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遼立國篇
2月10日,完顏宗翰以偏師敗奚王霞末于北安州,北安州陷落。3月2日,天祚帝離開大同府,繼續逃亡白水泊。駐兵北安州的完顏宗翰遣使請主帥完顏斜也快速發兵追捕。斜也以金太祖的圣旨拒絕深入。但經不住完顏宗翰、完顏宗干等年輕一輩的盛氣,終于發兵白水泊。 7日,天祚帝不得不離開白水泊繼續逃亡,這次選的目標夠狠:夾山!這是片真正的原始森林,就是以女真人的原始程度也不敢孤軍深入。追擊終于告一段落… 逃入夾山,耶律延禧仿佛開竅了,大罵蕭奉先“汝父子誤朕至此!今欲誅汝,也無益于事。但你要再跟著朕,楊國忠之事難免重演。到那時朕都要被你連累。你滾吧”蕭奉先下馬,哭拜而去。出了夾山,就被金軍擒獲。長子蕭昂當場被殺。蕭奉先及次子蕭昱被押往金國首都,但半路上被遼兵所劫。這一次,天祚帝下旨:斬首示眾! 之后,耶律延禧以第三jian臣同黨之罪驅逐樞密使蕭得里底(后被金軍抓獲,逃歸。此時耶律淳已稱帝。蕭得里底嘆曰“吾不能事僭竊之君”遂絕食而死) 天祚帝耶律延禧在離開南京道逃往鴛鴦泊的時候,在析津府(即幽州)留下了一部分軍隊、一整套政府領導班子、外加一個國王!該國王便是遼興宗耶律宗真之孫、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族叔、秦晉國王耶律淳。在大遼面臨亡國的時刻,他被拋棄了,扔在金國和宋朝夾縫里,在理論上注定了必死無疑的命運?但就是他,給大遼國留下了僅存的一點點尊嚴!此時他軍隊不多,只有六七萬人。有兩個漢人宰相,宰相張琳、參知政事李處溫。有一位妻子蕭普賢之女。此外還有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名叫耶律大石! 在合法皇帝逃進原始森林后,大遼國最富庶、最文明的燕云16州怎么辦?所有大臣、軍隊首腦、平民百姓。都來到耶律淳面前,跟他講了一個歷史故事: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避難之前,留下兒子李亨。最后李亨來到靈武。受眾人擁戴,登基成為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最后,兩京才得以收復、唐朝才得以重建!一句話:耶律淳,你來做李亨吧!雖然你已經60歲、比耶律延禧都大12歲、還是耶律延禧的叔叔輩!但大難之前不拘小節,你就是李亨了! 1122年3月,60歲的耶律淳被推舉為天錫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則被遙降為湘陰王。所有官員都封賞。張琳加太師、李處溫加太尉。妻子為蕭德妃。改怨軍之名為常勝軍,而軍事方面,全權由耶律大石負責! 耶律淳的就任很倉促、甚至不合法、任期也很短。3個月就死了,但他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牛的印跡。為紀念他,史書把他的政權稱為“北遼”遼國正式分裂!北遼帝國據有南京道、西京道、上京道及東京道的遼西之地(當然:所謂的上京道、東京道也只是名義上的)而耶律延禧的大遼帝國則只有一片大漠和西北、西南2個都招討府而已。 稱帝后的耶律淳馬上遣使請和于金國。金軍主帥完顏斜也當然不承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北遼”他要求耶律淳投降,投降后的官職是大金國燕京留守。耶律淳再遣使,請求保存宗廟。被完顏斜也嚴詞拒絕!耶律淳再遣使直接去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請和。完顏阿骨打回詔“汝。遼之近屬,位居將相。不能與國共存亡,乃竊據孤城,僭稱大號。若不降服,將有后悔” 但其實,北遼此時面臨的最大危機并不是金國,而是世代友好的兄弟之邦宋朝。北遼立國之時正是宋朝撲滅方臘起義、童貫被任命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正準備北伐的時段! 這對宋朝簡直是天賜良機。情況好得出乎意料,連之前失誤都能補回來。之前的海上之盟,趙佶擺了大烏龍,把燕云16州地理都搞錯了,導致金國人只答應了一小半土地轉讓?,F在大遼皇帝耶律延禧一路狂跑,把金軍主力都引到了草原深處?,F在燕云16州是北遼的,金兵根本顧不上!只要出兵快,管他什么金國不金國,趁機搶到手,以前談的合同就是張廢紙! 于是。耶律淳北遼建立的同月1122年3月,童貫再次率15萬大宋西軍殺出開封!等加上原來駐守的邊防軍,最起碼可達20萬以上的軍力!無論從哪方面講,都足以壓倒北遼軍!何況這時契丹人已魂不附體、早就被嚇垮了。更何況燕云地區主要是漢人,自古以來漢人向心力都是超強的,他們會主動幫助宋軍收復故土! 戰前分析到這步,趙佶也來了興致。他給童貫特批了一條子,給這次軍事行動定性——童愛卿,朕有三點要求:1最好結局是號召漢人恢復故土,我們自動得到燕云全境。2讓遼國人保持自治也可,但耶律淳必須納款稱藩,成為宋朝屬臣。3實在不行,你可提軍巡邊,在邊境上等待時機…所謂時機,說的是等金軍主力從草原深處殺回來,那時南北夾擊、燕云必破!但宋朝想得到好處就很難了! 于是童大太監很糾結…局勢要求速戰速決,皇帝卻提出了三點要求,每一點看上去都很有道理,可仔細想一下:1號召漢人?趙光義當年遠征燕云時,漢人真的舉城歸降。但還是有韓德讓這樣的漢人死守幽州城,140多年過去了,漢人能被招降嗎?2讓耶律淳納款稱藩?好主意!但人家如果討價還價呢?這要搞到猴年馬月?只要2個月,金軍立即到位。那時啥都晚了!3提軍巡邊?實在無語,到這步想必是勸降被拒絕、打仗沒效果,成了一相持不下的局面。再提軍巡隊有意義嗎,這4個字是耀武揚威,是王厚拿下熙河路后在西夏邊境上玩的手段! 可這是皇帝的命令!童貫必須遵守!當然他可再一次君命有所不受,但小心已有過前科,再不聽話,哪怕打了勝仗也沒好結果!糾結啊糾結…到底是聽皇上還是聽局勢的呢?童大太監在苦惱中催動大軍,奔赴燕云!在前方。還有一連串糾結在等著他… 4月,大遼國第四道——西京道被金軍攻陷!童貫啊童貫,燕云的“云”已經沒了,你還要再等“燕”從你的手中溜走嗎?那樣。你向往的戰神名號、你的王爵從哪里來? 西京道淪陷的同時,紇石烈部首領阿疏被金軍抓獲。照理說:金國人就是因為他,才起兵、反遼、建國的!他是女真人最大的仇人!遠過于大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從盈哥、到烏雅束、再到阿骨打,要了他多少回,就是把他要回來殺掉的!那么現在真的抓回來了。完顏阿骨打會怎么對他呢?回答:杖打了他一頓之后就放了!日后,金國人見到阿疏,問“你是誰”阿疏的回答只有3個字“我,破遼鬼” 金軍主帥完顏斜也派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顏宗望回國報捷。5月4日,宗望見到自己的父親金太祖“如今東京、上京、中京、西京4道已入我手。耶律淳在南京道自立。耶律延禧則逃進深山老林。新降之民,其心未固。是以諸將望陛下御駕親臨中京”金太祖答應。 此時。童貫終于來到宋帝國的北部邊境,開始視察戰略人員物資。不看不知道,看了真心跳。號稱自古武風強盛的河朔地區,居然是片軍備真空狀態?河朔軍備從澶淵大戰后118年來什么都沒做!城破了不修,怕遼國人疑心。河塘涸了不引水。怕遼國騎兵不爽。士兵老了不換新兵,怕遼國人緊張…現在北部邊疆,正規軍沒素質,比民兵強不了多少! 軍糧很充足,但打開倉一看,都是陳的!去掉皮殼,連一半都剩不下來! 軍械?從太原、大名、開德等地緊急調運了些過來。數量先不說,看質量都是些廢品! 這還打什么仗?童貫在高陽關前線,頭疼得想撞墻!啥也沒!難道要再從西線上調?抽空西北,西夏人突然打過來怎么辦? 更糾結的是人員。這次童貫帶來的都是聲名顯赫的名將。童貫之下副將就是劉光世的老爹劉延慶。下邊主戰力量分兩支。一是西軍中的傳奇人物、種家軍第三代、種記之子種師道。另一支是“活捉”方臘的辛興宗。這2人是大宋西軍的風云人物!尤其種師道,他的鋒芒已蓋過了名將王韶之子、再次收復河湟的王厚,成為西軍旗幟! 小種相公的威名是在7年前的臧底河之戰打出來的!臧底河是西夏人筑在宋朝西北保安軍北邊的一座堡壘。多年來。宋朝一直用筑砦戰術蠶食西夏,西夏人被逼急了,也在宋朝邊境玩了同一手。宋朝立即火了,派出兩大王牌王厚、劉仲武集結涇原、鄜延、環慶、秦鳳4路大軍圍攻。按說這拿下一剛剛建起的小軍城有何難處?可事實讓人震驚!以王厚橫掃吐蕃、破城無數之威,以大宋西軍除熙河軍外全部精銳之力。居然打不下這小小的臧底河城,且折軍近一半! 空前的損失讓開封城都震動了,這回宋朝人也嘗到了西夏人的痛苦!攻城實在太難、且代價太大!但如打不下來的話,西夏人會步步緊逼,把堡壘也修到宋朝腹地來! 宋朝第二波攻擊由童貫親自率領,種師道、姚古為主戰力量,集結種家軍、姚家軍10萬人馬,再攻臧底河城!開封方面下了死命令:10日為限,必須拿下它! 臧底河城成了臺攪rou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種家軍威名達到巔峰!種師道的強硬兇狠讓敵我雙方都心驚膽戰。強攻8天之后,一位宋軍將領實在是累壞了,找了把胡床,坐著休息一會,被種師道看見了。種師道大怒,當場把這人斬首!尸體掛在轅門前,號令全軍:限時1天,如還拿不下臧底河城,你們都和這人一樣! 臧底河城當天陷落… 一將成名萬骨枯,小種相公威名遠揚、震懾西北!多好多強的將軍,用來打北遼多合適?可惜的是種師道不配合。他公開說鄰居家里遭了賊,我們不去幫助,反而趁火打劫,這實在說不過去。我不想干! 軍心如此,糾結不?困難太多了,幾乎是全方位的,這讓童大太監心里很沒底。但轉念一想:他這點小問題和幽州城里的耶律淳相比算什么呢?他頂多是糾結,耶律淳是很絕望?那就成了,進兵! 正式北伐之前,童貫再以皇帝之名發布圣旨“若有豪杰能以燕京來獻者,即除節度使”同時四面八方爭取民眾,想來個和平解放。 歷史證明這事做得很失敗。漢人丟了燕云16州已整整186年了,再濃的血脈也被稀釋,生于斯長于斯,契丹人給了漢人平等權,一直活得很好,憑什么你們突然出現,說聲老鄉們好,就跟著你們造反?對幽州地區的漢人來說,童貫不是來解放的,他們是遲到了186年的還鄉團。除極少數人表示歡迎外,根本沒人理會,相反有很多漢人向耶律淳報告:有敵人特務! 于是趙佶發起的親情攻勢起到的作用是提前警告了北遼,這時耶律淳派人來見童貫“女真之叛大遼,亦南朝之惡也。今貪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新起之鄰,伏他日之禍!如此你們大宋還自以為得計,可乎”同時耶律淳還大方的表示:從此免去宋國每年50萬的歲幣,只求兩家和好,共度時艱。 可此時正是大宋見利不見弊的時段,怎能聽進遼使這段良言?于是童貫要執行皇帝的第二個命令:派出使者去幽州,勸降耶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