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暴斃篇
四川的事還遠沒有完。趙匡胤還要面對一支自己的部隊,一個叫全師雄的名字,一次意外的死亡,一場兩年的噩夢。 搶人錢財,奪人土地,砍人腦袋容易,可要服人心就不那么容易了。宋軍用66天讓孟昶投了降,可真正要讓蜀人心服口服臣服宋朝,還需很多工作,如減稅免租大赦之類的。但好的政策沒好的執行力,就是一紙空文。 王全斌們還記得自己皇帝的承諾“吾欲得者,其土地耳。錢帛悉分將士”現在當然是發財的機會了。不過他們中間也產生了點分贓不均的小問題。王全斌認為他們這一路功勞最大。蜀道難啊,他們是爬著過來的,更何況還走了羅川路、來蘇徑這些根本不是人走的道。且他們消滅的敵人最多,打的全是硬仗。更不用說他們是第一支進入成都城的隊伍了??蓜⒐饬x們不同意這種說法。你們打的吃力那是你們笨,沒聽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嗎?夔州之后,萬、施、開、遂這些州都紛紛投降。不過我們這一路也不容易,一路溯江而上,激流咆哮,驚濤拍岸,不少兄弟在船上都吐得稀里嘩啦。另外劉光義們還有些不滿,我們要搶錢要屠城,可我們軍中有個死腦筋曹彬。硬是攔著不許干。 王全斌沒法,做為主帥,他當然是向著自己親領的那一路,可劉光義那路名義上也算他手下,雖自己喜歡手心,可手背也不能不管。最終王全斌決定給他們自由,要發財的,都自己搶去!我不管。搶到都算你們的! 當然王全斌也沒虧待了自己。他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混到總司令這一級別,功成名就,接下來就應發些橫財了。他跟崔彥進、王仁贍們早就分好了地盤,瓜分了蜀國上層社會里的上等珍寶、嬌妻美妾。王全斌直接跟孟昶要。王仁贍級別差了點,退而求其次,找上了蜀國侍中李廷珪。給他安了一罪名:焚蕩之罪。誰讓你當日隨太子爺援兵王昭遠,半路撤退時燒了一路呢?李廷珪向康延澤求救??凳莻€明白人“王公志在聲色,你滿足了他欲望,則可脫罪”李廷珪臨時娶了4個小老婆。又附錢財百萬送于王仁贍,方才脫禍。 西征將士滿足了,開始日夜喝酒,讓那些美艷無比的女子跳舞助興。王全斌致辭“同志們辛苦了,現在就請忘記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忘記峽江的滾滾惡浪,忘記血腥的戰場廝殺,忘記晝夜的奔波,讓我們沉醉這溫柔夢鄉,酒池rou林里吧”可音樂嘎然而止,一憤怒臉孔沖了進來。那些依依呀呀的美女又呀呀依依的驚慌而退。這不識風雅,敗壞氣氛的家伙是曹彬“任務已畢,該回去跟皇上交差了”可王全斌們不想走,他們已樂不思歸。美其名曰維護當地穩定的秩序。曹彬無奈,他雖是政委,卻管不了生活。 蜀地遂亂,到處都是戴執照搶劫的宋兵。 連遠在汴梁的皇帝都知道了,叫了參知政事(副宰相)呂余慶來管理成都。 2月2日,新市長一上任就接到報告:一軍校趁著成都趕藥集的時機,拿著利刃在搶人財物。不幸碰上了呂余慶的上任三把火,被一刀砍去腦袋。治亂世用重典。經此一殺,呂余慶終于剎住了宋軍搶劫之風。軍中畏服,民乃寧居。 成都算是安定了下來,可成都之外呢?梓州就起了亂子:蜀國軍官上官進聚起英雄豪杰3千余人,又用刀‘請動’附近居民數萬人圍攻梓州城。而梓州城內騎兵不過3百。頓時城內慌成一片。只有一人臨危不亂,還想出了退敵之計。此人正是趙匡胤派來的梓州代州長馮瓚。馮州長早就看清了這伙人本質,不過是趁夜色的流竄搶劫犯,成不了大氣候。這天夜里,上官進又來了,馮瓚親上城樓,四處督戰。三更時,馮瓚一個眼神,打更的心領神會,齊齊敲起五更來。這可嚇壞了手上沒表的上官進。他是中國的灰姑娘,到天亮就要回老窩的。一聽五更鑼響,拔腳就走。馮瓚這多情王子卻舍不得他,領著數百人追了出來。將他生擒活捉。之后在菜市口被砍了腦袋。 梓州,東川的首府,也總算安定了下來。 可這會的蜀地已是一黃石公園,間歇泉到處都有,按住這個,保不齊那個就噴了。而下面這個就不是噴噴溫泉了,那是一場火山爆發。 為火山添柴加油,使其噴薄而出的,正是王全斌。 3月,趙匡胤下詔,蜀國降兵遷到汴梁。同時發給不少路費安家費。就是這些錢讓人起了貪心。 王全斌對皇上待俘政策相當不滿,那些手下敗將、亡國之兵,憑什么享受那么好待遇?要將這些人召至京城,派一隊人押送就是了,何必還每人發錢?王全斌不能理解,于是他擅自主張,將這些人錢糧減半。經這么一搞,蜀兵憤怨思亂。于是在綿州,10萬蜀兵擁蜀國降將全師雄為主帥,號興國軍。點起星星之火,馬上成了燎原之勢。邛、蜀、眉、陵、簡、雅、嘉、東川、果、遂、渝、合、資、昌、普、戎、榮17州響應!蜀地46州反了1/3以上!郵路阻斷,成都成了一座孤城。 此時成都城內還有近3萬蜀兵。王全斌認為不能讓蜀兵們內外夾攻,否則成都城定保不住。所以他決定寧可錯殺三萬,不過放過一個。要將這些人騙入夾城,盡數誅殺??笛訚蛇€有些良心,請求釋放其中老幼疾病7千人。王全斌沒這種善心,他覺得已殺了2萬,不在乎再多殺7千。4月的一天,王全斌誘殺蜀降兵27千人于夾城。 一將功成萬骨枯。王全斌為保全自己,一下就墊了近3萬白骨在自己腳下。 事實上這27千兵還不是全師雄叛亂受牽連的全部,還有一個人也死了:孟昶。 孟昶是怎么死的?官方說法,他是郁悶死的。在封官后的第7天,想不開,自己把自己氣死了。 可孟昶怎么看也不像會郁悶死的人。他很胖。在網上可搜到他的畫像,而網上能有孟昶畫像,全是拜一絕世美女花蕊夫人所賜。據說前后蜀亡國之君各有一花蕊夫人。王衍的花蕊夫人姓徐,孟昶的花蕊夫人姓費。因她們的美貌只能用花中之蕊來形容,所以后世稱她們為大小花蕊夫人。 傳說費花蕊在孟昶死后被趙匡胤收進了**??伤龝r常想念孟昶,就畫了舊情人的畫像在堂中,日夜瞻仰。有一天被趙匡胤看見了。就問這人是誰,你為何供奉他。當然不能告訴新情人自己在念著舊情人。費花蕊急智編了一美麗謊言,說此人是張仙,功能類似送子觀音,自己拜他求子呢。 有這么一位神仙,想著母憑子貴的宮中嬪妃們當然也要請回去拜拜。而宮中素來是民間的潮流導向。于是孟昶畫像就借張仙之名散播民間,流傳千年。到今天,他的肥胖身軀便為我們所知。另外證明孟昶的胖還有一旁證:孟昶非常怕熱,曾專門修筑了座避暑用的水晶宮。當然胖子總是要怕熱一些的。證明了孟昶體胖,按‘心寬體胖’來推論,孟昶的心應是較寬廣的。且他下屬們也可證明這一點。他們多是常敗將軍,但常敗之后,官途依舊坦蕩。 那心寬的孟昶該不是個會得抑郁癥的人。沒追求,沒目標的人會得抑郁癥。孟昶是一在物質文明上追求精益求精的主。他食不厭精,尿不厭奢,宋兵清點蜀宮舊物,曾發現一用七寶裝成,精美無比的溺器。何況趙匡胤也不是不能容人的皇帝。早在征蜀時就修得美巢一座,專引孟昶這鳳凰歸宋享福。5月15日孟昶一入汴梁,大宋二號人物、開封尹趙光義就親自在郊外玉津園為他舉行了熱烈隆重的歡迎儀式。進城后,趙匡胤又親自為他接風洗塵。6月5日又連封他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所以他亡國后的生涯是可以放心的,生活水準不會下降太快。 終上所述,孟昶斷不會郁悶死。如不出意外,他更可勝過當年阿斗,在汴梁過著樂不思蜀的快樂日子???月11日孟昶死了。他定然是死于非命的。具體點,應是被毒死的??梢幌蛞圆粴⑷硕藶橐内w匡胤為什么要開殺戒,獨獨不放過孟昶呢? 有人說是因趙匡胤看上了他老婆花蕊夫人,所以懷玉其罪,他被毒死了。聽來很有道理,男人的恨往往是由女人引發的。且孟昶老婆傳說是一絕世佳人。什么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什么冰肌玉骨,清涼無汗。反正你覺得什么東西美,往花蕊夫人上堆就是了。這么一美人被趙匡胤看上也是正常的。 可開國皇帝宋太祖應還是分得清一個美女和蜀地誰輕誰重的,怎可能會為一女子去毒死孟昶,讓自己留下罵名呢?且趙匡胤腦中還是有著紅顏禍水的老思想。他曾召來花蕊夫人,指責她為何迷惑孟昶,以致蜀國滅亡?;ㄈ锓蛉瞬换挪幻?,吟詩一首: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與孟昶相處日久,夫唱妻和,果然心有靈犀一點通。連失敗時借口也是一樣的。孟昶說無人為他東向放一箭,她說無一個是男兒。傳說連故意挑刺的趙匡胤也龍顏大悅,斷而愛上了她,把她收編入宮??蓳f吟詩這事發生在孟昶死后。那時趙匡胤沒親受紅顏之可愛,還將紅顏作禍水。當然不會為花蕊夫人去毒死孟昶。 孟昶的暴亡,我只能推到全師雄帳上。誰讓全師雄號稱興蜀大王呢?京城的孟昶已成為這伙叛軍的精神領袖。 也許連趙匡胤都沒想到孟昶這亡國之君在蜀民中還有很高聲望。當日孟昶離開成都,蜀國萬民擁道,哭聲動地。沿路百姓慟絕者數百人。也許是蜀人還記得這位皇帝初登位時的勤政愛民,也許是孟昶在蜀國時間太久了,31年讓蜀人們看著自己皇帝從一英明少年變成了亡國之君。這會他們就像父母看到自己不成器的兒子要離家遠行,說不定以后還要受外人欺負。他們雖受孽子其苦,卻仍要心疼,要不忍。 趙匡胤可容小人,可容失敗者,但就不能容失敗卻不失勢的人。如孟昶哪天突發少年狂,逃入蜀地,憑著他早年樹立的偉大形象,喚起蜀人美好記憶。指不定又要興起大浪。 所以,孟昶不得不死。 孟昶之死,蜀中百姓聽聞,也許有不少流淚傷心的,花蕊夫人也許也會半夜悲傷??稍賯亩疾粫忻详颇赣H那么傷心。對一男人,尤其一失敗的男人來說,對他最好的那個人永遠是他母親。 在汴梁城內,李太后也曾有過幻想。那是趙匡胤給她的。她被尊為國母,趙匡胤甚至還說過兩天送她回老家安養天年。老家?李太后想起了太原,那才是她老家。蜀地于她不過是繁花一夢,悲慘一夢。葉落總要歸根。她對趙匡胤說“我本是太原人,如能回太原,我愿足矣”這正說中皇帝心事,太原是北漢國都,趙匡胤正盤算著去收復,眼下這老太太說要回太原,莫非上天示意我北漢可平,太原可得?皇帝當即答應“若平劉鈞,即如母所愿”李太后高興了,她甚至想這次失掉蜀地,于她未嘗不是件好事??伤齼鹤尤缃衲涿钏懒?,李太后搞不明白兒子真像別人所說那樣郁悶而死,或是被人下毒害死?但怎么死的已不重要,甚至有沒有仇人也不重要了。兒死方知萬事空。李太后已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與支柱。也許是到了該與亡夫亡子聚首的時候。那時她可痛罵一下孟知祥:為什么打下了江山,卻不教給兒子如何坐江山?李太后的淚早已流干,她舉酒酹地“你不能死社稷,貪生至今日。而吾所以不死,也是因你在,今你既死,吾安用生”遂絕食而死。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