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糧記 第146節
里屋的土炕就占據大半空間,外屋則為兩間客廳,雙胞胎主要活動地點就在外屋,她后面剩下的活計還有不少。 看見手中的針線不夠后面用,木槿就往織女鎮去。 織女鎮家家戶戶有織機,初來乍到連衣裳也沒有的族人們經常在他們手中買布料與針線。 記得王寶興特地提醒族人們,莫要只從一戶人家買,借買東西的時候多接觸幾家,摸清他們的秉性要緊。 木槿去了織女鎮最靠東的人家,開門的是個女人。 她眼里沒有戒備,反而熱情招待木槿。 “我來買些線,要碳灰色的就成?!?/br> 兩邊方言不通,木槿特地放慢語速,這樣一來對方更容易理解。 婦人搭腔:“你要的可真不少?!?/br> “孩子年紀小,走路時常??呐龅?,我沒法子,只能先將麻袋縫好罩在地上,用的棉線便多了?!?/br> 放在孩子多的家庭,難免覺得太嬌慣孩子。 而婦人年輕守寡,只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她將兒子當成寶,平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覺得妥當些是應當的。 她兒子麒麟前幾日回來說東小莊那群人給他喝了碗rou湯,里頭還有兩塊拇指大的rou。 孤兒寡母被欺負慣了,本來以為這等好事沒有自己的份,卻不想人家給他兒子吃了rou。 陳寡婦感念東小莊的外鄉人,聽聞木槿要做的活計很多之后,說:“反正我的繡活已經做完了,今日我隨你家去,總能快些?!?/br> 木槿怕耽擱她時間,忍住誘惑推拒掉。 陳寡婦卻道:“不礙事,世道這般亂,我也沒接到新的活計,隨你過去就成。而且……而且那日多虧你給孩子rou吃,家里沒了頂梁柱,日子比旁人家更艱難,麒麟已經兩三年沒沾過葷腥了?!?/br> 于是,陳寡婦便鎖好院門,隨木槿去東小莊。 她兒子麒麟也跟過去與新認識的同伴玩耍去了。 來到家里,她拿起木槿之前縫的毯子:“倒也齊整?!?/br> 陳寡婦靠做繡活和紡織布料養活自己和兒子,手藝之精湛非尋常人可以比,在不懂行的人看來,木槿的針線功夫或許不錯,而在陳寡婦眼里,那就不夠看了。 她能給的評語唯有齊整二字。 木槿和陳寡婦一道穿針引線。 她自覺學東西很快,否則不可能在逃荒之余將自己的針線功夫給練出來,然而見到陳寡婦如此工整的功夫,難免自慚形穢。 木槿不禁感嘆:“你縫的可真漂亮?!?/br> “我當家的沒有了,孩子的叔伯靠不住,單靠我做繡活養活娘倆,若針線功夫不夠好,我和孩子早就餓死啦!” 她從前也是個愛說笑的性子,丈夫沒有之后孤兒寡母經常受到族人欺凌,才逐漸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能養活自己已經很了不起,我也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過活,雖然日子艱難些,但活下去總有希望不是?” 或許覺得和木槿處境差不多,面對她時,陳寡婦并不像在族人們面前般努力做出倔強的模樣,說話時增添了幾分真情實感。 “我天天盼著麒麟長大,等他大了,我們娘倆便不用再受欺負嘍……” 麒麟才八歲,她需要等待的時間還有很長很長。 作者有話說: 明天雙更感謝在2022-05-14 22:00:13~2022-05-15 21:22:4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風行衍 2瓶;大米吃小米、北野薰、rui、靠譜的小貝子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56章 繡花 了解到其中內情 陳寡婦手藝精巧, 在縫好的毯子中間繡了個長寬各一尺多的小人,活靈活現比畫出來的還好看。 木槿周邊的婦人,譬如王李氏、有糧媳婦等人, 同樣有繡花的手藝,但只會簡單些的花樣, 在袖口、衣裳上繡個小花樣罷了, 很少有會繡大物件的人。 陳寡婦動作很熟稔, 用一下午的功夫將小人給繡了出來。 木槿撫摸著地毯上的小人, 驚喜道:“它可真好看, 放在衣裳上面都可以,繡在地毯上我都不敢下腳踩了?!?/br> 她沒有奉承陳寡婦,面前的花樣真的很精致。 而且為了美觀, 在木槿用細密的針腳將麻布連接成片之后,陳寡婦又幫忙用針線略微繡了些花邊,眼前幾米長的麻布儼然是個復古風的手工地毯。 陳寡婦卻不以為意:“繡出來就是給人用的, 何況又不是多么精巧的玩意, 不過給孩子逗個趣罷了?!?/br> 她喪夫以后, 在織女鎮受過不少白眼,有些心眼壞的還會故意欺侮孤兒寡母, 知道木槿同樣喪夫帶著兩個剛滿兩歲的小兒之后, 陳寡婦不免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所以對她格外友善。 木槿真舍不得將它鋪到地上:“已經足夠精致啦?!?/br> 陳寡婦同她說自己從前接的活計。 除卻紡織, 她過日子最大的進項便是繡花, 她沒去過幾十里外的明州城, 經常從喬掌柜處接繡花的單子。 喬掌柜的主顧多為明州城里的大戶人家與布莊, 大戶人家定繡花樣子時, 要么用在衣裳上面, 要么用來做屏風、床帳等,而布莊則會將繡花樣子銷往其他地界。 木槿好奇:“一副繡花樣子五百文的話,除卻布料與針線消耗,好像拿不到多少……” 陳寡婦說過,一副花樣子少則三四尺,多則十來尺,三四尺的花樣子會給她五百文,十來尺的由于耗費功夫更長,價格會高些。 因此,繡花需要用大量的針線,光原料就要上百文。 木槿猜測她最后到手可能只有四百文左右。 單看很多,然而在外面接的繡活,要求十分高,半點岔子都不許出,繡三四尺的繡活需要花費個把月功夫,這份銀錢著實不好掙。 “主家哪里會讓我們出針線,大戶人家講究,他們會將緞子和針線拿過來,我只管干活而已?!?/br> 她又說起前年年底接的大活:“城里張員外家讓我繡了八米寬的屏風,足足花費小半年才干完,若沒有從張員外處賺來的銀兩,我們娘倆恐怕都沒有銀錢買米面嘍?!?/br> 她手藝出了名的精湛,張員外的家眷點名要陳寡婦繡,喬掌柜給了她五兩銀子,接銀子的時候,陳寡婦手都在抖。 她做繡活好些年,極少有機會碰見給銀錢那么多的活計,一連數日沉浸在得到銀子的喜悅中。 織女鎮的土地并不肥沃,所以才會種茶樹、桑樹去外頭換銀錢和糧食,陳寡婦家里的田地被孩子的叔伯攥到手中,她和兒子單靠她做繡活過日子。 旁人家兩口子你種樹我紡織,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好年成能吃九成飽,她家中卻只她一個人,兒子經常要跟隨她餓肚子。 母子倆日子過得緊巴,剛從喬掌柜手中接過張員外家付的酬金,陳寡婦便用它買了糧食。 再往后,災年到來了,她和兒子省吃儉用,即使每日需要餓肚子,卻至少可以活命。 在陳寡婦看來,那五兩銀子救了她和麒麟的命,說到此處眼睛都亮了起來。 陳寡婦對木槿抱著同病相憐的心情,所以并不吝嗇將自己知道的教給她。 通過聊天,木槿愈發清楚織女鎮上過日子的模式。 他們以種植茶樹、桑樹為主,有合適的土地時,也會種些水稻之類,不過水稻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人們用賣茶葉、布料、繡品得來的銀子買糧食、買鹽,七七八八下來很難能攢住銀兩。 聽木槿說剛過來時覺得他們富裕,陳寡婦直接笑出聲:“孩子爹活著時,他去明州城里替我賣繡活,聽說茶葉繡活都極貴,不過外頭賣的茶葉是炒好了的,與我們現摘出來的可不一樣?!?/br> 進入織女鎮時,木槿看見連片的茶樹與桑樹,第一反應是織女鎮有錢,她在今后或許可以嘗試種茶樹賣茶葉發財。 然而,事實與想象存在的差異著實太大。 織女鎮產的茶葉多被喬掌柜用低價收購去,賣給外頭收茶葉的大商人,大商人招收伙計在作坊里按照獨門秘方炒制茶葉,再將價錢翻個幾倍賣出。 此時運輸不便,等客人買到茶葉,恐怕要在織女鎮賣出的價格基礎上翻幾十上百倍。 作為普通的農人,他們在中間得到的利潤著實不多。 至于繡品,亦是同樣的道理。 去過明州城的人,在織女鎮屬于極有見識的,可他們照樣沒有門路將手中的茶葉、布料、繡品賣出去,唯有倚仗喬掌柜。 于是,只會耕田種地的鄉民們,只好老實認命。 有胡思亂想的功夫,還不如多干點活,否則連肚子都填不飽。 說話的功夫,王李氏牽著如意吉祥進門。 她看見鋪在地上格外齊整的地毯,不由驚呼出聲:“呦,你這手藝真精巧,不知道的恐怕看不出它用麻布做的?!?/br> “大娘你言重了,不過繡了兩朵花而已?!?/br> 木槿和陳寡婦已經將地毯平整地鋪在地上,等過段時間打好桌椅櫥柜,看起來就更像那么回事了。 沒有家具壓住,又擔心地毯皺邊,木槿就從外頭搬來四塊磚,從四個角上壓住。 她轉身的時候,看見雙胞胎正蹲在繡好的小人旁邊。 吉祥指著它不停說:“好看!出來玩……” 他語言天賦比不上jiejie,很少會說長句子,如同今日這般委實少見。 如意同樣新奇,她直接擠開吉祥:“跟我玩!” 日子如此艱苦,讓孩子吃飽喝足健健康康不生病已經很不容易,他們長到兩歲多還沒有過正經玩具,乍然看見新奇的小人十分開心。 有麻布之后,不必擔心孩子磕到碰到,同時,孩子即使在地上打滾也不必像從前一樣渾身臟兮兮,總算解決了木槿的擔憂。 見到吉祥如意還想撕扯上面的線,木槿趕緊制止:“你們喜歡它嗎?” “喜歡!” “喜歡它的話,我們更應該好好對它呀,否則扯壞就沒辦法陪你們玩了?!?/br> 對于剛學會說話才半年的雙胞胎而言,理解長串的句子似乎有些難度,他們瞪著能萌化人的大眼睛看向木槿,又低頭看地毯上的小人,慢慢停下手中的動作。 如意指著它:“不要扯壞,陪我玩?!?/br> “好,不扯壞的話,你們就能每日跟它碰面啦?!?/br> 他們第一次擁有玩具,即使玩具被固定在地毯上,也足夠讓孩子欣喜,在接下來很長時間里,如意吉祥每隔上會兒就會過來看看他們的新玩具,仿佛它會偷溜走似的。 陳寡婦自打昨天下午就來給木槿幫忙,雖說如今不用趕繡活正值空閑時間,但人家終歸出了不少力氣,木槿在心里承她的情。 她想到陳寡婦說前幾日麒麟喝rou湯的滿足,道:“天色已經不早了,晚上你和孩子就在我家用飯吧,我也不特地整治好菜,就做家常菜,你可切莫推辭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