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入洛篇
主戰派有:趙范、趙葵兄弟、首相鄭清之。主和派有:趙范的參議官邱岳、史嵩之、淮西運判杜杲、知樞密院事喬行簡、淮西總領吳潛…雖然有那么多人反對,都沒用!因最后拍板決定的始終是皇帝! 而支持皇帝和主戰派觀點的,是蒙古軍隊近期詭異的動向。他們靜悄悄向更北的北方運動,對中原大片土地視而不見… 蒙古貴為人類有史以來版圖最廣袤的國家,其領導人要下的棋實在太大了。黃河、長江流域誠然是大片土地,然而卻不能始終只關注這一塊區域! 首要的世仇大敵金國被消滅,已完成了蒙古的宏觀意圖?,F在,他們必須得把目光投射到其它區域里去:欽察、高麗… 不知是出于怎樣的心態,或許都是草原地貌的原因吧?蒙古人對中亞、欽察一帶地區的興趣明顯比黃河、長江流域內的漢族聚居區濃厚… 為此,窩闊臺要定下一空前絕后的決策!為了征服遙遠的欽察,蒙古黃金家族的所有各支、萬戶以下所有那顏的長子全部聚集出征!引用《元朝秘史》的原話是“其諸王內教巴禿(拔都)為長、在內出去的教古余克(貴由)為長。凡征進去的諸王、駙馬、萬、千、百戶,也都教長子出征。這都教長子出征的緣故,因兄察阿歹(察合臺)說將來:長子出征呵,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聞說那敵人好生剛硬,我兄察阿歹謹慎的上頭,所以教長子出征,其緣故是這般” 所以,蒙古帝國的這第二次西征又有一在人類歷史中永垂不朽的響亮名字:長子西征!以長子中的長子拔都為主帥、前軍主帥則是橫掃歐亞,不久前還隨成吉思汗攻掠過那片土地、“四杰”之一的蒙古名將速不臺! 這場聲勢空前浩大的西征、以及東征高麗。都要在次年1235年才正式展開??蓽蕚涔ぷ饕崆昂芏?,至少兵力都在向北方集結! 遠在江南的南宋不見得能迅速知道這些隱秘?但隨著蒙古兵力向北集結,整個中原地帶變得空虛的事實。卻再清晰不過地展現在他們面前! 趙昀贊嘆曰“中原好機會”宋廷這才下定決心:實施端平入洛!據關守河、收復三京! 趙昀命趙范移駐淮南西路的黃州,即刻準備北進! 本月。宋軍的最后一次北伐:端平入洛打響!打頭陣的廬州知州全子才率萬余淮西兵出發,目的地是原北宋舊都開封! 一路上,仿佛人間地獄!再沒傳說中“市民如織”的城鎮,統計中不會少于100個的人口1-10萬之間的城鎮早已消失不見!沿途只有“茂草長林,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蹤”宋軍在這樣的環境里北進,不愉快。但也沒任何阻礙,就收復了北宋的南京歸德府! 沿途沒任何敵軍!蒙古人像消失了一樣,任憑宋軍進入河南…全子才沒停留,率軍直奔最終目標開封城!在他的身后,主帥趙葵也盡起兩淮精兵、帶上眾多器甲戰械,向開封運動… 先收復三京、再據關守河…這是地理所決定的必然步驟! 開封城中,李伯淵、李琦、李賤奴等人開始密謀殺崔立、降南宋。先是夜燒封丘門,做出宋軍已到的假象。次日,便請崔立一起去視察火情。崔立不疑有他,便與苑秀、折希顏二人一起騎馬赴會。被李伯淵拔出匕首。就馬上刺死。同來的苑秀、折希顏亦被殺。隨后,李伯淵拿著崔立的首級,去往承天門祭奠金哀宗完顏守緒…之后。開門迎接全子才進入開封城… 開封早已是一座死城。經點查,偌大開封城,曾居民百萬的人間奇跡,只剩下不到300戶人口!這就是金國百年經營的結果、這就是蒙古人入侵后的局面… 蒙古軍仍不見,按說全子才應繼續進軍,直抵黃河南岸,完成既定目標?可他就此按兵不動…而此時,趙葵已率5萬淮西兵從淮南東路的滁州出發,攻陷南京路的泗州后。就再無任何阻礙,一路抵達開封!趙葵大怒、既而狂怒、再繼而沮喪… 大怒是因全子才。坐失如此良機。按軍法當斬!可當趙葵巡視一圈后,發現入城的宋軍早就沒糧了!半個多月只吃蒿草和面做的餅。這樣怎能去打仗? 狂怒是為了運糧!計劃中由京湖地區運送的糧草遲遲不到,經查是某些人的小動作:史嵩之!他在運糧上陰奉陽違,著實該殺! 可轉瞬間趙葵又變得沮喪!關于運糧,也許是史嵩之在暗中下絆子??伤救艘宦繁毙?,走的是什么路比誰都清楚:那根本就不是人走的道! 蒙金戰爭中,蒙古人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決開黃河寸金堤,黃河泛濫成災,道路水深至腰,有時甚至會淹沒脖頸,健壯的士兵帶著軍械走路都萬分艱難,更何況牛馬人力所拉的運糧車?這不是史嵩之在運糧上陰奉陽違就能達到的阻撓,更不是誰用軍法殺頭就能克服的困難! 還能繼續北進嗎?理智點,應讓軍隊休整了!可三京已復其二、黃河近在眼前,臨門一腳,誰能舍得這千載時機? 趙葵命令:立即挺進洛陽、收復西京!把黃河南岸的要塞都占領,之后再休整也不遲!范用吉、樊辛、季先、胡顯率軍13千、徐敏子為監軍,西進收復洛陽;楊誼率廬州強弩軍15千為其后援…并在開封城內盡情搜刮,為全軍準備了5天的口糧… 糧食,再一次成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7月,蒙古大汗窩闊臺召集群臣“先帝肇開大業,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麗、回鶻諸國皆已臣附,唯東南一隅尚阻聲教。朕欲躬行天討,卿等以為如何”木華黎之孫塔斯說“臣家累世受恩,圖報正在今日!臣愿仗天威,掃清淮、浙。何勞大駕親臨”窩闊臺大喜“塔斯雖年少,英風美績,終能成我家大事”塔斯受命。率軍南下… 本月,張迪率宋軍前鋒200人來到洛陽城下。當晚。城內有民庶300余家開城投降,張迪、徐敏子帥眾入城。至此,宋軍拼盡全力,終于接近既定目標,所差的只剩一座潼關了!可他們再也沒法前進一步,連在原地生存都是件高難度的事。洛陽城里一粒米都沒有!徐敏子入洛的第二天,糧食就告吃完! 沒有糧食。有的,是蒙古軍剛剛撤走的各種跡象…一陣不安在宋軍心頭掠過:洛陽城里的蒙古軍去了哪? 很快消息傳來:作為后援部隊的楊誼在洛陽城東30里。被塔察兒的前鋒劉享安偷襲!15千人死傷殆盡,近一半落入滾滾洛水之中,楊誼本人僅以身免… 蒙古軍終于出現了!直接把入洛的宋軍分成兩段:入城的畫地為牢、野外的盡數殲滅,至此進退兩難!每一個宋朝大兵都清楚了眼前局勢。蒙古人之所以大量撤軍、讓出整個河南區域任憑南宋北進,完全是挖了個大坑!千載一時的機會要不要?不要,那是兩百余年的盼望,誰舍得?要?就會像眼前這樣,戰線漫長、無法供給,主動送上門去讓蒙古軍個個擊破!而蒙古軍只需一支編制很小的部隊,就足以實施這個計劃! 8月1日。蒙古兵在洛陽城外安營扎寨。而洛陽城里的宋軍終于絕糧!絕糧的意思是所有能吃的都已吃光,包括戰馬!不得已,徐敏子決定撤退! 洛陽距開封不遠、距南宋邊境很遠??尚烀糇痈静桓蚁蜷_封撤!因為那會把戰火引向己方大部隊,而所謂的大部隊也早已筋疲力盡!徐敏子率部向南突圍,蒙古軍一路追擊百余里,宋軍死傷慘重,很多與其說是戰死的,不如說是疲勞饑餓而死!徐敏子身中箭傷,由300余名殘兵保護下苦戰7天,終于逃回南宋淮南西路的光州… 消息很快傳進開封,主帥趙葵最初的決定是立即增援??刹肯聜儎袼暚F實:別說開封城里的宋軍到底有多少戰力。光是洛陽城的條件,就會讓它變成一填不滿的坑!趁現在沒餓到徐敏子的程度。我們也馬上撤退吧!馬上的意思是:第二天一早立即啟程! 在宋軍南撤的必經之路上,蒙古兵又決開寸金淀的黃河之水。宋軍溺死者無數… 8日,朱揚祖、林拓去洛陽掃墓歸來,以《八陵圖》向皇帝詳細報告此行見聞。宋理宗邊聽邊忍涕嘆息… 要說到這一次朱揚祖、林拓能在此次宋軍前方大潰之時成功完成任務,還是要多虧孟珙!兩人剛到達襄陽時,蒙古前鋒游騎也已到達黃河孟津渡口。蒙古人在陜府、潼關、河南各處皆增屯戍、設伏兵。因此,朱揚祖畏懼不前。孟珙毅然曰“淮東之師由淮西溯汴,沒有十余天絕不能到!我精騎疾馳,不十日便可竣事。等到蒙古大軍到來,吾已歸矣”于是孟珙親自與二使晝夜兼行,來到洛陽諸陵前,奉宣御表,成禮而還… 本月,福建路邵武軍代理知軍王埜平定建寧府建陽縣的群盜。 9月6日,趙范上表彈劾趙葵、全子才、趙楷、劉子澄等人,分別被處以削秩罷職等處分。又追究楊誼之敗的責任,徐敏子、范用吉也受牽連。另外,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也被罷,以趙范代之。 10月,宋理宗召真德秀為翰林學士、魏了翁直學士院。 孟珙在襄陽府招募15千余中原精銳之士,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鄧之間,以備蒙古,取名鎮北軍。11月17日,朝廷正式賜名襄陽府駐答刂御前忠衛軍,由孟珙兼領。 12月15日,蒙古使者王檝來到臨安,指責南宋敗盟。27日,鄒伸之、李復禮、喬仕安、劉溥等人受命前往蒙古解釋。 宋軍的這最后一次北伐,在理宗端平元年,進軍的終點站是洛陽,所以史書稱之為“端平入洛”行動持續近兩個月,以輕率出師始、以倉皇敗退終,事后盤點一下“端平入洛”有三個直接后果。1物質傷害。南宋國防力量被急劇削弱,軍民死傷十余萬、近百萬石糧草遺留在敵境、戰械輜重損失無數。2心理傷害。南宋由剛剛的聯蒙滅金提升的士氣瞬間全沒了,從此徹底喪失與蒙古主動爭勝的心氣,變得被動消積起來。3給了蒙古南侵的合理借口,連起碼的道義之爭都徹底輸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