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糧記 第33節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大概我還年輕 15瓶;雪雪、星月花花 10瓶;雨滴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6章 饑餓 很容易感到饑餓 木槿從空間里拿出自己從前做的帽子, 帽子稍微加了一點棉花,不過不太厚,能夠遮擋住頭和耳朵, 比用棉布裹著頭臉好多了。 天氣寒冷,加上還有凜冽的寒風不斷吹過來, 很容易將頭臉凍傷。村里不少人手上就有凍瘡, 癢起來簡直要人老命。而臉上或者耳朵上一旦有了凍瘡, 只管比手上更難受。族人們有帽子的戴帽子, 沒有帽子的也記得戴圍巾捂住頭臉。 之前在王家村時, 木槿因為手里還剩下點棉花布料,就給自己和王李氏各自做上一頂。因為她水平有限,并不十分好看, 她自己戴上一頂,給王李氏一頂。 王李氏摸著帽子:“針腳再細點就更好了?!?/br> 一邊說著一邊戴上,還別說, 真挺暖和。 木槿看得哭笑不得, 在家和王李氏學針線時, 王李氏天天糾正她的針法,現下已經快要成習慣了。 木槿把帽子戴上, 戴上黑色的口罩, 又把方巾圍上去,果然能擋風。 帽子圍巾都是灰撲撲的, 同色系的口罩并不顯眼, 這和此時的紡織染色水平也有關系, 底層的人除了要做大物件會去布莊買布之外, 剩余的都是自己紡織, 自己染色。由于制作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影響, 平民大都以深色系為主,比如黑色、灰色等等,女性身上的顏色或許會稍多一點,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后世電視劇上看到的精美服飾,木槿穿越之后只在二伯娘身上見過一回,那還是她要去閨女家特地換上的,質感看上去像綢緞。 木槿不用擔心王寶山,王寶山有頂皮帽子,據王李氏說這還是年輕時候買的,一直舍不得戴,結果現下天氣太冷,王寶山終究咬咬牙戴上了,不過看得出來他極其珍惜這頂皮帽子。 就是崇文和崇武頭上只有頂從前做的雙層帽子,因為棉花很少,所以保暖性要差一點。 木槿要是還有剩余的棉花布料,或許還能讓手巧的王李氏趕制出幾頂,可惜一下子做了這么多衣裳帽子,早就沒有剩余的,只給了他們幾個一人一個方巾。 說是方巾,其實和后世的圍巾差不多,自己裁剪布料,捂在頭臉處有擋風的效果。不過因為沒有毛線,這種方巾一般都是用普通布料裁剪,保暖性略差一點。木槿之所以額外戴口罩,就和方巾保暖性差有一定關系。 此時,天色尚未完全亮起來,大伙就紛紛起床造飯。 王寶興說今天務必走到武城縣,從武城縣再往東就是府城的位置,王寶興早年到過府城,對路線仍有印象,至于再遠的地方他也沒去過。 古代沒有導航,地圖都是稀罕物,所以等走出府城,他們恐怕就得一步步摸索著往東走。 王寶山發話,找到水源之前家里盡量不做稀飯,就著水囊里的水吃家里帶來的餅子。 木槿拿雙胞胎專用的水囊替他們喂小米粥,王李氏以為閨女只給兩個孩子喂水,一個勁抹眼淚,還不忘囑咐說:“給他們泡點餅子吃,別餓著孩子?!?/br> 木槿:“曉得了,娘你先去吃飯吧,我一個人就行?!?/br> 王寶山看的揪心,在整個逃荒隊伍中,吉祥如意年紀最小,還不到一歲,他都不能確保兩個孩子能不能活著走出災區。 大約昨天休息地不好,吉祥在喂飯時一直哭鬧。 現在起來的人越來越多,就是她有水囊掩飾喂孩子新鮮溫熱小米粥的事實,指不定有那等眼尖的看出點什么。 木槿輕輕拍他的背:“乖寶寶,吃東西咱們才能平平安安走出去,你看jiejie吃飯飯時有多乖,你也乖乖的吃完好不好……” 木槿不指望孩子能聽懂她說的話,只要能夠暫時讓他把東西吃了才好。 哄上一會兒,吉祥果然安靜下來,乖乖等她來喂。 木槿又把手里的旺仔小饅頭喂給他們才完事。 只有早上和傍晚修整時才可以勉強避開人群,木槿能多給孩子喂點吃的,中午大家在途中休息時挨得極近,木槿最多借喂水的借口給他們投喂點小米粥,剩下多是讓他們吃王李氏做的餅子,所以,趁著幾米之內人少,木槿能多喂就多喂些。 木槿這還是在王李氏收拾她們晚上睡覺的鋪蓋時把雙胞胎又放回竹筐里,借著遮擋才有此機會。 她是蹲著喂孩子的,準備站起來時,腿跟個木棍似的,彎曲極其困難,不用想都能知道是昨天走太多路導致的。 不過沒辦法,即使腿疼,依舊得繼續往前走,大家都一樣。 出發前王家把做好的餅子和水囊放在崇文崇武挑的竹筐里,所以現在都圍著竹筐吃早飯呢。 見木槿還不過去吃飯,王李氏干脆把吃的拿過來遞給木槿,看她動作遲緩,問:“是不是腿疼啦?” “腿一抽一抽的,我剛醒來時看大伙動作都不大利索?!?/br> 王李氏接茬:“可不是,我這一蹲身子,腿疼得要命?!?/br> “你兩個兄弟天天挑擔子出大力氣,我跟你爹打主意說以后讓他們每頓多吃一個餅子,不然沒力氣挑擔子?!?/br> 王李氏怕木槿多想,特地跟她說一句。 木槿當然沒問題,即便王李氏不提,她也會同他們說。 出來逃荒前,運動量不算大,一頓一個餅子能吃七成飽,還排除掉崇武這種長身體飯量大的;開始逃荒以來,雖然吃的雜糧餅要比在家里吃的大上一圈,但木槿自己跟著王家吃,都覺得一個餅子難以吃撐起如此大的運動量,常常走到一半就餓肚子,更別說挑著幾百斤擔子的崇文崇武兩兄弟。 —— 銅鑼咣當咣當響起。 ——這是提醒他們收拾東西趕路的信號。 王家村村民加上前來投奔他們的親戚加起來得將近二百來個人,即便扯著嗓子喊,后頭的人依舊很難聽見前面說什么。 幸好臨走前帶上了祠堂里的銅鑼,要出發或者休息時就敲銅鑼,晚上守夜發現有不對勁的也會敲銅鑼讓大家起來。 “你走路時順帶著吃了,餓著肚子可不行?!蓖趵钍险f。 木槿當然明白,餓著肚子逃荒無異于送死。 木槿抬頭看了一眼天空,月亮的輪廓若隱若現,天剛剛開始亮起來,想必大部分人家都在吃從家里頭帶來的干糧,而沒有選擇生火造飯。 王寶山就是挨著牛睡的,缺衣少食的時候,牛不僅是運輸工具還能變成旁人嘴里的食物,為了不讓自家的牛被偷走,王寶山睡覺都要牽著韁繩睡。 所以他早早給自家老黃牛喂好草料,加上有木槿清晨悄悄喂的水,老黃牛的狀態還算好。 崇武替木槿把裝雙胞胎的竹筐再次固定好,趁沒人注意,給木槿塞過去半個餅子。 “爹娘每頓多給我跟大哥一個餅?!彼忉尩?。 昨天趕路時,崇武聽到木槿肚子餓的呱呱叫,他想,jiejie生外甥外甥女時傷到了身體,總不能天天餓著,所以當王李氏多給他一個餅時,崇武特地留下半個給木槿。 木槿擺手拒絕:“挑擔子不輕省,你吃飽才有力氣,不然半路上餓倒了怎么辦?” 雖然拒絕,木槿卻著實感到欣慰,總算沒有白疼他。 崇武舉著不肯收回去。 木槿說:“聽jiejie的,咱們路上不一定太平,你強強壯壯的才能讓外頭覬覦咱家糧食的人不敢輕易搶奪,不然有事的時候,誰來保護家里的糧食!” 工業革命之后,力氣大不大,人是否強壯不再是評價個人價值的標準,女性才徹底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但在工業革命之前的小農社會,男性數量少就意味著勞動力少,意味著戰斗力差,更容易受到欺負,尤其在逃荒路上,壯勞力少的家庭很難平安走到最后,所以崇文崇武必須保持健康的狀態,只有如此才能保護家里的婦孺。 如果沒有崇文崇武,只有家里的女人和王寶山的話,很難守住手里頭的糧食。 木槿一邊走一邊啃手里的東西,說實話,餅子很涼,時不時還有冷風灌進嘴里,那滋味一點都不好受。 木槿也會喝自己水囊里的牛奶,不過牛奶這種東西,不運動的時候或許能擋擋饑,但運動量一大,還真算不了什么。1 昨天木槿就被餓到半死。 太小年紀生產又遇到難產,這具身體到現在都沒有徹底恢復,木槿覺得繼續這樣下去不是事,她必須尋找機會用空間里的東西補充能量。 不過饅頭或者雞腿鹵蛋是不能輕易拿出來的,尤其是后兩者。 因為隊伍里的人普遍受著饑餓的折磨,對于食物的嗅覺格外靈敏,空間里的饅頭都是溫熱的,如果挨的近的話,這種氣味很容易被人察覺。2 如果木槿想要用饅頭加餐,和其他人間隔兩米以上才不會暴露。 她從空間拿出士力架,包裝提前就去好了,兩口把整條塞進嘴里,戴上口罩之后才開始咀嚼。 說實話,士力架當零食吃還行,但當主食,簡直在開玩笑! 因為量太小,并不足以抵擋饑餓。 作者有話說: 1不管牛奶或者還是飲料,在運動量不大的時候,還可以抵擋饑餓,但是運動量一大,作用就很小了。去年我有一次去爬山,當時帶了牛奶面包,覺得平時吃這種東西很擋餓。當時是晚上八點開始爬的,特地在七點吃飽了晚飯,但是真正爬起來,能量消耗特別特別大,差不多兩個小時后就又累又餓。喝一罐牛奶,然后吃了一塊面包補充能量,也就多頂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所以說,運動量特別大的時候,補充能量還得靠主食。 2對于處于極度饑餓中的人來說,別說火腿腸或者雞腿這種本來就容易發出氣味的東西,就連饅頭都帶著香氣。我前幾天不是為了體驗逃荒的饑餓感一整天沒有吃東西嘛!那天晚上,我媽買饅頭回家,在特別餓的情況下,我就能夠遠遠聞到饅頭香味,而且特別強烈。 3特別謝謝讀者北野熏提出的綁腿、消炎以及白糖止血的建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后面會用上的。另外,剛剛還有一個讀者說需要帶菜刀,在古代鐵器十分珍貴的情況下,即使逃荒去,王家村眾人包括女主,肯定都會帶上這個,可能是我一開始沒寫出來,想在評論區回復來著,不知道為什么,一直顯示回復失敗,就在這里回復吧。謝謝大家的提議,好多提議真的非常棒,如果大家對逃荒過程有建議的話,也可以提出來哦。感謝在2022-01-22 09:22:12~2022-01-23 09:06: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2071094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蓮子 10瓶;一生最愛 4瓶;緣、塵 3瓶;23155266 2瓶;本我、w0w0 、三沉、北野薰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7章 缺水 不曉得能撐幾日 在縣城和武城縣交界的地方有一窩土匪, 那窩土匪規模不算小,去年曾到他們縣城周邊打家劫舍,所以王崇遠和他們交過手。 這還是只算規模比較大的土匪, 至于三五一群的流寇更是多得多,不過他們車隊人多勢眾, 并不怕只有幾個人的流寇。 大家最擔心的還是附近那個大規模的土匪窩。 王崇遠提醒說:“咱們得往東南繞過去, 他們手里有幾十把刀, 萬萬不可小瞧?!?/br> 隊伍里面漢子不少, 好些人上路時沒舍得丟下鋤頭鐵鍬還有家里的菜刀, 一則鐵器珍貴,二則有防身的想法,但是和大刀比起來, 他們手里的家伙就顯得小意思了。 整支逃荒隊伍只有王崇遠一個人身上有把刀,那是縣衙下發的,王崇遠當初匆忙回家沒來得及還回去。 因為昨天趕路太多, 今天大家本來就腿腳酸痛, 咬著牙憋著一股勁才撐著往前走, 如今聽到要繞遠路,心里頭其實都不大情愿。 可是不繞路就會有遇到土匪的可能, 這般想來, 還是老老實實去繞路吧。 他們不得不在岔路口調轉車頭。 說話的關頭,崇武接過崇文身上的扁擔, 他們不能停歇, 這里距離土匪窩實在太近, 時刻都有可能遇到危險。 王寶興婆娘一直養尊處優, 從來沒趕過這樣遠的路, 現在腿腳沉得跟灌鉛似的, 她還裹著小腳,累得恨不能馬上歇下。 他兒媳亦是個裹著小腳的婦人,因為年輕些,情況倒比婆婆好一點。 要放在平時,婆媳二人對自己裹腳無比自豪。 在世人眼里,只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戶人家才會有余力讓女兒裹腳,腳越小,在說媒時越受歡迎,窮苦人家因為要上地干活,是不會讓女眷裹腳的,這等大腳婦人常受到大戶人家的鄙夷。 就像王家村,王寶興婆娘和兒媳都出自鄉紳之家,娘家都有上百畝地,他兒媳家里甚至還有兩個使喚的仆婢,不用干活自然有余力裹腳。王寶興家里因為早年有王寶興科考讀書,頗費家財,才沒有買仆婢伺候,但他三個女兒也都是裹小腳的。 --