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糧記 第143節
王寶興又重復:“我們來買豬?!?/br> 他語速特別慢,不時上手比劃,對面或許聽懂了,敵意略微消退些。 經過艱難的交涉之后,家里還養豬的幾戶人家帶領木槿他們往豬圈走去。 外頭天氣如此奇怪,不光莊稼難以存活,野草野菜也死的七七八八,沒有足夠的食物喂豬,很多人趕緊將自家養的豬給賣到明州城或者自己吃掉,依舊養豬的人家不過三兩戶而已。 看著豬圈里的豬日漸消瘦,他們正發愁該怎么賣出去,王寶興的到來帶給他強烈的希望。 如果普通的成年豬,每頭大約二百斤,可木槿看見的豬格外瘦小,頂天一百二十斤。 現在的一百二十斤,包括皮毛和內臟的重量,等宰殺完能剩下一百斤都謝天謝地。 旁邊的村民同他們解釋:“外頭的草料被凍死,人尚且沒有糧食吃,哪還顧得上它?!?/br> “那你們咋賣?” 前兩年屠戶宰殺之后,每斤rou賣三十文,這兩年食物緊缺,rou食的價格也翻了幾倍,幾百文才能買到一斤rou。 而在明水村,價格比屠戶處更低。 幾戶養豬的人家急著出手,否則在他們手里,豬圈里的豬只會越來越瘦,最后完全賣不出去。 他給了王寶興每斤一百文的報價。 “兩個月前我問過屠戶,他說外頭好幾百文買一斤rou,我給你一百文已經很地道了。每頭豬百十斤,你給我十兩銀子就成?!?/br> 一兩銀子能換一千出頭的銅錢,在周圍食物價格猛漲的時候,他給的價格尚算公道。 王寶興本來還要討價還價,結果人家咬定了那個價,死活不肯再便宜。 光辦遷居宴,恐怕就要用一整頭豬,族人們肚子里好久沒有油水,少不得補補或者用肥rou去榨油,所以還要用兩頭,他們至少要買三頭,這是提前商量好的。 按照村民給的價格,三頭三十兩銀子。 木槿說:“我們要買不少,若你肯便宜些,二十五兩三頭,否則我們便不買了?!?/br> 她也明白,現在但凡和吃沾邊的東西都漲價了,但一頭十兩銀子仍有些貴。 尋常年份rou食比糧食值錢,然而荒年到來之后,由于糧食能夠存放更長時間,它的價格倒超出rou食不少。 村民也明白因為缺乏食物,豬身上的肥rou不多,反而有很多骨頭,這也是他不敢開太高價格的原因。 他迫切想將豬賣出去,然而屠戶早已不肯收,略微思量,便答應下來。 除卻他家,村里還有兩戶人家有豬,他生怕好不容易抓住的客人被搶走。 作者有話說: 周六雙更 感謝在2022-05-12 20:56:33~2022-05-13 21:54:2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卡西發 20瓶;金剛棒棒噠、你來時有光、高貴的仙人掌 10瓶;lynn1212 5瓶;坐上來自己動、北野薰、寧靜最美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53章 殺豬 他們家底真厚實 說好之后, 族人們從豬圈里挑出三頭略微壯實點的豬牽走。 或許意識到危險,豬的嚎叫聲不絕于耳,織女鎮中的鄉民自然也聽見了。 木槿他們新蓋的房屋距離織女鎮不過五六百米, 兩邊距離如此接近,對方聽不到才奇怪。 有人用羨慕的目光往遠處望去:“東小莊那群外鄉人家底當真厚實, 這年頭竟然還有rou吃?!?/br> 四個多月前, 車隊選擇在東邊建造房屋, 加上人數又比織女鎮少得多, 不曉得誰先用“東小莊”稱呼他們, 后面跟風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有了東小莊這個稱呼。 車隊里人人安分守己,不光沒有掠奪原住民的糧食, 而且還多次照顧他們生意,鄉民們對他們的排斥比剛開始少了很多。 四個多月的接觸足夠讓鄉民們看清楚,東小莊那群人家底厚實著呢, 人家有糧食、有金銀, 比自家富裕很多, 他們不反過來防備自己已經很好了。 就在人們議論猜測之際,王寶興帶著幾個族老來到織女鎮。 他首先往里正家里去。 聽完來意, 里正難免驚訝:“什么, 你們要辦遷居宴?” 尋常年份辦遷居宴是應當的,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 因為房子建好之后半輩子都不會挪窩, 還要將房屋傳給兒孫, 辦遷居宴也有討個好兆頭的意思在, 好讓他家人丁興旺、子嗣綿延。 等到荒年, 糧食如此珍貴, 此事當然要擱置。 聽到王寶興的話,里正著實有些吃驚。 “我們來到織女鎮以后,承蒙您與鄉民們的關照才得以定居,今晚的遷居宴正好讓我和族人們有機會感謝你們的照應?!?/br> 王寶興不是說客套話。 以前王家村的鄭家、劉家都屬于后頭遷居過來的,聽長輩說,新遷居而來的人家雖然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但在王家村生活了好些年才被接納。 不光王家村,旁的地界對待新遷居的人家態度同樣差不離。 除卻里正的提醒和收留,織女鎮的鄉民沒有幫過他們忙,卻不曾太過為難他們,頂多奚落嘲笑幾句而已。 在王寶興和族人們看來,鄉民們已經算很好相處的,否則碰見那等刁民,說不準還會黑著良心將車隊里的糧食給昧下。 木槿聽王寶興和族人們商量的時候,明白他并非開玩笑。 官府對基層的管控程度很低,除非遇見繳納賦稅、服兵役徭役才會管他們,否則都是靠宗族來治理。 如果某個人小偷小摸、家族不睦,宗族里會用相應的族規處置他,而非將他送官。 至于村長、里正也是由當地族長或者會認字的人擔任,大體上和宗族脫不開關系。 所以,在抱團生存的鄉村小鎮中,外鄉人被坑害了都沒處說理去。 面對鄉民們的嘲笑和刁難,很多人并不在意,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情況實在太常見,假如有人來王家村,他們說不準連搭理都不會搭理對方。 車隊初來乍到,不光不知曉此地的風土人情,連道路以及河流湖泊也認不全,往后少不了和鄉民們打交道,所以王寶興想借此機會將雙方的關系拉近些。 考慮到王寶興的童生身份,里正本就給他幾分薄面,又見王寶興言辭懇切并非跟他客氣客氣,里正便爽快地答應下來。 “那我就過去找你喝兩杯了,只盼你族人們莫要嫌我老頭子煩人才是?!?/br> “你肯來就已經給我和族人們天大的面子,今晚咱們好好嘮嘮嗑?!?/br> 王寶興帶人挨家挨戶過去說。 如果放讀書人身上,說不準得下帖子宴請別人,可整個織女鎮除了里正略微認識幾個字外,其余人皆大字不識一個,王寶興親自帶人去請才見誠意。 當然,這里頭有講究。 王寶興只親自跑了三家,分別是里正家、喬掌柜家以及織女鎮陳氏宗族里輩分最高的老翁家,聽聞陳氏族人皆喊他七叔公。 至于其余人家,則由王寶根帶領崇遠崇文等人過去知會。 不然家家都用王寶興這個族長去知會,未免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太低,往后有那等不知好歹的說不準還會覺得他們軟弱可欺。 織女鎮的鄉民看見那群外鄉人成群結隊過來,他們以為對方存了壞心思,個個防備不已。 當聽見對方說請他們去吃遷居宴時,鄉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男人用手指挖挖耳朵:“啥?請我們吃宴席,我耳蝸子別是出毛病了吧?” 他見到外鄉人攜帶不少糧食,然而實在不敢相信他們在災荒年還有余力辦那勞什子遷居宴。 聽見崇文肯定的答復,男人喜笑顏開。 “去!到時候肯定過去,你們要不要往家里喝口水潤潤嗓子?” 他的態度轉變太快,崇文努力維持臉上的笑容:“我們還要往旁處去,下回有機會再來嘮嗑?!?/br> 他們無數次遇見此類情形,回去時嘴里唾沫都快干了。 而鄉民們同樣議論紛紛。 “孩子他爹,你說東小莊那群人真要讓我們過去吃rou?” 男人不耐煩地撇過臉:“人家可沒說讓婦人去,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家里頭,別整日跟個餓死鬼投胎似的?!?/br> 織女鎮的名字來源于紡織女工,從事家庭紡織業的女性為家里提供了將近半數的收入,不過織女鎮民風仍舊算保守的。 且拿貞節牌坊來說,織女鎮就有一座,被織女鎮的男女老少視作驕傲。 在程朱理學以及所謂的“女德”方面,南方的重視程度遠超北方,女人們將不見外男、不拋頭露面視作驕傲。 眼前的女人好久沒有正經填飽過肚子,剛聽到有飯食吃便興奮不已,從而將平日的“規矩”給拋到了腦后。 聽見丈夫的呵斥,女人眼里的光芒快速消失。 她又繡花去了。 —— 王家村眾人不知道中間發生過那么多插曲,他們正忙著殺豬分rou。 總共三頭豬,一頭按照之前商量的那般用來做晚上的飯食,兩頭用來分給想買rou的族人們。 買來三頭豬統共花費二十五兩銀子,著實不算便宜,很多人聽見數字之后感覺rou疼不已。 可rou疼也得照舊買,大半年逃荒下來,族里很多人的身體損耗到不成樣子。 之前在路上拼命趕路,心里始終繃著一根弦,那時候看不大出來身體如何,等安頓下來,腿上背上哪哪都不舒坦。 他們清楚這是逃難時傷到了身體底子,昨日商量去明水村買rou時,木槿就與族人們提過要先補補 身體的事。 “往后兩年不清楚如何,趁能買到rou略微補補將身體養好要緊,不然有人過來搶你家糧食,你都沒力氣護住它!” 木槿的話戳到好些人的命脈。 隊伍里拉車的人皆是青壯年漢子,他們若倒下,正常年份沒辦法下田耕種、荒年也沒辦法好生保護手中的糧食,很多人細想其中道理,又瞧瞧手頭的銀子,咬牙同意了。 有的人家要的多,有的要的少,肯定不能將錢平攤,他們準備等宰殺完論斤稱著賣。 族里有宰殺經驗的漢子負責宰殺眼前的三頭豬。 木槿第一回 親眼見識屠宰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