確認了自己似乎同時作了三個夢。 一個夢中,久違的蕭聞霜出現,更以從未有過的大膽,向云沖波傾吐了她的思念。這當然是個好夢,卻與另外兩個夢穿插一處,更還沒有傾吐完就戛然而止,令云沖波頗有“意猶未盡”之感。 美中不足的,是云沖波回憶起來,蕭聞霜對他所用的稱謂,從頭到尾,始終都是“不死者”,這當然也沒什么錯,但在云沖波,卻實在很不舒服。 一個夢中,渾天、東山、長庚與蹈海聚集一處,嚙指滴血,行“扶乩”之法,對這個夢的回憶極為模糊,云沖波只隱約覺得,這事情是由長庚主導,表面上的理由,是要驗證他研究時光法術的一些心得,并查探小天國的“未來”,但實質上,卻似乎是要為了調和東山蹈海因前次事情而生的嫌隙。 合四人之力,似乎,是請到了相當了不起的神示,但努力回憶,云沖波總想不起那是什么,不過,那倒的確將包括長庚自己在內的諸王盡都打動,也使蹈海放下身段,向東山請罪,并得到了其的認可。 一個夢中,云沖波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只覺得周圍似乎盡是血火、盡是吼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和誰說話,只記得些兩人問答的殘言片語。 “我一直想問這個問題啊,你們……如果勝利了,將會怎樣作呢?” “太平道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為了和‘帝姓’戰斗吧?之所以永遠有人愿意追隨你們,是因為你們描述了未來將會出現的‘地上天堂’吧?” “但,我卻一直都很想問一句,那個‘地上天堂’,到底,該如何建立?又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 “我們已經在建立了。圣庫制度,只是第一步而已?!?/br> “地上天堂,會是一個‘無私’的世界?!?/br> …… 三個夢的相互穿插,使每個也混亂不清,云沖波可以整理出來的,不過這些而已,這使他非常惱火,但也沒有辦法。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從沒有那一段夢境曾經兩次出現,所以,云沖波并不指望可以再把那些自己亟欲知道的信息再瀏覽一遍,唯一的指望,是某次入夢的時候,可以好狗運的碰上前世蹈海正在回憶這段往事。 (唉……怎么搞得,夢到這樣亂啊……頭都炸開了快。) 三段夢境,三段生命,非獨主角的身份不一,在時空上更是極為混亂,云沖波覺得,這種夢如果多來幾次,自己有很大機會精分。 (而且,昨天都沒有去,今天如果再不去的話……) 躊躇再三,云沖波始終下不了決心前去,更安慰自己說,目前夢境經已松動,自己已能知道更多當年舊事,既如此,就不是非通過荀歡不可。 似乎說得圓,卻明白那只是在騙自己,云沖波因之而極端苦惱,蓋他如此痛恨于自己的軟弱,卻又就是沒法戰勝自己的軟弱。 ~~~~~~~~~~~~~~~~~~~~~~~~~~~~~~~~ “唉……” 沒精打彩的,云沖波踅出來吃早飯--小音卻還未起,過一時方出來,臉色煞白煞白的,精神差極。 云沖波問起時,小音只說是夜里想心事,沒睡好,此外無話,云沖波也不知如何問下去--空自擔心。卻聽旁邊傳來強壓住的幾聲譏笑,那自然是花勝榮花大爺和釘宮萌釘老板了,左右這兩人嘴里必定沒有好話,云沖波也懶得理會,卻沒注意:小音皺著眉,掃了幾眼,笑聲一時便住了。 “啊,對了,賢侄啊,這是你要的書呢?!?/br> 一拍頭,花勝榮從書架上翻出幾本舊書來,攤在云沖波面前。 “《諸子集說》、《十三經集注》、《辟佛論》……總之你先翻翻吧?!?/br> 希望增長自己的見識,尤其是對于“小天國”事業或者說“太平”的理解,云沖波努力尋求各方面的知識,除了向荀歡求教以外,他也要求花勝榮為他找一些能夠反映歷代大儒乃至諸子百家理論構成的書。 “總之呢,這本集說的確淺了點,只是蒙學的水準,不過難得在全啊,儒法道墨、陰陽名辯……無所不用,以賢侄你的水平,看這本書剛剛好?!?/br> 聽著非常刺耳,而翻開書后,云沖波更大感惱火,什么“蒙學的水準”?根本就是蒙學讀物,四字一句,皆是韻文,顯然不是給“學問人看的東西”。 但,悲哀的是,云沖波卻不得不承認,就算是這樣的韻文,卻也有太多自己看不懂的典故和用語,沒奈何之下,他想到要帶著書去向荀歡請教,卻又實在不想見他。 “呃,相公,如果……” “我說了不要喊我相公!” 反應極大的一揮手,并全不意外的聽到了小音的嚶嚶低泣和花勝榮與釘宮萌的偷笑,云沖波卻也無可奈何。 “我說賢侄,始亂終棄是最要不得的啊……” “是啊是啊,你這種人啊,要穿越到某個黑子手里,就該上虎頭……呃,也許只是狗頭鍘?” “胡說,誰棄了……而且,最重要的,我也從來沒‘亂’過好不好!” 咬牙切齒的證明自己沒清白清白,卻只換來更多的嘲笑,特別是聽到說“從來沒‘亂’過還好意說,你這種仆街主角還是趕快仆街算了……”的時候,終于忍不下去,把兩個人打到飛出。 “總之,小音,你放心,我會保護你的,不過,那個,那個稱謂,咱們也說好了不能用的……” 早在昨天,“相公”兩字就已給云沖波極大刺激,堅決的予以拒絕,但這卻被小音自行引申解釋,并得出了“小音早該明白,現在已不是司馬家的小姐了,根本不配攀附……”的結論,更使云沖波頭疼十倍,最后,也只好含含糊糊的達成了一樣喊他“公子”的共識。 “嗯,是小音不好,一下子又忘了……” “好啦好啦,那事情就別提了!” 就象心里有鬼的人一樣,云沖波很快的把話題帶回到書上。 剛才,小音很小心的表示說,自己略通一點詩書,也許可以幫云沖波解讀一點東西。 “嗯,因為干娘曾經想讓小音嫁進蘇家,所以專門……” 說到這里便說不下去,害得云沖波又是好一番勸解,一時間,倒忘了曾經短暫泛起過的疑團。 (這個,去年在金州的時候,小音當時認不認字來著?) “這個,是五行家的解釋,他們說天地萬物,都是生于金木水火土的組合變化,只要掌握了這里面的規律,就可以長治久安,天下太平……哦,你說那一句,那應該抄錯進來的,那是法家前人的意思,是說只要作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官員想壞也壞不了,就可以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啊,為什么每個人都說自己的辦法能夠作到天下太平?” “這個……因為,所有人想聽到的,都是怎么才能夠天下太平啊?!?/br> 告訴云沖波,“諸子百家”是一群人的合稱,他們中幾乎沒有強大的武者和術士,卻都是著名的智者與學士,先后大活躍于帝軒轅之前的“戰國時代”,彼此激發,交相輝映。 “那個時候,每天都在打仗,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打來打去,似乎永遠都不會結束……所以,大家就特別盼望有一天能夠把這日子徹底結束?!?/br> 所以,就出現了“諸子百家”,各持已說,相互攻訐,皆相信自己才掌握著通向未來的鑰匙。 “那時候,還沒有太平道呢,佛門也還沒有出現?!?/br> “呃,這個啊,我知道?!?/br> 起初的目的,是希望對對儒門的理論了解更多一些,而自從感受到自己的怯懦之后,云沖波更隱隱產生一個念頭,那就是,在這樣的研習中,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確信的,讓自己接受的,并有信心去轉達給他人的定義,一個關于“什么是太平”和“怎樣達到太平”的定義。不想讓任何人了解這件事,他只在實在讀不懂時才會詢問小音,并很小心的隱藏住自己的想法。所以,他讀得很慢,轉眼已到了該吃中午飯的時候,卻還只翻了十幾頁書。 “唉,這些人,真可憐啊……” 看看將近飯時,云沖波合上書本,一邊伸著酸極的腰,一面發出嘆息,這倒令小音一怔。 “可憐?” “是啊……你不覺得?” 很疑惑的看著小音,云沖波表示說,自己覺得,這些什么子什么子,實在很可憐。 “你想想,他們當年構造自己的理論,又跑出去宣傳,都花了一輩子,一輩子??!” 皆相信自己的理論的確能夠拯救這個世界,能夠將天下萬民導向永久的太平盛世,從這個角度來說,諸子百家都可以算是同志,但,站在數千年后的今天來看,他們每個人的理論也被證明不足以帶來太平,不足以獨立的維持世界的運轉。 “你看看他們現在待在什么地方,一本合集里面的一章、一頁,甚至只是幾行,幾行??!” 因為想要找到自己的“太平理論”,云沖波突然覺得自己非常能夠理解、和同情他們,理解他們的努力與奮斗,并同情他們那些終究是沒有意義的“努力與奮斗”。 “你說,他們當年曾經那么努力的相互爭斗,相互辯論,特別是那些完全不同的理論……他們都相信,自己的是正確的,而如果用了對方的理論來治世,大家就會一團糟?!?/br> 但事實證明,“摩頂放蹱”的反面,并不必然就是“一毛不拔”,或者說,完全對立的兩種理論,到最后,最大可能是被一齊放棄。 “反正……真可憐??!” “這個,小音倒還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不是客氣,而是真得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想過問題,一時間,小音忽感驚疑: (和上次在金州一樣,以為盡在掌握的時候,卻突然毫無兆頭的冒出來一個新想法……但,上次是玉清那老狐貍啟發了他,這次是誰?) (難道,是因為子貢的刺激……還是,和那個力量有關?) 夜間,小音曾再度嘗試cao作云沖波的夢境,并同樣的被那強大力量反撲,但對之已有預判,她不僅成功保護下自己,更捕捉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保護他腦部的力量,來自他本身,他自己卻完全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分心思索的同時,小音仍對云沖波保持關注,見他似乎突然又想起來什么,跑到一邊翻了幾部書,動作很快。 (那是……歷代詩選的類書,還有《十一家詩話選》,他想找什么,要查一首詩?) 翻了一會,似乎并無所獲的,云沖波悻悻的走過來,邊拍著頭,邊向小音詢問一首詩。 “好象有什么父母,什么愁,還有什么什么秋流的……總之似乎就是這樣?!?/br> 急急動腦,小音實在想不出云沖波到底在說什么,卻見他忽然一拍腦袋,大為欣喜。 “啊,我想起來了,對了,是,是父母忠貞為國酬,何……” 動作忽止,云沖波呆呆站住,口中喃喃,聲音愈來愈低,饒是小音運足耳力,也只能聽到一些“軀倦,已秋”的殘言碎語,全然不得要領。只見云沖波臉色時紅時白,居然似乎用腦用得很是辛苦。 (那么,是這樣,是這個意思嗎,他們,都是因為這才……) “對!” 猛一下拍在桌上,小音嚇了一跳,卻見云沖波早又蹦將起來,飛奔出門。 “等等,公子,你……” “??!對了,你們等一下先吃,別等我了,我……我上山去一趟!” (上山?) 坐回原地,小音低頭慢慢收拾,心下卻是狐疑不已。 (他去那里……而且,那首詩,又是什么意思??。?/br> ~~~~~~~~~~~~~~~~~~~~~~~~~~~~~~~~~~~~~~~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 默默回憶,云沖波越走越快了。 剛才,一直混亂的記憶突然清晰,云沖波想起了更多夢中的細節,比如,渾天們是怎樣聚在一起扶乩,以及,他們到底請下了怎樣的神示? (這個東西,是“太平”的意思嗎?是太平在勸告他們嗎?) 其實,在夢中,剛剛發現到渾天他們竟欲“扶乩”時,云沖波實在是很驚愕的。 可以算是大夏土地上最常見的法事之一,任什么愚夫愚婦也都知道如何進行,更不知有多少神棍騙子倚之售術,在云沖波心中,用這種東西來預言“小天國”這樣偉大事業的前途,實在是可笑到已經笑不出來的一件事。 但他又不得不認真:曾有過親身體驗,他知道時光障壁的確可以被鑿穿,“未來”的力量,的確可以作用于“過去”,太平與袁當先后曾經作到的事情,小天國諸王未必就不能作到。畢竟,東山是當世最強的術者之一,長庚則在時間法術方面有著可能前無古人的修為,再加上十級力量的渾天與蹈海,這四個人齊心協力起來,說創造出任何人間奇跡,也都不值得特別驚訝。 晨起時,被三個夢同時沖擊的云沖波,除了頭疼之外,只能回憶起極少的細節,但,隨著走動,吃早飯,和寒暄,他的頭疼漸漸減弱,也開始能夠撈出到更多的碎片,而不知是否和那本諸子百家的合集有關,他在認真研讀那些活躍數千年前的思想家時,竟似突然聽到有人在腦中低低嘆息。 (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 意味深長的詩句,更給云沖波以刺激,使他突然間回想起來關于“扶乩”一夢的諸多細節。 四人一齊滴血沙盤,之后,是以長庚為主持,三名神域強者各盡其能,按照他的要求輸力運功。不久,整整齊齊的沙面便自行涌動起來,似有一支無形巨筆正在任意揮毫,縱橫淋漓。 “父母忠貞為國酬,何曾怕斷頭?!” 字為狂草,莫可捉摸,更使包括長庚在內的四人深感震撼。 (的確,他們,都付出了很多啊……) 以云沖波本身的閱歷,并不足以體會詞中深意,但透過蹈海的感受,他卻可以理解,這些把一生追求都寄托在小天國事業上的巨人,被激起了怎樣的共鳴。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 那種摻雜著遺憾、不甘與決心的滋味,盡管以最狂放的草書寫下,一樣浸透著揮不去的悲涼,而之后,更以強有力的反問,重重刺透每個人的胸膛。 (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 咀嚼著這如此神秘的“神示”,云沖波實在沒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樣的神祗被長庚請降。他所能知道的,是在扶乩結束后,參與的四個人,皆面如土色,汗透重衣。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是啊,起兵多年,我們,也已都不復青壯了?!?/br> 神態恍惚,渾天緩聲道:“付與東流……付與東流……兄弟們,你們,你們忍心嗎?” “告訴我,你們,忍心嗎?!” “絕不?!?/br> 伸出手,與渾天緊緊握住,東山道:“千辛萬苦,我們才走到這里,再向前一步,我們就能建立起永遠不滅的太平世界……我,絕對不會放棄?!?/br> “……絕不!” “我也是?!?/br> 夢境至此而結,云沖波再想不起后面的事情,但,一想到四名不死者是怎樣緊緊握手,以無聲之誓共坦心地……云沖波,就有一種很想要哭的沖動。 (你們沒有放棄,但,你們還是失敗了啊……) 意外的,這卻給云沖波以動力和勇氣,使他終于能夠來見荀歡,來向他詢問更多的細節,更多的,關于公孫三省的事情。 (我要知道,我必須要知道,無論他們是怎樣失敗的,我也必須知道?。?/br> ~~~~~~~~~~~~~~~~~~~~~~~~~~~~~~~~~~~~ “要說這些,就要從‘太平’的理念說起了?!?/br> 很謹慎的選擇著語句,荀歡罕見的沒有邊說邊飲酒。 正如云沖波已經知道的,“太平”兩個字,并非太平道的專利,諸子百家對自己學說的標稱,皆是以“致天下以太平”為說。 “太平本來就是個好東西,人人都想要的,并不是儒門不要,朝廷不要,只有太平道希望天下太平一樣?!?/br> 包括儒門自身,雖然不屑重復使用“太平”兩字,但其政治理想的最高形態“大同世界”,就其本質來說,也足可以滿足人民對于太平的向往。 “總之,關鍵的關鍵,在于誰能把太平建設成功?!?/br> 當然,彼此間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同樣是“太平”兩個字,里面的涵義卻很不相同。 “對百姓來說,最基本的‘太平’就是不要再有戰爭,每個人都可以活到自己的天年……這其實是最基本的要求,也被包含于所有各家的‘太平’當中,但悲哀的是,就連這一點,也一直沒有能夠達成?!?/br> 關于如何達成,各家皆有著自己的理念:有說要“明禮”,使所有人皆明確并接受自己的身份,不產生更高的奢求,也就不會再有爭端。也有說要“兼愛”,在天下培養出“萬姓一家”的共識,不相攻掠,更有人說最好是“無為”,所有人都不要作比生存更多的事情,無國無君,各各曳尾泥涂,還有人高呼要“以法”,制訂出包羅萬象,不具漏洞的法律,并附加以巨大和決不通融的暴力保障,以此來嚇阻所有徘徊在雷池前的冒險者……等等。 “而太平道,他們的理念是‘無私’?!?/br> 太平道的精神源流,生于道、用于墨,充滿著理想主義的色彩,也因此而對中下層百姓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但,在第一代道祖,也即創立太平道的尚清和余慶手中,僅僅是提出了“無私”這一概念,卻并未明確如何達成這一目的。 “在最初,太平道的宣傳很有意思,完全就是大雜燴,抄了墨家的‘兼愛’,模仿了儒門的‘大同’,當然也吸收了道家‘節欲’的精神……嘿,雖然亂七八糟,卻就是有其吸引力在?!?/br> 宣布說,上古之世,人不相戰,天下為公,后來之所以連年烽火不斷,皆因有私。 “有私,就要保護,有私,就想增加,天生萬民,原不相同,拳勇者劫,慓愲者欺,懦善者則為人魚rou……各各均以其私心為用,積聚不休,天下,也以此不復太平?!?/br> 將“私”視為世間最大的罪惡,太平道眾鼓吹“天下無私”,稱這樣一來,就會達到“等貴賤,均貧富”的太平境界。 “當然,這實在很可笑,不過,也不失為一種很有道德感的鼓吹,但糟糕的是,他們卻走到太遠?!?/br> 不肯停止在“道德”的宣傳上,太平道眾將他們的理論向前推導,從“無私”的角度看,“家天下”的帝姓制度,正是最大的“私”,也自然就成為不能不予以推倒的惡魔。 “所以,就有了數千年來連綿不絕的永世戰爭……所有人都看不到結局的戰爭?!?/br> 苦笑著,荀歡表示說,除非有人能夠建立起讓多數人都認可且能不斷傳承的“太平”,這戰爭,大概永遠都不會結束。 “帝姓強大的時候,可以鎮壓太平道,卻不可能滅絕,而當其衰弱的時候,太平道的戰斗,更會成為推倒舊帝姓世家的第一記沖撞?!?/br> “但是,荀先生……” 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云沖波卻更想知道一些別的東西,比如,雖然說初代太平道祖只是提出了“無私”的目標而沒有配套的措施,但太平道源流數千年,中間應該也有過具高度政治智慧的人物,難道一直都沒人試著將之實現? “有,當然有啊……就在這里?!?/br> 出了一會神,荀歡道:“兩千多年以前,‘南海赤家’治世的末年,太平道大舉起事,定錦官為天京,一度兩分天下,而在這過程中,他們更曾嘗試建立起一個完全‘無私’的社會……當然,他們最后還是失敗了?!?/br> 將“無私”加以闡發,小天國提出要作到“家無私產,心無私念?!?,為此,他們建立起“圣庫”制度:在確立普通家庭基本生活條件的前提下,收繳所有多余的財物,統籌使用。 “當然,那只是一個開始,與之相關的,還有一大批相當復雜的制度,關系到資源的分配,關系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社會活動的保障,關系到人才的選拔和上位,關系到宣傳與信念,關系到思想的統一……等等,總之,那時的太平道,的確擁有一批天才,不僅是絕強的反叛者,也有著優秀的智慧和政治力,‘戰斗’的同時,也作出了極高水準的‘建設’?!?/br> 在那數十年間,連很多儒門的中堅人物都開始對夫子的教誨感到懷疑,開始想要試探著看一看,小天國是否真得有可能成功。走到最遠的人,甚至開始嘗試用儒門經典來解釋和注解小天國的種種施政,并將之引申為“大同世界”的實現。 “所以說,最強大的從來都不是刀和拳頭,而是理想、是理論,能讓天下民眾追隨的理想,能讓眾多有識者認可的理論……‘永遠太平’的未來,誰會不想?” “但是,他們還是失敗了?!?/br> “……對?!?/br> 怔忡一時,荀歡慢慢道:“最終,他們還是失敗了?!?/br> 在公孫三省看來,太平道的失敗,從一開始就已注定,無論他們能夠走到多遠,無論他們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但最后,他們必定失敗。這種堅定的信心,使很多動搖者重又站穩立場,也使他贏得巨大的聲望,尤其是在小天國果然如其預言般轟然崩壞之后,他更被視為神一樣的智者與政治家。 “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三省公那些預言的真正含義……” “啊,你說什么?!” 嘴巴張到拳頭都可以塞進去,云沖波實在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東西。 “三省公,他早已經絕望了……他根本就不相信南海赤家還可以頂住小天國的沖擊,他根本沒想到帝京居然真能守住,他始終以為絕不可能守到勤王軍趕到的……” “那么,就是說,他,他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騙子,騙過了所有人,其實……他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說的東西?!” “騙,騙子?” 皺著眉,荀歡連連搖頭,顯然很不滿意這種唐突前人的評論。 “三省公不是騙子,從來都不是,他只是說‘太平道終將失敗’,卻從來沒有說過‘當今帝姓可以笑到最后’?!?/br> 很想說“這簡直是胡扯”,云沖波并不覺得兩句話有什么區別,但荀歡極為認真的表情,使他沒法那么輕率的就下結論。 (那么……) 當用心去想時,答案果然也就出現,那使云沖波冷汗直冒。 “公孫三省的意思是說,小天國就算可以攻入帝京,推翻帝姓,最終也必定失敗……為什么?” “因為……” 眼神中滿是憐憫,荀歡道:“因為,正如我剛才說過的,最強大的不是刀和拳頭,而是理想和理論,太平道的理想誠然充滿吸引力,在理論上卻有著致命缺陷,又豈能不???” 對為實現“無私”而建立的如圣庫等一系列制度,公孫三省當時就給以嚴厲的批評,預言其的不可持久。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br> “天之道,唯天可行,我們身在人間,便只能依人道行事,不死者……他們也只是人,不是神?!?/br> “以‘人’之身,行‘神’之事,亙古以來,豈不敗亡???” 這是極嚴厲的批評,但也不完全正確,在云沖波的記憶中,在東山之教務系統和無言之紀律系統的雙重作用下,這套制度一直運行的很好,雖然中間也曾經出現過問題,但當無言對列侯級別的高等人員也一樣整肅時,便很快又恢復了整套系統的活力。 “不過,那還不是最重要的……” 徐徐重述公孫三省的預言:那最關鍵的部分,是指向不死者。 “禍福同門,生死一途,不死者,是太平道能夠成功延續的關鍵所在,卻也是太平道必定失敗的原因所在……小天國,無論他們可以達成怎樣的輝煌,最后也必定敗亡?!?/br> “敗亡在……不死者的手上?!?/br> ~~~~~~~~~~~~~~~~~~~~~~~~~~~~~~~~~~~~ “東王,前次的事,我太魯莽了?!?/br> 高大空曠的房間內,只有賓主兩人隔桌對坐。蹈海很誠摯的低著頭,希望對方把上次的事情完全忘掉。 “北王,言重了?!?/br> 或是因為光線不好,云沖波覺得,東山今天顯老顯得特別厲害,雖然強打精神,卻怎也掩不盡那種心事重重的樣子。 “正如那天的乩詩,為了‘太平’,我們連生死都置之度外很久了……還有什么好在乎的呢?” 親手為蹈海倒上茶,又為自己倒了一杯,東山緩聲道:“北王今天來,還有其它事吧?” “……對?!?/br> 前來拜訪東山,除了真心低頭之外,蹈海也的確奉有使命:他帶來了由渾天親自起草的詔書,請東山過目。 “照得天下貪官,甚于強盜,衙門酷吏,無異虎狼。皆由人君之不德,遠君子而親小人……” 只讀了開頭幾句,東山就停下,抿緊了嘴。 “這個詔書,是和干王一起起草的吧?” 見蹈海點頭,東山郁郁搖首,“天王他的想法,越來越象是帝妖的模式了,把‘貪官之惡’放在首位,對‘人君’只含含糊糊的說什么‘不德’……這樣子下去,我們和那些想要入主帝姓的世家又有多少區別?” “……但是啊,東王?!?/br> 從對教義高度尊重的角度出發,北王和東王的立場甚為接近,但同時,從實際來考量,他也可以理解這樣cao作的理由。畢竟,對天下百姓而言,最令他們痛恨的,令他們可以感同身受的,的確是“貪官”而非“皇帝”。 “對,我知道,那正是儒門千年一日宣傳的功效……也正是貪官為什么永無止境的的原因?!?/br> “皇帝為里,貪官為表,皇帝為干,貪官為枝,沒有皇帝的存在,貪官們自然無所附其形,而要根絕貪官之惡,也唯有完全結束掉皇帝這東西的存在……只罵貪官不罵皇帝,我們便只會是在幫助帝家分散天下的怒意啊?!?/br> 沉默一時,蹈海開解數句,卻化不開對方的nongnong憂意,一時,東山方低嘆一聲,背著手,站起來。 “總之,北王你的意思我可以明白,天王和干王的苦心,我也能夠理解,但……” 欲言又止,東山突然抬手,指向上方。 “北王,今天月亮很好,我們,上去談如何?” ~~~~~~~~~~~~~~~~~~~~~~~~~~~~~~~~~~~~ (這個氣氛,就好得很了。) 很開心的踱著步,在無人的山林中喀吱喀吱踩著將融的積雪,云沖波雖然沒有睡飽也沒有吃飽,心情卻還是好到不行。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只要不死者們能夠齊心協力,又有什么能夠阻止小天國的成功?) 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依稀記得,夢中是一個烏云密布的夜晚,星月無蹤,實在談不上“月亮很好”,但橫豎,那都不重要。 除了小天國的往事,天氣也讓云沖波很是愉快,觀察積雪,計算并作出判斷,如果沒有倒春寒也不下桃花雪的話,最多三四天,應該就可以起程南下。 (真是的,在這個地方實在糾纏太久了,簡直好象已經過了一兩年一樣……也該走了。) 不覺又想起蕭聞霜,金州一別至今,算起來雖然未滿一年,卻真如三秋。 (這一年來,我可到了很多地方啊,聞霜不知道怎么樣,現在,我們太平道的日子好象很苦呢,她恐怕每天都要戰斗吧……) 陷入沉思,云沖波一時竟未留意,林中有輕微的聲響連續出現,待警覺時,已離得很近了。 “嗯?誰……咦?!” ~~~~~~~~~~~~~~~~~~~~~~~~~~~~~~~~~~~~ (不是這兩個家伙。) 快手快腳的作著家務,表現完全是一名稱職的主婦,但同時,小音也不住打量花勝榮和釘宮萌,意圖為自己的困惑找到答案。 夜來,小音再度以“水月洞天”之術施于云沖波,也再度遭到強硬反擊,至今仍覺胸口郁郁,若用力時,更會牽動至隱隱作痛。 但她卻絕非自找苦吃:曾經兩度受挫,她今番再次動作,實有熟熟謀劃在胸。極為精確的控制住自己的力量使用,更保持高度警惕,等待反擊的到來,同時,小音更將這過程中的每一點細節牢牢記住,和反復在心中重現,加以分析,加以判斷。 (反應是突然出現的,顯然,對方并非始終監視不死者,而是要不死者被干擾到某個程度后,才能驚覺并加以破壞。) 對這個結論很有信心,但小音仍感困惑:從三次接觸來看,對方輕松破盡自己夢術,修為真不知強出了多少,自己始終無法找出其藏身所在也不奇怪,但……這樣的強人,又為什么會一直容忍自己對云沖波的攻擊? (估計,對子貢也沒有什么動作,不然的話,當前就不會只是這樣……但,這到底是誰?) 不是沒有懷疑過“嘯花軒”的兩個經營者,但再三觀察,小音覺得自己始終多慮,那莫可追蹤的力量,確非兩人所能駕馭。 (今天晚上,再試一試,讓他作另一個夢……也許,是時候讓他作春夢了?) 苦笑一下,小音搖搖頭,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那個老家伙,什么情報都扣在手心,如果能夠知道貪狼的行程,這邊的事情就從容多了……) 思量間,聽得外邊門響,又聽花勝榮大著嗓子招呼“賢侄”,便知是云沖波回來了,小音不覺一笑,手上快快幾下將桌子擦凈了,便解下圍裙,抖一抖掛起來,徑向廚房去時,卻聽云沖波道:“大叔,你看誰來了……”,聲音中喜氣洋洋,簡直如過年一般,不覺心下一動,急回身時,正見一人跟在云沖波身后進來,小音看在眼里,雖早有想象,卻也不禁胸中劇震! ~~~~~~~~~~~~~~~~~~~~~~~~~~~~~~~~~~~~ 烏云厚重,橫亙天地之間,更加上雷震電擎,雨狂如傾,可說是惡劣之極的天氣。 但同時,卻又有明月如璧,高懸中天,清風習習,沁人心脾。 “我喜歡這樣喝茶,雖然……會有一點累?!?/br> “……我是從來沒有這樣喝過茶?!?/br> 當然沒有,不僅是蹈海,也不僅是當今天下,自有“人類”以來,累累之數,何止億兆,但曾經這樣喝過茶的人,大概一只手都可以數過來。 很普通的小石桌,很普通的紅泥小火爐,很普通的茶具、茶葉和茶水,不普通的,是喝茶的人,不死者.東山與不死者.蹈海,不普通的,是喝茶的地點,萬尺高空,云層之上! “當十級力量出現身上的時候,我們便已在叩動神域的大門,的確我們仍不得其門而入,但至少,一些基本的技巧,我們已可掌握?!?/br> 或者不該說是“掌握”,因為渾天也好,東山也好,蹈海也好,以及關虎林左武王這些人也好,盡管每個也可以隨心擺脫掉大地的束縛,卻并沒法知道自己為何能夠這樣。 “十級力量,那應該是進入神域的起碼條件,但若要取得真正的理解,我們大概還要付出很多東西,一些……咱們也好,那些人也好,都沒法去付出的東西?!?/br> 默默點頭,曾放棄所有職責,在雪域長期煉刀的蹈海最能理解東山的意思,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時間,堪稱最奢侈的消費品。 “東王啊,從這個地方看下去,視角,的確是出奇的好,超出我的想……不,這一切,是我根本沒有想象過的?!?/br> 浮身云層之上,月亮顯得格外大,格外明亮,腳下,是翻滾有若怒海的漆黑云層,時不時,有長達百丈的火蛇在中一閃,跟著便會立刻出現巨大的轟鳴,并掀起颶風,將厚重如山的云層吹到飄乎不定。 “風、火、雷、電……” 感嘆著,東山表示著,佛道兩家,各有無數向天地借力的法術,他自己也正是天下有數的雷術高手,若只從招式名稱來看,端得都是些天驚地動的強招。 “但,說到底……天地之力,豈是我們所可想象?那些夸說自己能請動九天霹靂的家伙們,又有幾個明白,能以人力運用的,只是天地之力自然損耗九成九以上之后的一點余燼?” 對之完全理解,剛才,與東山共同飛天的過程中,適逢雷電交加,蹈海對此天威,不由見獵心喜,將力量谷至十成,破云試刀。 “如果,那些御天監的家伙真能駕馭這種天地之力……不,那怕是能夠駕馭兩成,甚至是一成,他們就可以很輕松的把我殺掉?!?/br> 衣衫盡破,頭臉被灼至黝黑一片,曾只憑一口真氣便將無盡雷法盡御體外的蹈海,在第一招上便被轟至防御盡潰,若非退身得快,甚至可能受上重傷。 “這樣的力量,若能為人所用……嘿?!?/br> 苦笑一聲,蹈海問東山,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習慣。 “是……為了鍛煉自己嗎?” 當東山相邀的時候,蹈海只感意外:蓋身懷十級力量的強者,皆可飛天遁地,但不過離地十數丈而已,再要向上,便需運力,而越向上行,便越是辛苦。似這般飛升至萬里高空的消耗,實不下于與同級對手打一場硬仗,在蹈海的認知中,東山深沉多智,并非會為了“看風景”而這樣付出的人。 “很久以前,有兩個朋友……” 突然換了話題,東山目注明月,神態如喜似悲,竟然講起了故事。 “一個是蝸牛慢慢,一個是烏龜吞吞,他們住在葡萄架下,有水喝,有果子吃,日子過得很輕松?!?/br> “有一天,吞吞對慢慢說,聽說太山上面的風景非常好,我們去看一看吧?!?/br> “慢慢不同意,因為太山太遠了,他們又走得太慢了,路上還會有很多風險。但吞吞堅持想去,某一天,他背上包袱,出發了?!?/br> 皺著眉,蹈海完全不明白東山突然講起這個顯然是給小孩子聽的故事有何用意。 (太山……會和“九幽明真法”的來歷有關嗎?) 東山的得意技“九幽明真法”乃其集諸家魂法精要自創,全稱“東天太一圣山府君親傳九幽明真法”,究其源頭,正是請臨總領九幽的太山府君賜力,至于東山在創制過程中有何際遇,倒是從來向其它不死者說過。 “吞吞走了之后,只剩下慢慢一個人,他自己呆在葡萄架下,每天曬曬太陽,吃吃東西,日子過得很好,有時侯,他會想起吞吞,走了這么久,到那里了呢?” “三年之后,他終于收到了小鳥捎來的信,吞吞終于爬上了太山,很辛苦,但是……” 只手扶額,東山居然面現倦容,依稀若病。 “……站在太山之上,風景,實在好極了?!?/br> “那么,慢慢后悔了?因為自己的沒有前往?” “對?!?/br> 苦笑著,東山道:“這實在是傻極了的故事,卻也是我記憶中最清楚的故事……” “……這,是家母最喜歡給我講的故事?!?/br> 慢慢抿著已冷透了的茶水,東山低聲道:“有時候,我甚至會想,我而立之后,家業初就,卻仍然要執意遠訪太山,會不會,就和那故事有關呢?” 三十一歲的時候,東山已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和剛剛被提拔到一個很有實權的位置上,春風得意的他,決定以一次遠行來慶祝這“雙喜臨門”。也正是在那一次遠游當中,他接觸到了太平道的人,并被其教義打動,遂棄家入道,后十七年,他更發現到自己‘不死者’的身份,及找到“石碣”,遂開始了他尋訪其它不死者的旅程。 “今年,我已八十有九,投身太平道已五十七年,發現自己是不死者也已四十年……四十年來,我偶爾會想,如果,那一年,我沒有遠游太山,我還有沒有機會加入太平道,又還會不會發現到自己不死者的身份呢?” “……我相信你會的?!?/br> 喝干茶水,將空杯拈在掌心不住轉動,蹈海道:“你、我、天王、干王……我們注定會投身到這偉大事業當中,只是早或者晚而已?!?/br> “身為不死者,我們注定會找回自己的身份,注定會為太平而戰,正如流水終究緣山向江,這一切,不會改變?!?/br> “唔?” 沉沉點頭,東山不置可否,自又添了一杯茶,捧在手里,看著月亮只是出神。 “東山,你剛才說到家人……” 小天國諸王當中,唯蹈海與東山沒有家室,在蹈海,諸人皆知道他一直堅持“何以家為”,在東山,卻多以為他年紀已高,又潛心道術,自然無意于此,若非今天說起,蹈海倒還真不知道他早有妻子。 “死了,都死了,幾十年了呢……” 苦苦一笑,東山道:“從我決心加入太平道那一天起,家父就把我的名字從族譜上削去了,家母不能勸我回頭,一病不起,至于內人……” 停了一會,東山才道:“聽說,是要堅持為我守節,在被逼著改嫁的前一天,帶著兒子殉夫了?!?/br> 他說來平平淡淡,卻令蹈海寒毛倒豎,深悔自己失言。正急欲換過話頭時,東山卻先道:“北王啊,其實,有個問題,我一直也想問你……” “你,是否曾經對干王說過,若為太平,便是不死者,你也會揮刀相向?” “啊,這個……” 略感尷尬,蹈海想要辯解,卻見東山擺著手道:“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北王,我絕不是在指責什么,我……我只是想確認一下,這件事,是真得么?” 見蹈海默默點頭,東山緩道:“北王,你有這樣的決心,我很高興?!?/br> 揮著手,阻斷掉蹈海的說話,東山續道:“本來就該是這樣,不死者,只是太平的工具而非太平本身,若不死者成為太平的障礙,便要并力將之排除……你終有這樣的覺悟,北王,我們都很高興?!?/br> 頓一頓,話題忽又轉回天王的詔書,東山表示說,自己可以接受,但也會保留反對意見。 “為了打倒帝姓,我們也許的確需要這樣的宣傳……以惡,制惡,我們確乎要以此來抵消儒門持續千年的宣傳?!?/br> “我只希望,在敵人倒下之后,這樣的事情也可以隨之消散吧?!?/br> “……一定會的?!?/br> 沉沉點頭,蹈海道:“我們……已很接近山頂了,不是嗎?” 苦笑一下,東山道:“是啊?!?/br> “離山頂的好風景已很近了,而一路走來,我們所付出的也很多了……” 話說到一半,聲音卻急劇變小,景象更出現奇怪的扭曲……甚至,還有極細、極微,幾乎難以判別是真實還是幻覺的驚呼。 “你……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