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
世子心中決定去京城探聽消息的人選是王琪,可等王琪真站在跟前,他反而有些遲疑。 京城若成戰火之地,那去京城探聽消息的王琪會不會有危險?王家與王府雖沒有正式締結婚書,可王琪在王爺靈前執過子婿禮。王府上下,安陸地方文武,都曉得王琪是王府內定女婿。 要是王琪真的有個萬一,那自家jiejie怎么辦? jiejie與王琪青梅竹馬,對于這門親事也是隱帶歡喜。 他這一遲疑,屋子里的氣氛就有些沉重。 王琪見他皺眉,道:“殿下可是有什么為難之事?” 世子并沒有立時回答,而是望向陳赤忠,心里尋思要是陳赤忠代替王琪的可能xìng。陳赤忠身手好,能吃苦,真要進京探聽消息,速度當比王琪還快??墒侵灰蛞粭l,就不如王琪妥當,那就是世子不信任他。 即便曉得因那五百頃地,陳赤忠算是綁在王府這條大船上,可面對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世子依[ 舊不能完全信任與他。 世子心中嘆了一口氣,收回視線,看著王琪與陳赤忠道:“昨天的旨意莫名其妙,孤心里實在不安生。朔日日食主大兇,京城雖也有消息傳過來,可有些不盡不實。七郎可與赤忠可愿為孤走一趟京中?” 王琪痛快道:“但憑殿下驅使,殿下只管吩咐便是,何止為難至此?” 陳赤忠道:“愿為殿下分憂?!?/br> 世子點頭道:“只是此事不宜打著王府的名頭,七郎伯父在京,就以探親的名義好了?!?/br> 王琪聽了,覺得理應如此。畢竟他現下不是王府屬官,也不是儀賓,真要打著王府的旗號進京,才像是小丑作怪。 世子又道:“孤范家姨母在大興,你們到京城后,先探探消息,若是京城有異常,就無需進城。若是有事耽擱歸途,可去大興尋孤范姨母?!?/br> 他口中的“范姨母。\”是范氏的jiejie,早年曾來過安陸,回京后同范氏與陸松一直書信往來。 王琪與陳赤忠應了,世子便道:“你們在儀衛司兩年,有相熟的校尉,不拘是哪位百戶名下的,只要對方愿意,便可以挑來……進京畢竟是sī人名義,不宜人手太多,你們就一人去挑十人,挑好了去陸大人那里報備,再去支馬匹等物,明早出發?!?/br> 王琪與陳赤忠忙躬身應了,世子擺擺手,道:“去吧,二郎留下陪孤看書?!?/br> 王琪與陳赤忠應聲下去,世子面上的鎮定褪去,lù出幾分疲憊。 “看書\”是幌子,將京城局勢講給道癡,讓他sī下轉述給王琪是真。不管京城局勢如何,只要王琪加緊小心,自身也安全些。 雖說世子信任的人的名單中,有道癡一個,可這種信任,與對王琪的信任還不同。道癡已經十四歲,臉上褪去圓潤,lù出幾分少年的清俊。世子信任他,跟信任陸炳一樣,覺得都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兩個“小家伙\”。 世子只有十五歲,可他從來不將自己當孩子;道癡已經十四,可世子卻覺得他依舊是孩子,即便偶爾學兩句大人話,可有時也太過稚nèn。 這樣的印象,使得他如何會將進京探聽消息的重任交給道癡。 “京城局勢不明,江彬手握重兵。\”世子將陸松的話轉述一遍。 道癡聽得有些傻了,他畢竟不是明史專家,對于正德末年記得事情也不過是“寧王造反\”、“嘉靖即位\”這兩件事。 江彬大名,他這兩年也有耳聞,曉得是今上“義子\”之一。本是邊將,卻能慫恿皇帝將調邊軍進京,而且還是常駐。因這個緣故,江彬早被清流視為jiān佞。 “這些話你都記下,sī下告知七郎,讓他到京后便宜行事。消息要探,安全也要。\”世子憂心忡忡道。 道癡醒過神來,搖了搖頭。 世子看他如此,不解道:“二郎為何搖頭?” 道癡道:“只是覺得江彬自不量力。即便江彬有心謀逆,手上兵力只有四鎮、三衛、一團營,可京城有天子親軍衛二十六,京衛三十三,總計五十九,三衛從逆,還有五十六衛在?!?/br> 聽他這樣一說,世子也覺得江彬有些以卵擊石,原本的焦躁去了幾分。 他拍了拍腦門道:“孤關心則亂,還不如二郎看的清楚?!?/br> 實際上兩人都曉得,江彬若是真的掀反旗,其他衛未必沒有呼應從逆者,不過數量肯定不多。 原因無他,只因江彬不是太祖子孫,就算在京城鬧一場,搶到龍椅也坐不穩,各地數十親王振臂一呼北上“勤王。\”立時成了渣渣。 京城勛貴文武,誰都不是傻子,曉得不好,還硬是往里沖。江彬身邊,響應的人就有數。 世子雖去了焦躁,可依舊有些憂心。。 即便不怕佞臣,還有那些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宗親。他可不愿興王府被利用或者被成為“殺雞儆猴\”中的“雞\”…… 道癡回到樂群院時,王琪與陳赤忠還沒有回來。 道癡在心里算了下時間,命世子“預襲為王\”的旨意是三月初九下,三月十八行人司的傳旨行人到安陸。若是正德熬不過去,也當拖不了幾日。否則行人司的行人,不會這樣快就到達安陸。 京城到安陸兩千余禮,傳旨行人就用了十日抵達,還真是“急差\”。那帶了圣旨來迎接嗣天子的隊伍,是不是也將到安陸? 今上無嗣而終,迎接外藩王進京承嗣,為了安定,即便皇上已經駕崩,新君沒到京城前,也會暫時秘不發喪。 傳旨行人是“馳驛。\”那來迎接新天子的欽差們速度也不會慢。 畢竟皇位空懸,情勢危急,要是地方藩王異動,誰曉得會鬧成什么樣。 如此一來,欽差們的速度不會比傳旨行人慢多少,估計也是十日左右,那樣一來,是不是將到安陸。 想著自己成為歷史的見證人,道癡多少有些jī動。 外邊天sè轉黑,道癡起身掌燈,就聽到外頭腳步聲響。 王琪推門進來,道:“二郎,定了明早卯時出發,來不及家去告知祖父祖母,你抽空過去一趟,告知祖父、祖母一聲?!?/br> 道癡的屋子與陳赤忠的屋子挨著,不是說話的地界,道癡就拉著王琪去了王琪屋子,低聲交代了世子的話。 王琪聽著直咂舌,道:“乖乖,京城要有大熱鬧……” 他臉上倒是不見畏懼,反而帶了幾分興奮。 這次去京城,他與陳赤忠會暫留京城,等京城局勢分明再回安陸。除了他與陳赤忠每人選出的十名儀衛外,隨行還有陸松安排的十人。前二十人負責聽從王琪與陳赤忠的調遣,護衛二人安全;后十人是專門負責往返京城與安陸傳遞消息的。 即便曉得京城沒甚危險,可見了王琪如此輕慢模樣,道癡忍不住道:“七哥還需慎重,且不說伯祖父、伯祖母擔心,王府里還有個三郡主會擔心七哥?!?/br> 王琪哼哼著瞥了道癡一樣,臉上到底鄭重幾分,道:“我曉得,會全須全尾地過去,也會全須全尾地回來。這是殿下交給我的第一件差事,若是做的不好,哥哥我也沒臉見人……” 道癡道:“伯父母、伯祖父那邊,你讓我去告知;三郡主那邊,要不要留下什么話,讓四郡主幫忙傳遞?” 三郡主由王妃教導,是個極守禮的好姑娘。即便與王琪青梅竹馬,又定了名分,可也沒有傳個紙條、荷包之類的行事。 就算對王琪有關切,可多求了年幼的四郡主代為開口。 王琪聞言,帶了扭捏,“嘿嘿\”了好幾聲,道:“若是四郡主不問就罷,要是四郡主主動詢問起哥哥,二郎就略微你告知一二,省的郡主擔心……” 雖說有陣子沒給順娘與三郎去信,可是現下道癡曉得不是借光的時候,否則落到世子眼中,就成了“不知輕重\”。 兄弟兩個又聊了一會兒,道癡便回房去了…… 翌日,道癡起g時,王琪與陳赤忠已經離開王府,帶人往京城方向去了。 府學里只剩下道癡、劉從云兩個。兩人都是安靜的,一時間樂群院冷清不少。 府學上午的課還在,學生與伴讀只剩下四人,誰也沒有心思上課。 熬了一上午后,殿下終于宣布暫停課程,等過些日子再重新開課。 陸松現下需要cao心的事情也多,道癡與陸炳下午的武術課也跟著停了。 道癡因想著明年的鄉試,絲毫不敢懈怠。既是上下午都停課,他就老實呆在家里看書做時文。 只有陸炳,不能上課,有些待不住,就每日過來與道癡廝混。 他雖偏好武事,可并不是xìng子魯莽之人,即便不喜歡讀書,可見道癡手不釋卷,也忍不住跟著看幾眼;見道癡每天寫幾篇時文,手心也跟著癢癢。 一來二去的,陸炳到這里,除了廝混,也跟著看幾眼書,偶爾寫個時文,還有模有樣地。 王府似乎又恢復平靜。 然后這一日,世子收到一個燙手的拜帖。 司禮監太監谷大用抵達安陸,入住驛站,使人往王府送拜貼,上面寫著想要入王府拜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