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
“哎,這種話——這種話,竟是信的很信、不信的很不信!打廣告確實很厲害!” 重慶的江邊茶樓,曾養甫聽了露生遷廠的這段主意,也是哈哈大笑,一桌四個人并身后的仆人都笑得前仰后合,露生難為情,低頭不說了,曾養甫掂著花生笑道:“白老板,不是笑話你!好笑在別人說這話,只像吹牛,你說出來卻像真的——連我也想買了?!?/br> “雕蟲小技,若不是周轉為難,誰做這樣厚臉皮的生意呢?!?/br> 曾養甫搖頭道:“這也算厚臉皮?你是年輕,沒有經過——就不說眼前,我小的時候,流行化學補品,什么燕窩精、補腦液,其實全是糖精兌水!那不也是行銷全國?究竟有用沒用,誰知道!就等我去天津念書的時候,同學都是大學生,還有人在吃呢。比起來絲帕子倒還算真材實料,綢緞這東西細細滑滑,哪怕沒有好處,總也沒有壞處——這卻正好比女人的臉,不求年青,只要不老?!闭f得幾人又是此起彼伏地笑,曾委員自己卻很從容,“所以說做生意,不必束手束腳,能被你哄著的,不差那兩個錢,缺錢的人也不是你的客戶,主意是好主意——但杭州的絲業就壞到這種地步么?連一個廠子也供不起?” 露生就不說話了,看一眼曾養甫,眼神兒慢慢垂下去。 果然曾養甫自問自答:“決計不至如此——如果是為了貨源,轉戰千里,卻也沒有必要?!碑斈杲鸺医y率江浙財團,何等光耀,談笑援建的豪情仍歷歷在目,如今斷尾求生,真教人唏噓。他見露生垂首不言,心道必是如此,只是這舉動也太莽了,“你要真是被貨源逼來四川,其實可以再想想。我在杭州認識些人,貨源這塊,可以幫你說道說道?!?/br> “曾先生認識的是哪位?”露生抬起頭來,“是無錫的曹家?” “真是他們家堵你?”曾養甫怔了片刻,氣得笑道,“這曹三公子,也太霸道了!我就說杭州的絲業再凋敝也不至于養不起你一個廠,怎么,是他難為你么?你等我去和他說去!” “哪里就動起氣來?”露生按著他的茶碗,笑道,“我并沒說他家不好?!?/br> 他倆在這加密通話,陶嶸峻是聽得懂的,茅博士獨自狀況外,茅博士兩邊瞅瞅:“哎,局是我攢的,人是我叫的,到頭來我成外人了!怎么好像只有我不懂?” 嶸峻和露生都笑。 茅博士說安龍廠是抵制日資的最后一面旗幟,其實也不盡然。江浙的棉紡以金氏安龍為最,絲業執牛耳者卻不是金家,而是無錫的曹家。 “這家人據說是從前的江南織造,曹老太爺從前是鎮江的府學教授,一門書香,曹老爺也在李中堂手下做過事?!?/br> 曾養甫道:“叫曹泉珠?!?/br> “對?!甭渡Φ?,“他們家算無錫數得上的望族。曹老爺駕鶴,現如今是他們家三公子懷椿主事,其余兄弟都聽他號令。這曹三爺曾先生是知道的,雖然不大說話,卻很能干,而且——”他抿嘴兒一笑,“脾氣很硬?!?/br> 之前上海召開江浙棉紡織業聯合會,曹家也派人來了——同業同好的性質,象征性參加了舞會,曹三公子悄悄默默地孤據一席,東西照吃、舞照跳,耍夠了就走了。求岳當時被大佬們圍得水泄不通,于曹三公子是既顧不上、也瞧不起,小小絲綢在萬民皆用的棉紡面前只能當弟弟——倒是嶸峻留了個心,攀談幾句,曹三爺磨磨唧唧地不愛聊天,陶三爺又橫平豎直地不善聊天,兩個三爺交流得十分痛苦。 但不知是不是這場會給了曹家啟發,回去之后,曹三爺也開始致力于整合江浙的絲織,逐漸有做成龍頭的趨勢。 “后來我們去杭州開絲廠,曹家倒也肯給面子,沒有難為我們什么。前年我們絲廠周轉不靈,他們也有幫忙。我和曹懷椿是那時候才熟起來?!睅V峻道,“后來我問他,是否考慮將江浙的毛紡、絲織、棉紡聯合起來,大家成立一個紡織業大會,他卻不肯,說,我們的絲廠可以加入他的行會,但江浙財團要控制毛紡絲紡,他得想想?!?/br> 露生笑道:“那時我就知道,這個人不肯屈居人下,他有他自己的一番抱負?!?/br> 雨聲潺潺,樓下亦有麻將的聲音。 曾養甫聞言道:“既然是這樣,這次你啟動絲廠,為什么不考慮加入曹家的行會?” 露生默然片刻,黯然道:“去年的法幣改制,除開榮、穆兩家自己人,曹家是最先答應我們罷工的?!?/br> 曾養甫:“”這下他就懂了。 這場倉猝的罷工耗盡了江浙工商界的信心,也消耗了他們彼此的信任,曹家的永泰絲廠在這次罷工里損失了整個冬天的生絲訂單——歐洲和美國的訂單冬天洽談,春天,江南的蠶種才按照訂單的貿易量開始生產。永泰毅然停工,導致和巴黎約定的一批高級綢緞未能及時交貨,且被日商借機用人造絲搶占了大量市場。 談判徹底失敗、第一個復工還是安龍。 沉默的曹三少爺仍舊沉默,他沉默地卡斷了整個江南的生絲供貨,金家再也不可能在江南拿到一個蠶繭了。 露生去過曹家幾次,連門都沒讓進去。及至趙敏恒率領的輿論鋪開之后,曹懷椿才稍稍有了松動的跡象,只是見了露生也是淡淡的,說:“你們有苦衷、有冤屈,這我明白,但統領江浙商界,不是看誰委屈誰就上臺,僅法幣會談這件事金明卿就不夠格來領導江浙紡織。他一時意氣,大家虧些事小,被日本人將了一軍,這氣如何能忍?卡斷供貨也是絲業同仁一致決定的。金家喜歡劍走偏鋒,想從絲廠這里東山再起——恕我不能放你們過這一關。一個沒有遠見、只講性情的莽夫,江南絲綢,不會給你們第二次機會了?!?/br> 曾養甫道:“這話馬后炮,明卿沒有遠見,難道他就有?他當時不也是屁顛顛地跟著你們罷工了?現在又說這種話?!?/br> “是么?我卻覺得曹三少爺有情有義?!甭渡p輕道,“法幣會談,這事能成能敗,其實大家心里誰沒有數?當時決定罷工抗爭的,都是慷慨大義,于理我們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于情我們卻不能什么也不做。曾先生,茅先生,你們應該是最知道的?!?/br> 這話觸動了曾茅二人的情腸,想起會談前求岳一聲不響地匯來巨款,心中難過——這場功敗垂成的改制讓多少人心寒了! 茅以升嘆道:“是這樣的” “曹三少爺那話,是氣話,也是實話。生意場上沒有第二次機會,我們敢做就敢當。原本我還想著再從蘇州杭州撬撬關系,看能不能說動幾個絲商,也用盛遺樓的籌碼拉攏了幾回,誰知他家令行禁止,江南絲繭竟真唯他馬首是瞻——我從這件事上覺得,曹三少爺并非自大,論抗擊日商的決心、開拓市場的才華,曹家不輸金家。因此我不想讓您跟曹家開這個口,以您的身份,他們不能不從,如此豈不是傷了曹家在江南的威望?我不想動搖曹三爺的大局,我信他能把江浙的絲織做出聲勢?!?/br> 曾養甫和茅以升都不覺注目。 露生仍是輕聲慢語:“不知道茅先生是怎么和您說的,我自己實話實說。來重慶,和求岳無干,是我的主意,這半年多來金家的里里外外都是我在打理,他現在什么也不問、什么也不管。既如此,我便索性縱我的想法——無論棉紡絲紡,江浙一時半會兒都不會再給我機會,商業競爭是一寸光陰一寸金。我既信任他們能夠重振江浙,又不想坐以待斃,因此我到四川來找機會。不是說么,搏一搏,單車變摩托?!?/br> 曾養甫:“摩托?” 露生一愣,心中空了一瞬,面上笑道:“俗話罷了,不入虎xue焉得虎子的意思?!?/br> 曾養甫聽罷,半天沒有說話。茅以升問著他:“怎么樣?我叫你來重慶,你還抱怨我、問是什么事,我都說了,他是值得你來一趟的?!?/br> “能不奇怪嗎?天塌了都沒見你離開過杭州的橋,這居然陪著白老板跑到重慶來,換是誰也得噫怪兩聲?!痹B甫笑道,“我還要問你呢,你連曹家都不知道,你怎么就懵頭瞎腦地陪著來了?一桌就你一個外行人,什么都不知道還在這兒嘚瑟?!?/br> 茅以升喉頭一噎,哈哈而笑,他心說總不能告訴你我是因為怕白老板自殺,跟杭州把假都請好了。又聽露生說了遷廠的事情,實覺出乎意外,他覺得這事兒不如叫曾養甫來,養甫是國民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常委,能開不少方便門。因此叫露生電報杭州,會同了絲廠廠長陶嶸峻,帶著杭州絲廠的資料,三人一起來重慶。 曾養甫也不曾想到白露生有這樣的眼光志氣,一時飯菜上來,大家吃飯,說些重慶地方的風俗閑話。待到酒足飯飽,曾養甫方道:“你選這個時候遷廠,算是天時地利,唐臣叫我來也沒叫錯,我呢,可以給你添一個人和?!?/br> 嶸峻笑道:“師兄不要賣關子?!?/br> “不是賣關子?!痹B甫喚茶博士來倒水,“你能顧全大局,不與曹家相爭,這點上我曾某人很是佩服?,F在我負責浙贛鐵路的修建,你要搬運機器,走水路、走鐵路,都有咱們自己人。但我聽你的想法,是打算在四川做絲織,然后殺回江浙,重振棉紡——白老板,你有否想過把棉廠也搬到內地來?” 露生沒有立刻作答,拿一雙清澈眼睛認真地看他。 茅以升卻已經知道他要說什么了。 “你不必急著答復。待會兒我就去發電報,叫一個專家也來重慶?!痹B甫笑道,“真正的專家!叫林繼庸,也是我的同學。你在四川選廠房、找貨源、甚至找資金,他全能幫你——至于棉廠要不要搬,也叫他來說給你聽,你可以慢慢考慮?!?/br> 樓外仍下著雨。 后來露生回想那天的雨,想起那時雨中重慶濕潤的江風,覺得人生是多么像一幕戲。它高昂低回的部分都似乎有所安排,既不教人一步登天,也不輕易絕人之路,總是柳暗花明、符合文章曲直的原則。當初從杭州回南京的路上,滿江綺霞,那時誰能想到他們會在錢塘江大橋上留下若隱若現的名字,在這條浙贛鐵路的開端埋下故事的伏筆;誰能想到三年后的今天,他一個唱戲的人,會和建橋的專家、中央建設委員會的常委,在這座重慶的茶樓上聽雨共話;誰又能想到,歷時三年、在炮火硝煙中為整個抗戰鑄造堅實后盾的民營廠礦內遷運動,就在這雨聲中拉開序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