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臨頭篇
池州失陷,下游便是賈似道如今所在的太平州蕪湖!這逼迫賈似道迅速做出反應!派孫虎臣率7萬余精銳進駐池州的丁家洲、夏貴率2500艘戰船封鎖江面、賈似道本人統領后軍屯駐太平州的魯港…這個布置讓宋軍再次陷入混亂! 身為南宋老牌名將的夏貴大怒!孫虎臣只是當年護送賈似道去黃州的一介中下層武官,只因救了賈似道一命才平步青云。這時讓夏貴給孫虎臣打下手,夏貴覺得是空前的羞辱,無法容忍! 丁家洲之戰爆發!這是南宋最后一次集結兵團級戰力的戰斗!任何有理智的人類都會在絕境中盡一切可能奮力掙扎?而南宋,居然平靜地等待著元軍來進攻… 至于原因?只是一只放滿木柴火具的竹筏!伯顏聲稱要用這個去燒南宋水軍,于是南宋軍隊提高了全部注意力…來關注這只竹筏什么時候點火、什么時刻啟航。直到伯顏覺得元軍休整已畢,可以進攻了!元軍步騎混雜,沿江夾岸而進。阿術率戰艦對壘孫虎臣! 壓制半個世界的元軍如今武器充足又豐富,他們把回回炮都用到水陸戰場上來了!重150余斤、落地能砸出兩三尺深坑的巨石從天而降,宋軍輜重營帳等中堅地帶被瞬間摧毀大半!其中受創最重的是便是孫虎臣! 這位步軍主帥被嚇傻了!不知有多少塊巨石砸到他腳邊。這人在慌恐中迅速失去理智!這時,阿術也開始了總攻!數千艘元軍戰艦“乘風直進,呼聲動天地”雖然孫虎臣的先鋒將領姜才拼力死戰。毫無懼色??梢哉f:他是南宋危亡期間最英勇的一個人! 可在姜才的背后,孫虎臣奮力從恐懼中掙扎了出來,什么國家民族危亡、職責統統都被他拋在腦后!心里只剩下最重要的兩件事——生命、小妾!這兩件東西離他都不遠,只要跳上一條裝著他小妾的船就行! 步軍主帥孫虎臣再不遲疑,想到就做!而主帥的一舉一動都被全軍看著!這時激烈交鋒的戰場上一片喊聲“步帥逃了”7萬南宋精銳頓時混亂,跟著統帥一起逃! 再說水面上的戰斗,宋軍本是占優勢的。元軍多是小船、宋軍戰艦既高且重。雙方數千艘戰船混戰,勝負絕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 可夏貴還在抑郁中!高職官員的情緒是很重要的。沒任何事情能讓他們帶著情緒工作。夏貴同樣跳上一艘小船,開始了逃跑… 夏貴身邊一名老水兵,船劃得非???,搶在敵我雙方前面到達了魯港。途經賈似道的坐艦,該水兵向上面高喊“敵眾我寡,勢不支矣”賈似道非常感謝提醒,立即鳴金收兵、準備后撤!現場一片忙亂,沒任何人想著迎敵!而阿術的元軍緊跟著就到了! 局面是災難性的!13萬宋軍狼奔豕突、各自逃命,軍械輜重全都扔掉!當天長江的水都是紅的,飄滿了尸體!賈似道本人亡命逃跑,逃到100多里外的金沙才終于脫險! 夏貴隨后趕到,賈似道連忙把他召上船來議事。沒說幾句。孫虎臣也到了,這人捶胸頓足、大哭大叫“我軍無一人用命抵敵”夏貴見狀哈哈大笑,心情變好“我可是血戰了一場。打了好大一會”賈似道此時再沒了權威感,甚至不敢責問這兩個人的戰敗責任!只是連連發問“該怎么辦”夏貴哈哈一笑“軍隊都這樣了還打什么?您召集潰兵,退守揚州,保著皇上去海上避難吧。俺去死守淮西”說完揚長而去… 賈、孫兩人面面相覷,無可奈何,只好聽夏貴的。駕船去揚州。第二天,上游的潰兵沿江而下。賈似道大喜。連忙派人舉旗去召集。不料無一人響應!潰兵們指著那幾面旗破口大罵!要不是賈似道跑得快,很可能還會被這些潰兵、給自己人干掉! 丁家洲之戰結束,南宋輸掉了所有!連最后一張安慰牌賈似道也失效了!神圣無比的“師相”成了江南笑柄,有人還特意做了首詩“丁家洲上一聲鑼,驚走當年賈八哥。寄語滿朝諛佞者,周公今變作周婆” 21日,元軍攻打江南東路的饒州,通判萬道同勸知州唐震降元。唐震怒叱“我忍偷生負國耶”將元軍派來的勸降使者殺掉!之后元軍攻城,唐震不屈而死。萬道同開城降元。 同日,前首相江萬里投水自盡。 23日,元軍攻陷江南西路臨江軍,知軍鮑廉戰死。 24日,賈似道到達淮南東路的首府揚州。失敗使人失去一些東西如權勢、地位。也會讓人得到一些東西如理智、清醒。丁家洲之戰慘敗,賈似道的官途之路是斷了,臨安城里一片喊打喊殺聲。以他的親信、曾對抗丁大全的太學生領袖陳宜中為首,上書謝太皇太后,要求殺賈似道以正其誤國之罪!謝道清拒絕!她認為一場戰爭的失敗就殺大臣,是大宋開國以來所沒有過的事。太血腥、太過分了“失待大臣禮” 同時,謝太皇太后也拒絕了賈似道從前線費盡周折傳回來的信!賈似道建議她立即解散臨安朝廷,馬上坐船出海,在海上重新建立政權!賈似道的大腦重新恢復了些理智。經親身接戰,他確信南宋再也沒法挺過這次劫難! 可謝道清再次拒絕!這個老婦人的心理是絕對傳統的。之前沒發生過的事,她絕不去做、更從心里認定絕不會發生!不殺賈似道如此、不遷都海上亦如此、做出下面這個決定還是如此——傳詔天下兵馬勤王! 多么的傳統??!謝道清仍認為這還是從前的世界,甚至是北宋滅亡時的世界。很快?,F實讓她震驚到呆滯!擁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居然只有三支部隊應詔! 一支是郢州張世杰。一支是荊湖南路提點刑獄使李芾,兵很少。只有3000多。一支來自江南西路的贛州,應詔者名叫文天祥,帶來近10000士兵…文天祥,1236年生,時年40歲。中狀元后改名天祥。頂級履歷表并沒能讓他仕途順暢。這人與每個時期的權臣作對,一次次地貶官、罷免、致仕… 發明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正確、最偉大的理學,并貫徹執行幾十年的南宋。比起北宋末年時都可憐!太皇太后親自下詔喊救命,全國只有3個人伸手!可悲乎?可憐乎?可笑乎? 而與之對應的是:讀圣賢書、滿口仁義道德的各級官員們紛紛降元! 張世杰率兵收復饒州。25日。文天祥被任命為江南西路安撫副使兼贛州知州。27日,任命李芾為荊湖南路安撫使兼潭州知州。28日,任命陳宜中為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為同知樞密院事、文及翁為簽書樞密院事、倪普為同簽書樞密院事。并召王龠為浙西、江東宣撫使,居京師以備咨訪。 這時。郝經通過最原始的鴻雁傳信方式,讓元世祖知道他被關在南宋的軍營里。于是忽必烈再派郝經之弟郝庸與都哈雅二人出使南宋,再次責問對方無理扣押郝經之罪。陳宜中馬上命令段佑禮送被扣押在淮南東路真州儀真長達14年多的郝經歸國。郝經一上路就病了,抱病往大都而回… 28日,元兵攻打成都府路的嘉定府,宋將侯興戰死。 29日,南宋四大權相之最后一位:賈似道被罷。 30日,右丞相章鑒覺得在這種國難之時還當這么大的官真是要命,于是成了第一個不告而去的高官。也引發了高官們集體逃跑的*… 30日半夜,江淮招討使汪立信嘆曰“吾今日猶得死于宋土也”慷慨悲歌、握拳撫案,接連三響。以致失聲三日。三日后扼吭而卒。 本月,沿江制置大使兼建康行宮留守趙溍棄城南逃,徐王榮、翁福開城降元。江南東路寧國府知府趙與可、江南西路首府隆興府知府吳益棄城而逃。江南東路太平州知州孟之溍、淮南西路和州知州王善、無為軍知軍劉權、淮南東路漣州知州孫嗣武相繼降元… 本月,張晏然上書忽必烈“不踐舊約、拘留使者,乃權臣賈似道之罪,實非宋主之罪。還請陛下只罪擅命之臣、不令趙氏乏祀”忽必烈答“卿言良是。卿既不忘舊主。必能輔弼我家。朕已命伯顏按兵不進,派廉希賢等持書往使。宋國若果能悔過來附。既往之愆,朕復何尤!至于權臣賈似道,朕也無罪之之心,難道還會令趙氏絕祀嗎?但若其仍執迷罔悛,未然之事就不好說了” 3月1日,賈似道的親信、南宋此時的禁軍老大、殿前都指揮使韓震再次請求謝太皇太后放棄臨安、走避海上。結果被陳宜中假借召來商議為由,暗伏壯士,以袖中鐵椎擊殺之。韓震部將李大時等帶著韓震的母親、妻子、諸子逃出,去投奔元軍… 2日,伯顏進入江南東路的首府建康府。開倉賑糧、遣醫治病,百姓大悅。有人將半年多前,面對伯顏大軍剛剛南下時,汪立信向賈似道所獻的上中下三策告訴伯顏,建議殺光汪立信全家。伯顏不許“是人方有是言!若使用之,吾安能至此”下令將汪立信厚葬、撫恤其家。汪立信之子汪麟此時正在建康,不肯降元,一直往南走到福建的深山老林中后死去… 同日,伯顏接到忽必烈的圣旨,命他駐兵建康府、暫緩進軍。阿術駐守淮南東路的首府揚州,與博爾歡、達春一起斷絕南宋兩淮方向的援兵。南宋鎮江統制石祖忠降元。 同日,南宋朝廷召章鑒還朝。并命劉經戍守兩浙西路平江府的吳江;羅林、張濡戍守兩浙西路湖州與臨安府交界的獨松關;徐垓、郁天興戍守湖州四安鎮;趙淮戍守江南東路建康府的銀林東壩。 3日,元兵攻打兩浙西路常州無錫縣,知縣阮應得出戰,全軍覆沒,阮應得投水自盡。 4日,南宋朝廷詔諭叛將呂文煥、陳奕、范文虎,希望能通過這些漢jian的關系,與元朝議和。 同日,任命王龠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右丞相章鑒被御史王應麟彈劾,正式罷官。陳過上奏,請求流放賈似道,并治其同黨之罪。翁應龍趕緊逃。朝廷下詔逮捕應龍,關進臨安府大獄。同時罷免廖瑩中、王庭、劉良貴、游汶、朱浚、陳伯大、董樸等人。 5日,宋恭帝下罪己詔。陳宜中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但與還朝的左丞相兼樞密使王龠經常意見不合。楊文仲嘆曰“事態危急。大宋社稷、百姓安危,皆在二相。還要如此不和,今日不戰,明日不征。到時時不再來,后悔何及”高斯得則被任命為代理兵部尚書。上疏請求:誅jian臣以謝天下、開言路以回天心、聚人才以濟國事、旌節義以厲懦夫、竭財力以收散亡。 陳宜中請求在京城臨安設立督府,檄召天下諸路軍馬勤王。并令潰軍各歸所部,可團結內外兵共175千人。 6日,淮南東路滁州知州王應龍降元。 8日,翁應龍被處杖刑,流放廣南西路的吉陽軍。王龠、陳宜中受命都督諸路勤王軍馬。 11日,元兵攻打兩浙西路的常州。知州趙與鑒逃跑,錢訔開城投降。13日,元兵攻打西海州,知州丁順投降。14日,東海州知州施居文乞降于西海州。兩浙西路平江府知府潛說友降元。15日,江南東路廣德軍知軍令狐概降元。前一日剛剛受詔總都督府諸軍的張世杰馬上派閻順、李存進軍廣德軍;謝洪永進軍平江府;李山進軍常州。之后,廣德軍被收復。18日,朝廷下詔:五郡鎮撫使呂文福率兵入衛。呂文福殺掉使者,不受詔。 19日,臨安城戒嚴。而由章鑒發起的高官不告而別風達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